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2023-2024学年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代表着传统饮食文化的“老字号”美食和代表着网络高关注度的“新兴网红”美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成为反映城市特色文化的两大重要载体。某团队根据南京市老字号餐饮店和网红餐饮店的密度,将其分为四个象限、六种类型(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测老字号餐饮店与网红餐饮店共生型模式主要分布在( )
    A. 新兴中央商务区B. 老城历史文化街区
    C. 新城连片住宅区D. 老城传统住宅区
    2. 与其他模式相比,双弱型模式区域发展餐饮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最可能是( )
    A. 食材配送B. 土地空间
    C. 客流市场D. 雇工成本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具有老字号餐饮店的历史基础,近些年来文化旅游的发展也会促进网红餐饮店的引入,所以,老字号餐饮店与网红餐饮店共生型模式主要分布在老城历史文化街区,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餐饮店对客流规模依赖度高,双弱型模式区域可能是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客流不足,难以支撑餐饮业快速发展,C项正确;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以及机器的辅助作用,食材配送、土地空间、雇工成本对餐厅的影响显著降低,ABD三项错误。故选C。
    为体验生活,海南某中学生小明高考后来到海口某工厂参加生产实习。小明在日记中写道:“这个工厂虽然是国内的制造厂家,但其原料主要来自东南亚及非洲热带雨林。车间流水线高效运转,管理先进,但仍然不可避免有飞屑和胶水、油漆的味道。”完成下面小题。
    3. 推测小明实习的工厂最有可能是( )
    A. 轮船维修厂B. 芯片封装厂
    C. 服装制造厂D. 木材加工厂
    4. 该工厂的原料主要来自东南亚及非洲热带雨林,主要是为了( )
    A. 降低原料成本B. 提高产品品质
    C. 增加产品产量D. 促进两地合作
    5. 该工厂的职工基本来自海南省内,反映出该工厂( )
    A. 工资水平吸引力有限B. 技术封锁力度较大
    C. 流水线生产环境较差D. 对外交通相对闭塞
    【答案】3. D 4. B 5. A
    【解析】
    【3题详解】
    该工厂的原料主要来自热带雨林,推测原料为木材;有飞屑和胶水,油漆的味道,也符合木材加工厂的特点。而轮船维修厂、芯片封装厂、服装制造厂都较少用到木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热带雨林多优质木材,这些木材成为木材加工的重要优质原料,能提高产品品质,而我国热带面积有限,雨林木材需要进口,B正确;从国外进口木材,运输费用增加,不能降低原料成本,A错误;增加产品产量不一定要进口雨林区的木材,C错误;促进两地合作不是工厂的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吸引人口流动迁移、外出务工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因素。该工厂的职工基本来自海南省内,从根本上是因为该工厂工资水平有限,对远距离劳动力吸引力不足,A正确;材料无信息体现该工厂技术封锁力度较大、对外交通相对闭塞,BD错误;车间流水线高效运转,管理先进,虽不可避免有飞屑和胶水、油漆的味道,但总体生产环境较好,C错误。故选A。
    英格兰高速公路体系较为完善,但不同路段车流量差异较大。伦敦都市圈高速公路经常发生严重的交通拥堵。如图示意英格兰高速公路空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6. 英格兰高速公路总体分布特征为( )
    A. 中部、南部密集,北部稀疏B. 西部密集,中部、东部稀疏
    C. 以方格网络状为主D. 以环形放射状为主
    7. 推测对英格兰高速公路车流量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收入水平分布B. 城市空间分布
    C. 地形地势格局D. 路网空间形态
    8. 为缓解伦敦都市圈高速公路的拥堵状况,建议( )
    A. 建设新的环线高速公路B. 高速公路横穿伦敦市区
    C. 提高既有高速公路限速D. 限制大型车辆驶入高速公路
    【答案】6. A 7. B 8. A
    【解析】
    【6题详解】
    由图可知,总体上英格兰中部、南部受伦敦都市圈影响,高速公路密集,北部相对稀疏,而东西差异较小,A项正确,B项错误;其路网形态复杂,并不呈现方格状,C项错误;且只有伦敦周边路网呈环形放射状,其他地区则不是,D项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英格兰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产业活动多,交通出行需求量大,因此城市空间分布极大地影响了英格兰高速公路车流量的空间分布,B项正确;英格兰属于发达地区,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对高速公路车流量的影响不大,A项错误;地形地势格局和路网空间形态可能对英格兰高速公路的修建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影响其车流量,C、D两项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作为世界级都市,伦敦只有“一环”高速公路,无法满足过境交通疏导需求,建议在其外侧再建设新的绕城高速公路,A项正确;高速公路横穿伦敦市区会大量占地,并且加剧市区道路拥堵,可行性较低,B项错误;在不增加新的环线高速公路的情况下,提高限速对缓解交通拥堵作用较小,C项错误;限制大型车辆驶入高速公路,会妨碍大型车辆出行,D项错误。故选A。
