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活板 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713483/0-17395909711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5课 活板 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713483/0-173959097119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下册(2024)活板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2024)活板教学设计,共4页。
知识与技能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积累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
2.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时间、逻辑(工作程序)相结合的说明顺序来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内容,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及其效能。
2.厘清课文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感受本文简明、平实、准确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卓越贡献,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重点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分析活板的制作过程及“活”的特点。
难点
厘清本文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课文朗读音频、活字版印刷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2课时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配图片)相继传入世界各地,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中,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本文就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沈括的《活板》,去了解活字印刷术这一古老的文明。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誉之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幼时嗜好医学,33岁中进士。政治上比较进步,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助手之一。后退居江苏润州(今镇江市)附近,建梦溪园,写成《梦溪笔谈》一书,享年65岁。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全书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共30卷,计609篇。其内容广博,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军事、历史、文学、哲学等几乎无所不包,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它以大量篇幅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详细地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赞扬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创造,也阐述了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见解,是我国和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意。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活板——活字版印刷。
1.本文课题是“活板”,第1自然段作者为什么不直接介绍活版,而是从雕版印刷写起?
第1自然段中,“尚未盛为之”说明虽然唐朝就有雕版印刷,但是并不普遍;“始”和“已后”说明了雕版印刷推行和普及的时间,“皆”字说明了其应用的广泛性。在介绍“活板”之前,先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字版印刷是对雕版印刷的继承发展,也为下文重点介绍前所未有的活字版印刷做铺垫。
2.第1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交代了什么内容?
运用时间顺序,简要交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前用雕版印刷的具体时间和使用情况。
3.熟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分小组合作讨论。
(1)“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这一句交代了哪些内容?作者为什么要突出毕昇的身份?
交代了活字版印刷发明的时间——宋朝庆历年间,发明者——毕昇。“布衣”不仅点出了发明人的身份,还突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2)归纳出活板的排版步骤。
第一步,设铁板。第二步,覆药物。第三步,置铁范。第四步,排字印。第五步,就火炀。第六步,按模面。
(3)提高活板印刷功效的措施是什么?(提示学生用原文回答)
一是“常作二铁板”“更互用之”;二是“每一字皆有数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4)为什么不用木头刻活字?
一是木头遇水容易变形;二是容易和药物粘连,不易拆板。
(5)为什么用胶泥做字模的原料?
一是刻起来方便;二是胶泥经火烧后变得坚固,不易变形,可供多次使用;三是拆版方便,便于取用;四是不会被药物弄脏。
4.说说第3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内容。
交代毕昇的“活板”的下落。
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活板》则是我国古代说明文的优秀篇章。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1.本文从整体上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其中第2自然段采用了什么顺序?
全文整体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第2自然段采用了逻辑顺序。
2.作者介绍活字版印刷是紧扣什么特征来说明的?这一特征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作者介绍活字版印刷是紧扣“活”的特征来说明的。这个“活”字体现在活字版制作印刷的全过程中。如:“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印刷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生僻字做法是活的;“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拆版是活的。
3.用自己的话总结活字版印刷的快捷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大量印刷时速度快;②排版速度快;③添补新字速度快;④拆版速度快。
4.作者介绍活字版印刷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①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刻字的厚度之薄。)
②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了活板印刷出的字面的平整程度。)
③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列数字、作比较。突出了活板能提高印刷速度的优点,印得越多越快。)
④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作比较。突出了胶泥所制印模的优越性。)
⑤每一字皆有数印, 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举例子、列数字。具体说明了字印数目是活的,突出了“活”的特点。)
5.课文最后一段特意交代“活板”的下落,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一段交代“活板”的下落,与第2自然段首句“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相照应。“至今”强调了作者写作本文的时间,充分证明活字版印刷由毕昇所创制是确凿无疑的。“宝藏”说明所得者对活字的精心收存。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述历史上雕版印刷发展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具体说明活字版印刷的发明、制作、效能和拆版方法。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交代毕昇所制活板的下落。
本文主要介绍了宋代发明家毕昇创造的活字印刷术,赞颂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及卓越的创造精神。
1.本文抓住活字版印刷的特点、说明程序,有条不紊,给人以明晰、完整、系统的印象。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科技说明文。课文主体部分是按照活字版印刷的工作程序来进行说明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所说明的事物的本质特征鲜明突出。
2.语言准确、平实、简洁。
准确:形容用火加热胶泥字印,使之坚硬成型,用“烧”;形容将铁板置于火上或火旁烘烤来软化铁板上的药物,用“炀”;形容用火烤使药物熔化便于拆板,用“镕”。用词准确、贴切。
平实:全文说明过程中很少有修饰性词语,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
简洁:本文用语简洁、精练,全文只用三百多字,便将我国板印书籍的历史,活板的发明、制作、效能以及胶泥活字的优越性等解说得清楚明白。
eq \a\vs4\al(, 活, 板, ↓,时间顺序) eq \b\lc\{\rc\}(\a\vs4\al\c1(发明(时间、人),制作\b\lc\{(\a\vs4\al\c1(制字(刻字—烧模),制版(铺底),排版(布字—熔药—按面)))→ \a\vs4\al(逻辑顺序),印刷特点:高效,补充说明选材原因)) eq \a\vs4\al(“活”:制作灵活,,印刷灵活,拆版,灵活)
这是一篇介绍程序的较为复杂的文言文。从体裁来说,是一篇说明文。相比之前学过的文言文,这篇则要难得多,不仅是对字词和文意的理解,对内容的梳理也要费很大气力。其实很多课文我们都能找到它的写作顺序或线索,如果能够以此去理解文章脉络,就能很好地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达到更好理解文章的目的。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说明的顺序为出发点,指导学生先分别理清整篇文章和第2自然段的说明顺序,再去具体分析活字版印刷的制作过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活板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活板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活板教案,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