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同步教案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保护人身权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保护人身权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时分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整体概况
一、课程标准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作为七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聚焦法治社会的相关内容,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教育的重要组 成部分。本单元共设计了三课,分别为“法律为我们护航”“走近民法典”“远离违法犯罪”。本单元从日益完善的法 律体系、法律保障生活、认识民法典、保护人身权、保障财产权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为学生进 一步理解法治理念在社会生活中的全面应用奠定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积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法治意识薄弱,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之前可 能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法律知识,如交通规则、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但这些知识往往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在学习 “生活在法治社会”这一单元时,学生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的法律知识体系,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因此,教 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法律知识框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 生初步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
四、课时分配
第九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每框1课时)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每框1课时)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每框1课时)
第 四 单 元 153
核心素养目标
★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及特征。(法治观念)
★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 (法治观念)
★认识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果,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观念)
学习内容要求
★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教育) ★认识民法典对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意义。(法治教育)
★认识犯罪的基本概念,了解刑罚的主要类型;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 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违法犯罪行为。(法治教育)
★辨别媒体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等合法权益。(法治教育)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
第 2 框 保护人身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人身权的主要内容,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法治观念) 2.培养尊重他人、自我保护的社会责任感。(责任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人身权的定义、分类及主要内容。
2.保护人身权的法律措施和实际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一、导入新课
案例导入:小张与小陈的故事
小张和小陈是门对门的邻居,两家因生活琐事产生 矛盾。小张为发泄心中怨恨,故意买一只小狗并起名 “小陈”,并且经常趁邻居小陈在家时用该名字唤其小 狗,小陈为此上门质问小张,小张说:“我自己养的狗,爱 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关你什么事?”此后,小张非但不 改,反而变本加厉,常常在小区内当众以“小陈”之名唤 其小狗,小陈深感受辱,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教师讲述:小张的行为侵犯了小陈的什么权利?如 果你是小陈你会怎么办?让我们一起学习“保护人身 权",用法律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新课讲授
1.人身权初感知
活动一:角色扮演——小组内成员分配角色,模拟 情境
情境一:学校为身体不适的学生提供帮助,并及时 15 8 道德与法治 · 七年级下 · 教师使用说明
联系学生家长。
情境二:快递电子运单上隐去姓名、电话号码和地 址的一部分。
议题:(1)以上情境反映了人们的哪些权利受到保 护?(2)当这些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如何维护?
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教师总结:(1)人身权的含义:人身权包括生命权、 健康权、肖像权、隐私权等。
(2)人身权的作用:我们都希望享有充分的人身自 由,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能够有尊严地生 活。拥有人身权,我们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人身权,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3)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生命和健康是我们参 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对于每个人来 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当自身生命和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 害时,我们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我们要关爱他 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做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事情。
2.人身权深探究
活动二:案例分析
多媒体出示案例:马某在网络群聊中使用了一个用 同事杨某照片制成的表情包。杨某看到后找到马某,要 求马某删除表情包,否则将向人民法院起诉马某。马某 觉得杨某小题大做,认为自己将杨某有搞怪动作的照片 制成表情包,使用范围仅局限在群聊中,自己的行为并 不侵犯杨某的肖像权。
议题:(1)你如何评价马某的行为?(2)杨某应该维 权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教师总结:法律保护肖像权。肖像是每个人人体容 貌的有形识别标志,再现了个人基本特征。我们有权依 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 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 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 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 有规定的除外。
活动三:情境模拟
设置几个模拟情境,如面对个人日记被偷看、个人 住宅被私闯等,让学生分组进行应对练习。
议题:上述情境侵犯了我们的什么权利?我们应该 如何维护这一权利?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教师总结:法律保护隐私权。隐私是我们的私人生 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 信息。保护隐私权的作用:法律规定隐私权,划定了个 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保障了我们私生活的自由与 安宁,保护我们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 扰。尊重和保护隐私权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要求,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人身权的基本知 识和保护方法,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 力,学会了在面对侵权行为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身 及他人的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法律保护生命权和健康权 保护人身权、法律保护肖像权
法律保护隐私权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增强了教学 内容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但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案例分析时显得力不从心,需进一步加强对法律条文的讲解和训 练,提高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引入更多互动性和实践性强的教学资源,如模拟法庭、法律知识 竞赛等,持续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学会自我保护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时分配,依赖性依然存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第十课 保持身心健康滋养心灵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具体课时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表格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