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七年级下册同步教案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保障财产权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保障财产权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时分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整体概况
一、课程标准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作为七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聚焦法治社会的相关内容,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教育的重要组 成部分。本单元共设计了三课,分别为“法律为我们护航”“走近民法典”“远离违法犯罪”。本单元从日益完善的法 律体系、法律保障生活、认识民法典、保护人身权、保障财产权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为学生进 一步理解法治理念在社会生活中的全面应用奠定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积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法治意识薄弱,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之前可 能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法律知识,如交通规则、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但这些知识往往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在学习 “生活在法治社会”这一单元时,学生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的法律知识体系,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因此,教 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法律知识框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 生初步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
四、课时分配
第九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每框1课时)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每框1课时)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每框1课时)
第 四 单 元 153
核心素养目标
★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及特征。(法治观念)
★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 (法治观念)
★认识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果,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观念)
学习内容要求
★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教育) ★认识民法典对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意义。(法治教育)
★认识犯罪的基本概念,了解刑罚的主要类型;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 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违法犯罪行为。(法治教育)
★辨别媒体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等合法权益。(法治教育)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
第 3 框 保障财产权
教 学 分 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财产权的主要内容,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法治观念)
2.增强学生维护自身财产权的法律意识,激发学生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法治社会的向往。(法治观念) 3.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中遵循诚信原则。( 责 任 意 识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财产权的主要内容。
第四单元 159
2.保护财产权的法律措施和实际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维护财产权。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商君书》——家兔野兔说
一只野兔在前面奔跑,有一百多人在后面追,并非 这只兔子可以分为百份,而是由于这只兔子“名分未 定”,每个人都想捕为己有;而对于集市上众多的兔子, 谁也不能随便拿,就连小偷也不敢轻易下手,这是由于 它们的名分已经确定,不能再争夺了。在野兔权属未定 的情况下,超凡的圣人也会去追逐它;而在权属已定的 情况下,贪婪的盗贼也不能随意掠取。
教师总结:家兔和野兔之所以出现百人逐之和盗不 敢取的现象,就在于一个名分已定, 一个名分未定。那 么,当今社会如何避免出现财物追逐乱象,实现社会稳 定?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保障财产权”。
二、新课讲授
1.财产权初感知
案例速递:何某通过银行向他人转账时,误将两万 元转给了宋某。何某发现转错人后,请求宋某退还两万 元,遭到宋某拒绝。何某催讨未果,遂将宋某诉至人民 法院。人民法院根据交易记录作出判决,责令宋某返还 何某两万元。
议题:查阅民法典,找出何某诉请宋某返还两万元 的法律依据。
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小组代表汇报。 (讨论要点:案例中的财产权是什么?如何被侵犯的? 应如何维权?)
教师总结:(1)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财产,财产是人们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我国法律保护公 民的合法财产。
(2)保护合法财产:当合法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可 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 有 权 。
(3)财产所有权的含义: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 对自己的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作用:我们拥有的合法财产,是实现其他权利的物质基 础。切实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对于保障人们的正常 生活、激励人们创造和积累财富、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
160 道德与法治 · 七年级下 · 教师使用说明
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财产权懂维护
案例展示:多媒体出示教材第89页的“探究与分享” 议题:你是否赞同老刘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展示。
教师总结: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日 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订立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 法律保护。合同为当事人之间确立的合法权利义务关 系,受法律保护。遵循诚信原则、依法履行合同是合同 当事人的义务,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体现,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 正常的经济秩序。
3.珍视知识产权
模拟法庭: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活动,模拟知识 产权纠纷案件的审理过程。
角色分配:学生分别扮演法官、律师、当事人等角色。 审理过程:模拟法庭调查、辩论、判决等环节。
法律咨询:设置法律咨询环节,学生可以向教师或 法律专家咨询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问题。(咨询内容: 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方法、维权途径等)
议题:法律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
教师总结:法律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人们对 其智力成果等依法享有的权利,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 源。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保护知 识产权就是尊重劳动、保护创新。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尊重他人的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 力成果的事情。
4.法律保护继承权
案例展示:王某有一儿一女。王某的老伴去世后, 女儿精心照顾王某十多年,儿子则对他漠不关心。王某 立下遗嘱,将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女儿,并作了公证。 王某病故后,儿子认为自己也有继承权,要求均分遗产。
思考:你支持王某儿子的诉求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法律保护继承权。在我国,继承的方式
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法定继承是指由法律直 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按法律规定的遗产份 额分配原则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方式。遗嘱继承 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继承 被继承人遗产的继承方式。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它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 处分财产。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模拟 法庭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了财产权的定义、类 型及其重要性,掌握了财产权保护的法律途径和维权方 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财产权的观念和维护 自身财产权的法律意识。通过实践操作和心得分享,学 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财产权保护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法律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保障财产权
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法律保护继承权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授学生保护财产权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讨论活动,对财产权的保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在模拟法庭 中的表现不够自信,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在未来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 素质。同时,也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要求。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时分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一,课件展示,小组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