    2022年末,热带气旋“艾利”登陆澳大利亚西北部,减弱为热带低压之后,折向西北,在澳大利亚陆地上停留较长时间,给当地造成严重灾情。如图示意热带气旋“艾利”的移动路径。完成下面小题。
    9. 热带气旋“艾利”登陆时,达尔文盛行( )
    A. 偏西风B. 偏东风
    C. 偏南风D. 偏北风
    10. 热带气旋“艾利”完成大角度转向,主要取决于( )
    A. 西北季风B. 海上高压中心
    C. 东南信风D. 陆地低压中心
    11. 监测热带气旋“艾利”对澳大利亚造成的灾情,可以用地理信息技术完成的是( )
    ①估测洪水淹没面积②计算民房停水范围③预估农田减产情况④提供灾情预报预警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②③④D. ①③④
    【答案】9. D 10. C 11. D
    【解析】
    【9题详解】
    热带气旋“艾利”登陆时,达尔文地处低压中心东北侧,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西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形成偏北风,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地区受夏季风(西北季风)影响,越往内陆,西北季风不断减弱,更多地受东南信风影响;在东南信风的影响下,热带气旋“艾利”移动路径折向西北。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地球表面进行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表达的技术。对于本次热带气旋可以运用遥感技术对其进行监测,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城市规划、军事侦察等领域可以检测出洪水淹没面积,以及农田减产情况,提供灾情预报预警信息,④对;再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信息)进一步估测出洪水淹没面积,预估出农田减产情况,①③正确;地理信息技术并不能较好的监测民房内部状况,不能计算民房停水范围,②错误。综上所述,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制太阳光照教具,模拟地球运动规律。该小组首先用水彩笔在圆板上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及地轴,再打孔并加装五个木条。转动木条2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即可带动其他相应木条转动(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制作该教具时,需保持( )
    ①木条1和木条2始终垂直②木条2和木条3始终平行
    ③木条3和木条4的夹角始终相等④木条3和木条5的夹角始终相等
    A. ①②B. ①④
    C. ②③D. ③④
    13. 图示该日( )
    A. 整个北极圈内出现极夜B. 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
    C. 赤道上正午太阳位于正南D. 南极圈太阳始终位于北方
    【答案】12. A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木条1表示晨昏线,木条2表示太阳直射光线,两者应互相垂直,①正确;木条3表示地球表面某处(图示为木条3和木条5的交点)此时所接受的太阳光线,因太阳光可以视为平行光,所以木条3和木条2平行,②正确;木条3和木条2与纬线平行时,木条3和木条4夹角最大,③错误;木条5表示地球表面某处,不同时间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会发生变化,④错误。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该日,太阳直射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还未到南回归线,所以北极点附近一部分范围出现极夜,而不是整个北极圈内出现极夜,A项错误;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B项错误;该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以南,所以赤道正午太阳位于正南,C项正确;只有南极点太阳才始终位于北方,并不是南极圈,D项错误。故选C。
    涠洲岛位于北海市北部湾海域中部,湿地沉积丰富,是研究亚热带海岛气候环境变化以及揭示人类活动的理想区域,历史上该地曾经经历过暖干时期,植被覆盖率较低。孢粉是孢子和花粉的简称,因质轻量多,在各沉积地层中均能保存,可用来划分对比地层以及恢复古地理环境。如图示意某地理兴趣小组在涠洲岛某湿地钻孔得到的剖面开展高分辨率孢粉分析的结果(中值粒径中Φ值越大,粒径越小)。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地气候条件总体最为暖干的时期是( )
    A. 阶段ⅠB. 阶段Ⅱ
    C. 阶段ⅢD. 阶段Ⅳ
    15. 阶段Ⅲ木本植物孢粉比例出现低谷,可能主要是因为( )
    A. 气温下降B. 降水减少
    C. 伐木增加D. 广植草本
    16. 导致阶段Ⅳ含孢粉土壤的中值粒径Φ值整体呈增大趋势的人类活动可能是( )
    A. 垒土筑屋B. 近海采贝
    C. 刀耕火种D. 开挖鱼塘
