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7 课《 陋室铭 》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7 课《 陋室铭  》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页
    第17 课《 陋室铭  》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页
    第17 课《 陋室铭  》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页
    第17 课《 陋室铭  》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页
    第17 课《 陋室铭  》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页
    第17 课《 陋室铭  》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页
    第17 课《 陋室铭  》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页
    第17 课《 陋室铭  》课件人教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陋室铭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陋室铭授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疏通文意,人儒雅,事高雅,托物言志,周敦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和州刺史。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粗读课文后,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你认为陋室简陋吗?)
    (2)“陋室”为什么“不陋”?
    (3)在这8个字中,哪两个字最为关键?
    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对立的双方进行对照比较。
    类比:把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两者放在一起比较。
    对比:相反的人或物,目的是赞扬或贬低
    类比:相同或相似性质,目的是论证观点
    类比:不是修辞,主要用于说明和论证
    1.小明相比于小华,更加的稳重和冷静。
    2.一个部队的将军对于士兵来说就像是火车头与车厢。
    3.今天比昨天热的多啦。
    4.恰当的赞扬对孩子的作用就像阳光对于花朵的作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以比兴手法开篇。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也可因主人品德好而名和灵的性质。
    1.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室不陋?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上”,“入”,化静为动,写出“苔”“草”的神态,也将外景引入室内,为下文写室中人、室中事做好了铺垫。
    一绿,一青,色彩鲜明,彰显“苔”“草”的色泽,也映衬出陋室环境的幽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欲知其人应知其友。既然谈笑的、往来的都是些知识渊博的贤友,“陋室”主人的德才之高,自然不言而喻。
    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丞相,著名政治家; 子云,即扬雄,西汉著名文学家:他们都是历史上名声显赫的人物,一个在政治上建立奇功,一个在文学上很有造诣。他们都是古代名贤。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正面,实写写了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
    反面,虚写写了主人不受世俗羁绊
    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 亭。
    作者借此来和自己的陋室类比,举例论证“陋室不陋”,同时亦是以古代圣贤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有远大志向,想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干出一番事业的愿望,暗示“陋室不陋”的原因,他没有隐居,他也并不消极,他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3.作者在文末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
    孔子作为万世师表,他的话语更具有雄辩的力量。作者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引证“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文中起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作用,有力表现陋室主人甘居陋室而不以为陋的品质。
    全文没有一个字直接表明作者的志向,却又处处可以读出他的远大抱负,请问这种表现手法是什么?
    1.定义: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等
    2.作用:增强表达的生动形象性,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陋室(陋室的环境及主人日常生活)
    ——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这篇铭文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景——幽雅人——儒雅 事——高雅
    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器物,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仿照《陋室铭》的格式,写一篇铭文表达自己的某种志趣和追求。可参考的题目有:《教室铭》《宿舍铭》《朋友铭》《学习铭》《学生铭》《公仆铭》等。
    学生铭 天赋不高,有志则行。成绩不佳,发奋则灵。斯是求学,唯苦唯勤。读书破万卷,求知凭悟性。谈笑添学问,思辨助长进。 可以明事理,冶性情。无世俗之乱耳,有墨香之赏心。学海巧为舟,书山行捷径。吾辈云:“何乐而不为?”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爱莲说 ”即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周敦颐(1017-1073) ,北宋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甚蕃( ) 淤泥( ) 濯( ) 清涟( ) 蔓( ) 亵玩( ) 噫( ) 颐( ) 鲜有闻( )隐逸( )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呀”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语气助词连用,表示肯定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yī 叹词,相当于“唉”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1、古今异义: 1)亭亭净植 古义: 今义: 2)陶后鲜有闻 古义: 今义:
    2、一字多义: 1)可 可爱者甚蕃 可远观 2)谓 予谓菊
    3、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
    名词蔓、枝用作动词,生藤蔓,生枝节
    1.文章题为“爱莲说”也就是“说说我对莲花的爱”,作者究竟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这些句子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赞美莲的?表现了莲花哪些美好的品质?
    3.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美好的姿态气质端庄严肃,品行高洁,令人敬重
    1.为什么说菊是花之隐逸者?陶渊明为何对菊情有独钟?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菊之爱”有两重含义: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二是保持独立的人格。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他远离污浊的官场、喧嚣的尘世,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
    2.为什么说牡丹是富贵者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反映了人们怎样的生活态度呢?
    牡丹绚丽浓艳,国色天香,因此它是雍容华贵的象征。唐朝初期,特别推崇牡丹,把它视为珍品,誉为国花。到贞元时,对牡丹的赏玩,更成为盛行长安的风气。暮春时节,车水马龙,权贵们不惜高价争相购买。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三条九陌花时节,万马千车看牡丹。” ——徐凝
    作者用“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婉曲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3、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
    秋季开花,迎寒斗霜,清高避世
    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写作手法叫衬托。
    高洁质朴正直端庄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君子身居浊世 洁身自好
    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全文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再读《短文两篇》,比较《陋室铭》和《爱莲说》的异同。
    1.《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他要像莲一样身处污浊的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不哗众取宠,也不炫耀自己。他洁身自好,庄重,卓然挺立,纯正无邪,端庄严肃,品格高尚,因而声名远扬,被人尊重。 “出淤泥而不染”是说在污俗恶劣的环境中,能不为环境而改变,洁身自好,保持清白、正直、纯真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品格,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和追求的人生境界。
    2.朗读课文,说说这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1.托物言志,立意高远。
    作者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既是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表现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文中分别赋予菊、牡丹和莲以特定的象征意义,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做了精辟的概括,突出地表明作者“出淤泥而不染”这一为人立本的道德信念。
    本文先后用菊花、牡丹衬托莲:第一次衬托,表明自己喜爱的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了莲的品格高于百花;第三次衬托,以牡丹反衬,以菊花正衬,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
    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陋室铭》和《爱莲说》这两篇短文在写作特色和思想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
    (1)在写作特色上,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陋室铭》借陋室抒发了作者安贫乐道的志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爱莲说》借赞美莲花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2)两篇文章都对所描写的事物进行了生动传神的描绘。《陋室铭》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情趣等方面由表及里地刻画“陋室”主人的情操;《爱莲说》则从莲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角度来赞美君子的品格。 (3)在思想内容上,两篇文章都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陋室铭》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爱莲说》表现了作者在污浊的世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本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可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别喜欢……因为……”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
    例如 花中四君子:梅花、竹子、兰花、菊花;学校的榕树、小草;教室的黑板、粉笔。其它:蜡烛等。但要注意内在联系。
    例如:我喜爱梅花,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坚强不屈。 说:我喜爱……,因为它是……,……。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陋室铭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陋室铭集体备课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天下第一铭”,《陋室铭》,读懂文句,读懂文意,字词归纳,重点积累,研读课文,一复习旧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陋室铭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陋室铭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陋室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试讲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试讲课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自主学习,◆生难字,文本探究,第一层,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