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共14页。
1.(2023秋•大兴区期末)能量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密切。下列装置工作时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AB.BC.CD.D
2.(2024秋•丰台区期中)N2与O2化合生成NO是自然界固氮的重要方式之一。如图显示了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氮键的键能大于氧氧键的键能
B.该反应中产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C.完全断开1ml NO中的化学键需吸收1264kJ能量
D.生成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ΔH=+180kJ/ml
3.(2024秋•丰台区期中)已知氢气燃烧的下列3个反应(a、b、c均大于0):
H2(g)+O2(g)═H2O(g)ΔH1=﹣akJ•ml﹣1
H2(g)+O2(g)═H2O(l)ΔH2=﹣bkJ•ml﹣1
2H2(g)+O2(g)═2H2O(l)ΔH3=﹣ckJ•ml﹣1
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b>aB.b<cC.2a>cD.2b=c
4.(2024秋•西城区校级月考)已知:。某小组用50mL0.50ml•L﹣1盐酸和50mL0.55ml•L﹣1NaOH溶液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简易量热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不盖杯盖,会导致测得的ΔH偏大
B.若用同浓度的醋酸代替盐酸,测得的ΔH相同
C.实验中,需将NaOH溶液一次性快速加入盛有稀盐酸的小烧杯中
D.处理数据时,需要计算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5.(2024秋•西城区校级月考)苯在浓HNO3和浓H2SO4作用下,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中间体到产物,从产物稳定性的角度有利于产物Ⅱ
B.从中间体到产物,从反应速率的角度有利于产物Ⅱ
C.从反应物生成产物Ⅱ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D.对于生成Y的反应,浓H2SO4作催化剂
6.(2024秋•西城区校级期中)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了外加电流法的是( )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
B.金属护栏表面涂漆
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
7.(2024秋•西城区校级期中)一种高性能的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如图所示。电池的总反应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子由VB2电极经外电路流向复合碳电极
B.正极室溶液的pH降低、负极室溶液的pH升高
C.VB2电极发生反应:
D.若有0.112L(标准状况)O2参与反应,有0.02ml 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移到负极
8.(2024秋•海淀区校级期中)粗铜中含有少量铁、锌、银、金等杂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精炼粗铜制得纯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精铜做阳极,粗铜做阴极
B.阴极只能是Cu2+被还原
C.电解时,阳极反应只有Cu﹣2e﹣=Cu2+
D.电解后,可用阳极泥来提炼金、银
9.(2024秋•海淀区校级期中)资料显示,在溶液中,草酸根()可还原Fe3+为Fe2+。但向10mL0.5ml•L﹣1FeCl3溶液中缓慢加入0.5ml•L﹣1K2C2O4溶液至过量也不发生Fe3+与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原因是,K=1.6×1020,并且此反应的活化能几乎为零。设计电化学实验证实草酸根()可还原Fe3+,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都应该用惰性电极
B.负极反应为
C.只要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就证实草酸根()可还原Fe3+
D.取实验后b极区的溶液,加入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出现
10.(2024秋•海淀区校级期中)回收利用工业废气中的CO2和SO2,实验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离子交换膜可用阳离子交换膜
B.电源的左端为负极
C.装置a中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D.装置b中的总反应为
11.(2023秋•海淀区校级期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2+、K+、、
C.含有大量Ba(NO3)2的溶液中:Mg2+、、、Cl﹣
D.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K+、、
12.(2024秋•丰台区期中)图a~c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微观示意图(X表示与电源正极的电极,Y表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NaCl固体不导电,是因为NaCl中不存在Na+、Cl﹣离子
B.图a、b比较,说明熔融NaCl是电解质,NaCl不是电解质
C.图c中Na+、Cl﹣被水分子包围,说明通电时NaCl才发生电离
D.图示代表的是Cl﹣离子
13.(2024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关于酸碱中和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表示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中气泡的方法
B.图b表示滴定烧碱待测液的过程
C.图c表示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为22.6mL
D.图d可表示用0.1ml/LNaOH滴定0.1ml/LHCl溶液的滴定曲线
