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小学科学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和课件
小学苏教版(2024)9 玩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2024)9 玩空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玩空气》以空气为探究对象,借助泡泡游戏、注射器实验以及生活应用思考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趣味体验中深入认识空气的特性,如空气能占据空间等,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空气有所感知,但对其特性缺乏深入理解。他们好奇心强、好动,喜欢趣味性的活动,但在科学探究的方法和逻辑思维方面有待提升。教学时需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实验准确判断泡泡里有空气,并理解空气在泡泡形成中的作用,清晰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
2.尝试吹出“泡中泡”、制造更大泡泡,探索与空气相关的玩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分析运输物品包装和保护易碎物品的方法,理解空气在其中的应用原理,提高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善于观察、积极思考的科学素养,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泡泡里有空气,掌握利用空气玩泡泡游戏的方法,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原理。
[难点]理解吹出“泡中泡”、制造更大泡泡的原理,以及空气在保护易碎物品中的作用机制。
【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泡泡水、注射器、吸管、各种用于包装的材料(如泡沫、气泡膜、报纸等)、粉笔、杏仁瓦片饼干(或其他易碎物品)、盒子、透明塑料薄膜。
2.教学PPT(《玩空气》PPT)、记录纸、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3分钟)
1.教师播放一段孩子们在户外开心玩泡泡的视频,提问:“同学们,玩泡泡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想过泡泡里有什么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2.展示PPT中“探究泡泡里有什么”的页面,引出本节课主题“玩空气”,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且喜爱的玩泡泡场景导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为后续探究活动营造积极的氛围,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堂学习。
(二)探究泡泡里有什么(10分钟)
1.教师展示PPT中用注射器验证猜想的实验步骤:
在桌面上滴一滴泡泡水。
将空气注入泡泡水。
抽出泡泡里的空气。
2.教师示范实验操作,强调实验要点,如注射器使用方法、滴泡泡水的量等,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3.学生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将看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纸上。实验结束后,各小组讨论并交流实验结果。
4.教师邀请小组代表汇报实验发现,总结得出泡泡里有空气的结论,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在泡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小组合作实验和交流讨论,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实验原理,得出科学结论。
(三)玩泡泡拓展活动(12分钟)
1.吹出“泡中泡”挑战:教师展示PPT中“试试能不能吹出‘泡中泡’”的页面,讲解吹出“泡中泡”的方法(如先吹出一个大泡泡,再将吸管轻轻伸进大泡泡内,吹出小泡泡),鼓励学生尝试。
2.制造更大泡泡:展示“想办法造出一个更大的泡泡”页面,引导学生思考改变泡泡水配方、吹气方式、使用工具等方法来制造更大泡泡,学生分组进行尝试和探索。
3.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创新尝试,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分享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
[设计意图]设置具有挑战性的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感受空气与泡泡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
(四)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12分钟)
1.运输物品包装分析:教师展示PPT中运输玻璃、陶瓷等物品的包装图片,提问:“运输这些易碎物品时,为什么采用这些包装?这些包装有什么相同之处?”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并讨论。
2.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总结出这些包装利用空气的缓冲作用来保护物品,空气可以减少物品受到的冲击力。
3.保护易碎物品实践:教师提出问题“想办法让粉笔掉在地上不会碎”,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如泡沫、气泡膜、报纸等)进行设计和实践。
4.学生完成设计后,进行粉笔掉落测试,检验方案效果。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保护方法,并分享设计思路和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将空气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分析和实践,理解空气在保护易碎物品中的应用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关注度。
(五)课后作业布置(3分钟)
1.教师展示PPT中“要想将这盒易碎的杏仁瓦片饼干完好地寄给远方的朋友,可以怎么做呢?”的作业要求。
2.让学生课后思考并设计包装方案,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下节课进行分享和讨论。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是课堂知识的延伸,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巩固对空气在保护易碎物品中应用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持续探索兴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7 找空气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3 捏泥巴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2024)一年级下册(2024)2 玩沙子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