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16 天气系统及天气动态变化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16 天气系统及天气动态变化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16 天气系统及天气动态变化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专题16 天气系统及天气动态变化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1页
    专题16 天气系统及天气动态变化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2页
    专题16 天气系统及天气动态变化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3页
    专题16 天气系统及天气动态变化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1页
    专题16 天气系统及天气动态变化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2页
    专题16 天气系统及天气动态变化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6 天气系统及天气动态变化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6 天气系统及天气动态变化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6天气系统及天气动态变化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6天气系统及天气动态变化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01 题型综述
    一、题型介绍
    二、命题方向
    02 解题攻略
    一、天气系统的静态特征
    二、天气系统的动态过程视角
    三、案例分析
    03 题型进阶
    04 高考练场
    一、题型介绍
    高考地理科目中的天气系统题一直以来都是考生们比较头疼的一类题目。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掌握天气系统的基础知识,熟悉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并且具备较强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天气系统是指大气中各种气象现象的综合体包括气压系统、风、降水、天气变量等要素其特点是复杂多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天气变量是指大气中的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气象要素;而气候要素是指某一地区在长时间内的平均天气变量。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气候要素往往是天气变量的统计平均值。天气系统的形成和演变是由大气环流、地理条件、季风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会影响天气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进而形成不同的天气系统。
    二、命题方向
    天气系统知识点考查的命题重点有以下几个方向:
    1.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天气系统类型及天气特征。
    2.判断图文材料中描述的某地天气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所示天气系统动态特征描述天气的发展变化过程。
    一、天气系统的静态特征
    常见的天气系统有:高(低)压中心、低压槽(高压脊)、冷(暖)气团、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等。要想对天气系统进行动态分析,必须清楚天气系统的静态特征。静态特征是指某一时刻、某一区域(固定时空)的气象要素(温、压、湿、风)状况。
    1.锋与天气
    (1)气团的分类及区别
    (2)锋的分类标准及主要区别
    2.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3.锋面气旋与天气
    (1)概念
    近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我们称之为锋面气旋。它是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见下图:
    (2)形成
    上图表示北半球低气压,由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的区域叫作低压槽。在低压槽附近,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分别形成冷锋和暖锋,如在低压槽AB 附近形成冷锋,在低压槽CD附近形成暖锋。
    (3)锋面气旋的判读(北半球)
    ①确定锋面位置:在低气压(气旋)中,气流在低压槽处相遇辐合上升,形成锋面。
    ②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上图中,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
    ③确定气流(气团)的性质:上图中F、G点都在锋面的北侧,风从北方吹来,来自高纬度地区、而E、H正好相反,故F、G处气温比南面的E、H处气温低,确定F、G处为冷气团,E、H处为暖气团。
    ④确定锋面性质与移动方向:根据上图中E、F、G、H各点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而且还可确定,锋面都应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⑤确定锋面气旋控制地区的天气:由上图可知,气旋的前方为CD暖锋控制,故在锋前C处等地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为AB冷锋控制,故在锋后F处等地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气旋中部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二、天气系统的动态过程视角
    1.展示某一天气系统的运动过程
    通过观察不同时刻某一天气系统的运动位置要求学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不仅考查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考查读图观察能力,如天气系统本身在微观形态上的变化。
    2.天气系统的动态分析
    某一天气系统从一地移动到另一地,其气象要素会发生变化。这里可能还涉及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与距离的计算问题,气象变化还要考虑下垫面状况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
    1.天气系统类型的判断及天气特征的描述
    【案例1】2023年辽宁卷,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天气系统,并分析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1.(2023·辽宁·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对流层的中低层,风的辐合、辐散和水汽输送是影响天气和气候的重要因子。辐合是水平气流的流速降低或流向变化造成气流聚集而产生的上升运动,辐散是水平气流的流速增加或流向变化造成气流分散而产生的下沉运动。图为1981~2010年中亚及周边地区中低层平均风场分布图。
    指出7月影响甲地的主要天气系统,分析该系统对甲地天气的影响。
