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9.2 法律保障生活(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9.2 法律保障生活(课件)第1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9.2 法律保障生活(课件)第2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9.2 法律保障生活(课件)第3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9.2 法律保障生活(课件)第4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9.2 法律保障生活(课件)第5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9.2 法律保障生活(课件)第6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9.2 法律保障生活(课件)第7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9.2 法律保障生活(课件)第8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024)法律保障生活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024)法律保障生活授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元知识结构,生活在法治社会,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走近民法典,法不可违,犯罪与刑罚,远离违法犯罪,法律为我们护航,严于律己,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指引
    国家和社会生活实现有法可依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民事、行政、刑事违法行为
    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意志体现
    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面对犯罪要敢于、善于斗争
    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
    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
    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促社会和谐
    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后果
    树立正确是非观防患于未然
    规定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 法治观念】 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7 )
    思考:这件事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网民Thurman猫一杯与同事薛某共同策划、编造“拾到小学生秦朗丢失的作业本”系列视频脚本造成恶劣影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徐某某、薛某及二人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此后,各大平台对“Thurman猫一杯”账号进行了封号处置。
    思考:“邯郸中学生霸凌事件”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河北邯郸3名初中生霸凌同学并将其杀害掩埋” 2024年3月10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初一学生王某某被杀害并被掩埋。3月11日,涉案的张某某、李某、马某某3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全部抓获。4月8日,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发布案情通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核准追诉。
    任何罪行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人们随心所欲,矛盾和纠纷不能很好地解决,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生活需要法律来保障。
    在医院的取药窗口,有退役军人优先的标志
    交警对过往机动车驾驶员进行酒精检测
    银行柜员识别出电信诈骗后,阻止客户向诈骗账户汇款
    经过人民法院的调解,诉讼双方当事人在庭前达成一致,顺利解决纠纷
    思考:以上图片反映的情境与哪些法律相关?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法律是如何保障生活的。
    链接教材: 1.法律的特点及作用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链接教材: 2.法律的重要性 (1)法律是如何保障生活的 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通过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通过建立和实行各种社会制度,维护社会的文明和谐;通过调解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某小区四楼的业主陈某听到楼下刘某家装修声音异常,便下楼沟通。陈某发现刘某屋内的承重墙已被拆掉,便向物业公司和其他业主告知了这一情况。之后,陈某发现家里的地板开始抖动,还出现了下沉,墙壁也出现了很多裂痕。200多户居民被迫紧急疏散撤离。
    思考:以上图片反映的情境与哪些法律相关?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法律是如何保障生活的。
    业主委员会要求刘某恢复原状,但刘某表示,他砸的是自家的墙,与他人无关。无奈之下,业主委员会向有关部门举报了刘某。该部门根据民法典等法律的规定,依法责令刘某停止违法行为,对刘某进行立案调查,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对被拆改的墙体进行安全支护,制订墙体恢复方案,并追究刘某的法律责任。
    思考:结合相关法律知识,评价案例中刘某的行为。 结合上述案例,说说法律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链接教材: 2.法律的重要性 (2)法律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是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蕴含每一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法律通过设定个人权利的界限,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波洛克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第一条 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 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第一条 为了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保障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第一条 为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保障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法。
    思考:结合以上法律条文,说说法律是如何促进社会发展的。
    链接教材: 2.法律的重要性 (3)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法律为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事业发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秩序,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强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新时代社会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
    1. 法律的特点 2. 法律的作用(重点)
    1.【期中真题】小林上学就要迟到了,可在路口又遇到红灯,他看到有人通过,也跟着闯了过去。对小林的行为认识不正确的是( )A.只要没造成事故,就情有可原B.是盲目从众的表现C.是违法行为,也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D.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
    1. A 【解析】本题考查对法律的正确认识。题文中小林看到有人闯红灯的也跟着做的行为是盲目从众的表现,是缺乏规则意识、生命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的表现,容易发生交通事故,BC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他的行为应该受到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A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A。
    2.【月考真题】“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段顺口溜告诉我们(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法律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③法律是评判公民行为的唯一准绳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捍卫社会公平正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法律的认识。题文中的顺口溜表明法律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为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准绳。①②④说法正确。法律是评判公民行为的准绳,但不是唯一准绳,③说法错误。故选B。
    3.【期末真题】年迈的王先生常年患病,丧失了劳动能力,然而他的两个儿子多次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王先生的医药费和生活费,王先生一气之下将两个儿子告到了人民法院,2018年11月6日,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判决王先生的两个儿子平摊王先生的医药费,并每月支付王先生1000元的生活费。该案的判决充分说明( )①孝敬父母只是成年子女应尽的义务 ②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 ③法律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 ④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3. D 【解析】本题考查对法律的作用。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而不仅仅是成年子女应尽的义务,故①说法错误;依据题文描述可知,王先生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了自身的权益,法院的判决表明了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故②③④说法正确。故选D。
    4.【月考真题】“法律用处大,处处需要它。国家兴法治,兴旺又发达。权益受侵害,维权要靠法。守法又护法,利民利国又利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律维护社会稳定 ②法律指引、教育人向善 ③法律惩恶扬善,维护公民权益 ④什么问题都可以用法律来解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 A 【解析】本题考查对法治的作用的理解。题文告诉我们法治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作用。法律维护社会稳定,指引、教育人向善,故①②说法正确;法律惩恶扬善,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故③说法正确;④说法过于绝对,故④说法错误。故选A。
    5.【期末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大学生徐某很喜欢照相,有一次,她在一家照相馆拍了一张艺术照,自己非常满意。不久同学告诉她,她的照片被放得很大,放在照相馆的橱窗内做广告。徐某很生气,与照相馆沟通无果后将其告上了法庭。法院判决,照相馆的行为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侵犯了徐某的肖像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1)上述案例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什么特征?(2)上述案例体现了我国法律的哪些作用?

    相关课件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法律保障生活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法律保障生活说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标导学1,目标导学2,目标导学3,启思导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备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法律保障生活,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探究与分享,法律的规范作用,法律的保护作用,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第一目法律的特征,共同点,思考法律怎么实施,合作探究,探究与分享,我们应怎样对待法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