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70/0-173952793645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70/0-173952793655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70/0-173952793657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70/0-173952793660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70/0-1739527936638/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70/0-173952793668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70/0-173952793671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711570/0-173952793674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2024中考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H,NaOH,①②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2023·宜昌]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B. 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C. 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 溶液质量不变D.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溶液总质量减小
点拨:蔗糖溶于水, 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A 选项不正确; 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 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B 选项不正确; 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 溶液质量不变, 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C 选项不正确;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发生化学变化,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 选项正确。
答案: D
2. 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 丹砂指的是HgS, 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共有两种氧化物B. 该反应中乙、丁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1 : 2 C. 物质丙是由原子构成的D. 物质丁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答案: A
3. [2022·随州]在反应X+2Y === 2Q+R 中, 1.6 g X 与足量的Y 完全反应, 生成4.4 g R, 则a : b 等于( ) A. 23 : 9 B. 46 : 9 C. 32 : 9 D. 16 : 9
4. [中考·恩施]现将10 g 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 A 与B 发生化学反应, 10 g A 完全反应后生成8 g C 和4 g D, 则参加反应的A 与B 的质量比是( ) A. 1 : 1 B. 2 : 1 C. 5 : 1 D. 4 : 1
答案: C
6. [2023·武汉|新趋势·微观模型]以CO2 和H2 为原料合成C2H4 是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实现“碳中和”的研究热点。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关于该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 : 1 B.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 2 C. 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涉及两种氧化物D.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点拨:(1)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铜绿”隔绝空气加热, 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由此得出组成“铜绿”的元素有Cu、C、H、O。(2)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 因此X 的化学式为NaOH。
8. [2022·宜昌节选|母题·人教上册P93 图5-2]如图所示, 利用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 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 其燃烧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大量白烟, 放出热量, 气球胀大
(2) 待红磷熄灭后再次称量, 天平不再平衡, 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填字母)。A. 装置漏气B. 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速度太慢C. 红磷太少D. 没有等锥形瓶冷却就再次称量
9. [中考·北部湾]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 错误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 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原子种类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 分子数目发生改变, 原子数目不变C. 化学反应前后, 物质种类发生改变, 元素种类不变D.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
11. [2023·滨州|新趋势·微观模型]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甲是生成物B. 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18% C. 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14 : 3 D. 物质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点拨: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分数可知, 反应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 故甲是反应物; 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 则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 故乙是反应物; 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加40%-6%=34%, 丙是生成物; 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分数不变,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也可能是无关杂质。由上述分析可知, 物质甲是反应物, 故A 选项说法错误; 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8%, 故B 选项说法错误; 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28% : 6%=14 : 3, 故C 选项说法正确; 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不变,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或无关杂质, 故D 选项说法错误。
12. [2023·乐山]已知物质R 由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取一定质量的R 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 生成4. 4 g 二氧化碳和3. 6 g 水,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R 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8. 0 g B. 所取R 质量的最小值为1. 6 g C. R 可能是酒精(C2H5OH) D. 若R 为CO 和H2 的混合物, 则CO 和H2 的分子个数比为1 : 2
13. [2023·吉林|新视角·对比实验]化学兴趣小组用气密性良好的不同装置进行下列实验,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 实验一: 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m1, 保持装置密闭, 使红磷燃烧, 待装置冷却后, 再次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为m2, m1 与m2 的大小关系是m1 _____ m2。
(2) 实验二: 将气球中的碳酸钠粉末倒入锥形瓶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气泡, 气球膨胀, 电子天平示数减小
(3) 为克服实验二中气球受浮力的影响, 在实验三中利用硬塑料瓶改进实验装置, 用电子天平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 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待反应结束后, 再次称量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 电子天平示数不变。
倾斜瓶子, 使稀盐酸和碳酸钠混合
(4) 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其微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和原子质量都不变
14. [中考·甘孜|新视角·项目探究题]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学习中,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验证】
(1) A 实验反应前后天平左盘上的仪器与药品的总质量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B 实验中天平指针会向______ (填“左” 或“右”)偏转,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N+CuSO4 ====Cu+ZNSO4
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逸散到了空气中
【微观解释】(3)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 (填序号)。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原子质量 ④分子种类
15. [母题·人教上册P101习题T5]实验后试管中残留的硫, 常用热的NaOH 溶液清洗, 发生了如下反应: 3S+6NaOH === 2X+Na2SO3 +3H2O, 则X 的化学式为( ) A. H2S B. SO2 C. Na2S D. Na2SO4
16. [新考法·图表信息题]在一个密闭容器中, 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量(单位: 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 的数值为8 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C. 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D. 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 : 1
点拨:由图中数据可知, x=18+3+1+2+5-9-2- 8-2=8, 故A 选项说法正确; 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戊,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故B 选项说法正确; 该反应是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戊, 可能是置换反应, 也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还可能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故C 选项说法不正确; 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9 g : 3 g=3 : 1, 故D 选项说法正确。
17. [新趋势·微观模型]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成物都是氧化物B. 乙物质的1 个分子由2 个原子构成C.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 : 1 D. 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 : 1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各物质的质量,在质上发生了变化,[猜想],实验步骤,●方案一,实验现象,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方案二,A+B→C,g-3g7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要求,课前预习,知识点精讲,课堂检测,S+O2,Fe+2O2,+MnO2+O2↑,化学式,反应物,生成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要求,课前预习,知识点精讲,课堂检测,课堂练习,图5-1-4,图5-1-5,图5-1-6,答图5-1-1,化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