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11.2 犯罪与刑罚(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4464/0-17396218209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11.2 犯罪与刑罚(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4464/0-173962182102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11.2 犯罪与刑罚(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4464/0-17396218210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11.2 犯罪与刑罚(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4464/0-173962182108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11.2 犯罪与刑罚(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4464/0-173962182112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11.2 犯罪与刑罚(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4464/0-173962182115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11.2 犯罪与刑罚(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4464/0-173962182118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 11.2 犯罪与刑罚(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6714464/0-173962182122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犯罪与刑罚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犯罪与刑罚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元知识结构,生活在法治社会,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走近民法典,法不可违,犯罪与刑罚,远离违法犯罪,法律为我们护航,严于律己,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指引
国家和社会生活实现有法可依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民事、行政、刑事违法行为
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意志体现
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面对犯罪要敢于、善于斗争
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
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
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促社会和谐
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后果
树立正确是非观防患于未然
规定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 法治观念】 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7 )
余华英一审宣判,向受害人家属道歉!备受关注的余华英拐卖17名儿童案,等来了法院的判决。10月25日上午,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作出重审一审宣判,对余华英以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一审判决宣判后,杨妞花表示,在庭上第一次看到“余华英垂头丧气、双手发抖”,法院宣判后,余华英没有丝毫犹豫表示要上诉。“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我们也会继续准备二审,等到最终审判结果。”
余华英在一审重审判决宣布后双手发抖,当庭表示上诉,能够为她减轻处罚吗?这体现了什么?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
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50%以上15、16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14岁至16岁是非常危险的“犯罪年龄”。
思考: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法律、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预防违法犯罪。
2024年10月25日,余华英拐卖儿童重审一审宣判,人贩子余华英被从看守所带到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参加宣判。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余华英拐卖儿童案做出重审一审宣判,对被告人余华英以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余华英当庭表示上诉。
视频:余华英犯罪历程!
通过分析余华英案——了解犯罪与刑罚
思考:余华英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她违反了哪部法律?其作用和内容是什么?
链接教材: 1.刑法的内容和作用? (1)内容 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2)作用 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拐卖妇女、儿童罪】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
杨妞花当庭控诉余华英余华英对杨妞花的伤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身体折磨:余华英在拐卖过程中对杨妞花进行了身体上的折磨,包括用热水烫她的头和殴打她。②心理创伤:杨妞花被带到了河北邯郸的农村,开始了一个新的生活。在这里,她不仅要承受繁重的家务,还要忍受周围人的异样眼光。这些经历对她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当杨妞花长大并开始寻亲之旅时,她得知父母因为她的被拐而悲痛离世,这成为了她心中永远的痛。这些伤害不仅对杨妞花的身体造成了痛苦,更在她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思考:结合《刑法》规定,从危害程度、违反规则、行为后果等方面,对余华英涉拐卖儿童罪行为进行分析。
链接教材: 2.犯罪的含义及特征? (1)含义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并依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链接教材: 2.犯罪的含义及特征? (2)特征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任何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当危害性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构成犯罪。 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在法律上的表现,即犯罪是触犯了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分界线。 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思考:迎接余华英的必然法律后果是什么?
链接教材:3.刑罚的含义和分类? (1)含义:刑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2)分类: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思考:众人为什么齐力制止歹徒?
思考:女生应对违法犯罪的行为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广州女生见义智为,巧助民警捉贼
链接教材: 4.面对犯罪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做? (1)面对犯罪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2)更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有勇有谋地同犯罪行为做斗争。
1. 刑法的内容和作用?2. 犯罪的含义及特征?(重点)3. 刑罚的含义和分类? 4. 面对犯罪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做?(重点)
1.【期中真题】无业青年胡某,手持三棱刮刀,抢夺多名中小学生的财物并殴打拒交钱物的学生。受害学生拨打110报警。最终,胡某以涉嫌抢劫罪被刑事拘留。下列对胡某违法行为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胡某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②胡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③胡某的行为违反的是民事法律④胡某的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 D 【解析】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胡某因涉嫌抢劫罪被刑事拘留,这说明胡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罚处罚。可见,②④分析正确。故选D。
2.【月考真题】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对刑罚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小赵: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应受刑罚处罚性 ②小钱:刑罚是指公安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③小孙:刑罚分为主刑和有期徒刑两大类 ④小李:刑罚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 D 【解析】课本知识告诉我们,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应受刑罚处罚性;刑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可见,①④理解正确,②③理解不正确。故选D。
3.【期末真题】中学生小强在公交车上发现小偷行窃,机智提醒并协助其他乘客抓获了两名小偷。下列对小强的行为认同的是( )①用一切手段同违法行为作斗争②善于斗争,保全自己,减少伤害③多管闲事不利于保护自己 ④见义“智”为,讲究策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 D 【解析】 通过审题不难发现,①③说法错误。在公交车上发现小偷行窃,中学生小强机智提醒并协助其他乘客抓获了两名小偷,这说明小强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做到了善于斗争,保全自己,减少伤害;做到了见义“智”为,讲究策略。可见,②④应选。故选D。
4.【月考真题】八年级学生小赵在放学时发现邻居家大门敞开,一群人在忙前忙后地搬运家具,但是没有见到邻居本人出现,于是小赵留了个心眼儿,在自家门后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并且记下了搬运的卡车的车牌号。后来证实,那是一伙窃贼。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懂得防范侵害,见义巧为②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③要懂得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特殊保护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 A 【解析】 通过审题不难发现,③④与题干材料不符。小赵在自家门后拍了几张照片,并且记下了卡车的车牌号,这启示我们要懂得防范侵害,见义巧为;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可见,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
5.【期末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县未满18周岁的学生阿斌等三人,因父母工作忙,疏于管教,平时在学校不认真学习,常与社会上的闲散青年交往,沉迷网络游戏。为了获得上网的费用,他们在某茶馆附近多次对路过的行人持刀抢劫。该县人民法院依法分别判处三人有期徒刑二年零三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0 000元。(1)阿斌等三人的持刀抢劫行为属于哪一种性质的行为?请结合材料写出你的判断理由。(2)为避免类似案件的发生,请你分别向学校和同龄人提几点建议。
5. 【解析】(1)属于犯罪行为。(2分)因为阿斌等人多次持刀抢劫的行为符合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3分)(2)学校: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和法治教育。②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③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未成年人。 同龄人:①树立法律意识,遵纪守法。②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拒绝不良诱惑。③防微杜渐,正视错误,勇于改过。(每点1分,共5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犯罪与刑罚授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新课导入,学习目标,刑法的作用,犯罪的含义及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受到刑罚处罚,刑罚的含义及分类,有期徒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备课ppt课件,共20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图文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