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单元AB卷--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小学数学年、月、日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年、月、日课后测评,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三年级 千克,在一次考试中,小力成绩如,男生平均体重35千克,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三年级(1)班抽19名同学测试体重,他们的平均体重是45千克,他们的总体重量是( ) 千克.
A.350B.400C.855
2.在一次考试中,小力成绩如:语文87分,数学94分,英语95分,她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 )
A.91分B.92分C.93分
3.男生平均体重35千克.女生平均体重30千克,每个男生和每个女生比( )
A.男生重B.女生重C.无法比较
4.在读书活动中,我校同学平均每人眷属6本,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个学生一定都捐6本书
B.可能有捐4本书的
C.可能有捐比6本数多的
5.三年级一班汪洋是年级中最高的,三年级二班的李里是年级中最矮的.通过两人的身高情况( )推断出两个班平均身高.
A.能B.不能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 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中,可以更加清楚、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这种统计表可以用来统计 (请举出1个例子)。
7.明明读一本课外书,第一天读了17页,第二天读了23页,第三天读了20页,他平均每天读 页.
8.下面是小猴、小兔采摘的水果情况统计表。
(1)小猴摘的 最多,摘的 最少。
(2)小兔摘的苹果比小猴摘的苹果少 个。
(3)小兔一共摘了 个水果。
9.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某地11、12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
(1)这两个月共有 天.
(2)这两个月比少 天.
10.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0,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5,丙数是 .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1.复式统计表只能把两个统计表合在一起。
12.复式统计表的表头有两项内容。
13.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不方便比较数据。
14.复式统计表比单式统计表更容易从整体上了解统计量的情况。
15.把两个有关联的统计表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便于数据分析和比较。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6.请你填写下面的复式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1)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二月份 家用电量最多, 家用电量最少;二、三月份合计 家用电量最多, 家用电量最少。
(2)你对节约用电有什么好的建议?
五.操作题(共1小题)
17.下面是杨威家和乐涛家去年各季度的用水情况,请你根据以下数据制作复式统计表.
杨威家:第一季度23吨,第二季度30吨,第三季度32吨,第四季度26吨
乐涛家:第一季度25吨,第二季度28吨,第三季度35吨,第四季度22吨
六.解答题(共6小题)
18.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了46本书,第二层和第三层共放了70本书,第四层放了52本书,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19.如表是三(2)班同学“双减”前后每天放学后参加运动时间的统计表。
“双减”前放学参加运动时间统计表
“双减”后放学参加运动时间统计表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补充下面的复式统计表。
“双减”前后放学参加运动时间统计表
(2)“双减”前运动时间在 的人数最多,“双减”后运动时间在 的人数最多。
(3)“双减”后每天参加运动在60分钟以上的同学比“双减”前多 人。
20.如图是某洗衣液厂2019~2022年洗衣液产量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统计表
21.王老师不小心把购物记录单弄脏了,你能帮她算出每筒羽毛球多少钱吗?
22.教育部门要求:原则上保证小学生每日有9小时以上睡眠,初中生有9小时睡眠,高中生有8小时睡眠,网上一份调查数据如下表。
(1)达到睡眠要求的学生中, 人数最多。
(2)小学生中睡眠在 小时的人数最多;初中生中睡眠在 小时的人数最多;高中生中睡眠在 小时的人数最多。
(3)这次一共调查了 人。
(4)看到这个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想法?请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
23.三(1)班两个小组的同学参加50米跑步测试,每位同学的测试等级如下,
一组:A B B C A B B A
C D B C C A B B
二组:B B A C B C D D
D A C B A B D C
(2)一组同学中最多的是 等级,二组同学中最多的是 等级。
(3)A等级是优秀等级,D等级是较差等级。从数据中可以发现,整体成绩 组好于 组。
第三章B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三年级(1)班抽19名同学测试体重,他们的平均体重是45千克,他们的总体重量是( ) 千克.
A.350B.400C.855
【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专题】平均数问题.
