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真题及答案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真题及答案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真题及答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真题及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看拼音,写词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2.(8分)看拼音,写词语。
    ㅤㅤ年幼的袁隆平曾看到过很多人挨饿的bēi cǎn 情景,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yán jiū 出高产的粮食作物,让人们都填饱肚子。长大后,他不分寒暑地在zhuāng jia 地里做kē xué 实验,经常工作到jīng pí lì jié 。终于,他带领团队培育出了新型杂交shuǐ dà ,gǎi shàn 了粮食生产条件,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
    3.(2分)下面多音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关系 系扣B.薄雾 薄弱
    C.弯曲 曲调D.降落 降服
    4.(2分)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震撼 横坚B.既使 奥秘
    C.屋檐 雨幕D.驾驶 枯委
    5.(2分)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半明半昧(昏暗)B.名曰女娃(叫)
    C.故为精卫(因此)D.惊慌失措(错误)
    6.(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与“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真可怜”中的“可怜”意思不相同。
    B.“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有人说有九万里长。”这里的“九万里”让我们感受到神话的夸张、神奇。
    C.在洒满月光的道路上行走有个充满诗意的说法叫“走月亮”。
    D.要是将“一道残阳铺水中”中的“铺”改成“射”,这幅画面会比原句更柔和、更宏大。
    7.(2分)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天阴沉沉的,太阳在云层背后若隐若现。
    B.蟋蟀跟别的昆虫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C.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气急败坏,便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
    D.趁此时海面上风平浪静,我们要赶紧出发。
    8.(5分)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填在横线里,并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ㅤㅤ元宵节那天,大街上 ,人们都赶着去看庙会。“砰!啪!” 的鞭炮声在耳边炸开,人群 沸腾起来。广场上聚起了秧歌队,一时 , ,就引来了许多人围观。
    9.(17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书中有美景。农历八月十八观钱塘江大潮,浪潮越来越近,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 ;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鹿柴》中夕阳返照的山林是这样美妙“ , 。”刘禹锡在《暮江吟》中这样描写夕阳下的江面:“ , 。”
    (2)书中有故事。“女娃游于东海, ,故为精卫, ,以堙于东海。”除了坚韧执着的精卫,我们还认识了 的盘古, 的普罗米修斯。(后两格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3)书中有道理。《雪梅》中的诗句“ , ”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他人请教,不要不好意思,正如唐代韩愈所说:“ , ?”几场秋雨过后,天气逐渐变冷,正如谚语所说:“ , 。”
    10.(11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爬山虎的脚(节选)
    ①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②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读选文第①段,我知道了图 画的爬山虎的脚是正确的。
    A.
    B.
    C.
    D.
    (2)画“____”的句子把爬山虎的脚比作 ,写出了它的脚 的特点。
    (3)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文中括号中,并完成练习。
    这些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 。
    (4)爬山虎的脚触墙时有怎样的变化?用“____”画出相关语句。作者写得这样细致是跟他长期的观察分不开的,读完后你有什么启发?

    11.(16分)
    慢慢抵达
    ①夏天的烈日下,拜伦走在路上,心里正盘算着退学。
    ②这时,一辆汽车呼啸着从他身边疾驰而过。路边的鸟因为受惊,尖叫着一飞而起。拜伦的心在沮丧中忽然一亮:一辆汽车,如果飞速前进无疑可以到达目的地,但如果慢一点儿也可以到达,倘若是辆小马车呢,他的脑海中出现了童话中的小马车,一颠一颠地驶进了城堡。
    ③拜伦从小就是个笨孩子。10岁时,几乎不能辨识课本上的字,这在教育学上叫作“功能性文盲”。可是,他是个要强的孩子。在母亲的鼓励下,他借助一种特殊的学习用具,用超过常人十倍的努力,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考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④可是接下来的大学时光,给了拜伦当头一棒,让他感到自己又重新回到了小学。考试不及格和严重的口吃,让拜伦多次产生放弃学业的念头。那些可敬的老师,给了拜伦无私的帮助:雷曼教授每周花四个小时,帮助拜伦阅读和写作,并且告诉他,一个人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艾迪教授帮助他矫正口吃,教会他将一支圆珠笔含在口中练习说话,给他提供实习主持人的机会。
    ⑤毕业后,被称为“笨驴”的拜伦,从地方媒体开始干起,一步一个脚印,终于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60分》节目的主持人。在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报道中,他成绩斐然,赢得了广泛赞誉;他六次获得地区艾美奖,四次获得全美联合新闻奖,还夺得全美黑人新闻工作者协会优秀奖。
