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单元AB卷--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下册年、月、日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下册年、月、日课后练习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的节日同在大月的一组的是,下面节日所在月份是30天的是,下面节日所在的月份是小月的有,分针从2走到8,经过了分,1秒可以,1秒钟可以,奇思下午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面的节日同在大月的一组的是( )
A.教师节、国庆节B.劳动节、建军节
C.元旦、儿童节
2.下面节日所在月份是30天的是( )
A.元旦B.儿童节C.国庆节
3.下面节日所在的月份是小月的有( )
A.元旦B.儿童节C.国庆节D.劳动节
4.下面是三个同学在一次赛跑中的成绩,冠军是( )
A.乐乐用了1分13秒B.欢欢用了1分50秒
C.牛牛用了1分32秒
5.分针从2走到8,经过了( )分.
A.25B.30C.40
6.1秒可以( )
A.读一篇文章B.写一个字
C.吃一顿饭D.跑100米
7.1秒钟可以( )
A.写一个字B.吃一顿饭
C.读一篇文章
8.400米跑步比赛,三人成绩如下,跑得最快的是( )
A.100秒B.1分50秒C.2分
二.填空题(共5小题)
9.奇思下午4:30放学,也就是 放学。每天半夜的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 时。
10.一年有 个月,大月有 天,小月有 天,平年的二月有 天。
11.妈妈的生日是 月 日,这个月一共有 天.
12.15时是下午 时;晚上9时是 时.
13.每年除夕夜,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是在晚上8时准时开始,晚上8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时。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4.一年中有7个大月,5个小月. .
15.秒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秒钟. .
16.某月有30天,和它相邻的两个月一定都有31天.
17.2000年、2020年、1900年都是闰年。
18.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15时.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9.在横线上填上“>”“<”或“=”。
20.竖式计算。
五.连线题(共1小题)
21.小动物们说的是哪个方框里的时间?连一连。
六.操作题(共1小题)
22.写出相应时刻,并画出缺少的指针。
七.应用题(共3小题)
23.张叔叔开车到外地去,他上午10时出发,下午2时到达,一共行驶了272千米,张叔叔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4.一辆汽车上午8:00从江阴出发,14:00到达杭州,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江阴到杭州多少千米?
25.野营小队在高山草甸上搭帐篷,从下午5:05到5:50一共搭了5顶帐篷。搭一顶帐篷平均需要多长时间?
第六章A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下面的节日同在大月的一组的是( )
A.教师节、国庆节B.劳动节、建军节
C.元旦、儿童节
【考点】年、月、日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B
【分析】知道一年中1、3、5、7、8、10、12是大月,再知道各个节日在哪个月,即可得解。
【解答】解:A,教师节是9月10日,国庆节是10月1日,不同在大月;
B,劳动节是5月1日,建军节是8月1日,同在大月;
C,元旦是1月1日,儿童节是6月1日,不同在大月。
故选:B。
【点评】此题明白一年中哪些是大月和小月,以及节日的日期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下面节日所在月份是30天的是( )
A.元旦B.儿童节C.国庆节
【考点】年、月、日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B
【分析】根据年月日的知识可知:一年有12个月,分为7个大月:1、3、5、7、8、10、12月,大月每月31天,4个小月:4、6、9、11月,小月每月30天,闰年的二月有29天,平年的二月有28天,所以只要知道题中的节日的时间就可以找出所在月份的天数,然后选择。
【解答】解:A.元旦是1月1日,1月是大月31天;
B.儿童节是6月1日,6月是小月有30天;
C.国庆节是10月1日,10月是大月31天。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掌握题中节日的具体时间,在哪个月份,还要掌握大月和小月是哪些月份。
3.下面节日所在的月份是小月的有( )
A.元旦B.儿童节C.国庆节D.劳动节
【考点】年、月、日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综合填空题;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答案】B
【分析】根据年月日的知识可知:一年有12个月,分为7个大月:1、3、5、7、8、10、12月,大月每月31天,4个小月:4、6、9、11月,小月每月30天,闰年的二月有29天,平年的二月有28天,所以只要知道题中的节日的时间就可据此找出所在月份的天数,然后选择.
