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 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相关问题的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12249/1-173957640847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8 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相关问题的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12249/1-173957640850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8 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相关问题的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12249/1-173957640854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8 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相关问题的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12249/0-17395764045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8 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相关问题的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12249/0-173957640456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8 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相关问题的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12249/0-173957640460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8 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相关问题的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8 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相关问题的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8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相关问题的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8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相关问题的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01 题型综述
一、题型介绍
二、命题方向
02 解题攻略
一、海水性质
二、海水运动
三、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四、案例分析
03 题型进阶
04 高考练场
一、题型介绍
近两年,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的考查频率提高。作为选择题部分时,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作为综合题时,重在考查学生分析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规律及运用能力。近些年,该部分多结合世界海陆分布局域图,考查海水性质和洋流分布规律,难度中等,考查频率多。以人类海洋活动为背景结合世界海陆分布局域图,以选择题和综合体的形式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难度中等。随着我国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水的性质将会成为高频考点,洋流考查的可能性会提高,海水的其他运动形式也会成为新的考点。
二、命题方向
1.根据局部海陆分布图、海水性质规律图等图文材料,判断海水性质和洋流分布规律;
2.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海水性质海水运动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
3.以海洋开发活动为背景,分析开发条件、目的及未来发展方向;
4.掌握海气相互作用,考查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一、海水性质
1.海水温度的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及原因
2. 影响海水盐度分布的因素
3. 全球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
全球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海区递减,大体呈马鞍形(如下图)。
4. 全球海水密度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规律:从赤道附近海区向两极地区海区增大
成因:赤道附近海区温度最高,降水量较大,盐度较低,因而表层海水密度最小;赤道向两极方向,平均温度逐渐下降,密度逐渐增大,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虽然各大洋不同季节的密度在数值上有所变化,但其分布规律大体是相同的,即大洋表面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等密度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2)垂直分布规律: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
成因:温度变化对密度变化的影响要比盐度大。因此,密度随深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海水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大而不均匀地下降,因而海水的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不均匀地增大。
二、海水运动
海水的运动主要形式包括潮汐、风暴潮以及洋流,但主要的考点仍落在洋流的视角,重点考查洋流分布规律及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的分布
世界海洋表面洋流的分布、流向、性质、模式等内容比较如下:
2.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1.沃克环流
2.厄尔尼诺现象
3.拉尼娜现象
四、案例分析
1.海水性质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案例1】2020年江苏卷,据图分析海域盐度分布特点和水温特点及影响因素。
1.(2020·江苏·高考真题)图一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二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甲海域相比,说明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