    ⑥拜伦抵达目标的速度,不像别人那样坐着飞快的汽车飞奔而去,他是坐着童话中的小马车,方向明确,目标坚定,不畏艰难,百倍努力,慢慢抵达。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梦寐以求:
    ②成绩斐然:
    (2)理解句子,完成练习。
    ①“可是接下来的大学时光,给了拜伦当头一棒”,“当头一棒”在文中具体指 。
    ②“那些可敬的老师,给了拜伦无私的帮助”,老师们是怎样给予拜伦帮助的?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3)阅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拜伦小时候比较聪明,高中毕业后考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②拜伦为了矫正口吃,将一只圆珠笔含在口中练习说话。
    ③飞驰而过的汽车给了拜伦启示,如果慢一点儿,也能到达目的地。
    (4)对短文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拜伦抵达目标的速度,不像别人那样快。
    B.拜伦虽然笨,但他用超过常人十倍的努力,向着目标前进,他虽然进步慢,但最终获得了成功。
    C.拜伦小时候特别喜欢童话中的那种小马车。
    (5)被称为“笨驴”的拜伦后来多次获奖。在获奖时,如果主持人要谈谈他的感受,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请你结合他的童年经历为他写一段获奖感言吧。

    12.习作(30分) 人的性格多种多样,有的人性格温和,像一只温顺的小绵羊;有的人性格暴躁,发起火来像一头愤怒的豹子……人的性格其实同动物也有好多相似之处呢!想一想,和你关系最好的一位同学的性格像什么动物呢?快拿起笔写一写吧。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③感受写真实。
    参考答案
    1.(3分)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抄写题目中的句子,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
    【解答】故答案为: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2.(8分)看拼音,写词语。
    ㅤㅤ年幼的袁隆平曾看到过很多人挨饿的bēi cǎn 悲惨 情景,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yán jiū 研究 出高产的粮食作物,让人们都填饱肚子。长大后,他不分寒暑地在zhuāng jia 庄稼 地里做kē xué 科学 实验,经常工作到jīng pí lì jié 精疲力竭 。终于,他带领团队培育出了新型杂交shuǐ dà 水稻 ,gǎi shàn 改善 了粮食生产条件,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看拼音写汉字。看拼音写词语是低年级语文的一个基础题目类型,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悲惨 研究 庄稼 科学 精疲力竭 水稻 改善
    3.(2分)下面多音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关系 系扣B.薄雾 薄弱
    C.弯曲 曲调D.降落 降服
    【分析】本题考查对多音字的掌握。多音字是指具有固定字形的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其读音、用法和词性各有区别。作答此类题要求我们在日常学习中要多加积累,识记字音字义。
    【解答】A.不同。系:读“xì”时,意思是有联属关系的;高等学校中按学科分的教学单位;关联;联结,栓;牵挂。读“jì”时,意思是扣;打结。故读音依次为:xì、jì。
    B.相同。薄:读“bá”时,意思是厚度小的(跟“厚”相对)。读“bó”时,意思是微;少;苛刻;轻佻;减轻;轻视。读“bò”时,意思是[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有清凉香味,可提取薄荷油、薄荷脑,供食品和化妆品工业用,还可以做药材。故读音均为:bó。
    C.不同。曲:读“qū”时,意思是弯曲(跟“直”相对);使弯曲;弯曲的地方;不公正;不合理;理亏;委婉曲折。读“qǔ”时,为一种韵文形式。盛行元代,又称元曲;歌曲;歌谱;量词。用于歌曲。故读音依次为:qū、qǔ。
    D.不同。降:读“jiàng”时,意思是从高处下来;落下(跟“升”相对);使落下;降低。读“xiáng”时,意思是停止反抗,向对手屈服;使投降;使驯服。故读音依次为:jiàng、xiáng。
    故选:B。
    4.(2分)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震撼 横坚B.既使 奥秘
    C.屋檐 雨幕D.驾驶 枯委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A.有误,横竖:副词。反正,表示肯定语气。故“横坚”的“坚”错误。
    B.有误,即使:(连)假定;就算是(常与也连用),表示假设的让步。故“既使”的“既”错误。
    C.正确。
    D.有误,枯萎:(形)干枯萎缩。故“枯委”的“委”错误。
    故选:C。
    5.(2分)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半明半昧(昏暗)B.名曰女娃(叫)
    C.故为精卫(因此)D.惊慌失措(错误)
    【分析】考查字词解释、多义字。做此题要先理解诗歌词句大意,再根据诗歌词句意思理解做题。
    【解答】A.正确。半明半昧: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昧:昏暗。
    B.正确。名曰女娃:名叫女娃。曰:叫。
    C.正确。故为精卫:因此化为精卫鸟。故:因此。
    D.有误。惊慌失措:害怕紧张,以至不知所措、失去常态。措:常态。
    故选:D。
    6.(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与“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真可怜”中的“可怜”意思不相同。
    B.“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有人说有九万里长。”这里的“九万里”让我们感受到神话的夸张、神奇。
    C.在洒满月光的道路上行走有个充满诗意的说法叫“走月亮”。
    D.要是将“一道残阳铺水中”中的“铺”改成“射”,这幅画面会比原句更柔和、更宏大。
    【分析】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解答】A、B、C正确。
    D.有误,“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铺”字说明“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同时“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射”指放出光、热、电波等,范围小而集中,并且充足。题干表述错误。