【答案】C
【分析】用平均体重乘抽测人数即可计算出这些人的总体重.
【解答】解:45×19=855(千克).
答:他们的总体重量是855千克.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均数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总数=平均数×总份数.
2.在一次考试中,小力成绩如:语文87分,数学94分,英语95分,她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 )
A.91分B.92分C.93分
【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专题】平均数问题.
【答案】B
【分析】语文87分,数学94分,英语95分,把三科的成绩相加除以3,即可求出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1)(87+94+95)÷3
=276÷3
=92(分)
答:她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2分.
故选:B.
【点评】掌握平均数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3.男生平均体重35千克.女生平均体重30千克,每个男生和每个女生比( )
A.男生重B.女生重C.无法比较
【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专题】平均数问题.
【答案】C
【分析】男生的平均体重35千克,并不代表每个男生的体重都是35千克,可能比35千克重,也可能比35千克轻;同理,女生的平均体重30千克,并不代表每个女生的体重都是30千克,可能比30千克重,也可能比30千克轻,因此每个男生和每个女生的体重无法比较,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男生的平均体重35千克,并不代表每个男生的体重都是35千克,可能比35千克重,也可能比35千克轻;
同理,女生的平均体重30千克,并不代表每个女生的体重都是30千克,可能比30千克重,也可能比30千克轻,
因此每个男生和每个女生的体重无法比较.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以及求法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平均数只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并不代表其中的每一个数据.
4.在读书活动中,我校同学平均每人眷属6本,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个学生一定都捐6本书
B.可能有捐4本书的
C.可能有捐比6本数多的
【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专题】平均数问题.
【答案】A
【分析】我校同学平均每人捐书6本,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可得每个学生不一定都捐6本书,有可能大于6本,也有可能小于6本,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我校同学平均每人捐书6本,根据平均数的含义,
可得每个学生不一定都捐6本书,有可能大于6本,
也有可能小于6本,可能有捐4本书的,
所以每个学生一定都捐6本书这种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以及求法的应用.
5.三年级一班汪洋是年级中最高的,三年级二班的李里是年级中最矮的.通过两人的身高情况( )推断出两个班平均身高.
A.能B.不能
【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答案】B
【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在本题中只是知道洋是三年级一班中最高的,李里是三年级二班中最矮的,不能推断出两个班平均身高.
【解答】解:因为,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只是知道汪洋是三年级一班中最高的,李里是三年级二班中最矮的,
不能推断出两个班平均身高;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不能从某一个数据就判断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二.填空题(共5小题)
6. 复式 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中,可以更加清楚、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这种统计表可以用来统计 某学校各班男、女生人数。 (请举出1个例子)。
【考点】复式统计表.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中,可以更加清楚、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据此解答。
【解答】解: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中,可以更加清楚、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
如:这种统计表可以用来统计某学校各班男、女生人数。
故答案为:复式,某学校各班男、女生人数。(答案不唯一)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
7.明明读一本课外书,第一天读了17页,第二天读了23页,第三天读了20页,他平均每天读 20 页.
【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用“17+23+20”,求出明明三天看的页数,然后根据“总页数÷天数=平均每天读的页数”,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17+23+20)÷3,
=60÷3,
=20(页),
答:他平均每天读20页.
故答案为:20.
【点评】此题先求出三天看的页数,然后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8.下面是小猴、小兔采摘的水果情况统计表。
(1)小猴摘的 桃子 最多,摘的 梨子 最少。
(2)小兔摘的苹果比小猴摘的苹果少 5 个。
(3)小兔一共摘了 18 个水果。
【考点】复式统计表;10减几的减法;10以内的连加.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
【答案】(1)桃子,梨子;
(2)5;
(3)18。
【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表直接回答问题。
(2)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减法解答。
(3)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解答。
【解答】解:(1)小猴摘的桃子最多,摘的梨子最少。
(2)10﹣5=5(个)
答:小兔摘的苹果比小猴摘的苹果少5个。
(3)5+10+3=18(个)
答:小兔一共摘了18个水果。
故答案为:桃子,梨子;5;18。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再根据加减法的意义解决问题。
9.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某地11、12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
(1)这两个月共有 61 天.