    【答案】14. A 15. C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由图可知,阶段Ⅰ孢粉浓度低,说明植被覆盖度低,且木本植物孢粉比例低,反映出气候较为暖干,可能趋向热带稀树草原。而其它三个阶段孢粉浓度均较阶段Ⅰ高,因此地气候条件总体最为暖干的时期是阶段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由图可知,阶段Ⅲ木本孢粉浓度较高,说明气候条件(气温、降水)较为适宜,AB错误;木本植物孢粉比例出现低谷时,恰逢大粒径孢粉炭屑多和含孢粉土壤的中值粒径大的时间,推测可能与人类伐木烧荒有关,C正确;广植草本会使木本植物孢粉比例提高,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阶段Ⅳ含孢粉土壤的中值粒径值整体呈增大趋势,说明含孢粉土壤的中值粒径整体呈减小趋势。垒土筑屋会破坏土层结构,加剧土壤侵蚀,导致含孢粉土壤的中值粒径变大,中值粒径比值减小,A错误;近海采贝对陆地冲淤没有影响,B错误;刀耕火种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含孢粉土壤的中值粒径变大,中值粒径值减小,C错误;开挖鱼塘,形成较多静水环境,沉积物粒径变小,含孢粉土壤的中值粒径比值增大,D正确。故D选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区域以热带雨林为主,甲地拥有丰富的喀斯特地貌,曾发现了4万年前古人类的活动遗迹。该区域降水频次高、历时短。人们前往该区域考察,需警惕降水带来的各类威胁。
    (1)说明该区域降水频次高、历时短的原因。
    (2)分析该区域降水对考察活动造成的威胁。
    (3)列举两项甲地及其周边地区适宜发展的产业,并说明理由。
    【答案】(1)降水频次高的原因: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邻近海洋,水汽充足。
    降水历时短的原因:对流旺盛,水汽凝结快。
    (2)降水导致岩土体增重,破坏坡面稳定性,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沿海低洼地区积水,形成洪涝;雨林中的高频降水形成局部积水环境,滋生水蛭等动物,侵袭人类。
    (3)旅游业: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旅游业带动性强,对环境破坏小。
    考古与文化产业:具有古人类活动遗迹资源;能提高区域知名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区域纬度低,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且邻近海洋,大气的水汽十分充足,因此降水频次高;该地区的降水主要为对流雨,气流在强烈的上升过程中,水汽迅速冷却凝结,往往带来短时间的强降水,因此降水的历时短。
    【小问2详解】
    本题可以从地质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等不同自然灾害类型的角度分析。降水伴随着大量水体下渗进入地下,导致岩土体增重,对坡面的压力增大,会破坏坡面稳定性,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该地区地势起伏大,山区径流流速快,而进入沿海低洼地区后流速减慢,造成积水,形成洪涝;该区域降水频次高,雨林中的高频降水形成局部积水环境,滋生水蛭等动物,侵袭人类,加大传染病、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几率,影响人类健康。
    【小问3详解】
    甲地以热带雨林为主,拥有丰富的喀斯特地貌,曾发现了4万年前古人类的活动遗迹,因此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同时相关产业众多,带动性强,可以带动交通、餐饮、住宿等诸多产业的发展,且对环境破坏小,因此示意发展旅游业;该地曾发现了4万年前古人类的活动遗迹,古人类活动遗迹资源十分稀缺和独特,能提高区域知名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因此可以利用古人类活动遗迹资源发展考古与文化产业。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茅台镇地处赤水河畔,酿酒历史悠久。1991—2006年各类酒厂迅速扩张,茅台镇以沿河扩展为主。2007年当地提出工业组团战略,形成“一主三副”的四大酒厂片区,组团迅速发展,工业区填充于小镇内部。近年来,茅台镇整体建设速度偏快,中小酒厂多,但部分已经闲置。空间格局变化导致建成区对生态空间的侵占加剧,生态环境人工化和农业土地工业化严重威胁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如图示意茅台镇的空间格局。
    (1)简述茅台镇早期沿河扩展的原因。
    (2)分析茅台镇工业组团的兴起对提高当地空间承载力的益处。
    (3)为茅台镇整治“生态环境人工化和农业土地工业化”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受制于山地地形,河谷地带地势相对平缓;沿河扩展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联系;以酿酒为主导产业,对水源的需求较大。
    (2) 避免各生产要素过于集中,减轻资源环境压力;促进区域分工,提高生产与运转效率,增强对资源的利用能力。
    (3)限制组团居住人数,控制在人口合理容量内;取缔低产能酒厂(非法酒厂),盘活闲置厂房资源;部分区域退厂还林,加快废弃、闲置未利用土地的生态修复;严守耕地红线,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非法占用生态用地、耕地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从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茅台镇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对人类活动限制性大,而河谷地形相对平坦,有利于人类活动的布局,同时河流具有交通功能,能加强对外的联系;同时,本镇以酿酒工业为主,酿酒工业需要大量水源,靠近河流可以满足水源需求。