    故选D。
    7.(2分)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天阴沉沉的,太阳在云层背后若隐若现。
    B.蟋蟀跟别的昆虫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C.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气急败坏,便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
    D.趁此时海面上风平浪静,我们要赶紧出发。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
    【解答】A.若隐若现: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与语境相符。
    B.随遇而安:不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与语境相符。
    C.气急败坏:呼吸急促,狼狈不堪,形容非常慌张或恼怒。与语境不相符。
    D.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比喻平安无事。与语境相符。
    故选:C。
    8.(5分)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填在横线里,并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ㅤㅤ元宵节那天,大街上 ③ ,人们都赶着去看庙会。“砰!啪!” ④ 的鞭炮声在耳边炸开,人群 顿时 沸腾起来。广场上聚起了秧歌队,一时 ① , 一会儿工夫 ,就引来了许多人围观。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词语搭配的能力。选词填空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①锣鼓喧天: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表示声音巨大,场面热闹。
    ②窃窃私语:指两人在一起小声说话。
    ③人声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
    ④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结合词义和语境分析可知,应依次填入:人声鼎沸、震耳欲聋、顿时、锣鼓喧天、一会儿工夫
    故答案为:
    ③④顿时 ①一会儿工夫
    9.(17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书中有美景。农历八月十八观钱塘江大潮,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 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 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鹿柴》中夕阳返照的山林是这样美妙“ 返景入深林 , 复照青苔上 。”刘禹锡在《暮江吟》中这样描写夕阳下的江面:“ 一道残阳铺水中 , 半江瑟瑟半江红 。”
    (2)书中有故事。“女娃游于东海, 溺而不返 ,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东海。”除了坚韧执着的精卫,我们还认识了 勇于献身 的盘古, 勇敢不屈 的普罗米修斯。(后两格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3)书中有道理。《雪梅》中的诗句“ 梅须逊雪三分白 , 雪却输梅一段香 ”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他人请教,不要不好意思,正如唐代韩愈所说:“ 人非生而知之者 , 孰能无惑 ?”几场秋雨过后,天气逐渐变冷,正如谚语所说:“ 一场秋雨一场寒 , 十场秋雨要穿棉 。”
    【分析】考查现代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课文理解。古诗文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
    【解答】(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选自《观潮》。“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出自唐代王维的《鹿柴》。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描写了夕阳下的江面的景象。
    (2)出自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通过学习我们还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勇于献身、开天辟地的盘古,勇敢不屈、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等人物,要加强阅读和理解。
    (3)宋代诗人卢梅坡的《雪梅》中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唐代杰出的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意思是说: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知识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告诉了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是一句谚语,意思是: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冷一些,下了十场秋雨后就要穿棉袄了。
    故答案为:
    (1)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飞奔而来 山崩地裂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溺而不返 常衔西山之木石 勇于献身 勇敢不屈;
    (3)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要穿棉。
    10.(11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爬山虎的脚(节选)
    ①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②爬山虎的脚 触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巴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拉 一把,使它紧 贴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读选文第①段,我知道了图 B 画的爬山虎的脚是正确的。
    A.
    B.
    C.
    D.
