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2* 致大海评优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2* 致大海评优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题目解读,朗读诗歌感受诗情,任务探究,艺术特色,艺术小结,致大海,不懈追求自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作者及创作特点,把握本诗的写作背景。2.理清诗歌结构, 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领悟诗歌主旨。3.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大海的美是永远也说不尽的。面对辽阔的大海诗人会情不自禁地放声高歌,我们学过曹操的《观沧海》,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写的一首著名政治抒情诗——《致大海》。
诗歌《致大海》《致恰达耶夫》《自由颂》 长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青铜骑士》 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小说《上尉的女儿》
俄国文学之父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作家。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称为 “俄罗斯文学之父”。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母系家族有非洲血统。 1811年进人专为贵族子弟开办的皇村学校。求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并形成了强烈的自由思想。 1814年7月,诗歌《致诗友》发表在《欧洲通报》上。1817年3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亚历山大·普希金诗集》;7月,完成诗歌《自由颂》,造成一定影响。1819年7月,写出诗歌《乡村》。1820年3月,完成第一部长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引起文坛关注。
现代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
1820年因《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诗中的反抗倾向激怒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被以政府信使的名义流放到俄国南部。1821年,完成长诗《高加索的俘虏》。1824年又被禁闭在父亲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 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沙皇尼古拉一世因普希金的文学声誉将他赦免并召回莫斯科,这一年,完成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828年,完成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0年,参加《文学报》的编辑工作。 1833年10月,完成长诗《青铜骑士》;12月30日,被尼古拉一世任命为宫中低级侍从。1836年,创办俄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杂志 《现代人》,同年10月,完成小说《上尉的女儿》。 1837年在与法国贵族丹特斯的决斗中被杀害。
普希金是一面镜子,他的作品描绘了俄国广阔的社会生活,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 普希金是一个象征,是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力量的象征。亚历山大一世是世俗世界的帝王,他残暴的统治是暂时的;普希金是精神世界的帝王,他打着自由的火把照亮一代又一代人前行; 普希金是一个标志,是荒蛮俄罗斯与文化俄罗斯的分水岭。在普希金之前,俄罗斯文学是粗鄙的、零散的、模仿的;在普希金之后,俄罗斯文学才有了真正的俄罗斯精神,俄罗斯文学的天空中出现了满天星辰,交相辉映。
1820年,普希金因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而引起沙皇的惊恐,被沙皇政府放逐到南高加索。由于他热爱自由,不愿阿谀逢迎敖德萨总督,于1824年又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别前夕,诗人登上高加索海边的岩石,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与大海有关的英雄,不禁思绪起伏,写下了这首诗篇。
《致大海》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致,向对方表示情意。致大海,即向大海表示情意。
共15节,整齐严谨,庄严壮阔。 基本保持隔行押韵。诗行:长句,拉长诗意;多种语气句子的使用;加入大量逻辑连词。
1.在诗人的笔下大海呈现出怎样的景象?诗人对大海有怎样的情感?2.找出关于“我”的诗句,体会一下“我”对大海的特殊情感。3.诗人为什么写到“拿破仑”和“拜伦”?你是如何理解的?
1. …… 你的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 你的骄傲的美闪烁壮观。2. 仿佛友人的忧郁的絮语, …… 喧声呼唤,你的沉郁的吐诉。4. 啊,我多么爱听你的回声, 那喑哑的声音,那深渊之歌, 我爱听你黄昏时分的幽静, 和你任性的脾气的发作!5.…… 但你若汹涌起来,无法克服, 成群的渔船就会覆没。
【思考】1.在诗人的笔下大海呈现出怎样的景象?诗人对大海有怎样的情感?(注意关键词)
明确: 大海自由奔放,狂放不羁。它有时“骄傲的美闪烁壮观”,有时“仿佛友人忧郁的絮语”,时而呈现“黄昏时分的幽静”,时而又“任性的脾气的发作”“汹涌起来,无法克服”,总之,大海有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度,奇伟的力量,是自由和力量的象征。 诗人纵情歌唱大海的精神气度、性格力量,实际上是表达自己对自由的景仰,对伟力的崇尚。
【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我静静地,迷惘地徘徊苦思着我那珍爱的愿望。
直到现在,我还不能离开这令我厌烦的凝固的石岸,
你在期待,呼唤……我却被缚住,我的心徒然想要挣脱开……”
大海的自由奔放,勾起了诗人失去自由的苦恼心伤,诗人为未能逃脱监禁而悲伤痛苦。
“石岸”使诗人无法热烈地拥抱大海,整个人“被缚住了。这些“凝固的石岸”正是黑暗现实的象征,它是拘禁诗人的无边的囚牢,它使诗人向往自由的夙愿无法实现。
直到现在,我还不能离开这令我厌烦的凝固的石岸,我还没有热烈地拥抱你,大海!也没有让我的诗情的波澜随着你的山脊跑开!你在期待,呼唤……我却被缚住,我的心徒然想要挣脱开,是更强烈的感情把我迷住,于是我在岸边留下来……
“石岸”表面上是指诗人将要离开的流放地南高加索,实际上是当时黑暗现实的象征,它使诗人失去了自由。
“随着你的山脊跑开”是指诗人想秘密逃到海外,去寻求那自由的生活。
“被缚住”“想要挣脱开”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和理想而不得的痛苦。
“石岸”使诗人无法热烈地拥抱大海,整个人“被缚住”了。这些“凝固的石岸”正是黑暗现实的象征,它是拘禁诗人的无边的囚牢,它使诗人向往自由的夙愿无法实现。
延伸:诗人为什么厌烦“凝固的石岸?”岸”又有何象征意义?