14.(2023秋•西城区期末)将FeSO4溶液分别滴入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中,如图所示,Ⅰ、Ⅱ中均有沉淀产生。
已知:FeCO3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中均存在:c(Na+)+c(H+)═c()+2c()+c(OH﹣)
B.Ⅰ中的沉淀可能有Fe(OH)2、Fe(OH)3和FeCO3
C.Ⅱ中生成FeCO3的反应:+Fe2+═FeCO3↓+H+
D.Ⅰ和Ⅱ中加入FeSO4溶液后,pH均降低
15.(2024春•海淀区校级期末)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溶液pH关系为:pH(HClO)<pH(H2CO3)<pH(H2SO3)
B.粒子结合质子能力强弱关系为:
C.少量的CO2通入NaClO溶液中发生反应:
D.足量的SO2通入NaClO溶液中发生反应:
16.(2024秋•海淀区校级期中)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反应H2(g)+I2(g)⇌2HI(g)平衡后,加压,颜色加深
B.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C.Na(l)+KCl(l)⇌2NaCl(l)+K(g),工业上将钾蒸气从反应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以制备金属钾
D.血红蛋白(Hb)可与氧气结合:Hb+O2⇌HbO2,CO比O2更易和Hb结合,当空气中的CO浓度大时,易造成人体缺氧,严重时导致死亡
17.(2024秋•海淀区校级期中)已知:2NO2(g)+4CO(g)⇌4CO2(g)+N2(g) ΔH=﹣1200kJ•ml﹣1。一定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照下表中甲、乙两种方式进行投料,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测得甲中CO的转化率为5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能完全消除CO污染
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5
C.达平衡时,NO2的浓度:甲>乙
D.达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甲<乙
18.(2023秋•辛集市期末)一定温度下,将2ml A和2ml B两种气体混合放入体积为2L的密闭刚性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l D,并测得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1
B.A的平衡转化率为40%
C.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等于0.5
D.A和B的平衡转化率相等
19.(2024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异丁醇催化脱水制备异丁烯主要涉及以下2个反应。研究一定压强下不同含水量的异丁醇在恒压反应器中的脱水反应,得到了异丁烯的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如图。
①ΔH1=+28kJ/ml K1(190℃)=104
②(二聚异丁烯)ΔH2=﹣72kJ/ml K2(190℃)=0.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时,在催化剂的活性温度内,升高温度有利于异丁烯的制备
B.高于190℃时,温度对异丁烯的平衡产率影响不大的原因是K1>104、K2<0.1
C.190℃时,增大n(H2O):n(异丁醇),不利于反应②的进行
D.若只有异丁烯、水和二聚异丁烯生成,则初始物质浓度c0与流出物质浓度c之间存在:c0(异丁醇)=c(异丁烯)+2c(二聚异丁烯)
20.(2024秋•昌平区校级期中)探究浓度对2Fe3++2I﹣⇌2Fe2++I2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Ⅱ中,加入的SCN﹣结合Fe3+,使平衡逆向移动
B.Ⅲ中含有I2
C.比较溶液中的c(I﹣):Ⅱ>Ⅳ
D.Ⅳ中不含有Fe3+
二.解答题(共4小题)
21.(2024秋•昌平区校级期中)研究NO的治理对于保护环境、治理雾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Ⅰ.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
(1)则N2(g)+O2(g)=2NO(g) ΔH= kJ•ml﹣1。
Ⅱ.研究人员发现可用NaClO2溶液(调pH=5)吸收NO以达到“脱硝”的目的。已知处理后的溶液中主要含有的阴离子为和Cl﹣。
(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测得一段时间内NaClO2脱硝效率(即NO的吸收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酸性条件下,会转化成ClO2和Cl﹣。ClO2是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NOx或SO2。
(3)结合已知信息分析,温度小于和大于50℃时,脱硝效率均下降的可能原因分别是 。
Ⅲ.液相氧化法采用NaClO溶液对烟气中的NO进行脱硝处理。
主要过程如下:NO(aq)+HClO(aq)⇌NO2(aq)+HCl(aq)。
研究pH对NO脱除率的影响。调节NaClO溶液的初始pH,NO的脱除率如下:
(4)结合化学用语,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pH影响NO脱除率的原因: 。
22.(2024秋•海淀区校级期中)改进工艺,降低能耗是氯碱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
(2)将氢燃料电站应用于氯碱工业,其原理示意图如图:
①a极为 (填“正”或“负”)极,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
②甲装置中, NaOH溶液浓度下降(填“a极区”或“b极区”)。
③下列关于乙装置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H﹣移向c极区
B.在d极区获得的产物,可供甲装置使用
C.随着电解的进行,NaCl溶液浓度下降,若不补充,c电极有可能产生氧气
D.d极区流出的溶液浓度不变
(3)向乙装置中的阴极区通入O2,能够替代水中的H+获得电子,降低电解电压,减少电耗。写出O2在阴极区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
