![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指导(第一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706090/0-1739409354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与指导(第一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706090/0-173940935447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旧知,解释课题,初读感知,了解大意,把握故事内容,读好句中停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认识“诣、禽”等2个生字,会写“梁、诣”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幽默的故事内容。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诣、禽”等2个生字,会写“梁、诣”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解释课题
1.让学生说一说:曾经学过哪些文言文?
预设:《司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
2.追问:《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哪本书?
小结:《世说新语》全书共分36篇,主要记录了汉末魏晋期间那些名人的言行轶事。里面的故事很多,篇幅短小,读来生动有趣。
(板书:世说新语)
3.导入新课:今天要学习的《杨氏之子》也出自《世说新语》。
(板书:杨氏之子)学生齐读课题。
4.让学生说说课题的意思。
预设:“杨氏”是姓杨的人家,“之”是“的”的意思。杨氏之子就是杨家的儿子。
设计意图:
从三年级起,学生已经开始接触篇幅短小的文言文。通过回顾旧知,能激发兴趣,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相关知识储备,导入新课。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准“诣、禽”两个生字,提示学生注意“禽”字是前鼻音。
2.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简单交流。
(1)提问:课文讲了杨氏之子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预设:孔君平(板书:孔君平)
提示:如果学生答“夫子”或“父亲”,可引导学生看看课文中父亲是否出场了;再让学生读注释,明白“夫子”的所指。从而正确把握故事人物。
(2)简要介绍孔君平:姓孔,名君平,晋朝人。他和杨家的父亲是朋友。
(3)让学生找出课文中介绍、评价杨氏之子的句子,并结合注释,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预设:评价杨氏之子的句子是“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梁国杨家的儿子九岁,很聪明。
(4)指导书写“梁”字:上下两部分占位大体相等,上半部分的“氵”和“刅”要紧凑,下半部分的撇、捺要舒展。
3.小结过渡:故事开篇用简简单单10个字就把杨氏之子的国别、姓氏、性别、年龄、特点说得一清二楚。那么他和孔君平之间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呢?
三、把握故事内容,读好句中停顿
1.组织学生逐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和停顿。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①让学生结合“诣”“乃”的注释,说说句子的意思。
预设: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这孩子叫了出来。
②让学生根据句意,读好句子中的停顿。
预设: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③指导书写“诣”字。
(2)为设果,果有杨梅。
①引导学生思考:是谁为谁设果?(提示学生联系家中来客人时的场景理解)
预设:是杨氏之子为孔君平设果。
②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预设:杨家儿子为客人摆设果品,其中有杨梅。
提示:“果有杨梅”的“果”不是“果然”的意思。如果学生理解有误,要联系上下文予以纠正。
③让学生结合句意说一说:“为设果”的“为”应该读第几声?为什么?
预设:“为”读第四声,表示“给、替”。
(3)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①让学生说一说:孔君平“指”的是什么?
②引导学生想想“君”的意思,再结合“示”的注释说出句意。
预设:孔君平一边指着杨梅给小儿看,一边说:“这是你家的果子。”
(4)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好句中的停顿。
预设: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5)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①指导书写“禽”字:上窄下宽,点写在田字格竖中线上,中间的“凶”稍扁,“冂”下部略微内收。
②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说句意。
预设:孩子听了应声回答道:“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③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好句中的停顿。
预设: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④让学生结合句意说一说:“儿应声答曰”的“应”读第几声?为什么?
预设:读第四声,如“应答”。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全班共同评价。教师出示评价重点: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以故事人物为抓手,引导学生自主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了解文章大意,“潜移默化”地渗透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进一步读出一定的停顿,为接下来研读对话、感受人物形象打基础。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品悟语言,体会人物的机智,创设情境,表演故事,师生共读,尝试背诵,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