(2)与乙海域相比,分析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的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
2.海水运动的形式及洋流成因和分布规律
【案例2】2021年广东卷,根据文字材料和洋流分布图分析洋流成因及全球气候变暖对南极地区海冰的影响。
2.(2021·广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下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
(1)简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分析从罗斯冰架分离入海后的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
(3)更多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对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
3.海水性质、海水运动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
【案例3】2021年福建卷,分析洋流对鱼类越冬和洄游的影响。
3.(2021·福建·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厘清鱼类洄游规律,对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洄游时,小黄鱼游到某一产卵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下图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
分析丁海域成为小黄鱼越冬场的有利条件。画出3月初小黄鱼从丁越冬场出发,经过甲、乙、丙三个产卵场的洄游线路,并解释小黄鱼沿该线路产卵洄游的现象。
4.海洋开发条件、目的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与描述
【案例4】2024年广西卷,根据图文材料,判段波浪能的特点及开发条件和对我国的影响。
4.(2024·广西·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2018年3月8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要点)
材料二:2023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兆瓦级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投入试运行,成功为南海多个岛礁供电。“南鲲”号采用大量新结构、新工艺,日最大发电量2.4万度。可满足3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随着我国兆瓦级波浪能发电技术日臻成熟,大型波浪能发电装置规模化应用将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材料三:波浪能流密度是表征波浪能资源丰富程度的指标。下图为我国南海某岛礁附近海域月均波浪能流密度变化图。
(1)说明图所示波浪能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上的困难。
(2)简要论述大型波浪能发电装置规模化应用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作用。
1.(2024·安徽合肥·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存储了地球上93%的二氧化碳,是地球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海一气通量即在海气界面间的流动方向和输送强度,正值表示海洋以释放为主(即碳源),负值表示海洋以吸收为主(即碳汇),其大小与海面水温、风速等因素相关。科学研究表明: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在海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将会有更多的返回到大气中。近30年来,南海海面水温增加显著,厄尔尼诺事件是其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图1示意2011—2020年南海甲、乙两海区海——气通量的年变化,图2示意南海甲、乙两海区的位置。
(1)比较图示期间甲、乙两海区海一气CO2通量的差异。
(2)说明乙海区成为南海主要碳源的原因。
(3)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期间我国南海海水增温显著的过程。
2.(2024·云南大理·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黑海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相连,平均深度1271米。研究发现,黑海是一个特殊的“双层海”,表层海水盐度仅为12~22‰,而200米以下海水盐度则处在海水的正常水平,约为35‰。亚速海海水浅,冬季大范围封冻。
如图为黑海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1)冬季,黑海西北部海区时常波涛汹涌,景象壮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简析黑海表层海水盐度低、深层海水盐度高的原因。
(3)海冰处理后可以作为淡水资源,但亚速海海冰开采较少,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2024·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欧海是格陵兰海、冰岛海、挪威海的统称,位于北冰洋和大西洋的交接地带。北欧海海水以“深海瀑布”的形式进入北大西洋,是北大西洋深层水的重要来源,也是全球热盐环流(海洋中由海水密度驱动的大洋环流)的主要驱动力。下图示意某年不同季节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平均密度(单位:kg/m³)分布。
(1)说明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平均密度的分布特点。
(2)简述北欧海海水以“深海瀑布”的形式进入北大西洋的过程。
(3)指出北欧海海水“深海瀑布”最显著的季节,并推测其可能原因。
(4)推测未来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年平均密度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5)若北欧海100米深海水平均密度减小,分析其对我国冬季东部地区气温的影响。
4.(2024·河北·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部湾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东临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临广西壮族自治区,西临越南,与琼州海峡和中国南海相连,被中越两国陆地与中国海南岛所环抱。北部湾海水性质和海水运动随季节而发生变化。北部湾渔业资源丰富,是我国四大渔场之一。下图为北部湾夏季和冬季洋流分布图。
(1)指出北部湾冬、夏季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
(2)分析北部湾的甲、乙洋流的形成原因。
(3)阐释甲、乙洋流在北部湾渔场形成中的作用。
