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第3课时 行程问题与其他问题 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713774/0-17395998802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10.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3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10.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3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合作探究,当堂检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课时 行程问题与其他问题
1.进一步经历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利用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认识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难点:用方程组刻画和解决实际问题.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小华从家里到学校的路是一段平路和一段下坡路.假设他始终保持平路每分钟走60 m,下坡路每分钟走80 m,上坡路每分钟走40 m,则他从家里到学校需11 min,从学校到家里需14 min.问小华家离学校多远?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行程问题
填一填:设未知数x,y并填写下表:
问题1: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问题2:怎么表示上坡所用时间,平路所用时间,下坡所用时间?它们和总用时有什么关系?
(所用时间用对应的路程除以对应的速度;上坡、平路、下坡所用时间加起来就是总用时.)
追问:你能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解决问题吗?
eq \b\lc\{(\a\vs4\al\c1(\f(x,60)+\f(y,80)=11,,\f(y,40)+\f(x,60)=14,)) 解得 eq \b\lc\{(\a\vs4\al\c1(x=480,,y=240.)) x+y=720.
所以小华家离学校720 m.
甲、乙两人相距4 km,以各自的速度同时出发.如果同向而行,甲2 h追上乙;如果相向而行,两人0.5 h后相遇.试问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解:设甲的速度是每小时x km,乙的速度是每小时y km,由题意得 eq \b\lc\{(\a\vs4\al\c1(2x—2y=4,,0.5x+0.5y=4,))
解得 eq \b\lc\{(\a\vs4\al\c1(x=5,,y=3.))
答:甲的速度是每小时5 km,乙的速度是每小时3 km.
要点归纳:路程=速度×时间.追及问题:快车路程-慢车路程=被追路程.相遇问题:两者路程之和=两者开始的距离.
两地相距280 km,一艘轮船在其间航行,顺流用14 h,逆流用20 h.求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解:设这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km/h,水流速度为y km/h,依题意得 eq \b\lc\{(\a\vs4\al\c1(14(x+y)=280,,20(x-y)=280,))
解得 eq \b\lc\{(\a\vs4\al\c1(x=17,,y=3.))
答:这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7 km/h,水流速度为3 km/h.
要点归纳: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风)速;
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风)速.
探究点二:其他问题
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 200个螺钉或2 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
问题1:螺钉和螺母的数量存在什么关系?
(螺钉和螺母的数量之比为1∶2)
问题2:根据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
解:设安排x人生产螺钉,y人生产螺母,依题意得 eq \b\lc\{(\a\vs4\al\c1(x+y=22,,2×1 200x=2 000y,)) 解得 eq \b\lc\{(\a\vs4\al\c1(x=10,,y=12.))
答:安排10人生产螺钉,12人生产螺母.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题,有大小两种盛酒的桶,已知5个大桶加上1个小桶可以盛酒3斛(斛是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1个大桶加上5个小桶可以盛酒2斛,1个大桶、1个小桶分别可以盛酒多少斛?
解:设1个大桶可以盛酒x斛,1个小桶可以盛酒y斛,则 eq \b\lc\{(\a\vs4\al\c1(5x+y=3,,x+5y=2,)) 解得 eq \b\lc\{(\a\vs4\al\c1(x=\f(13,24),,y=\f(7,24).))
答:1个大桶可以盛酒 eq \f(13,24) 斛,1个小桶可以盛酒 eq \f(7,24) 斛.
三、当堂检测
1.甲、乙两地相距880千米,小轿车从甲地出发,2小时后,大客车从乙地出发相向而行,又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已知小轿车比大客车每小时多行驶20千米,设大客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驶y千米,则可列方程组为(D)
A. eq \b\lc\{(\a\vs4\al\c1(x-y=20,,6x+4y=880)) B. eq \b\lc\{(\a\vs4\al\c1(y-x=880,,6x+4y=20))
C. eq \b\lc\{(\a\vs4\al\c1(y-x=880,,6x+4y=20)) D. eq \b\lc\{(\a\vs4\al\c1(y-x=20,,6y+4x=880))
2.A,B两码头之间的距离为120 km,一艘船在两个码头之间航行,顺水航行需要4 h,逆水航行需要5 h,则水流速度是3 km/h.
3.甲、乙两人匀速骑车从相距6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若两人相向而行,则两人在出发2小时后相遇;若两人同向而行,则甲在出发后6小时追上乙.则甲的速度为20千米/时.
(其他课堂拓展题,见配套PPT)
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eq \b\lc\{(\a\vs4\al\c1(行程问题,其他问题))
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并且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增强他们节约和有效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上坡路程
平路路程
下坡路程
总用时
家里到学校
0
x
y
11 min
学校到家里
y
x
0
14 min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3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4.3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典例精析,掌握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