(2)这两个月比少 19 天.
【考点】复式统计表.
【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把11月份和12月份的天数合并起来即可.
(2)先分别求出这两个月阴天、晴天各是多少天,再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减法解答.
【解答】解:(1)15+8+4+3+13+9+5+4=61(天);
答:这两个月共有61天.
(2)(15+13)﹣(4+5)
=28﹣9
=19(天);
答:这两个月阴天比晴天少19天.
故答案为:61;19.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0.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0,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5,丙数是 30 .
【考点】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平均数×个数=总数”,求出甲、乙、丙三个数的和(20×3=60),同理求出甲、乙两个数的和(15×2),然后用“甲、乙、丙三个数的和﹣甲、乙两个数的和=丙数”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20×3﹣15×2,
=60﹣30,
=30,
故答案为:30.
【点评】此题利用“平均数×个数=总数”,进行分析解答.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1.复式统计表只能把两个统计表合在一起。 ×
【考点】复式统计表.
【专题】综合判断题;应用意识.
【答案】×
【分析】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
【解答】解: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复式统计表的认识问题。
12.复式统计表的表头有两项内容。 ×
【考点】复式统计表.
【专题】综合判断题;推理能力.
【答案】×
【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表头有三项内容,据此判断。
【解答】解:复式统计表的表头有三项内容。即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复式统计表的知识。
13.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不方便比较数据。 ×
【考点】复式统计表.
【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
【分析】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据此判断。
【解答】解: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不方便比较数据,该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复式统计表,关键是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更方便比较数据。
14.复式统计表比单式统计表更容易从整体上了解统计量的情况。 √
【考点】复式统计表.
【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应用意识.
【答案】√。
【分析】单式统计表是只含有一个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复式统计表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几要把几个有联系的统计表合并成一个统计表,这就是复式统计表;据此判断。
【解答】解: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容易比较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了解各种数量的整体情况,因此复式统计表比单式统计表更容易从整体上了解统计量的情况,原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复式统计表的认识。
15.把两个有关联的统计表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便于数据分析和比较。 √
【考点】复式统计表.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
【分析】复式统计表可表示多组数据,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依此判断。
【解答】解:把两个有关联的统计表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便于数据分析和比较。
例如:四一班男生最喜欢的活动
四一班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四一班男生、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6.请你填写下面的复式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1)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二月份 小兰 家用电量最多, 欢欢 家用电量最少;二、三月份合计 小兰 家用电量最多, 小明 家用电量最少。
(2)你对节约用电有什么好的建议?
【考点】复式统计表.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
【答案】(1)小兰,欢欢,小兰、小明;
(2)答案不唯一。
①人离开时随手关灯;
②不要让电脑、电视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③电视机的音量和亮度不要开得太大;
④夏天空调温度不要设置太低;
⑤尽量采用自然光,减少开灯时间。
【分析】(1)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二月份小兰家用电量最多,欢欢家用电量最少,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加法分别求出小明、豆豆、小兰、欢欢家两个月的用电量,然后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
(2)根据生活实际,从身边事例列举家庭中节约用电的方法。(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1)50+30=80(度)
40+50=90(度)
70+40=110(度)
30+70=100(度)
110>100>90>80
答:二月份小兰家用电量最多,欢欢家用电量最少,二、三月份合计小兰家用电量最多,小明家用电量最少。
(2)对于节约用电,我建议:(答案不唯一)
①人离开时随手关灯;
②不要让电脑、电视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③电视机的音量和亮度不要开得太大;
④夏天空调温度不要设置太低;
⑤尽量采用自然光,减少开灯时间。
故答案为:小兰,欢欢,小兰、小明。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五.操作题(共1小题)
17.下面是杨威家和乐涛家去年各季度的用水情况,请你根据以下数据制作复式统计表.