    2.判断某地天气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案例2】2024年山东卷,根据图文信息,分析雾的成因。
    2.(2024·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沿海某区域某时段经历了一次大范围的浓雾天气,给当地交通带来了较大影响。气象部门指出,此次浓雾为平流雾,是由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而形成的。如图示意该区域0时(雾过程初期)近地面主要气象要素的分布。
    (1)分析此次浓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
    (2)夜间,该区域被厚厚的云层覆盖,低层的雾逐渐发展增强,形成了“上云下雾、云雾共存”的特征。说明在夜间,云对雾发展快慢的影响。
    3.描述天气的发展变化过程
    【案例3】2023年北京卷,根据文字材料及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判断天气系统类型及其影响范围,并根据该天气系统动态变化,描述天气变化。
    3.(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1)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
    (2)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
    1.(2024·山西吕梁·二模)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某年夏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从气流水平运动的角度,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气压系统类型及数量。
    (2)图中B处风力大于A处,试分析原因。
    (3)影响我国的台风,其移动路径的形成与副高关系密切,常见的移动路径为西移路径、西北路径和转向路径。推测图示台风T时刻后的移动路径,并说明原因。
    (4)夏季冷锋通常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活动,分析此时图中冷锋却能移动至南方地区的原因。
    2.(2024·吉林长春·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增雨潜力是指云系通过人工影响增加地面降水的能力。当云的中低层存在上升运动,降水才能发展和持续,才有可能存在人工增雨潜力,因此把上升气流作为影响增雨潜力的前提条件。冷锋天气系统是我国华北地区春季主要的人工增雨作业天气类型,下图为某时刻该地区人工增雨潜力和气温垂直分布剖面图。
    (1)简述冷锋过境时降水的形成过程。
    (2)说明在一个完整冷锋天气过程中,P区域增雨潜力的变化。
    (3)分析该地区多在春季实施人工增雨的原因。
    3.(2024·江苏·模拟预测)图为2022年3月12日6时我国海平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判断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降水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描述此时我国华南地区天气特征。
    (3)绘制戊地气流运动方向(标注大气水平、垂直运动方向)。
    4.(2024·广西来宾·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天气或气象预报(测)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大气层的状态进行动态预测,往往是使用收集的大量数据(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和气压等),结合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气象学)来确定未来天气变化。图为亚洲部分地区2019年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根据气压分布状况,指出图示该时刻所处的季节(冬季或夏季)并说明依据。
    (2)描述贝加尔湖西南侧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状况。
    (3)预报日本北海道西部未来几天可能发生的天气变化。
    (4)指出甲地风向并说明我国北方即将遭受的主要气象灾害。
    5.(2024·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半球中纬西风带多温带气旋,但少有气旋能进入南极洲。中纬度气旋进入南极洲,能冲击水热平衡状态,对冰冻圈产生较大的影响。下图示意某中纬度气旋进入南极洲时的状态,该气旋正整体向东南方向移动,此时南极洲边缘的海冰正处于部分消融期。
    (1)分析中纬度气旋难以进入南极洲的原因。
    (2)图示气旋西侧海温高于气温,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预测温带气旋进入南极洲对冰冻圈的影响。
    6.(2024·北京丰台·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为2024年2月18日8时至23日8时我国局部地区降温预报图。
    (1)与北京相比,说明武汉气温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伴随此次降温,湖北省出现了冻雨(雨滴在降落过程中,遇到温度低于0°C的物体,迅速冻结成冰的降水现象)灾害天气。下图为冻雨形成过程示意图。
    (2)简述此次冻雨天气的形成过程。
    (3)列举冻雨天气对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7.(2024·四川·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天气及天气变化状况。下图为北京时间某年9月20日14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1)简述图示时刻该区域的气压分布状况。
    (2)推测上海和杭州将面临的天气变化。
    (3)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秋高但不气爽的天气,就此作出合理解释。
    (4)有同学认为,此刻北方大部分地区正经历一场沙尘暴天气,你赞同吗?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8.(2024·广西钦州·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低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显著,高云的大气逆辐射作用显著,因此低云和高云对云体下部的气温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区大部分云团自西向东移动,而梅雨区的云团自北向南由低到高分布,引起梅雨区南北两侧受热差异,有利于梅雨区两侧冷暖气团辐合增多,导致梅雨的降水量维持甚至增多。如图示意梅雨区的云团分布及移动。
    (1)简述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区大部分云团东移的原因。
    (2)从梅雨区内南北侧云团分布、盛行风的角度,对梅雨区降水量维持甚至增多做出合理的解释。
    1.(2024·广西·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a示意欧洲部分区域一种典型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时,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图b)风速较大,最大风速位于莱芒湖区,时速可超过100千米。这种风会使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出现逆温层,逆温层下方常有层云(低空中呈层状的云层)形成;当有其他条件配合时,莱芒湖畔局地还容易出现冰冻现象。右图为莱芒湖畔某次发生冰冻时的街景。
