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实验活动4 燃烧条件的探究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09486/0-173950339228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实验活动4 燃烧条件的探究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09486/0-17395033923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实验活动4 燃烧条件的探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实验活动4 燃烧条件的探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本课题主要是学生动手实验,在实验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加强小组合作精神,提升思维综
合能力。从化学反应的内在逻辑看,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更好地应用化学反应。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使学生从化学科学的角度认识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愿望。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能控制反应的进行,所以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控制燃烧的进行,灭火的原理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学情分析】
从理论上看,对于燃烧和灭火,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从生活经验来看,燃烧这一最常见的现象学生也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从实验技能来看,通过前面几节实验活动的学习使他们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而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活动,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上需要进行引导和规范。个别学生可能还对燃烧有一定的恐惧,在实验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安全
事故的发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通过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习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化学,体会控制变量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运用。
3.通过实验探究能够利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学习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探究实验,说明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对照实验进行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
【教学方法】
实验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引导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火柴。
酒精、小木块、小煤块、蜡烛。
还需要的实验用品:玻璃棒、石子、棉花
学生准备:复习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教学过程】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3.体会控制变量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运用。
二、实验用品
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火柴。酒精、小木块、小煤块、蜡烛。
还需要的实验用品:玻璃棒、石子、棉花
【实验注意】:
1.每小组准备好一块湿抹布和一个装有水的水槽,备用,燃烧物不要过大。
2.小组试验完以后要确认火焰熄灭后再做下一实验,观察实验要从侧面观察,防止火焰烧到身体。
3.实验完成后,必须确认火焰熄灭才能进行下组实验。
【新课导入】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
【探究新知】
探究性实验1: 要有可燃物
实验步骤:
1.把木条和玻璃棒同时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2.用坩埚钳夹取棉花和石子,同时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木块和棉花燃烧起来,玻璃棒和石子不燃烧。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必须有可燃物。
探究性实验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实验步骤:取大小和形状相似的干燥的小木块和小煤块,分别用坩埚钳夹住,同时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小木块先燃烧起来,小煤块后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探究性实验3: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
实验步骤:
利用蜡烛和烧杯(或选择其他用品),设计一个简单的对比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需要氧气(或空气)。
实验现象:罩上烧杯的蜡烛(罩上灯帽的酒精灯)熄灭。
实验结论: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或空气)。
探究性实验4:氧气浓度
实验步骤:点燃蜡烛,片刻后将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由远及近向火焰慢慢移动,反复几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由远及近向火焰慢慢移动,火焰逐渐变小,当烧杯迅速离开后,火焰恢复,如烧杯不离开,火焰熄灭。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氧气,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问题与交流】:
比较实验步骤1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观察到小木块先燃烧,小煤块后燃烧。
小木块和小煤块都是可燃物,也都与空气接触,但小煤块的着火点比小木块的高。
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时,温度先达到小木块的着火点,即小木块先满足燃烧的三个条件,所以小木块比小煤块先燃烧。
【课后小结】
通过实验探究了燃烧的条件,并自己设计了实验方案探究燃烧是否需要氧气(或空气),从而巩固了对燃烧三个条件的认识: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课后作业】
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写出解决方案。
【教学反思】
亮点:本节课是一趟实验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印象比较深刻。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不足: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在活动中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建议:以后的教学,更多的使用小组合作抓住学生,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实验活动4 燃烧条件的探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用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实验活动4 燃烧条件的探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4 燃烧条件的探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推进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