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七年级下册(2024)黄河颂一等奖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2024)黄河颂一等奖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5《黄河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pptx、5《黄河颂》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激情澎湃的诗歌——《黄河颂》。黄河,这条流经中国大地的母亲河,不仅孕育了中华文明,更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这首诗由光未然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通过赞美黄河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颂扬。在这首诗中,我们将感受到诗人对黄河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诗,感受那份激荡人心的家国情怀。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
1、准确理解《黄河颂》的文本内容,包括诗歌的意象、比喻和象征意义。(重点)2、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通过黄河这一形象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重点)3、分析诗歌的结构,包括其段落划分、韵律特点以及诗歌的起承转合。(难点)4、体验并表达诗歌中所蕴含的强烈爱国情感和对民族精神的自豪感。(重点)5、学习和理解诗人在《黄河颂》中使用的创作手法,如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难点)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急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诗人酝酿并写出了《黄河大合唱》组诗。此诗即为组诗八章中的第二篇。
气魄(pò)狂澜(lán)巅峰(diān)澎湃(péng pài)屏障(zhàng)臂膀(bǎng)
哺育(bǔ)倾泻(qīng xiè)浊流(zhuó)九曲(qū)气魄(pò)浩浩荡荡(hà dàng)
气魄:气势,魄力,形容气势雄伟盛大。狂澜:指汹涌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巅峰:指山的最高峰,比喻事物发展的顶点。澎湃:形容波浪冲击岸边或互相撞击发出的巨响,比喻声势浩大。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臂膀:比喻得力的助手。哺育:喂养,比喻培养。倾泻:指大量的水从高处急速流下,也比喻把情感、话语等一下子表达出来。浊流:指水流浑浊,比喻不良风气或腐朽势力。九曲连环: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也比喻事情错综复杂。
1、听老师朗读一遍诗歌,同学们注意听,注意标注节奏和重音。思考:在这首诗中,诗人传达了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对黄河的深情赞美和对民族精神的崇敬。
2、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朗读指导:
①在朗读时,要注意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要在朗读中注意停顿,把握好重音,突出重点,呈现出一种感觉。②要注重情感表达,将情感融入语气中,以传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③按照一定的节奏划分,根据传统的方法,可以将黄河颂的朗读节奏划分为“上下起伏、点滴有声、浑厚有力”的三个部分。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读出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
1、在诗歌标题《黄河颂》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诗歌的核心?
“颂”这个词是关键。它表明了这首诗歌的体裁是一首颂歌,即通过诗歌的形式来赞颂和歌颂黄河的伟大。通过“颂”字,我们可以了解到这首诗的主旨是对黄河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颂扬。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颂”字则强调了这种赞美和敬仰的情感。
2、在《黄河颂》这首诗中,分为朗诵和歌唱两个部分,那么朗诵部分包含哪些内容,它在整首诗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朗诵词部分歌颂了黄河的伟大与坚强,而歌词部分则详细描绘了黄河的气势和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通过诗歌的赞美,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朗诵词在歌词之前,可以起到一种铺垫、提示、总起这样的作用。
3、歌词解析(1)歌词部分从哪里开始直抒胸臆地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歌颂黄河的部分可分为几个层次?
歌词部分从“啊!黄河!”开始直抒胸臆地歌颂黄河。分别从以下方面进行赞颂:一是赞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二是赞颂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三是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赞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滋润。歌颂黄河的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2)歌词“颂黄河”之前的部分是什么内容?又由哪一个字统领呢?
歌词“颂黄河”之前的内容是对黄河的描绘,这部分内容由“望”字统领。具体来说,诗歌从“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开始,通过“望”字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3)“颂黄河”之后又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颂黄河”之后,诗歌内容主要赞颂了黄河的伟大精神,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第二层歌颂黄河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第三层歌颂黄河像千万条铁的臂膀激励着华夏儿女,指出黄河精神层面的伟大坚强。这三个层次分别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养育之恩、地理保护和精神激励三个方面进行赞颂,展现了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黄河精神对中华儿女的深远影响。
批注是一种阅读策略,它包括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进行标记、注释、提问或总结,以帮助理解、分析和记忆文本内容。通过做批注,读者可以更深入地思考文本,发现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并对文本进行批判性分析。批注可以是个人的感想、对文本的疑问、对文本内容的总结或者是对文本中特定部分的强调。同时,批注也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读书方法,它不仅是学习任务,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学习课文中的“批注示例”,想一想示例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的?
批注1:点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从象征意义的角度进行的批注,帮助读者理解黄河在诗中不仅是一条河流,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
批注2:“望”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有画面感。
从视觉画面和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的,它强调了“望”字在诗歌中如何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情感体验。
批注3:转入“颂”。直抒胸臆。
从诗歌内容转换和情感表达的角度进行的,指出诗歌从描写转向直接抒情,即从对黄河形象的描绘过渡到对黄河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直接赞美和深厚情感。
批注4:“啊!黄河!反复出现,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从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角度进行的,指出“啊!黄河!”这一短语在诗中的重复使用,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批注5:结尾铿锵有力,庄严豪迈。
从诗歌的语气和情感角度进行的,它评价了诗歌结尾部分的表达效果,强调其铿锵有力、庄严豪迈的语调和情感,体现了诗歌所传达的坚定和激昂的情感。
请在课文中选出最能体现黄河特点的内容两三处词句,仔细品味并加上批注。(精读歌词部分的“望黄河”和“颂黄河”,自主批注,准备交流。)
《黄河颂》这首诗的层次结构清晰,条理分明,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开篇呼告:诗人以呼告的方式直接称读者为“朋友”,直接揭示黄河形象和它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点明“歌颂黄河”这一主题。2、“望”中所见:通过“望”字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描绘了黄河波涛澎湃、浊流宛转、浩浩荡荡的气势。3、三个层次的赞颂:-赞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赞颂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赞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滋润。
4、由实到虚的升华:歌颂黄河地域宽广,泽及众生,并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5、“我”的描写:由“我”落笔,由“我”的“望”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6、写实与想象的结合: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理清楚,章法谨严。7、层次分明的铺垫:先是近镜头特写,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为下文的“颂”作了很好的铺垫。
《黄河颂》这首诗通过赞美源远流长、胸襟博大、气势磅礴的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英勇不屈、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团结抗战的坚定决心与一往无前的勇气。诗人借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激励中华儿女,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坚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黄河颂优秀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5《黄河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pptx、5《黄河颂》教学设计docx、5黄河颂练习docx、5黄河颂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5《黄河颂》导学案docx、《黄河入海》音乐会之《黄河颂》部分mp4、《黄河颂》朗诵视频mp4等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黄河颂作业ppt课件,共31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5 黄河颂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5黄河颂》课件pptx、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5黄河颂》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