5.(2024·广东东莞·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是一个半封闭海域,由于海面高度差,白令海峡海水常年存在稳定的海流。阿留申低压是白令海冬季天气、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通常位于阿留申群岛东部。研究表明,当白令海盛行偏南风时,阿留申低压中心往往位于阿留申群岛西部。阿留申低压位置的变化对海冰范围有重要影响。海水结冰的析盐过程加剧冷水下沉,导致海水层化,影响浮游生物和深海鱼类的分布。下图示意2011、2012、2018、2020年3月20日白令海海冰边缘线。
(1)判断白令海峡常年性海流的流向,并分析成因。
(2)分析当阿留申低压中心位于阿留申群岛西部时,其对海冰范围的影响。
(3)有人认为,白令海海冰面积缩小会导致该海域海洋生产力下降,请做出合理解释。
6.(2024·江苏·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珊瑚礁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一般在海水表面温度20℃以上,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且在较矮的基底上生长较胖。珊瑚礁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不仅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材料二珊瑚白化是珊瑚在高海洋温度等条件下,使得共生藻类排出体外,使珊瑚失去色彩并最终死亡。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事件易引发全球珊瑚白化事件。
材料三图为世界珊瑚分布简图。
(1)比较东亚外海和红海海域珊瑚礁形成条件的差异。
(2)解释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和北部珊瑚礁白化风险加剧的原因,并在图中用箭头画出该海域表层海水热量移动方向。
(3)概述珊瑚白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7.(2024·湖北·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口涨潮流沿河道上溯所能到达的上界称为潮流界,其位置并非固定不变,两侧水流呈单向或双向流动。辽东湾位于渤海北部,其中葫芦岛——鲅鱼圈以北的辽东湾顶部海域,水深基本上在10米等深线以内。辽河下游在接纳绕阳河之后注入辽东湾。如图示意辽东湾,表示意不同河海条件下辽河下游潮流界的位置(大潮表现为高潮位最高,低潮位最低,潮差大;小潮表现为高潮位较低,低潮位较高,潮差小)。
(1)说明潮流界上下游河水流动方向的差异。
(2)指出影响辽河下游潮流界位置变化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分别说明两因素对潮流界位置的影响。
(3)分析潮流界位置变化与辽河口盐度变化的相关性。
8.(2024·广东湛江·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儒艮喜温暖,适宜生长在沙泥底质的浅海滩涂,以水草为食,行动缓慢,饱食后通常潜入浅海海底。莫桑比克的马普托湾是西印度洋仅存的儒艮天然栖息地,尽管在湾内设置保护区,但儒艮的生存环境仍面临来自人类活动带来的水质威胁。图示意马普托湾的位置。
(1)分析马普托湾适合儒艮集聚的自然条件。
(2)保护区成立后,儒艮的生存环境仍面临来自人类活动带来的水质威胁。简述海湾水质较差的原因。
1.(2024·江苏·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莱斯岛位于卡特加特海峡,面积仅118km2。中世纪以来,该岛开采地下卤水煮盐。随着制盐业的发展,人们逐渐利用漂浮来的大量海草替代易朽易燃的木材,传统木屋慢慢演变为独具特色的海草房。
材料二 图1为“莱斯岛周围海域表层盐度分布及海草房景观图”,图2为“莱斯岛地下卤水形成与储存地质剖面示意图”。
(1)分析莱斯岛所在海域海水盐度较北海低的主要原因。
(2)描述莱斯岛地下卤水储存的地质条件。
(3)解释莱斯岛地下卤水的形成过程。
(4)结合莱斯岛制盐方式和海草特点,说明岛内民居由木屋演变为海草房的原因。
2.(2023·海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极地地区的某些海区,盐度是影响海水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表层海水的盐度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左图为极地地区某海区由于表层海水盐度升高形成的环流示意图。右图为中低纬地区的某海区受盛行风影响而形成的上升补偿流示意图。
(1)说明左图所示环流的形成原因。
(2)分析右图中盛行风减弱对该海区生物资源的影响。
3.(2019·江苏·高考真题)阿拉伯海是北印度洋的一部分,面积约386万平方千米,是全球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之一。图甲为“阿拉伯海海底地形图”,图乙为“7月份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阿拉伯海成为全球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之一的原因。
(2)说明7月份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
(3)乙海区可能出现的最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是 ,其危害有 。
4.(2023·广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海背靠亚欧大陆,冬季其西部沿岸海域常有海冰形成。洋流系统对日本海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寒冷的末次冰期最盛期(距今约21—18千年),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在随后气候转暖过程中,于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再次变冷,日本海西部近岸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距今约8千年以来,日本海西、中和南部海域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才呈现同步增强特征。图示意日本海位置及其现代洋流分布状况。
(1)分析在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日本海西部近岸海域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的原因。
(2)有人认为现代对马暖流形成于距今约8千年,但也有人并不认同。基于所给材料,请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5.(2022·广东·高考真题)卡里马塔海峡是热带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水体交换的通道。该海峡表层流流向季节变化明显:在北半球夏季,其流向向北;冬季,转向南流且流速达到最大值。下图示意卡里马塔海峡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卡里马塔海峡表层流对爪哇海水体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分析在北半球冬季,该海峡表层海水向南流且流速达到最大的原因。
6.(2022·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区频繁受冷空气影响。下图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分布。甲处南北两侧的气压梯度较大。
(1)下图示意M点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及空气质点的瞬时受力平衡情况。在图中用→画出M点风向 ,并指出山脉的阻挡对冷空气运动的影响 。