(4)若乙装置中阳离子交换膜被破坏,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是 (任写一点)。
(5)电解效率η的定义:。在标准状况下,当甲中有44.8L氢气放电时,乙装置中c极产生氯气33.6L(忽略氯气在溶液中的溶解),η(Cl2)= 。
23.(2024秋•东城区校级期中)25℃时,某小组探究CH3COOH的性质。
(1)测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ml•L﹣1的CH3COOH溶液,pH为3.1。
①CH3COOH的电离方程式是 。
②25℃时,CH3COOH的Ka= 。
(2)测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l•L﹣1的CH3COOH溶液,pH为3.88。
小组同学判断稀释CH3COOH溶液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 (填“左”或“右”)移动,理由是 。
(3)查阅资料:25℃时,HCN HClO 。
推测25℃时下列反应可能发生的是 (填字母)。
a.CH3COOH+NaCN=CH3COONa+HCN
b.NaClO+HCN=HClO+NaCN
c.HClO+CH3COONa=CH3COOH+NaClO
(4)向20mL0.10m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0.10ml•L﹣1的NaOH溶液,测得溶液pH变化如图。
①A点表示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②A、B、C、D点表示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最大的是 (填字母)
24.(2024秋•房山区期中)大气中CO2含量的控制和CO2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CH4还原CO2是实现“双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相关的主要反应有:
Ⅰ:CH4(g)+CO2(g)═2CO(g)+2H2(g) ΔH1=+247kJ•ml﹣1
Ⅱ:CH4(g)+3CO2(g)═4CO(g)+2H2O(g) ΔH2=+329kJ•ml﹣1
反应CO2(g)+H2(g)═CO(g)+H2O(g) ΔH= kJ•ml﹣1。
(2)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是合成二甲醚(CH3OCH3)。CO2加氢合成二甲醚的过
程中发生反应2CO2(g)+6H2(g)=CHOCH(g)+3H2O(g) ΔH=﹣122.5kJ•ml﹣1
①该反应分为以下两步完成,请写出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
ⅰ.CO2(g)+3H2(g)⇌CH3OH(g)+H2O(g)ΔH=﹣49.5kJ•ml﹣1
ⅱ. 。
②500℃时,反应i的平衡常数K=2.50,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体系内四种物质的浓度均为1ml•L﹣1则此时v正 v逆(填“>”“=”或“<”)。
③提高反应ⅰ速率且增大CH3OH(g)的平衡产率,可采取的措施 。
A.升高反应温度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增大体系压强
D.从平衡体系中及时分离出CH3OH(g)
(3)一种捕获CO2并实现资源利用的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反应Ⅰ完成之后,以N2为载气,将恒定组成的N2、CH4混合气,以恒定流速通入反应器,单位时间流出气体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始终未检测到CO2,在催化剂上有积碳,推测发生了副反应(反应Ⅲ):CH4C+2H2。
①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t1~t3时间段内,反应Ⅱ速率减小至0,可能的原因是 。
③t2时刻,反应Ⅱ和反应Ⅲ生成H2的速率之比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C 2.C 3.C 4.B 5.C 6.A 7.B 8.D 9.C 10.B
11.A 12.D 13.A 14.C 15.B 16.A 17.C 18.C 19.D 20.D
二.解答题(共4小题)
21.(1)+183;
(2)3+4NO+2H2O=4+3Cl﹣+4H+;
(3)温度小于50℃时,反应速率较低,温度大于50℃时,NO和ClO2气体逸出,导致NO吸收率降低;
(4)pH越低,氢离子浓度增大,NO(aq)+HClO(aq)⇌NO2(aq)+HCl(aq)逆向移动,NO脱除率降低。
22.(1);
(2)①负极; ;
②a极区;
③BC;
(3);
(4)阴极生成的氢气与阳极氯气反应有爆炸危险;
(5)75%。
23.(1)①CH3COOH⇌CH3COO﹣+H+;
②;
(2)右;25℃时,0.1ml/L的CH3COOH溶液pH=2.88,0.01ml•L﹣1的CH3COOH溶液,相当于0.1ml/L的醋酸加水稀释10倍,如果CH3COOH电离程度不变,则稀释后溶液的pH为3.88,实际上溶液的pH=3.38,说明稀释过程中CH3COOH继续电离,CH3COOH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3)a;
(4)①c(CH3COO﹣)>c(Na+)>c(H+)>c(OH﹣);
②C。
24.(1)+41;
(2)①2CH3OH(g)═CH3OCH3(g)+H2O(g)ΔH=﹣23.5kJ/ml;
②>;
③C;
(3)①CaCO3+CH4CaO+2H2+2CO;
②催化剂表面不断被积碳覆盖直至反应Ⅱ无法进行;
③3:1。A
B
C
D
天然气燃气灶
太阳能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
电解熔融NaCl
弱酸化学式
H2SO3
HClO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Ka1=1.3×10﹣2
Ka2=6.3×10﹣8
2.95×10﹣8
Ka1=4.3×10﹣7
Ka2=5.6×10﹣11
甲
乙
0.2ml NO2
0.1ml NO2
0.4ml CO
0.2ml CO
初始pH
3.5
4.5
5.5
6.5
7.5
NO脱除率
91%
88%
83%
65%
5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共17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催化实现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共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