杨威家:第一季度23吨,第二季度30吨,第三季度32吨,第四季度26吨
乐涛家:第一季度25吨,第二季度28吨,第三季度35吨,第四季度22吨
【考点】复式统计表.
【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复式条形统计表的绘制方法,再根据两家的用水量,据此作图即可.
【解答】解:杨威家和乐涛家去年各季度的用水情况统计表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条形统计表的绘制方法进应用.
六.解答题(共6小题)
18.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了46本书,第二层和第三层共放了70本书,第四层放了52本书,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此题为求平均数问题的应用题,先求出总本数,再用总本数除以层数即可.
【解答】解:(46+70+52)÷4,
=168÷4,
=42(本).
答平均每层放了42本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书架上共有多少本书.
19.如表是三(2)班同学“双减”前后每天放学后参加运动时间的统计表。
“双减”前放学参加运动时间统计表
“双减”后放学参加运动时间统计表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补充下面的复式统计表。
“双减”前后放学参加运动时间统计表
(2)“双减”前运动时间在 30分钟以内 的人数最多,“双减”后运动时间在 30~60分钟 的人数最多。
(3)“双减”后每天参加运动在60分钟以上的同学比“双减”前多 9 人。
【考点】复式统计表.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1)27,18,10,8,28,19;
(2)30分钟以内,30~60分钟;
(3)9。
【分析】(1)根据两个单式统计表完成复式统计表。
(2)分别比较“双减”前运动时间和“双减”后运动时间,找出最多的即可解答。
(3)用“双减”后每天参加运动在60分钟以上的同学人数减去“双减”前每天参加运动在60分钟以上的同学人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1)
(2)27>18>10
28>19>8
答:“双减”前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人数最多,“双减”后运动时间在30~60分钟的人数最多。
(3)19﹣10=9(人)
答:“双减”后每天参加运动在60分钟以上的同学比“双减”前多9人。
故答案为:27,18,10,8,28,19;30分钟以内,30~60分钟;9。
【点评】本题考查复式统计表的认识以及填补,通过统计表获取相应的信息,解答即可。
20.如图是某洗衣液厂2019~2022年洗衣液产量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某洗衣液厂2019~2022年洗衣液产量情况 统计表
【考点】复式统计表.
【答案】某洗衣液厂2019~2022年洗衣液产量情况,8,10,13,16,47,8,12,16,18,54。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数据填表。
【解答】解:某洗衣液厂2019~2022年洗衣液产量情况统计表
故答案为:某洗衣液厂2019~2022年洗衣液产量情况,8,10,13,16,47,8,12,16,18,54。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意义的理解。
21.王老师不小心把购物记录单弄脏了,你能帮她算出每筒羽毛球多少钱吗?
【考点】复式统计表.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买2副羽毛球拍花多少元,然后用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花的钱数减去买羽毛球拍的钱数就是4筒羽毛球的总价,再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据此解答。
【解答】解:(328﹣68×2)÷4
=(328﹣136)÷4
=192÷4
=48(元)
答:每筒羽毛球48元。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2.教育部门要求:原则上保证小学生每日有9小时以上睡眠,初中生有9小时睡眠,高中生有8小时睡眠,网上一份调查数据如下表。
(1)达到睡眠要求的学生中, 高中生 人数最多。
(2)小学生中睡眠在 8 小时的人数最多;初中生中睡眠在 7 小时的人数最多;高中生中睡眠在 7 小时的人数最多。
(3)这次一共调查了 301 人。
(4)看到这个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想法?请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
【考点】复式统计表.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
【答案】(1)高中生;
(2)8、7、7;
(3)301;
(4)答案不唯一。很多初中生、小学生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应当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补充睡眠时间。
【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表直接回答问题。
(2)通过观察统计表直接回答问题。
(3)根据加法的意义,把调查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人数合并起来即可。
(4)答案不唯一。很多初中生、小学生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应当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补充睡眠时间。
【解答】解:(1)达到睡眠要求的学生中高中生人数最多。
(2)小学生中睡眠在8小时的人数最多;初中生中睡眠在7小时的人数最多;高中生中睡眠在7小时的人数最多。
(3)(5+83+12)+(6+61+34)+(30+47+23)
=100+101+100
=301(人)
答:这次一共调查了301人。
(4)答案不唯一。很多初中生、小学生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应当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补充睡眠时间。
故答案为:高中生;8、7、7;301。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表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3.三(1)班两个小组的同学参加50米跑步测试,每位同学的测试等级如下,
一组:A B B C A B B A
C D B C C A B B
二组:B B A C B C D D
D A C B A B D C
(2)一组同学中最多的是 B 等级,二组同学中最多的是 B 等级。
(3)A等级是优秀等级,D等级是较差等级。从数据中可以发现,整体成绩 一 组好于 二 组。
【考点】复式统计表.
