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化学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712393/0-173957880360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化学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712393/0-17395788036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化学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712393/0-1739578803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武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共17页。
1.(2024春•武汉期末)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kJ•ml﹣1,则含4.0gNaOH的稀NaOH溶液与足量稀醋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B.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kJ•ml﹣1,则2gH2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等于241.8kJ
C.已知2C(s)+2O2(g)═2CO2(g)ΔH=akJ•ml﹣1,2C(s)+O2(g)═2CO(g)ΔH=bkJ•ml﹣1,则a<b
D.已知P4(白磷,s)═4P(红磷,s)ΔH<0,则红磷比白磷稳定
2.(2023春•江汉区校级期中)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气态HCN(a)与HNC(b)两种分子的互变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N比HNC更稳定
B.HCN转化为HNC,反应条件一定要加热
C.1ml HNC完全转化为HCN吸收59.3kJ热量
D.加入催化剂,可以减小反应的热效应
3.(2024春•武汉期末)H2可将工业废气中的NO催化还原成N2,其能量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ΔH=+675kJ•ml﹣1
B.ΔH=﹣675kJ•ml﹣1
C.2NO(g)+2H2(g)=N2(g)+2H2O(g)ΔH=+1350kJ•ml﹣1
D.2NO(g)+2H2(g)=N2(g)+2H2O(g)ΔH=﹣1350kJ•ml﹣1
4.(2024春•武汉期末)乙烯在酸催化下水合制乙醇的反应机理及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酸作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焓变
B.反应涉及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
C.第②步反应速率最快,为该反应的决速步骤
D.第①步反应的中间体比第②步反应的中间体能量更高,更稳定
5.(2024•黄陂区校级模拟)利用计算机技术测得在甲、乙两种催化剂作用下由正丁烷(g)制备1﹣丁烯(g)的反应历程如下,其中标*的物质表示吸附在催化剂上的中间产物,过渡态均用TS表示,0.06eV表示1个C4H8(g)+1个H2(g)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催化剂甲比催化剂乙效果更好
B.吸附在催化剂甲上的正丁烷(g)脱去第一个H比脱去第二个H更慢
C.由正丁烷(g)制备1﹣丁烯(g)的反应在低温下更有利于自发进行
D.该反应过程中,1ml正丁烷(g)在催化剂乙表面吸附,吸收的热量为0.29eV
6.(2022春•武汉期末)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反应原理:Zn+Ag2O+H2O═Zn(OH)2+2Ag,其工作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n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B.Ag2O电极是电源的正极
C.Zn电极上发生的反应:Zn﹣2e﹣+2OH﹣═Zn(OH)2
D.电池工作时,电子从Zn电极经导线流向Ag2O电极,再出Ag2O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向Zn电极
7.(2024春•武汉期末)热激活电池主要用于导弹、火箭以及应急电子仪器供电,是一种电解质受热熔融即可开始工作的电池。一种热激活电池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放电后的两极产物分别为Li7Si3和LiMn2O4。已知:LiCl和KCl混合物的熔点与KCl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关系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Li+向a极区移动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是2MnO2﹣e﹣+Li+═LiMn2O4
C.该电池中火药燃烧的目的是提供热能将电解质熔化,使电池开始工作
D.为降低电池的启动温度,应尽量提高混合物中KCl的物质的量分数
8.(2024•东西湖区校级模拟)中科院研究人员使用水、碳酸酯两相电解液通过电化学固—液反应器将Na嵌入到FePO4合成NaFePO4,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xI﹣+2FePO4+2xNa+═2Na4FePO4+(0≤x≤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成总反应可以表示为xNa+FePO4NaxFePO4
B.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C.阳极区采用水相,NaPF6的作用是增强导电性
D.理论上,当电路转移0.2ml电子时,此时固体中钠铁个数比为1:5