补充材料:英雄拿破仑拿破仑·波拿巴(1804-1815),法兰西帝国缔造者,卓越的军事家,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先后多次打垮了欧洲各个封建君主国组织的“反法同盟”,保卫了由法国资产阶级进行的法国大革命胜利果实,并在欧、非、北美各战场上,进行了对欧洲各封建国家的战争,削弱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重要功绩还有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拿破仑于1814年退位,随后被流放至厄尔巴岛。1815年建立百日王朝后再度战败于滑铁卢后被流放。1821年5月5日,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
3.诗人为什么写到“拿破仑”和“拜伦”?你是如何理解的?
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为支持纺织工人暴动,发表讽刺诗《〈制压破坏机器法案〉制订者颂》,这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反映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杰作。1816年拜伦离开英国,后在意大利参加烧炭党的组织,反抗奥地利的统治。这一时期创作长篇叙事诗《唐璜》。1823年烧炭党运动失败,他前去参加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的民族解放斗争。1824年不幸遇雨受寒,一病不起,4月19日逝世。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其诗作以对黑暗现实的辛辣讽刺、批判和对自由、民主的讴歌,极大的鼓舞了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在世界各国的革命志士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但表现的个人主义和悲观厌世的消极成分比较严重。
一生追求自由、反对专制和剥削
【思考】3.诗人为什么提到了拿破仑和拜伦?
8. …… 在你的荒凉中,只有一件东西 也许还激动我的心灵。9. 一面峭壁,一座光荣的坟墓…… 那里,种种伟大的回忆 已在寒冷的梦里沉没, 啊,是拿破仑熄灭在那里。10. 他已经在苦恼里长眠。 ……
诗人将拿破仑的去世描述为“拿破仑熄灭在那里”,他的坟墓是“光荣的坟墓”,他一生的功业是“种种伟大的回忆”,他的去世是“在寒冷的梦里沉没”“在苦恼里长眠”。在诗中,拿破仑成为了自由的化身,对他的缅怀,也就是对自由的向往。
桂冠:拜伦的作品与精神。 拜伦的一生为自由而呐喊,为正义而战,但他的悲惨结局使诗人悲愤至极,诗人对拜伦为自由而献身的精神充满了崇敬之情,拜伦的离世让诗人感到无限哀伤。诗人在这里缅怀拜伦,赞美拜伦,正是赞美为自由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10.…… 紧随着他,另一个天才 象风暴之间驰过我们面前, 啊,我们心灵的另一个主宰。 11.他去了,使自由在悲泣中! 他把自己的桂冠留给世上。 喧腾吧,为险恶的天时而汹涌, 噢,大海!他曾经为你歌唱。 12.他是由你的精气塑成的, 海啊,他是你的形象的反映; 他象你似的深沉、有力、阴郁, 他也倔强得和你一样。 13.世界空虚了……哦,海洋, 现在你还能把我带到哪里? ……
1、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任何风暴。2、死的伟大的人,永远没有失败。3、连祖国都不爱的人,是什么也不会爱的。4、一切痛苦能够毁灭人,然而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消灭!5、爱国英雄给民族带来光荣,专制暴君给民族带来灾难。6、前进吧!这是行动的时刻,个人算得什么呢,只要那代表了过去的光荣的星星之火能够传给后代,而且永远不熄灭就行了。7、逆境是通向真理的第一条道路。8、一滴墨水,可以唤起千百万人的思想。9、为伟大的事业捐躯,从来就不能算作是失败。
拿破仑和拜伦,一个是身上具有不屈服的精神,一个是自由的歌唱者。他们都有大海般召唤自由的品质,诗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①拿破仑和拜伦,一个是身上具有不屈服的精神,一个是自由的歌唱者。他们都有大海般召唤自由的品质,诗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这里,诗人、大海和逝去的英雄三者融为一体。②诗人极力赞颂英雄拿破仑和拜伦,一方面表明诗人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如诗句:“他像你似的深沉、有力、阴郁,/他也倔强得和你一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二人的结局和自己前程渺茫、壮志难酬的悲哀,如诗句:“世界空虚了……哦,海洋,/现在你还能把我带到哪里?/到处,人们的命运都是一样:/哪里有幸福,必有教育/或暴君看守得非常严密。”
3.《致大海》中,诗人为什么要写拿破仑和拜伦两个人?