【专题】推理能力.
【答案】(1)4,7,4,1;3,5,4,4;(2)B,B;(3)一,二。
【分析】(1)根据所给数据完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找出等级最多的学生数即可;
(3)从数据中可以发现,整体成绩一组好于二组。
【解答】解:(1)
(2)一组同学中最多的是B等级,二组同学中最多的是B等级。
(3)A等级是优秀等级,D等级是较差等级。从数据中可以发现,整体成绩一组好于二组。
故答案为:4,7,4,1;3,5,4,4;B,B;一,二。
【点评】本题注意考查统计图表的填充,关键根据所给数据完成统计图表。
考点卡片
1.10减几的减法
【知识点归纳】
1、减法: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10﹣2=8
被减数 减号 减数 差
读作:10减2等于8。
2、得数是10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3、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常考题型】
1、10比3多( ),10比2多( )。
答案:7;8
2、小丽有10本故事书,她向希望小学捐献了7本,小丽还剩多少本故事书?
答案:10﹣7=3(本)
2.10以内的连加
【知识点归纳】
连加的计算方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先把前面的两个数相加,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
【方法总结】
连加:
1、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加叫连加。
2、计算连加算式时,一般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相加的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以此类推。
【常考题型】
计算。
答案:9;8;9
小明有2本故事书,3本文艺书,1本科技书,他一共有多少本书?
答案:2+3+1=6(本)
3.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知识点归纳】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3.运算按照整数和小数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即可.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三年级3个班平均每班有学生40人.其中一班有38人,二班有40人,三班有( )人.
A、38 B、40 C、42
分析:先根据“3个班平均每班有学生40人”求出三年级的总人数是多少,然后用总人数减去一班和二班的人数即是三班的人数是多少.
解:40×3﹣(38+40)
=120﹣78,
=42(人);
答:三班有42人.
故选:C.
点评:先根据3个班的平均数求出总人数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例2:买10千克大米用25.5元,买4.5千克大米用( )元.
A、11.475 B、11.48 C、11.4 D、11.47
分析:知道买10千克大米用25.5元,可求买1千克大米用多少钱,进而可求买4.5千克大米用多少钱,计算后选出即可.
解:25.5÷10×4.5
=2.55×4.5
=11.475
≈11.48(元).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先求出每千克大米的钱数,再求4.5千克大米的钱数.
4.复式统计表
【知识点归纳】
统计表由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和百分数统计表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能把两个(或多个)统计内容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
复式统计表由标题、日期、线条和表格等内容组成.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春风小学六年级学生为学校图书馆整理图书的情况,有部分数据已记载到统计表上,请你把统计表填写完整(不要求列式),并回答问题.春风小学六年级学生为图书馆整理图书情况统计表:
二 班平均每人整理图书的本数低于全年级平均每人整理图书的本数.
分析: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解答.
解:春风小学六年级学生为学校图书馆整理图书的情况,有部分数据已记载到统计表上,请你把统计表填写完整(不要求列式),并回答问题.春风小学六年级学生为图书馆整理图书情况统计表:
二班班平均每人整理图书的本数低于全年级平均每人整理图书的本数.