    (2)画“____”的句子把爬山虎的脚比作 蛟龙的爪子 ,写出了它的脚 弯曲而尖细 的特点。
    (3)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文中括号中,并完成练习。
    这些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 向上爬的过程 。
    (4)爬山虎的脚触墙时有怎样的变化?用“____”画出相关语句。作者写得这样细致是跟他长期的观察分不开的,读完后你有什么启发?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作者观察得非常细心,仿佛拿着放大镜在看。我们要学习这种细致到极点的观察方法。
    【分析】短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解答】(1)本题考查语段阅读。从第一自然段中“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可知爬山虎脚的形状。故选B。
    (2)本题考查字词理解与分析。触:碰;撞;接触。巴:紧贴或挨近;粘住;粘在别的物体上的东西。拉:摧折;折断;牵;扯;牵累;拉扯。贴:典押;粘附;帮补;切近;挨近。根据语境和字义应分别填:触、巴、拉、贴。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写出了它的脚弯曲而尖细的特点。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分析。根据短文中“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可知爬山虎的脚触墙时变化的句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短文对自己的启发即可。如:作者观察得非常细心,仿佛拿着放大镜在看。我们要学习这种细致到极点的观察方法。
    故答案为:
    (1)B;
    (2)触 巴 拉 贴;
    (3)蛟龙的爪子 弯曲而尖细;
    (4)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作者观察得非常细心,仿佛拿着放大镜在看。我们要学习这种细致到极点的观察方法。
    11.(16分)
    慢慢抵达
    ①夏天的烈日下,拜伦走在路上,心里正盘算着退学。
    ②这时,一辆汽车呼啸着从他身边疾驰而过。路边的鸟因为受惊,尖叫着一飞而起。拜伦的心在沮丧中忽然一亮:一辆汽车,如果飞速前进无疑可以到达目的地,但如果慢一点儿也可以到达,倘若是辆小马车呢,他的脑海中出现了童话中的小马车,一颠一颠地驶进了城堡。
    ③拜伦从小就是个笨孩子。10岁时,几乎不能辨识课本上的字,这在教育学上叫作“功能性文盲”。可是,他是个要强的孩子。在母亲的鼓励下,他借助一种特殊的学习用具,用超过常人十倍的努力,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考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④可是接下来的大学时光,给了拜伦当头一棒,让他感到自己又重新回到了小学。考试不及格和严重的口吃,让拜伦多次产生放弃学业的念头。那些可敬的老师,给了拜伦无私的帮助:雷曼教授每周花四个小时,帮助拜伦阅读和写作,并且告诉他,一个人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艾迪教授帮助他矫正口吃,教会他将一支圆珠笔含在口中练习说话,给他提供实习主持人的机会。
    ⑤毕业后,被称为“笨驴”的拜伦,从地方媒体开始干起,一步一个脚印,终于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60分》节目的主持人。在一系列重大事件的报道中,他成绩斐然,赢得了广泛赞誉;他六次获得地区艾美奖,四次获得全美联合新闻奖,还夺得全美黑人新闻工作者协会优秀奖。
    ⑥拜伦抵达目标的速度,不像别人那样坐着飞快的汽车飞奔而去,他是坐着童话中的小马车,方向明确,目标坚定,不畏艰难,百倍努力,慢慢抵达。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梦寐以求: 睡梦中都想着寻找。文中指拜伦迫切地希望考人俄亥俄州维斯利亚大学。
    ②成绩斐然: 形容人很有成就,成绩突出。文中指拜伦在一系列报道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理解句子,完成练习。
    ①“可是接下来的大学时光,给了拜伦当头一棒”,“当头一棒”在文中具体指 考试不及格和严重的口吃 。
    ②“那些可敬的老师,给了拜伦无私的帮助”,老师们是怎样给予拜伦帮助的?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3)阅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拜伦小时候比较聪明,高中毕业后考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
    ②拜伦为了矫正口吃,将一只圆珠笔含在口中练习说话。 √
    ③飞驰而过的汽车给了拜伦启示,如果慢一点儿,也能到达目的地。 √
    (4)对短文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拜伦抵达目标的速度,不像别人那样快。
    B.拜伦虽然笨,但他用超过常人十倍的努力,向着目标前进,他虽然进步慢,但最终获得了成功。
    C.拜伦小时候特别喜欢童话中的那种小马车。
    (5)被称为“笨驴”的拜伦后来多次获奖。在获奖时,如果主持人要谈谈他的感受,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请你结合他的童年经历为他写一段获奖感言吧。
    童年时期的我是一个笨孩子,无论学什么都很慢,为此,我很沮丧,儿乎要退学。但是,一辆汽车给了我启发。汽车和马车都能到达目的地,虽然马车不能像汽车那样快,但是,只要有目标,即使慢一点,它同样能够到达目的地。我知道我不可能和别的孩子一样快,但是,我愿意坐上童话中的小马车,慢慢抵达终点。
    【分析】这篇短文写了拜伦小时候很笨,但他用超过常人十倍的努力,向着目标前进,他虽然进步慢,但最终获得了成功。告诉我们:只要有目标,即使慢一点,它同样能够到达目的地。
