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3(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3(含答案),共6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书写(10分)1.读拼音,写词语。zhì huì fú hào jì lù wěi dà shè huì ōu zhōu shí jiàng chuàng jǔ jiā jié jié shěng 二、读课文填空。(15分,每空1分)2.(1)古时候,纸没有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把字刻在________或________上,或把字刻在________上。(2)后来人们把字刻在________和________,把这些________和________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________。(3)后来人们就把字写在________上,这样就________了,可是这样的书价钱________,很少有人用,不能________。(4)________时期,人们懂得了用________造纸,但是________比较粗糙,不好书写。三、语言表达(15分)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1)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用加点词语写句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改为反问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美好的节日就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根据意思写诗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因为《清明上河图》上的人很小,所以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语言实践。(5分)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有的嫉恶如仇,有的勇敢无畏,还有的……,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呢?为什么喜欢?说说你的理由。人物:________ 人物出处:____________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选择题(10分)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蔡伦(léng) 朝鲜(xiǎn) B.设计(sè) 积累(lěi)C.爪牙(zhuǎ) 作坊(zuō) D.马笼头(lóng) 一乘轿子(shèng)6.“花中君子”不包括( )A.梅 B.竹 C.菊 D.松7.《元日》这首诗描写的传统节日是( )A.中秋节 B.除夕 C.春节 D.端午节8.“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借物喻人,赞扬了( )的人A.无私奉献 B.坚贞不屈 C.自强不息 D.清雅脱俗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王安石、杜牧、王维都是唐代诗人。B.“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桃符”据说挂在门上可以求福避祸。C.“千门万户曈曈日”中的“曈曈”指的是太阳刚出来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D.《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画的五、现代文阅读(20分)(一)纸的发明(节选)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10.用简单的语言说说这段话的主要内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蔡伦的造纸方法为什么能传承下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古人看书需要用车拉,可以用__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学问高。后来蔡伦发明了纸,这种纸可以用(价廉物美 巧夺天工)这个成语来形容。(选择正确的答案打“√”)(2分)13.用摘录关键词的方法完成下图,理清蔡伦纸的制造过程。(2分)⇨⇨⇨(二)万里长城佚名①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②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根据历史记载,战国以来,多个诸候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逐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③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停止 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域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治水等。”④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汉王朝修建过一条西起新疆罗布泊,东至吉林省东南部,全长约10000千米的长城,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侵扰,从没(间断 间隔)过对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年间,其间经过18次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至山海关东南老龙头的“边墙”。⑤( )。现在经过(精心 细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我们登高远眺,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长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14.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画“ ”。 (3分)15.第②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画出来。(2分)16.第⑤自然段的开头应该是哪句话?请把序号填在文中的括号里。(1分)A.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B.长城有极高的历史文化意义C.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17.用“﹏﹏﹏”画出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1分)18.从“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中的数据,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六、书面表达(30分)19.“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是的,每逢传统佳节,各地都有自己过节的习俗。这次习作,就请你把自己家过某一个节的过程写下来,或者把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写下来(自备作文纸)参考答案:1.智慧 符号 记录 伟大 社会欧洲 石匠 创举 佳节 节省2. 龟甲 兽骨 青铜器 竹片 木片 竹片 木片 书 帛 轻便 太贵 普及 西汉 麻 麻纸3. 这次暑假旅行,我们首先在上海玩了几天,后来又去了乌镇领略水乡风情。 造纸术的发明,难道不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 诸葛亮 《三国演义》 我喜欢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他不仅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还智勇双全,胆识过人。5.D6.D7.C8.A9.A10.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11.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12.学富五车 价廉物美13.浸在水里捣烂成浆 捞浆晒干14.防止 间断 精心15.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16.C17.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逐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18.我体会到修筑长城的人口规模之大。19.范文: 端午节 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的习俗,还记得去年端午节的早上,爸爸准备了很多包粽子的材料,我很纳闷地问爸爸:“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吃?”爸爸说:“今天我给你普及一下端午文化。”于是,我竖起两只耳朵听爸爸讲端午节的文化。 爸爸说,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等。端午节吃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习俗。讲到屈原,爸爸变得严肃起来,我也听得很投入。爸爸一边包着粽子一边说,屈原是楚国人,是战国时期的诗人,政治家。他为了振兴楚国大业不畏权势,受到当时贵族的排斥,最终楚国被秦军攻破,屈原不忍看到国家灭亡而跳下汨罗江自尽身亡。听到这里,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好像高大的屈原诗人已经站在我的面前……耳边听见爸爸还在讲,传说楚国人因不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时不见屈原踪影。之后人民每年五月初划龙舟以纪念他,借划龙舟的活动来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听完爸爸讲的这个故事,我也想包一个甜蜜五香糯米粽子来表示我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伟大诗人屈原的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