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2 插秧歌一等奖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6.2 插秧歌一等奖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活动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种。在插秧农忙时节,我们能够感受到农民的辛劳,也能感受到劳动之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杨万里描绘的一幅生活图景,感受《插秧歌》的劳动之美吧!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以构思精巧,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而自成一家,形成独具一格的诗风,称为“诚斋体”。
代表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等,著有《诚斋集》。
首联选取其中的动词将第一句概括为“抛秧接秧图”,请同学们参照这个范例概括出剩下的四幅图景。诗歌的首联包含两幅图景,诗歌后三联可以分别概括为三幅图景。
《插秧歌》描绘了一幅农家总动员,雨中抢插秧苗的风俗图画,全诗写得趣、奇、巧、淳,试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自古以来,中国有着崇尚劳动、以劳动为美的文化传统。“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这些诗句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传统。立足于当下,我们当代青年更应该握紧劳动的接力棒,扛起肩上的重任,像千千万万个平凡朴实的劳动人民一样,用劳动、用奋斗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与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2019全国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C.诗中写到了农夫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能看到远处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6.2 插秧歌一等奖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吹响劳动号角,吟咏音韵之美,描绘劳动场面,品味画面之美,名场面,培养劳动品质,传承精神之美,示例一,示例二,示例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6.2 插秧歌图文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杨万里,水稻的种植过程,品读诗歌,分析诗歌特色,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6.2 插秧歌教学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关于水稻种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