(2)在冷空气频繁南下的影响下,N海域表层水温较低、海产丰富。分析其原因。
7.(2024·上海·高考真题)长江口的河海交互作用。
材料一 长江在入海口分为南支和北支,大约95%的径流量从南支入海,南支又分为北港和南港。长江口河海相互作用明显,枯水期潮汐作用大于径流作用,淡水和海水充分混合,河海交互作用强,垂直方向上的盐度几乎无变化。丰水期时,径流作用大于潮汐作用,淡水和海水部分混合,垂直方向盐度变化明显。
材料二 2006年,上海市政府决定将青草沙建设成上海新的水源地。2011年,青草沙水库全面建成通水。为避免咸潮入侵对上海市居民用水的影响,青草沙水库采取了“避咸蓄淡”的措施,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材料三 图1 为青草沙水库位置及某次咸潮入侵路径图,图2为长江口某日7点-21点盐度与河水相对水位变化曲线图,图3为某日长江口T1、T2时刻盐度空间分布图。
(1)崇明岛受流水 (单选:A.长期受到侵蚀 B.长期受到沉积)作用而成。历史上,崇明岛最高海拔小于五米,可以反映海水 (单选A.高潮小于五米 B.低潮小于五米)。
(2)长江流域大部分属于 气候区,长江主要补给类型是 ,径流量有明显的 变化。
(3)长江水位比高时,长江口水体盐度总体偏 (单选:A.高 B.低)。当长江水位比低、出现较强咸潮入侵,甲监测站河水盐度出现0.5%-2%的主要原因是(单选:A.北支有咸水入侵 B.南支有咸水入侵 C.北港有咸水入侵 D.南港有咸水入侵),此时从甲监测站到乙监测站盐度变化状况是 。
(4)长江口河海相互作用受潮汐影响大,高潮的时候长江径流流速 (单选:A.加快 B.减慢)。若今日低潮出现在15:00左右,次日首次低潮出现在 。
(5)根据盐度空间分布状况,可以了解河海相互作用状况。图3T1时期体现河海 (单选:A.充分融合 B.部分融合)状况,T2发生在长江的 (单选:A.洪水期 B.枯水期)。
(6)伏旱和台风给青草沙水库“蓄淡避咸”增加压力,从河海相互的角度,说明其影响过程。
空间分布变化规律
原因
随空间变化
沿南北方向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太阳辐射能量从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少
沿东西方向
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水温偏低
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高于寒流经过的海区
沿垂直方向
水温随深度增加而减小,1000米以下经常保持低温
太阳辐射是海水热量的主要来源,而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越向海洋深处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越少
因素
原因
影响
降水量与蒸发量
降水稀释盐分,使海水盐度降低,蒸发使海水浓缩,盐度升高
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
蒸发量>降水量,盐度较高
入海径流
入海径流能稀释海水
有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人海径流少,则盐度相对高;大洋边缘盐度往往比中心低
洋流
暖流增大海水的溶解度且海水蒸发加强,使得盐度升高;寒流降低海水的溶解度且海水蒸发减弱,使得盐度降低
同纬度地带,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
汇入海水
主要影响内外海水的交换能力和交换量
较封闭的海区,外部高盐度海水注入,盐度高;外部低盐度海水注人,盐度则低
海冰融冻
融冰过程中释放淡水,稀释海水,盐度降低;反之,结冰过程盐度升高
融冰海区盐度降低;结冰海区盐度升高
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
分布海区
中低纬海区或热带、副热带海区
北半球高纬度海区
环流方向
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
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
呈逆时针方向
组成环流的洋流性质
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附近海域:暖流
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附近海域:寒流
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附近海域:寒流
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附近海域:暖流
太平洋
北太平洋
南太平洋
大西洋
北大西洋
南大西洋
印度洋
北印度洋
南印度洋
类型
影响
实例
气候
在高低纬地区之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低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上升
影响大陆沿岸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北美东海岸降水丰富
寒流降温减湿
秘鲁及澳大利亚西海岸等地的荒漠气候;南美大陆东西两岸的气温差异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大渔场
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流交汇处;
舟山渔场:台湾暖流与沿岸流(寒流)交汇处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面→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秘鲁寒流深层冷海水上涌形成
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
海洋航运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洋流从北极地区挟带冰山南下,对航运不利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拉布拉多寒流常换带冰山,且其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
月份
径流量/(m3·s-1)
潮流界到盘山闸的距离/km
大潮
小潮
5月
101
3.2
8.4
7月
285
8.2
23.5
8月
450
13.7
27.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6 天气系统及天气动态变化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6天气系统及天气动态变化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6天气系统及天气动态变化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5 气候特征及成因的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5气候特征及成因的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15气候特征及成因的描述-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1 高考地理命题分析-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1高考地理命题分析-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专题01高考地理命题分析-2025年高考地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