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初中数学最新人教版新课标(2024)七年级下册 同步教案+配套课件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7.1.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7.1.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2.能在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并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
3.经历观察、操作、探索、归纳、总结的过程,初步形成几何概念的认识方式和几何结论的归纳方法.
4.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难点:能在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并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
三、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 复习回顾
如图,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角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分析:对顶角:∠1和∠3,∠2和∠4.
邻补角:∠1和∠2,∠2和∠3,
∠3和∠4,∠4和∠1.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回顾两条直线相交所成角的位置关系,为后续学习“三线八角”做铺垫.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为讲解新知做铺垫. 便于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环节二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分别相交的情形怎样呢?
分析:两条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
直线AB、CD——被截线
直线EF——截线
问题: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了几个角?
分析:“三线八角”
【合作探究】观察∠1与∠5的位置关系.
同位角:
①在直线EF的同旁;
②在直线AB、CD的同一侧.
【合作探究】图中的同位角还有哪些?
图形特征:在形如“F”的图形中有同位角.
【合作探究】观察∠3与∠5的位置关系.
内错角:
①在直线EF两侧;
②在直线AB、CD之间.
【合作探究】图中的内错角还有哪些?
图形特征:在形如“Z”的图形中有内错角.
【合作探究】观察∠4与∠5的位置关系.
同旁内角:
①在直线EF同旁;
②在直线AB、CD之间.
【合作探究】图中的同旁内角还有哪些?
图形特征:在形如“U”的图形中有同旁内角.
【归纳】归纳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结构特征.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出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位置特征.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总结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锻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三 应用新知
例:如图,直线DE,BC被直线AB所截.
(1) ∠1与∠2, ∠1和∠3,∠1和∠4各是什么位置关系的角?
(2) 如果∠1=∠4,那么∠1与∠2相等吗?∠1与∠3互补吗?为什么?
解:(1)∠1和∠2是内错角,
∠1和∠3是同旁内角,
∠1和∠4是同位角.
(2)如果∠1=∠4,
由对顶角相等,得∠2=∠4,
那么∠1=∠2.
因为∠3和∠4互补,即∠4+∠3=180°,
又因为∠1=∠4,所以∠1+∠3=180°,
即∠1与∠3互补.
【教学建议】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自主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规范学生对解题步骤的书写,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环节四 课堂练习
1.下列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答案:D
2. 如图,根据图形填空:
(1)∠1和∠2是直线________被直线_____所截形成的_______角;
(2)∠1和∠3是直线________被直线_____所截形成的_______角;
(3)∠1和∠4是直线________被直线_____所截形成的_______角.
答案:(1)AB、CD;EF;内错.
(2)EF、EG;CD;同位.
(3)EF、EG;CD;同旁内.
【教学建议】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给与指导,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了解学习效果,让学生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
环节五 归纳小结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所讲解的内容.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要点,理清知识脉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7.1.1 两条直线相交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7.1.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2024)7.1.2 两条直线垂直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