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1932/0-17395442927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1932/0-173954429275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1932/0-173954429278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课堂展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7.1自由平等的真谛
课型
新授课
教材解读与学情分析
本框从宪法和法律的视角,剖析自由、平等等法治精神的核心价值要素,引导学生理解自由与平等的内涵和价值,理解法治在保护自由与平等中的作用,认识没有法治就不会有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本框共两目。第一目“无法治不自由”,主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自由的内涵及其与法治的关系。懂得自由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绝对的,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是法治规范和保护的自由。由此,领会自由的真谛。第二目“法眼看平等”,主要引导学生从宪法角度理解平等,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规定。
八年级的学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社会经验等有待进一步发展对自由和平等的认识尚处于懵懵懂懂的初始阶段。一部分学生尽管知道自由和平等都不是绝对的,但认识是粗浅的,很难把自由与法治联系在一起,对平等的认识也更多停留在道德层面,很难从宪法的角度来理性看待。基于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法律视角剖析自由平等法治精神的核心价值要素,并在实际生活中努力珍视自由、践行平等,崇尚法治精神。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自由、平等在法治意义上的内涵;懂得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道德修养:感受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体会法治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体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树立自由、平等的意识。
法治观念: 树立少年当自强的观念,做一个不负时代重托的当代中国青少年,崇尚法治精神,增强自由平等观念,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责任意识:初步具备从法律的视角认识自由和平等的意识和能力,珍视公民权利,培养责任意识, 让法治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由平等的内涵、意义。
难点:自由与法治的关系;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假期出行时你最喜欢坐哪种交通工具?为什么?
学生活动:分享并回答。
高铁快捷、舒适的特点使它往往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当高铁列车从城市的高楼大厦里飞驰而过,像极了电影里才有的画面。一条条高铁线,描绘出最美的高铁经济画卷,串起了一个又一个城市圈,激活了一条又一条经济带,高铁旅游炙手可热。但同时,铁路轨道交通上围绕着人们发生许多的事情与纷争,又引发着人们的讨论与思考。今天我们就通过铁路上发生的三段故事,探讨人们的权利边界,来学习《自由平等的真谛》。
引入课题——铁路上的权利边界——自由平等的真谛。
二、课堂展开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单
(一)下车挂帘,该不该?——话自由
出示材料、播放视频:
教师活动:介绍“下铺挂帘子不让坐,老人拍视频曝光”该事件。
出示材料:
教师活动:出示任务一:请你联系小链接,从自由的角度,评析“下铺挂帘子不让坐,老人拍视频曝光”这一事件。 (7分)
学生活动:阅读案例,合作讨论,根据评析题的答题思路作答。
教师活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整合答案,并进行学法指导。
教师过渡:不可否认,一帘之隔,透露出拒绝的态度,也有主张权利的声音。正是这份主张权利边界的声音,告诉我们,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出示材料:
教师活动:出示任务二:为了提升卧铺乘车体验,从根源上避免类似事件发生,铁路部门和国家可以怎么做?请你提出合理的建议。
学生活动:合作讨论,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可行的措施。
教师活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意见,将学生的回答规范化:
追问:建议三这启示我们法治与自由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教师小结:近几年类似的争议变多,反映出社会对公共空间使用权和私人空间权益自由之间的冲突,说明大家对个人空间和隐私自由的保护越来越看重了。另外,这种争执也与社会整体规则意识缺失有关系——只考虑个人利益而忽视他人权益和自由,从而导致争议的发生。铁路部门需要去考虑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实际需求,要设计更加人性化和具有舒适度的乘车环境。大家相互尊重他人的权利,相互理解个体对自由的需要,才能共同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
(二)宠物上车,行不行?——看平等
出示材料:
教师活动:出示任务三:选择你支持的观点,并结合课本内容提出依据。
学生活动:支持乘客2的观点。这体现的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
教师过渡:出示铁路部门有关导盲犬上车的相关规定。这恰恰反映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这种对社会特殊群体的关爱,闪耀着文明的光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教师活动:提问:“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与“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是不是存在矛盾呢?
学生活动:不矛盾。因为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等属于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特殊对象,所以对他们给予“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这也是对宪法精神和平等原则的体现和尊重。不同情况差别对待,追求的不是绝对的平等,也不是“均等”,更多的是实质上的平等。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讲解平等的两种情况,让学生加深对“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的理解。我们追求的不是绝对的平等,也不是“均等”,更多的是实质上的平等。
出示材料:
教师活动:不论是已经推出的“静音车厢”,还是未来可能实现的“宠物车厢”,抑或是网友呼吁的“儿童车厢”“母婴车厢”,都是铁路服务创新的积极尝试,旨在以更加人性化、精细化的服务满足广大乘客的多元化需求。出示任务四:铁路服务部门为何要不断创新这么多种类的“车厢”?
学生活动:这体现了铁路部门对平等的价值追求,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当人类通过法治把“同等对待”与“差别对待”统一起来,将一份深挚的关爱给予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闪耀的是文明的光辉。
教师小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铁路出行服务将更加全面且完善,让旅客在出行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怀,体会到更多的平等和自由。
(三)下跪求饶,罚不罚?
出示材料:
教师活动:出示任务五:面对此种情境,假如你是工作人员,你会怎么做?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答出还是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教师活动:在高铁车厢内吸烟还会极大影响公共安全和管理秩序。高铁车厢是封闭空间,并且制造高铁的材质大多属于易燃材质。如果发生火灾险情,加上高速行进中时的风速,火势会很快蔓延开来。幸好该女子吸烟并没有造成其他危险情况,如果在当时引起了火灾,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将会严重危害高铁上每一名乘客的生命健康,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给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事情的后续,出于“首违不罚”的相关条例,让该女子写了检查,并做了一些其他的处理。这是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在惩戒的同时收到预防违法的实际效果。
出示材料:
教师活动:出示任务六:根据课本知识,判断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平等哪一具体表现?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并回答。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由是珍贵的,但不是随心所欲的;平等很重要,但不是绝对的。自由与平等是法治的价值目标,是法治精神的体现,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备注
作业布置:
完成作业本上布置的习题练习。
绘制思维导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设计思路,教学过程,议学情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自由平等的真谛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解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资源与工具,方法与策略,教学内容设计,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自由平等的真谛教案,共3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