9.(2024春•武汉期末)为有效降低含氮化物的排放量,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某化学合作小组利用如下反应:6NO2+8NH3═7N2+12H2O设计了如图所示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3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2NO2+8e﹣+8H+═N2+4H2O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电极室溶液的碱性增强
D.同温同压时,左右两侧电极室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4:3
10.(2024•武汉二模)钙介导下电化学合成氨的原理如图所示。已知钙元素的转化途径为Ca2+→Ca→CaxNyHz→Ca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区的反应式为H2﹣2e﹣+2C2H5O﹣═2C2H5OH
B.理论上每产生17gNH3消耗3ml C2H5OH
C.钙离子在该合成氨过程中的作用是活化N2
D.电解质溶液可换为含有少量乙醇的水溶液
11.(2024秋•汉阳区校级月考)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由水电离出的c(H+)水=1×10﹣12ml•L﹣1的溶液:Al3+、Fe3+、Cl﹣、
B.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K+、、、
C.ml•L﹣1的溶液:、Ca2+、Cl﹣、
D.和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Mg2+、Cu2+、、
12.(2024秋•武昌区校级月考)下列下NaCl相关状态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Cl固体中含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B.图2中a离子是水合钠离子
C.NaCl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是化学变化
D.熔融NaCl通电后发生了电离
13.(2024秋•青山区校级月考)兴趣小组设计了从AgCl中提取Ag的实验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原性:Ag>Cu>Fe
B.按上述方案消耗1ml Fe可回收1ml Ag
C.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Cu(NH3)4]2++4H+═Cu2++4
D.溶液①中的金属离子是Fe2+
14.(2024•黄陂区校级模拟)常温下,0.10ml/L HCOONH4溶液中,c(HCOO﹣)、c(HCOOH)、c()、c(NH3•H2O)四种微粒的pX[pX=﹣lgc(X)]随pOH的变化关系如图,已知Kb(NH3•H2O)=10﹣4.7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a(HCOOH)>Kb(NH3•H2O)
B.曲线③表示p(HCOOH)随pOH的变化关系
C.a=7.0
D.等浓度的HCOOH和HCOONH4混合液中:2c(NH3•H2O)+c(HCOO﹣)+2c(OH﹣)=c(HCOOH)+2c(H+)
15.(2024秋•青山区校级月考)常温下,用0.100m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次磷酸H3PO2溶液。溶液pH、所有含磷微粒的分布系数δ[比如H2的分布系数:[δ(H2)=]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Na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3PO2是一种一元弱酸
B.常温下,H3PO2的电离常数Ka=1.0×10﹣4
C.V(NaOH)=10mL时,c(Na+)<c(H2)
D.pH=7时,溶液中c(Na+)<0.05 ml/L
16.(2024秋•硚口区校级月考)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B,发生如下反应:2A(g)+2B(g)⇌3C(s)+4D(g),平衡常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表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g>f
B.ΔH<0
C.2.0MPa、800℃时,A的转化率最小
D.1.5MPa、300℃时,B的转化率为50%
17.(2024秋•硚口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l X和1ml Y进行反应:2X(g)+Y(g)⇌Z(g)达到平衡,若将容器体积变为20L,则Z的平衡浓度等于原来的
B.C(s)+H2O(g)⇌H2(g)+CO(g),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时能说明反应2A(?)+B(g)⇌2C(?)已达平衡,则A、C不能同时是气体
D.1ml N2和3ml H2反应达到平衡时H2转化率为10%,放出的热量为Q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当2ml NH3分解为N2和H2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的热量为Q2,Q2不等于Q1
18.(2024秋•江岸区校级月考)恒压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H3OH(g)和CO(g),发生如下反应:
主反应:CH3OH(g)+CO(g)═CH3COOH(g)ΔH1
副反应:CH3OH(g)+CH3COOH(g)═CH3COOCH3(g)+H2O(g)ΔH2
在不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两种含碳产物的分布分数δ随投料比x(物质的量之比)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料比x代表
B.曲线c代表乙酸的分布分数
C.ΔH1<0,ΔH2>0
D.L、M、N三点的平衡常数:K(L)=K(M)>K(N)