点评:此题属于求平均数的实际应用,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5.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知识点归纳】
1.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2.平均数的求解方法:用所有数据相加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需要计算才得求出.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参加某次数学竞赛的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1:3,这次竞赛的平均成绩是82分,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女生的平均成绩是( )
A、82分 B、86分 C、87分 D、88分
分析:根据题意,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女生的平均成绩×1+男生的平均成绩×3=全班平均成绩×4,设女生的平均成绩是x,列并解方程即可.
解:设女生的平均成绩是x,因为总成绩不变,由题意得,
x×1+3×80=82×(1+3),
x+240=328,
x=328﹣240,
x=88;
或:[82×(1+3)﹣80×3]÷1,
=(328﹣240)÷1,
=88(分);
答: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8分.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先求出全班的总成绩和男生的总成绩,然后求出女生的总成绩,进而求出女生的平均成绩.
种类
数量/个
动物
苹果
桃子
梨子
小猴
10
15
7
小兔
5
10
3
天气
天数
月份
11
15
8
4
3
12
13
9
5
4
住家
用电量(度)
月份
小明
豆豆
小兰
欢欢
二月份
50
40
70
30
三月份
30
50
40
70
时间
30分钟以内
30~60分钟
60分钟以上
人数
27
18
10
时间
30分钟以内
30~60分钟
60分钟以上
人数
8
28
19
时间
人数
时段
30分钟以内
30~60分钟
60分钟以上
“双减”前
“双减”后
年份
产量(万吨)
项目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合计
计划生产量
实际生产量
.
商品名称
数量
单价
总价
羽毛球拍
2副
68元
328元
羽毛球
4筒
●元
时间/人数/对象
不足6小时
7小时
8小时
9~10小时
小学生
0
5
83
12
初中生
6
61
34
0
高中生
30
47
23
0
等级
人数
组别
A
B
C
D
一组
二组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B
C
A
B
种类
数量/个
动物
苹果
桃子
梨子
小猴
10
15
7
小兔
5
10
3
天气
天数
月份
11
15
8
4
3
12
13
9
5
4
活动
看书
踢球
看电视
画画
跳绳
人数
5
10
6
1
4
活动
看书
踢球
看电视
画画
跳绳
人数
9
2
5
4
3
住家
用电量(度)
月份
小明
豆豆
小兰
欢欢
二月份
50
40
70
30
三月份
30
50
40
70
时间
30分钟以内
30~60分钟
60分钟以上
人数
27
18
10
时间
30分钟以内
30~60分钟
60分钟以上
人数
8
28
19
时间
人数
时段
30分钟以内
30~60分钟
60分钟以上
“双减”前
“双减”后
时间
人数
时段
30分钟以内
30~60分钟
60分钟以上
“双减”前
27
18
10
“双减”后
8
28
19
年份
产量(万吨)
项目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合计
计划生产量
8
10
13
16
47
实际生产量
. 8
12
16
18
54
年份
产量(万吨)
项目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合计
计划生产量
8
10
13
16
47
实际生产量
.8
12
16
18
54
商品名称
数量
单价
总价
羽毛球拍
2副
68元
328元
羽毛球
4筒
●元
时间/人数/对象
不足6小时
7小时
8小时
9~10小时
小学生
0
5
83
12
初中生
6
61
34
0
高中生
30
47
23
0
等级
人数
组别
A
B
C
D
一组
4
7
4
1
二组
3
5
4
4
等级
人数
组别
A
B
C
D
一组
4
7
4
1
二组
3
5
4
4
1+3+5=
2+2+4=
2+4+3=
项 目
数 量
班 级
人数
整理图
书本数
平均每人整
理图书本数
合计
一班
42
588
二班
40
11.55
三班
570
15
项 目
数 量
班 级
人数
整理图
书本数
平均每人整
理图书本数
合计
120
1620
13.5
一班
42
588
14
二班
40
462
11.55
三班
38
570
1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易错提升卷B-2023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9 总复习当堂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口算和估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名校期中检测卷(B卷)(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操作题,统计,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