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依法履行义务 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1950/0-17395461518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2依法履行义务 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1950/0-173954615195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教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 公民义务依法履行义务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 公民义务依法履行义务教案,共5页。
教材分析
《依法履行义务》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公民义务》中的第二框内容。本课是帮助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养成和增强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懂得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法定义务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懂得积极履行义务。据此,本课采用议题式教学模式,设置总议题:“探究公民如何依法履行义务”。设置三个子议题【明·权利义务相统一;行·法定义务须履行;思·违反义务须担责】,让学生厘清关系,辨析行为,最后总结反思。
学情分析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学生由儿童时期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 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展,他们不仅需要知晓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知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 也需要知晓自己应尽的法定义务,理解履行法定义务的社会价值,自觉树立义务观念,承担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然而,现阶段中学生义务观念和责任感缺失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有些中学生义务观念淡薄,只懂得强调自己的权利,不愿履行义务,甚至有些学生只要一听到“义务”二字,马上想到的就是逼迫、责任、压力,乃至全身每个细胞都对此充满了拒绝。因此,让学生了解自己应当自觉履行的基本法定义务,体味自己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价值,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来自陈友祥老师观点)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明白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健全人格:通过搜集有关材料,培养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案例分析,增强自己的分析能力。
法治观念:自觉地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
责任意识:我们要时时处处心中有法,认真学习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以法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首要标准,努力做有高度法治观念的好公民。
教材重难点分析
1.教材重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教材难点:自觉依法履行义务,违反义务需担责
教学过程
【导入】热身游戏:动物园里有什么?(可做可不做)
游戏规则
1.拍手
大家有节奏地拍手掌,边问“动物园里有什么”,开始游戏,一次接龙
2.说动物名称
组成员依次一边拍掌一边回答“动物园里有某某”,“某某”指的是动物的名字,需要快速说出,不能重复
3.抽出一名答错的同学回答今天的小问题。
热点推送:田某某、周某某,终身禁入
2月18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不文明行为情况的通报”:
田某某(女,47岁),2月17日在熊猫基地参观时,向大熊猫2号别墅活动场内投掷苹果。鉴于田某某的不文明参观及对大熊猫可能造成危害的行为,禁止其终身再次进入熊猫基地(含熊猫谷)参观。
周某某(男,25岁),2月17日在熊猫基地参观时,向小熊猫2号别墅活动场内投掷苹果。鉴于周某某的不文明参观及对小熊猫可能造成危害的行为,禁止其终身再次进入熊猫基地(含熊猫谷)参观。
如何评价田某某和周某某的行为。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展示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第十三条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民法典》
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预设答案:亮明观点: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
理论依据:依法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意义危害:他们的行为危害公共财产,对大熊猫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正确做法: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依法履行义务》
子议题一:明·权利义务相统一
议学情景:旅行准备
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知道我们在游玩时拥有哪些权利,需履行何种义务吗?
推送议学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第二章 旅游者
第九条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旅游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旅游者有权要求旅游经营者按照约定提供产品和服务。
第十条旅游者的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当得到尊重。
第十一条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享受便利和优惠。
第十二条旅游者在人身、财产安全遇有危险时,有请求救助和保护的权利。旅游者人身、财产受到侵害的,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十三条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第十四条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或者在解决纠纷时,不得损害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干扰他人的旅游活动,不得损害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旅游者购买、接受旅游服务时,应当向旅游经营者如实告知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个人健康信息,遵守旅游活动中的安全警示规定。旅游者对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暂时限制旅游活动的措施以及有关部门、机构或者旅游经营者采取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应当予以配合。旅游者违反安全警示规定,或者对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暂时限制旅游活动的措施、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不予配合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议学任务一:厘清关系
①结合议学素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节选内容,请小组合作议学探讨游客的权利与义务(游客享有什么权利;游客须履行什么义务),限时3分钟。
②请你作为游客代表说说你如何看待游客所拥有的权利及需要履行的义务?
议学成果一:权利与义务的关系P54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议学成果二:如何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P55
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子议题二:行·法定义务须履行
议学情境:亲身经历
小颖和妈妈在景区购物,在试背一款书包时,不小心将钥匙落在书包里。她们返回景区商店寻找,捡到钥匙的店员要求买一杯饮料“请客”。本来对店员心存感激的小颖,转而感觉心情不悦,但还是照办了。当晚,小颖就此事发社交平台,引发热议,那么归还失物能否索要报酬?
议学任务二:行为辩论
①请就“归还失物能否索要报酬”展开辩论
最后结论:店员必须归还
从道德的角度看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公民应该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法律的角度看
捡到失物归还失主是法定义务,作为公民应该自觉履行,必须归还.
但是
另:必须归还的同时不是非法侵占可以要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二条: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
②举例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法律要求必须要做,哪些事情法律禁止坚决不能做?
必须做的:依法纳税、依法服兵役等
禁止做的:破坏公物,逃学等
议学成果三:公民履行法定义务原因、做法56-57
原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特点)。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56
做法:(1)依据法律规定,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2)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那么如果做了法律禁止做的,会有何后果呢?
对的,就是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子议题三:思·违反义务须担责
议学情境:所见所闻
探讨下面案例涉事主体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见闻一:刘女士与扬中某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约定扬中某旅行社为刘女士提供西北双飞8日游的旅游服务。后刘女士因旅行社安排不力,在旅游巴士行车过程中受伤,其伤情经鉴定构成人体损伤十级伤残, 其后刘女士以旅游合同纠纷为由将该旅行社起诉至扬中法院要求赔偿其包括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后法院判决支持其主张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请求。
民事责任
见闻二:2024年2月16日,一游客发视频称,在丽江旅途中因未购买5万元的手镯而与导游产生纠纷被赶下车。经查实,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一百条第三项之规定,拟对云南金树叶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作出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处罚;拟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黄某作出罚款二万元的行政处罚;拟对导游张某作出罚款二万元、暂扣导游证三个月的行政处罚。
行政责任
见闻三:播放视频:2023年4月12日,雷山县人民法院“双碳”巡回法庭在剑河县城关广场巡回宣判一起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楠木为犯罪对象的案件,被告人陆某州、张某发等11名被告人被以犯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判决11名被告人及4名附带民事被告以认购碳汇的方式,对致死的楠木承担替代性修复,对受损坏的一株树年龄为2600年的“古楠木王”承担修复救助费用29万余元。此外,15人共同承担惩罚赔偿金15万余元。
刑事责任
议学任务三:总结宣传
①总结上述案例共同阐述的道理是什么?
预设答案: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结合本节课知识,如果请你为景区设计一个宣传标语提醒游客承担相应的责任,你会如何设计?
例:做文明游客,行法定义务
议学成果四:违反法定义务需要承担的责任57-59
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57
①违反民事法律,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②违法行政法律,应当承担行政责任
③违法刑事法律,构成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59
创新作业
你知道“旅行和名单”吗?
对旅行不文明行为,在查实问题之后会将涉事游客拉入黑名单,对其进行失信惩戒。然而,也有人说“防治旅游不文明行为不能过于依赖黑名单”。黑名单属于事后惩戒措施,而且黑名单的落地需要按程序核实旅游不文明问题的存在,即便有相关举报线索,但取证、调查也存在很大难度,实际上,被列入黑名单的只占不文明游客的很小比例。另外,各地旅游黑名单机制还没有有效对接,且黑名单都有一定的期限,因而黑名单的制约力是有限的。
对此你怎么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依法履行义务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讲解,本课思维导图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法定义务须履行,课堂展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 公民义务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设计思路,教学过程,知识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