    【小问2详解】
    从图文材料可知,该镇工业组团状为 “一主三副”的四大酒厂片区,表现为分散分布,而且酿酒工业水资源需求大,也同样造成水污染,加之贵州以山地为主,地形限制大,所以相较于集聚,分散更能减轻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更能满足每个厂区寻求更加优越的区位条件,形成区域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和对资源的利用率。
    【小问3详解】
    从材料可知,“生态环境人工化和农业土地工业化”主要因为茅台镇整体建设速度偏快,中小酒厂多的原因导致,表现为建设用地占用生态用地和耕地,所以整治措施主要从建设占用的控制、修复和现有生态用地和耕地保护两个方面分析。茅台镇整体建设速度偏快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导致城镇规模扩大,所以要限制城镇人口和城镇规模,控制人口数量;中小酒厂多的可以限制和淘汰低产、非法酒厂,同时对于已经闲置的酒厂土地资源进行生态修复,退厂还林还耕地;对于现有土地严格落实严守耕地红线、耕地占补平衡、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非法占用生态用地、耕地等资源保护措施。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智利布兰科埃斯特河(下图)源于卡尔布科火山(41°19'S,72°37'W),干流全长13km,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2409mm,冬季受西风带影响较大。1961年前,布兰科埃斯特河中下游多心滩分布,心滩及河岸有植被分布。1961年卡尔布科火山大规模喷发,植被短时间内锐减,含有火山灰的冷凝熔岩碎屑堵塞布兰科埃斯特河。在熔岩碎屑上,河道与植被缓慢恢复。经过数十年自然调整,河道与植被逐渐进入新的稳定状态。2018年,当地在布兰科埃斯特河上游建成水电站,满足发电及流域环境修复的需求。右图示意1961年火山喷发前后布兰科埃斯特河中下游典型心滩横剖面。
    (1)分析1961年前布兰科埃斯特河中下游多心滩分布的原因。
    (2)简述1961年火山大规模喷发导致植被短时间内锐减的原因。
    (3)从土壤固体物质组成角度,评价熔岩碎屑覆盖对当地植被恢复的影响。
    (4)推测与1961年火山喷发相比,2018年水电站建成以后火山喷发引起的中下游河道与植被调整所需时间的长短,并简述理由。
    【答案】(1)当地年降水量大,且河流源自火山,落差大,径流输送泥沙多;中下游地势相对平缓,流速减慢,泥沙快速堆积;径流量变化较大,河流易摆动、改道,多心滩发育。
    (2)火山喷发大量炽热的岩浆,直接烧焦原有植被;形成大规模的熔岩流和火山灰,掩埋植被;火山灰弥散,削弱光照,影响植被光合作用;含有火山灰的冷凝熔岩碎屑堵塞河道,淹没部分心滩及河岸植被。
    (3)有利影响:熔岩碎屑(火山灰)富含独特矿物质,为植被生长提供养分。不利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植被需要较长时间演替恢复。
    (4)较短。理由:初期,水电站集中泄水,能加快对河道中熔岩碎屑的冲刷;(当植被开始恢复后,)水电站调控稳定径流,减少旱涝对植被的威胁。
    【解析】
    【小问1详解】
    心滩的发育需要物源条件、动力条件。物源源自流水侵蚀,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2409mm,年降水量大,且河流源自火山,落差大,径流输送泥沙多;堆积的动力条件主要是河流流速减慢,搬运能力下降。河流挟带的泥沙搬运至中下游地区,地势变得相对平缓,河流流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快速堆积;再加上冬季受西风带影响较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径流量变化较大,导致水位季节变化大,河道易摆动,多心滩发育。
    【小问2详解】
    火山喷发伴随着大量炽热的岩浆喷出地表后在地表流动,炽热的岩浆形成的熔岩流在流动过程中大面积的吞噬着地表植被,直接将植被毁灭。同时火山喷发还有大量的火山灰喷发进入大气,大气中火山灰的弥散,大大的削弱了太阳辐射,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熔岩碎屑还会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淹没部分心滩及河岸植被。
    【小问3详解】
    土壤固体物质包括有机质和矿物质。火山灰土富含丰富独特的矿物质,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为植被生长提供养分。但土壤中的有机质是由生物提供的,熔岩碎屑只能提高矿物质,而不能提高有机质,而植被需要较长时间演替恢复,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
    【小问4详解】
    熔岩碎屑覆盖区优势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植被恢复缓慢,水电站建成后,初期,水电站可以集中泄水,能加快对河道中熔岩碎屑的冲刷,使熔岩碎屑覆盖下的土壤出露,利于植被的恢复。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多旱涝灾害,对植被生长不利,当植被开始恢复后,水电站可以调蓄径流水量,调控稳定径流,减少旱涝对植被的威胁。因此与1961年火山喷发相比,2018年水电站建成以后火山喷发引起的中下游河道与植被调整所需时间变短。

    相关试卷

    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docx、高三地理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英格兰高速公路总体分布特征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