【解答】解:A、元旦是1月1日,1月是大月31天;
B、儿童节是6月1日,6月是小月有30天;
C、国庆节是10月1日,10月是大月31天;
D、劳动节是5月1日,5月是大月有31天;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掌握题中节日的具体时间,在哪个月份,还要掌握大月和小月是哪些月份.
4.下面是三个同学在一次赛跑中的成绩,冠军是( )
A.乐乐用了1分13秒B.欢欢用了1分50秒
C.牛牛用了1分32秒
【考点】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答案】A
【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运动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快;(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所花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
【解答】解:由于三人跑的路程相同,那么用时少的跑得最快,用时多的跑得最慢;
因为:1分50秒>1分32秒>1分13秒
所以第一名乐乐.
故选:A.
【点评】在没有引入速度之前,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去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①路程一定,比较时间;②时间一定,比较路程.
5.分针从2走到8,经过了( )分.
A.25B.30C.40
【考点】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答案】B
【分析】分针走一个大格是5分钟,从2走到8,8﹣2=6,是走了6格,用乘法即可得解.
【解答】解:8﹣2=6,
5×6=30(分);
答:分针从2走到8,经过30分;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钟面的认识.
6.1秒可以( )
A.读一篇文章B.写一个字
C.吃一顿饭D.跑100米
【考点】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答案】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认识,可知计量读一篇文章用“小时”作单位;可知计量写一个字用“秒”作单位;计量吃一顿饭用“分钟”作单位,计量跑100米用“秒”作单位的数字为10几,据此得解.
【解答】解:1秒可以写一个字;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7.1秒钟可以( )
A.写一个字B.吃一顿饭
C.读一篇文章
【考点】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综合判断题;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答案】A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认识,可知1秒钟可以写一个字,据此得解.
【解答】解:1秒钟可以写一个字;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8.400米跑步比赛,三人成绩如下,跑得最快的是( )
A.100秒B.1分50秒C.2分
【考点】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数感.
【答案】A
【分析】把三人用的时间都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排列,用时最少者跑得最快。
【解答】解:1分50秒=110秒
2分=120秒
100秒<110秒<120秒
即100秒<1分50秒<120秒
答:跑得最快的是100秒。
故选:A。
【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
二.填空题(共5小题)
9.奇思下午4:30放学,也就是 16:30 放学。每天半夜的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 0 时。
【考点】24时计时法.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16:30,0。
【分析】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上午的时刻不变,下午时刻减12;把普通计时法换算成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上午的时刻不变,下午时刻加12;前面加上午、下午等修饰词;即可得解。
【解答】解:奇思下午4:30放学,也就是16:30放学。每天半夜的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
故答案为:16:30,0。
【点评】此题考查了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
10.一年有 12 个月,大月有 31 天,小月有 30 天,平年的二月有 28 天。
【考点】年、月、日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12,31,30,28。
【分析】此题要求我们熟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一年有 12个月,大月有 31天,小月有 30天.平年二月有 28天。
故答案为:12,31,30,28。
【点评】熟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1.妈妈的生日是 5 月 8 日,这个月一共有 31 天.
【考点】年、月、日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妈妈出生日期填写,然后再判断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这个月一共有多少天,即可得解.
【解答】解:妈妈生日是5月8日;5月是大月,有31天;
故答案为:5,8,31.
【点评】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记住妈妈出生日期是解题的关键.
12.15时是下午 3 时;晚上9时是 21 时.
【考点】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24时计时法转化成12时计时法减去12就是12时的计时法,12时的计时法的时间加上12,就是24时计时法的计时.
【解答】解:(1)15时是下午3时,晚上9时是21时.
故答案为:3,21.
【点评】本题运用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转化方法进行解答.
