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11.2 犯罪与刑罚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3682/0-173959842850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11.2 犯罪与刑罚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3682/0-173959842859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11.2 犯罪与刑罚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3682/0-1739598428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11.2 犯罪与刑罚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3682/0-173959842867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11.2 犯罪与刑罚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3682/0-1739598428718/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11.2 犯罪与刑罚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3682/0-173959842875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11.2 犯罪与刑罚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3682/0-1739598428778/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11.2 犯罪与刑罚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3682/0-173959842881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犯罪与刑罚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犯罪与刑罚授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新课导入,学习目标,刑法的作用,犯罪的含义及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受到刑罚处罚,刑罚的含义及分类,有期徒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学生小周、小段沉迷网络游戏,经常翻墙逃课到学校外面的黑网吧上网。零花钱用光了,没钱继续上网,二人便商量着找人“借”点钱花。二人找到同学小黄向其索要钱财,小黄不给便用刀威胁、殴打小黄,最后用刀刺伤小黄,抢走小黄随身携带的500元现金。经鉴定,小黄构成重伤二级,最后小周、小段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小周、小段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也就是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二人抢劫并造成了被害人重伤,他们受到了刑罚处罚。
思考:小周、小段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他们承担了怎样的后果?
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果,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观念)
视频中男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他承担了怎样的法律责任?
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规定,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
为何两个行为类似,但性质不同?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相同点
总结:任何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都触犯了法律,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不同点
民事法律规范或行政法律规范
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或行政 责任
总结: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分界线。
犯罪的含义: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②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③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分界线。
15岁的中学生王某,多次在校外聚集社会青年,抢夺学生财物多达1000多元,最终被公安机关一举抓获。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
王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吗?结合材料说明判定理由。
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理由:①抢夺他人财物1000多元,情节严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触犯了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并且他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受到了刑罚处罚。所以他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含义:刑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利为主要内容。 分类: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周某某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罚,决定执行 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
想一想:法院的判决中,哪些是主刑? 哪些是附加刑?
四、有勇有谋应对犯罪行为
你家隔壁搬来了一户新租户,你发现屋里的几个人总是显得神神秘秘。有一天你悄悄观察了屋内的情况,发现他们屋里放了几十台手机和十几台电脑,正利用手机和电脑与外界联系,你怀疑他们在实施电信诈骗……
你会选择管还是不管?
面对犯罪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求助。如果要管,我们如何应对犯罪行为呢?
对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你认同谁的观点?
①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②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③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④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有勇有谋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①面对犯罪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②更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有勇有谋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分界线)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1. 某中学八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违法、犯罪”进行了讨论,其中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 )①同学甲: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行为 ②同学乙: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 ③同学丙:违法行为不一定要承担刑事责任 ④同学丁: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触犯了刑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唐山烧烤店打人案”一审公开审判,被告人陈某某犯寻衅滋事罪,抢劫罪,聚众斗殴罪,开设赌场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二万元。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期徒刑属于刑罚中的附加刑②有期徒刑和罚金都属于主刑③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④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特征之一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第十一课 确立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说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夯实,探究提升,核心观点,随堂精练,知识小结,自主探究,生活观察,新知探究,故事导入,启思导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备课ppt课件,共20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图文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