    【解答】(1)考查对词语的理解。本题需注意的是要联系上下文理解。梦寐以求:寐,睡着。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这里指拜伦迫切地希望考人俄亥俄州维斯利亚大学;成绩斐然,斐然,显著。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多用于形容人很有成就,成绩突出。文中指拜伦在一系列报道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考查了对文段内容及句子的理解。①从“可是接下来的大学时光,给了拜伦当头一棒,让他感到自己又重新回到了小学。考试不及格和严重的口吃,让拜伦多次产生放弃学业的念头”可知“当头一棒”在文中具体指考试不及格和严重的口吃。②从“那些可敬的老师,给了拜伦无私的帮助:雷曼教授每周花四个小时,帮助拜伦阅读和写作,并且告诉他,一个人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艾迪教授帮助他矫正口吃,教会他将一支圆珠笔含在口中练习说话,给他提供实习主持人的机会。”可找到答案。
    (3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第3段第一句“拜伦从小就是个笨孩子”可知①错误,从第4段“教会他将一支圆珠笔含在口中练习说话,给他提供实习主持人的机会”可知②正确;从第6段“拜伦抵达目标的速度,不像别人那样坐着飞快的汽车飞奔而去,他是坐着童话中的小马车,方向明确,目标坚定,不畏艰难,百倍努力,慢慢抵达。”可知③正确。
    (4)考查对文段的理解。“他是坐着童话中的小马车”这是一个比喻性的句子,把他如何取得成功比作坐着小马车,而不是真正坐着小马车,也不是说他喜欢。故C错误。
    (5)考查知识和思维的拓展能力。回答此题,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只要有目标,即使慢一点,它同样能够到达目的地”回答,谈出感受即可。
    故答案为:
    (1)①睡梦中都想着寻找。文中指拜伦迫切地希望考人俄亥俄州维斯利亚大学;
    ②形容人很有成就,成绩突出。文中指拜伦在一系列报道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①考试不及格和严重的口吃;②雷曼教授每周花四个小时,帮助拜伦阅读……给他提供实习主持人的机会;
    (3 )①x; ②√;③√;
    (4)C;
    (5)童年时期的我是一个笨孩子,无论学什么都很慢,为此,我很沮丧,儿乎要退学。但是,一辆汽车给了我启发。汽车和马车都能到达目的地,虽然马车不能像汽车那样快,但是,只要有目标,即使慢一点,它同样能够到达目的地。我知道我不可能和别的孩子一样快,但是,我愿意坐上童话中的小马车,慢慢抵达终点。
    12.(30分) 人的性格多种多样,有的人性格温和,像一只温顺的小绵羊;有的人性格暴躁,发起火来像一头愤怒的豹子……人的性格其实同动物也有好多相似之处呢!想一想,和你关系最好的一位同学的性格像什么动物呢?快拿起笔写一写吧。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③感受写真实。
    【分析】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选择和你关系最好的一位同学,写一篇作文。人的性格多种多样,有的人性格温和,像一只温顺的小绵羊;有的人性格暴躁,发起火来像一头愤怒的豹子……人的性格其实同动物也有好多相似之处呢!想一想,和你关系最好的一位同学的性格像什么动物呢?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选择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写一写。写作时可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点,然后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注意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解答】范文:
    一只小“猴子”
    我想和大家介绍一位性格像小猴子的同学。她今年九岁了,是我们班的班长,叫张雨萌。她长得特别可爱,脸蛋圆圆的,白里透红,两道浓黑的眉毛下,长着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透着机灵。最逗人的是她那张小嘴巴,像个小樱桃,说起话来,可真甜呢!
    有一次,我和张雨萌一起出去玩,她一会儿跑到这儿,一会儿跑到那儿,活像个小猴子。我们一起玩沙包,她一会儿把沙包扔到东,一会儿把沙包扔到西,跑得满头大汗,可高兴了!
    还有一次,她到我家玩,看见桌子上有一个玩具小猴子,就和我抢了起来。我抢不过她,就一把把小猴子夺了过来。她就耍赖皮,把两只脚踩在小猴子上,双手抓住小猴子的耳朵,把小猴子的头摇来摇去,嘴里还说:“我看你往哪儿跑!”看着她那副可爱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
    看,这就是我的好朋友张雨萌,一个像小猴子一样机灵可爱的女孩。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11/18 12:09:05;用户:Waiy;邮箱:18629942517;学号:2253358①锣鼓喧天
    ②窃窃私语
    ③人声鼎沸
    ④震耳欲聋




    ①锣鼓喧天
    ②窃窃私语
    ③人声鼎沸
    ④震耳欲聋




    相关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抄写语句,做到正确、规范、整洁,看拼音写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依据提示,按要求完成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5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真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真题及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写同音字,看拼音写字词,按要求写句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