13.每年除夕夜,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是在晚上8时准时开始,晚上8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20 时。
【考点】24时计时法.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20。
【分析】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要加上12时。
【解答】解:8时+12时=20时
每年除夕夜,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是在晚上8时准时开始,晚上8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0时。
故答案为:20。
【点评】明确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4.一年中有7个大月,5个小月. × .
【考点】年、月、日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答案】×
【分析】根据年月日的知识可知:一年有12个月,分为7个大月:1、3、5、7、8、10、12月,大月每月31天,4个小月:4、6、9、11月,小月每月30天,闰年的二月有29天,平年的二月有28天;据此判断.
【解答】解:一年有12个月,分为7个大月:1、3、5、7、8、10、12月,
4个小月:4、6、9、11月,
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年月日的知识,注意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15.秒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秒钟. × .
【考点】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综合判断题;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时钟分为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为5个小格,秒针每走一秒就走一个小格,所以秒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就是走了5个小格,就是5秒.据此解答.
【解答】解:秒针从钟面上的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5秒而不是1秒;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应注意:秒针每走一秒就走一个小格,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就是走了5个小格.
16.某月有30天,和它相邻的两个月一定都有31天. √
【考点】年、月、日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因为在一年中,只有4、6、9、11有30天,和它相邻的两个月一定都有31天,如和4相邻的两个月是3月、5月,有31天;和6相邻的两个月是5月、7月,有31天;如和9相邻的两个月是8月、10月,有31天;和11相邻的两个月是10月、12月,有31天;由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某月有30天,和它相邻的两个月一定都有31天,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明确一年中大、小月的天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2000年、2020年、1900年都是闰年。 ×
【考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专题】数据分析观念.
【答案】×
【分析】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普通年份是4的倍数,整百年份是400的倍数,即是闰年;据此逐一判断即可。
【解答】解:2000÷400=5,所以2000年是闰年;
2020÷4=505,所以2020年是闰年;
1900÷400=4……300,所以1900年不是闰年;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18.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15时. ×
【考点】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综合判断题;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时,上午时刻不变,只要去掉“早晨、上午”等词语即可;下午时数加12时,同时去掉“下午、晚上”等词语即可.
【解答】解: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17时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是考查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相互转化,属于基础知识,要记住.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9.在横线上填上“>”“<”或“=”。
【考点】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千以内加减法.
【专题】数感;运算能力.
【答案】<;>;>;<;<;<。
【分析】321+205=526,据此比较;
3千米=3000米,据此比较;
6时=360分,据此比较;
3分=180秒,据此比较;
9×8+25=97,据此比较;
1时=3600秒,据此比较。
【解答】解:
故答案为:<;>;>;<;<;<。
【点评】算式与数之间比较大小,一般先计算后比较;数量之间比较大小,一般先统一单位后比较。
20.竖式计算。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除多位数.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2080,2016,,。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32×65=2080
24×84=2016
354÷8=
506÷5=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整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计算能力。
五.连线题(共1小题)
21.小动物们说的是哪个方框里的时间?连一连。
【考点】24时计时法.
【专题】应用意识.
【答案】
【分析】普通计时法转变成24时计时法,若在下午1时之前,则直接去掉时间前面的修饰词即可;若在下午1时后则去掉修饰词后时间还需加上12时。
24时计时法转变成普通计时法,若在下午1时之前,只要在时间前面加上“上午、早晨”等修饰词即可;若在下午1时后则加上“下午、晚上”等修饰词后时间还需减去12时。
【解答】解:连线如下:
【点评】熟练掌握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转化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六.操作题(共1小题)
22.写出相应时刻,并画出缺少的指针。
【考点】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推理能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第一个钟面时针指向7、8之间,是7时多,分针指向4,是20分,所显示的时刻是7:20,第二个钟面所显示的时刻是:用第一个钟面所显示的时刻加上30分;用第二个钟面所显示的时刻加25分就是第三个钟面所显示的时刻,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7时20分+30分=7时50分
7时50分+25分=8时15分
【点评】此题是考查钟表的认识及时间的推算。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不是整时时,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多少分,就是几时多少分,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七.应用题(共3小题)
23.张叔叔开车到外地去,他上午10时出发,下午2时到达,一共行驶了272千米,张叔叔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日期和时间的推算.