    (1)结合图,分析莱芒湖区大风的形成过程。
    (2)说明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时,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层云的成因。
    (3)指出除大风外,莱芒湖畔局地出现冰冻现象所需的自然条件。
    2.(2023·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研究某地焚风的发展变化,研究人员在该地设A、B两处气象观测点进行观测(图左)。图右为某年1月28日在A观测点获取的气象数据。另据B观测点数据显示,当日地方时14:00左右该处出现一个锋面,停留了一段时间后,15:30左右开始移动。
    (1)指出A观测点,焚风出现的时间(地方时)。
    (2)分析AB段地形对焚风发展变化的影响。
    (3)解释B处锋面形成的原因并指出15:30后锋面的移动方向。
    3.(2022·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黄淮地区经常会出现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风灾害天气。这种天气一般是在当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近地面吹西南风时发生。干热风天气出现时间较短。图1为皖、苏两省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图2为图1中宿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冬小麦喜温、喜凉、耐旱,生长期怕湿涝。4-6月是黄淮地区冬小麦的拔节至成熟时期,需水量较大,期间常遇干热风灾害天气,农民曾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防治,但带来许多问题。
    (1)皖、苏两省干热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
    (2)从天气角度,分析黄淮地区5至6月干热风灾害形成的原因。
    (3)指出用大水漫灌方式防治干热风灾害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4.(2021·上海·高考真题)超强寒潮是一种极端天气过程,往往给工农业生产,交通出行,居民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概括上海2001-2019年12月最低气温总体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2020年12月末,上海经历了一次超强寒潮天气过程。判断12月31日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并说明其原因。
    (3)比较上海和成都受此次寒潮影响的程度,并分析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4)列举超强寒潮可能给上海带来的危害,并为交通管理部门提出防灾减灾建议。
    5.(2020·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极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
    (1)用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冷锋、暖锋。
    (2)分析图中干线附近产生降水的原因。
    (3)说明图示区域地形对干线形成的影响。
    6.(2018·全国·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1)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7.(2018·全国·高考真题)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气团
    温度
    湿度
    密度
    与锋面的位置关系
    冷气团



    在锋面以下
    暖气团



    在锋面以上
    项目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
    暖气团上升状况
    被迫抬升
    徐徐爬升
    缓缓上滑
    图示
    锋图
    天气图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过境时
    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形成连续性降水
    暖气团缓缓抬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降水
    过境后
    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下降,天气转晴
    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天气实例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寒潮
    “一场春雨一场暖”
    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
    项目
    气旋
    反气旋
    气压状况
    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
    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
    平面示意图与风向
    平面示意图(北半球)
    风向
    北半球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
    东部:偏北风
    西部:偏南风
    南半球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
    东部:偏北风
    西部:偏南风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
    垂直剖面图
    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
    我国典型天气
    夏季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的寒潮
    日期
    2月18日
    2月19日
    武汉气温/℃
    9~19
    1-10

    相关试卷

    专题01 高考地理命题分析-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1 高考地理命题分析-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1高考地理命题分析-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1高考地理命题分析-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18 海水运动与海水性质的相关变化(2份,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18 海水运动与海水性质的相关变化(2份,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18海水运动与海水性质的相关变化原卷版docx、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18海水运动与海水性质的相关变化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0 气候要素和气候特征描述综合题答题技巧 -2023年高考地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20 气候要素和气候特征描述综合题答题技巧 -2023年高考地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原卷版),共5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