19.(2024秋•江岸区校级月考)一定温度下,在三个相间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的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N2(g)+3H2(g)⇌2NH3(g)ΔH=﹣92.4kJ•ml﹣1,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v1<v2,c2<2c1
B.c2>2c3,a2(NH3)+a3(N2)<1
C.K1>K3,P2>2P3
D.v1<v3,a1(N2)<a3(N2)
20.(2024秋•江岸区校级月考)T℃时,在容积均为0.5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2C(g)ΔH=﹣QkJ/ml(Q>0),6min后,容器①中反应达到平衡,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0~6min,容器①中v(A)=0.25ml/(L•min)
B.容器②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0.05QkJ
C.其他条件不变,若容器②保持绝热恒容,则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小于2/3
D.若容器①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再通入1ml A与0.5ml B,再次平衡后A的转化率大于75%
二.解答题(共4小题)
21.(2024春•武汉期中)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有能量变化,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
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是各国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天然气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符合如图中的 (填标号)。
(2)液态肼(N2H4)与NO2可作火箭推进剂,二者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
①N2(g)+2O2(g)═2NO2(g)ΔH1=+66kJ•ml﹣1
②N2H4(l)+O2(g)═N2(g)+2H2O(g)ΔH2=﹣534kJ•ml﹣1
N2H4(l)与NO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
(3)用过硫酸钠结合紫外线(UV)辐照去除废水中尿素[CO(NH2)2](其中C为+4价,N为﹣3价),其机理如图1所示,尿素和过硫酸钠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4)锌锰干电池是最早使用的化学电池,基本构造如图2所示。电路中每通过0.02mle﹣,负极质量减少 g,工作时在正极放电产生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分子是10e﹣的微粒,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5)燃料电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熔融碳酸盐乙醇(C2H5OH)燃料电池如图3所示。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22.(2023秋•武昌区校级月考)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炼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硫废水(其中S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2价),对设备、环境等造成严重危害。
已知:H2S有剧毒;常温下溶解度为1:2.6(体积)。
(1)H2S、HS﹣、S2﹣在水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分布曲线如图。
①当pH≈8时,含硫废水中最主要的含硫(﹣2价)微粒是 。
②通过图中数据可估算得H2S的 (填“Ka1”或“Ka2”)。
(2)沉淀法处理含硫废水:
向pH≈8的含硫废水中加入适量Cu2+的溶液,产生黑色沉淀且溶液的pH降低。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溶液的pH降低的原因: 。
(3)氧化还原法处理含硫废水:
向pH≈8的含硫废水中加入一定浓度的Na2SO3溶液,加酸将溶液调为pH<5,产生淡黄色沉淀。
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不同pH时,硫化物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本工艺选择控制体系的pH=5,不选择pH<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
(4)电浮选絮凝法处理含硫废水:
铝作阳极、石墨作阴极,以直流电电解含一定浓度Na2SO4的pH≈8的含硫废水。阳极产生微小气泡,随后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浑浊,阳极附近生成的胶体吸附淡黄色浑浊。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述产生淡黄色浑浊的可能原因: 。
②阴极产生的气泡把污水中的悬浮物(含阳极扩散的胶体)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胶体的化学式: ,结合电极反应式解释浮渣层的形成过程: 。
23.(2023秋•江岸区校级月考)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有关下列四种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水电离出的c(H+):③>①
B.①稀释到原来的100倍,pH与②相同
C.①与③混合,若溶液pH=7,则溶液中c()>c(Cl﹣)
D.②与④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7
(2)已知25℃,NH3•H2O的Kb=1.8×10﹣5,H2SO3的Ka1=1.3×10﹣2,Ka2=6.2×10﹣8,若氨水的浓度为2.0ml•L﹣1,溶液中的c(OH﹣)= ml•L﹣1。将SO2通入该氨水中,当c(OH﹣)降至1.0×10﹣7ml•L﹣1时,溶液中的= 。