【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
【答案】68千米。
【分析】张叔叔开车到外地去,他上午10点出发,下午2点到达,用到达的时间﹣出发的时间=经过的时间,先求出王叔叔一共行驶了多少个小时,然后再用总路程除以行驶的时间,就是它的速度,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下午2点=14时
272÷(14﹣10)
=272÷4
=68(千米)
答:平均每小时行驶68千米。
【点评】本题属于简单的行程问题,先推算出经过的时间,然后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解即可。
24.一辆汽车上午8:00从江阴出发,14:00到达杭州,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江阴到杭州多少千米?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日期和时间的推算.
【专题】解题思想方法;推理能力.
【答案】360。
【分析】求路程,就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个关系式解答,首先用结束时间减掉出发的时间,求出路上所用时间,然后把数字代入关系式计算解答。
【解答】解:14:00﹣8:00=6(时)
60×6=360(千米)
答:江阴到杭州360千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时间×速度=路程关系式的应用。
25.野营小队在高山草甸上搭帐篷,从下午5:05到5:50一共搭了5顶帐篷。搭一顶帐篷平均需要多长时间?
【考点】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专题】常见的量.
【答案】9分钟。
【分析】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算出总时间,再除以5即可。
【解答】解:5:50﹣5:05=45(分钟)
45÷5=9(分钟)
答:搭一顶帐篷平均需要9分钟。
【点评】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算出总时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考点卡片
1.千以内加减法
【知识点归纳】
1、(1)计算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2)加法验算方法: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后再加一遍,两次得到的结果相等就说明计算结果正确,不相等,则说明计算结果不正确,需要重新计算。
2、千以内减法笔算方法:
(1)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2)当个位不够减需要退位时,如果十位上是0,无1可退,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成10个十先传递到十位,再从十位退1到个位,当成10个一再计算。
【方法总结】
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进位数。
2、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遇到能简便计算的,可以简便计算。
【常考题型】
口算题。
答案:437;202;650
2、书城进货了928本图书,第一周卖出去了123本,第二周进货了181本,现在书城有多少本图书?
答案:928﹣123+181=986(本)
2.两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归纳】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方法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笔算:
1、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
2、用下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依次去乘上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将所得的积相加。
注意:
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常考题型】
1、笔算题。
32×13 27×56 43×58
答案:416;1512;2494
2、84×23的积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答案:四;千
3、32×30的积是32×( )的积的10倍。
答案:3
4、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答案:三;四
3.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知识点归纳】
1.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利用“想乘法算除法”计算,看一位数乘几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2)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3)先利用表内除法口算出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再看被除数的末尾上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上几个0。
2.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利用数的组成计算。
(2)利用表内除法计算。先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几个0。
【方法总结】
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尾能整除):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要从十位除起,除得的商要写在十位上,然后再接着往下除,商要写在被除数上;
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要从百位除起,除得的商要写在百位上,然后再接着往下除,商要写在被除数上;
2、除法的验算:
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用商和除数相乘,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常考题型】
把60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班,每个班分得多少支?
答案:60÷3=20(支)
2、把120朵花平均分成4束,平均每束有多少朵?
