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 同步教案+配套课件
化学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2.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与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通过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概念与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学PPT及相关视频。
试剂和器材:试管、镊子、镁片、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
2.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1.大多数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
2.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置换反应
1.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2.特点: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导入】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
【提问】为什么先有青铜器时代后有铁器时代呢?
【讲述】通过研究发现:金属的用途不仅与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密切关系,而且与它们的化学性质也有密切关系。
【过渡】那么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呢。让我们开启今天的学习。
观看,倾听。
通过介绍不同时代人类所使用的不同材质的工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环节二
新课讲解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指导阅读】阅读课本P10页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关于铝的部分。
【讲述】金属铝的发现比铜、铁晚很多年,但铝如今的产量仅次于铁,这与它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就是铝有很强的抗腐蚀性能。
【讲述】常温下,铝和氧气能发生反应,在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这正是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镁和铁都能与氧气反应。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和镁、铁一样,都能跟氧气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吧!
【讲述】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
1.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2Mg + O2=2MgO(白色) 4Al + 3O2=2Al2O3(白色)
2.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3Fe + 2O2eq \(=====,\s\up7(点燃),)Fe3O4(黑色)
注意:铁在纯氧中才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Cu + O2eq \(====,\s\up7(△),)2CuO(黑色)
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特点可以归纳为:金属 + 氧气→金属氧化物(该类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3.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俗语“真金不怕火炼”充分体现了这句话,这也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而这也正是金制品耐腐蚀的原因。
【总结】从以上实验事实可以看出: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而金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所以说: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因此,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剧烈程度我们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即金属与氧气反应越容易、越剧烈,金属越活泼;反之,金属越活泼,越易与氧气发生反应,且同等条件下反应越剧烈。
【提问】(1)根据所学知识,你能解释为何不宜用钢丝球来擦洗铝制餐具吗?
(2)为什么做金属有关实验时要用砂纸打磨呢?
【总结】
用钢丝球擦洗铝制餐具时,会刷掉铝制品表面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对铝制品有损坏,缩短铝制品的使用寿命。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
阅读课本,了解为什么铝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能。
倾听、理解并记忆。
倾听、理解并记忆。
倾听、理解并记忆。
思考,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倾听,并修正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取关键信息能力。
通过讲述,让学生认识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了解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
通过讲述和已有经验,让学生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但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
培养学生的对比能力,证明镁铝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通过两个设问,加深学生对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的认识。
环节二
新课讲解
二、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过渡】很多金属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还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金属能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可反映金属的活动性。
【提问】有人说:为了鉴别黄金的真伪,可将黄金饰品放入稀盐酸或稀硫酸中浸泡,观察有无气泡产生,便知真假。
你认为有道理吗?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活动任务】阅读课本P10-P11页,带着以下问题展开探究。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反应?
(2)从反应类型来看,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有什么特点?
【合作研究】实验探究: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
实验步骤:
在试管中放入少量镁,加入5 mL稀盐酸,将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并判断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
参照上述实验步骤,分别向盛有少量锌、铁、铜的试管中加入5 mL稀盐酸, 观察现象。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示: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即金属颗粒大小要相同、
盐酸浓度也要相同等,只改变金属的种类。
实验记录:
【过渡】镁、锌、铁、铜与稀硫酸的反应也是如此吗?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探究一下吧!
【合作研究】实验探究: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
实验步骤:
参照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实验,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
提示: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即金属颗粒大小要相同、
硫酸浓度也要相同等,只改变金属的种类。
实验记录:
【总结】
由上述两个实验探究可以得出,镁、锌、铁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铜不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从反应现象来看,镁、锌、铁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是不同的,镁最剧烈、锌较剧烈、铁较慢。所以:
因此,根据金属是否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我们可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即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越剧烈,金属越活泼;反之,金属越活泼,越易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且同等条件下反应越剧烈。
【思考讨论】请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反应?
问题2:哪些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哪些金属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总结】
问题1:不是。
问题2:镁、锌、铁等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氢气;铜、金等不活泼金属不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提问】市售的假黄金的主要成分是黄铜(即铜锌合金),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浸泡的方法来鉴别真伪了吧?
【总结】金的活动性比铜还弱,所以不会与盐酸或硫酸发生化学反应;而假黄金中含有锌,它会与盐酸或硫酸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体。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观看,思考。
按实验步骤组织活动或观察教师演示实验,记录实验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倾听,记录笔记。
按实验步骤组织活动或观察教师演示实验,记录实验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倾听,记录笔记。
思考,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问题。
以真假黄金的鉴别逐步引入金属和盐酸反应的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组织、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组织、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环节二
新课讲解
三、置换反应
【提问】对于能发生的反应,观察这些反应,根据其化学方程式,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
【总结与交流】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可知,镁、锌、铁、氢气都是单质,氯化氢、硫酸、氯化镁、氯化锌、氯化亚铁、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都属于化合物,所以这几个反应都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讲述】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这种反应叫作置换反应。
例如:Mg + 2HCl=MgCl2 + H2↑
Zn + H2SO4=ZnSO4 + H2↑
Fe + 2HCl=FeCl2 + H2↑
特点:单质 + 化合物→单质 + 化合物
通式:A + BC → B + AC
判断方法:
1.反应前后均为两种物质
2.反应前后均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思考讨论】运用表格将置换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进行比较。
【总结】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的特点、通式归纳
观察和比较所给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共点。
倾听,记录笔记。
思考讨论。
倾听,记录笔记。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讲述,让学生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与特征,以及判断方法。
归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的特点、通式,加深对这几个反应类型的认识。
环节三
拓展延伸
【播放】【化学天地】非金属的置换反应
观看视频。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随堂作业
PPT展示。
做题。
通过习题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环节四
课堂小结
展示PPT第23页。
倾听并理解。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便于学生记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2024)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精品第1课时教案,文件包含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pptx、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导学案doc、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docx、三星堆黄金面具mp4、辨别真假黄金mp4、金属与酸的反应mp4等6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