(3)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①曲线A所对应的温度下,pH=2的HCl溶液和pH=12的某BOH溶液中,若水的电离程度分别用α1、α2表示,则α1 α2(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下同),若将二者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 7。
②在曲线B所对应的温度下,将0.02ml•L﹣1的Ba(OH)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 。
③若另一温度下测得0.01ml•L﹣1的NaOH溶液的pH为11。在该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aL与pH=b的硫酸V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的pH=10,且a=12,b=2,则Va:Vb= 。
24.(2024秋•武汉期中)不同价态含硫化合物的转化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
某化学小组对反应2SO2(g)+O2(g)2SO3(g)ΔH=﹣198kJ•ml﹣1进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l SO2和1ml O2,发生上述反应。
①下列情况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v(SO2)=2v(O2)
B.SO2、O2、SO3三者的浓度之比为2:1:2
C.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单位时间内每消耗2ml SO2,同时生成2ml SO3
F.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②欲提高SO2的平衡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向装置中充入N2
d.向装置中再充入O2
(2)在一个容积为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以不同投料方式研究上述反应,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①表中a= ,Q= ,甲组实验在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 。
②若将乙组实验的容器改为绝热容器,则b值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在相同条件下,若将甲组实验按2ml SO2、1ml O2、1ml SO3进行投料,则反应开始时v正 v逆(填“>”“=”或“<”),平衡时SO3的百分含量与原甲组实验相比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B 2.A 3.D 4.B 5.B 6.D 7.C 8.A 9.D 10.C
11.C 12.B 13.C 14.C 15.B 16.D 17.B 18.D 19.B 20.D
二.解答题(共4小题)
21.(1)a;
(2)2N2H4(g)+2NO2(g)=3N2(g)+4H2O(g)ΔH=﹣1002kJ/ml;生成物为氮气和水,不污染空气;
(3)CO(NH2)2+7H2O+8S2CO2↑+2+16+18H+;
(4)13;2+2e﹣═2NH3↑+H2↑;
(5)C2H5OH+6﹣12e﹣═8CO2↑+3H2O。
22.(1)HS﹣;Ka1;
(2)含硫废水中主要是HS﹣,存在HS﹣⇌H++S2﹣,加入适量Cu2+的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2﹣+Cu2+=CuS↓,c(S2﹣)减小,使HS﹣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则c(H+)增大,溶液的pH降低;
(3)①2HS﹣++4H+=3S↓+3H2O;
②pH<5时,溶液中﹣2价S元素主要以H2S的形式存在,常温下H2S的溶解度为1:2.6,酸性强使H2S更易逸出,H2S有剧毒会污染环境;
(4)①O2+2HS﹣=2S↓+2OH﹣或HS﹣﹣2e﹣=S↓+H+;
②Al(OH)3;阳极:Al﹣3e﹣=Al3+,Al3+形成Al(OH)3胶体,阴极:,H2气泡把污水中吸附了S的Al(OH)3胶体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层。
23.(1)D;
(2)6.0×10﹣3;0.62;
(3)①等于;无法确定;
②10;
③1:9。
24.(1)①CF;
②d;
(2)①80%;39.6;160;
②变小;
③>;变大。
压强/MPa
平衡常数
温度/℃
1.0
1.5
2.0
300
a
b
16
516
c
64
e
800
160
f
g
容器甲
容器乙
容器丙
反应温度/℃
400
400
500
反应物投入量
1ml N2,3ml H2
4ml NH3
1ml N2,3ml H2
平衡时,v正(H2)ml/(L•s)
v1
v2
v3
平衡时c(NH3)ml/L
c1
c2
c3
平衡时总压强P/Pa
P1
P2
P3
物质的平衡转化率a
a1(N2)
a2(NH3)
a3(N2)
平衡常数K
K1
K2
K3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l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A
B
C
①
2
1
0
0.75QkJ
②
0.4
0.2
1.6
①
②
③
④
0.1ml•L﹣1氨水
pH=11氨水
0.1ml•L﹣1盐酸
pH=3盐酸
实验分组
甲组
乙组
反应物
2ml SO2、1ml O2
2ml SO3
反应热量
放热158.4kJ
吸收热量QkJ
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a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共17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催化实现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化学试题,共17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