答案:120÷4=30(朵)
4.一位数除多位数
【知识点归纳】
一位数除多位数
(1)相同数位对齐,从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零。
(3)除到哪一位不够除就添0占位。
(4)看清运算顺序,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要是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方法总结】
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常考题型】
1、用竖式计算。
答案:284;94;37;87……1
2、要使□36÷5的商是三位数,□内可以填的数是( );要使□36÷5的商是两位数,□内可以填的数是( )。
答案:5、6、7、8、9;1、2、3、4。
5.24时计时法
【知识点归纳】
在二十四小时之中的时间书写的格式为“小时:分钟”(例如,01:23),或者为“小时:分钟:秒钟”(01:23:45)。不足10的数字前面要补充一个零。这个零在小时部分并不是必须的,但却非常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在有很多具体规定的计算机应用中(例如ISO 8601)。在精确度高于秒的环境下,秒后可使用十进制来表示,小数点后面的部分跟在小数点或者点符号的后面,例如01:23:45.678。在二十四小时之中,一天开始于早子时,23:00﹣﹣﹣﹣1:00,每天的最后一小时开始于夜子时之初23:00(子初)而结束于夜子时之末24:00(子正)。某一天的24:00等于下一天的00:00。数字时钟显示从00:00到23:59,它从不会显示出24:00。这样,从23:59:59.999到(24:00:00;000)00:00:00.000就可以精确的确定新一天的开始。但是,24:00的表示方法更能明确地确定一天的结束时间。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下午5点=______时 5:30pm=______:________
答案:17 17:30
6.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知识点归纳】
两个日期或时刻之间的间隔叫时间.
时、分、秒相邻两个单位进率是60,
1小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单位换算:大单位换小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制,小单位换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制.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3.3小时是( )
A、3小时30分 B、3小时18分 C、3小时3分
分析:1小时=60分,据此即可求解.
解:3.3小时=3+0.3小时,
0.3×60=18(分),
所以3.3小时=3小时18分;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例2:三个人在同一段路上赛跑,甲用0.2分,乙用730分,丙用13秒.( )的速度最快.
A、甲 B、乙 C、丙
分析:先把时间都换算成秒数,再比较谁最快,因为路程相等,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最快.
解:甲的时间是:0.2分=12秒,
乙的时间是:730分=14秒,
丙的时间是:13秒,
在12秒、14秒、13秒三个时间中,12秒最少,即甲的速度最快.
故选:A.
点评:此题关键是把时间统一单位,明确同样的路程,用的时间最少的是速度最快的.
7.年、月、日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知识点归纳】
两个日期或时刻之间的间隔叫时间.
1世纪=100年,
1平年=365天,1闰年=366天,
1年=12月,1年=4季度,
1、3、5、7、8、10、12月,每月31天,
4、6、9、11月,每月30天,
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平年和闰年的判断:公元年数可被4整除为闰年,但是整百的年数必须是可以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其他都是平年.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2010年的第一季度是( )天.
A、89 B、90 C、91 D、92
分析:根据年月日知识解答;首先要知道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1月与3月是大月有31天,再看看2010年是不是闰年,因为闰年的二月有29天,平年二月有28天,然后时间加起来.判定闰年的办法:年份是4的倍数的就是闰年,不是的就不是闰年,整百年必需是400的倍数.
解:2010不是4的倍数,2010年是平年,2010年的第一季度是:31+28+31=90(天);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年月日的知识,注意判定闰年的办法:年份是4的倍数的就是闰年,不是的就不是闰年,整百年必需是400的倍数.
例2:估计一下,下面最接近自己年龄的是( )
A、600分 B、600时 C、600周 D、600月.
分析:此题用到时间单位分、时、日、星期、月、年之间的换算,用到的进率有1时=60分、1日=24时、1年=12个月、1年≈52个星期.600分=10时,600时=25日,600周≈11年,600月=50年,由此做出选择.
解:600分=10时,
600时=25日,
600周≈11年,
600月≈50年;
根据实际情况,应是11年,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对时间单位时、分,日、星期、月、年之间的换算,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8.日期和时间的推算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小明妈妈晚上10时睡觉,第二天早晨6时起床.小明妈妈睡了( )小时.
A、4 B、8 C、9 D、10
分析:把这一段时间分成2段:(1)晚10时到晚上0时,求出一共过了几小时;(2)0时到6时,求出一共过了几小时;把这两段时间加起来就是她睡眠的时间.
解:12时﹣10时=2小时,
2小时+6小时=8小时,
答:小明妈妈睡了8小时.
故选:B.
点评:这类时间推算的题目先把这一时间进行合理的分段,再算每一段的时间,进而求出时间的总和.