再见吧,大海!你壮观的美色将永远不会被我遗忘;我将久久地,久久地听着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心里充满了你,我将要把你的山岩,你的海湾,你的光和影,你的浪花的喋喋,带到森林,带到寂静的荒原。
诗人从拿破仑与拜伦两位革命者身上得到了精神力量,表示永不忘记大海的声响和形象,决心把大海的精神带向自己足迹将要到达的地方,并坚定了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情感得以升华。
前两节: 忧郁、悲哀、恋恋不舍后两节 :执着、坚定、顽强不屈
诗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大海?
诗人笔下的大海,首先是真实存在的大海,它自由奔放、浩渺无际,黄昏时分无比幽静,脾气发作时席卷一切,它具有自然界中海洋的物质形态和各种特性,在诗中也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种种感受。 诗人笔下的大海,又是被人格化了的大海,被诗人赋予了种种情感和精神,是诗人内心激烈情感的具象化,成为诗人心灵的寄托和对话者,它具有了强烈的象征色彩,它象征着一种自由的意志,象征着一种永远不屈于任何奴役的生命存在。
1.象征手法借大海的形象表达自由的精神。2.强烈浓厚的抒情气氛借景抒情与直接抒情相结合。诗人对大海以“你”相称,是诗人对大海的倾诉,诗人在诗中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出现,直接对大海表达自己的激情,诗情热烈奔放。
3.虚实相间全诗虚实相间,在现实描写与历史玄思中进行转换,从起笔到收笔分别勾勒出两幅简洁而有力的图画:激情奔涌的大海与一位沉思而愁苦的诗人;依旧雄伟壮丽的大海与一位醒悟而坚强的诗人。诗人致大海,既是致有形的大海,又是借此致无形的斗争精神。
4.拟人这首诗将大海人格化,诗人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将“波光”写成“容光”,将海浪声声化为怨诉、呼唤、回音,使海更加人性化,便于作者与大海对话,使大海更像诗人的挚友,表达作者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致大海》中,普希金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将自己对自由精神的礼赞、渴望、追寻融合在宏伟壮丽的大海形象中,在诗体上采取了严谨的五行、六行的体式,显得崇高庄重,富于英雄气概。而那种由于分行跨行带来的间歇感、跳跃感,因韵脚有规律地产生而产生的对称感、和谐感,充分表达了诗人深沉复杂的情感,富有抑扬顿挫而又气韵流畅的音乐之美。
面向大海告别(1—2)
引发大海联想(3—13)
汲取大海精神(14—15)
赞美大海 讴歌自由
【小结全诗·思路结构】
《致大海》 是一首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讴歌自由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以大海为知音,以自由为主旨,以倾诉为形式,多角度、多方面描绘自己追求自由的心路历程。本诗中的“大海”既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对象,也是自由精神的象征,因而“大海〞浸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 诗歌以开阔的意象、澎湃的激情纵情抒写大海。气势磅礴,意境雄浑,诗情奔放,读之好像我们也成了站在山崖上向大海呼唤或在风中久久徘徊于海边的诗人。诗人把自己最真实的心路历程借大海这一形象,以第一人称”我“对第二人称 “你”的倾吐方式切入,使“我”与大海互为映衬,融为一体。通过讴歌大海,抒写了诗人向往自由的强烈愿望,表现了诗人在沙皇残酷专制统治的现实面前,不屈不挠、追求思想的执着精神。
【小结全诗·思想情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2* 致大海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背景展示,自学指导二,精讲点播,自学指导三,课堂小结,当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2* 致大海优秀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2* 致大海教课课件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