例2:今天是星期四,那么再过40天是( )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分析:用40除以7,求出40天里面有几周,还余几天,再根据余数推算.
解:40÷7=5(周)…5(天);
余数是5,从星期四再过5天就是星期二.
故选:B.
点评:解决这类问题先求出经过的天数,再求经过的天数里有几周还余几天,再根据余数推算.
9.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知识点归纳】
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公元年数可被4整除为闰年,但是整百的年数必须是可以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其他都是平年.
例如:判断1800年份是不是闰年,把1800除以400,而不是1800除以4,
1800÷400=4…200
因此1800是平年.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下面各年份中,不是闰年的是( )
A、2014 B、2004 C、2000 D、1996
分析:根据年份数是4的倍数的就是闰年,整百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否则是平年,据此解答.
解:
2014÷4=503…2,
2004÷4=501,
2000÷400=5,
1996÷4=499;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闰年的判断方法,用年份除以4(整百年份除以400),看是否有余数即可.
例2:在1900、2012、1994、1996、1981年份中,是闰年的年份有( )个.
A、1 B、2 C、4 D、6
分析:判断1900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就用1990除以400,看是否有余数,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判断2012年、1994年、1996年、1981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就用年份除以4,看是否有余数,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
解:1900÷400=4…300,
有余数,1900年是平年;
2012÷4=503,
没有余数,2012年是闰年;
1994÷4=498…2,
有余数,1994年是平年;
1996÷4=499;
没有余数,1996年是闰年;
1981÷4=495…1;
有余数,1981年是平年.
闰年有:2012年和1996年,2个.
故选:B.
点评:闰年的判断方法:普通年份看是否能被四整除,如果能,就是闰年,否则就是平年;整百的年份看是否能被四百整除,如果能,就是闰年,否则就是平年.
10.简单的行程问题
【知识点归纳】
计算路程,时间,速度的问题,叫做行程问题.
解题关键及规律:
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两地的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问题=路程÷速度差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 速度慢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甲乙两车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3.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5千米,4小时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要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根据题意,应先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即63.5+56.5=120(千米),然后乘相遇时间,列式解答即可.
解:(63.5+56.5)×4
=120×4
=480(千米)
答:A、B两地相距480千米.
点评:此题考查了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例2:王华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去学校,16小时行了全程的23,王华家离学校有多少千米?
分析:先依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王华16小时行驶的路程,再运用分数除法意义即可解答.
解:4×16÷23,
=23÷23,
=1(千米),
答:王华家离学校有1千米.
点评:分数除法意义是解答本题的依据,关键是求出王华16小时行驶的路程.
例3: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距中点14千米的地方相遇,两车相遇时,它们所行路程的差是( )千米.
A、7 B、14 C、28 D、42
分析:由题意可知:两车相遇时,快车超过中点14千米,而慢车距离终点还有14千米,因此它们的路程差为14×2=28千米,据此即可进行解答.
解:因为两车相遇时,快车超过中点14千米,
而慢车距离终点还有14千米,
因此它们的路程差为14×2=28千米;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时间、路程、速度差的掌握情况.
321+205 529
3千米 2998米
6时 60分
150秒 3分
9×8+25 100
180秒 1时
32×65
24×84
354÷8
506÷5
上午8时30分
上午7时30分
下午6时30分
下午5时30分
18:30
7:30
17:30
8:3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B
A
B
B
A
A
321+205 < 529
3千米 > 2998米
6时 > 60分
150秒 < 3分
9×8+25 < 100
180秒 < 1时
321+205<529
3千米>2998米
6时>60分
150秒<3分
9×8+25<100
180秒<1时
32×65
24×84
354÷8
506÷5
上午8时30分
上午7时30分
下午6时30分
下午5时30分
18:30
7:30
17:30
8:30
192+245=
321﹣119=
294+356=
568÷2=
376÷4=
185÷5=
697÷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练习(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期末模拟卷(试题)~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人教版(有答案),共7页。
这是一份期末冲刺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人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