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7.2 运动的快慢 速度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7.2 运动的快慢 速度导学案,共6页。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eq \a\vs4\al(学习内容一)
比较物体或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及速度的定义
自主预习
查阅《龟兔赛跑》的故事,思考:
1.运动的描述
(1)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木是__静止__的,兔子是__运动__的,乌龟是__运动__的;
(2)以乌龟为参照物,树木是__运动__的,兔子是__运动__的,地面是__运动__的。
2.运动快慢的描述
(1)我们平常认为兔子跑得快,是如何来进行判断的?
(2)在这个故事中,结果是狐狸裁判判定乌龟赢了,说明应该是乌龟跑得快,这又是如何来判断的?
合作探究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以龟兔赛跑为例,分析讨论生活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路程。
(2)相同路程比时间。
想想议议:如果两个人运动的时间不同,经过的路程也不同,如何比较它们谁运动得更快?
2.速度
(1)想想做做:甲、乙两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甲10 s前进50 m,乙2 s前进8 m。怎样表示这两人骑车的快慢?
提示:可利用刚才学到的比较快慢的方法来思考计算。
(2)速度:
汽车所通过的路线长度叫路程。路程的单位是长度的单位,米或千米等。1秒、1分、1小时叫做单位时间。只要用物体通过的路程去除以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求出物体的速度。知道了速度就能比较它们的快慢了。
(3)定义:物体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4)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v=eq \f(s,t)
计算出上例中甲乙两人的速度。
(5)单位:m/s、km/h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成的。常用的长度的单位是m,时间的单位是s,所以速度的单位是m/s,读作“米每秒”,单位中的分数线读作“每”。交通运输中常用“km/h”作速度的单位。
单位换算:1 m/s=3.6km/h;
1 km/h=eq \f(1,3.6)m/s
(6)速度单位表示的物理意义:
如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 m/s,表示人步行 时 1 s 内通过的路程是1.1 m。
3.速度的计算
某运动员在110 m跨栏比赛中,成绩是12.91 s,该运动员平均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0 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大?
①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②解计算题,要求写全已知、求、解、答。单位可在已知中统一。
③解题过程,根据要求写出公式(或由此得到的导出式),然后按公式逐项代入已知数值和单位。单位要统一到符合解题要求,最后得出计算结果。
④进行检验,无误后,写出答案。
eq \a\vs4\al(学习内容二)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自主预习
1.物理学中,把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把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可以用平均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合作探究
1.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由于物体的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所以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但不能认为:在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也不能认为:在时间一定时,路程与速度成正比。
2.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想想做做: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记录了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的数据如下表,试用描点法描出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
通过画图像,可以看到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是一条直线。
3.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
(1)思考:从北京开往上海的列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吗?它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从北京开往上海的列车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这是常见的一种运动。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在要求不很精确,粗略研究的情况下,可以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
(2)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3)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即 v=eq \f(s,t)
学习点拨
1.运动快慢的比较
(1)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的远近——观众的方法。
(2)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多少——裁判的方法。
2.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3)公式:v=eq \f(s,t)
(4)单位:m/s km/h
3.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这种运动就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4.判断匀速直线运动的方法有:速度的大小不变,运动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两者同时具备。
5.平均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千万不能把几个速度相加求平均值。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运动路程长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短,速度一定大
C.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2.汽车的速度是36 km/h,优秀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是10 m/s,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自行车每分钟通过0.6 km的路程,三者速度相比较( D )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3.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1 s 内通过的路程是2 m,第 2 s 内通过的路程是3 m,第3 s 内通过的路程是4 m,则( C )
A.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B.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C.前3 s 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
D.后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4 m/s
4.钢球沿20 m长的斜面滚下后,又在水平地面上滚动25 m距离才停止。钢球在斜面和地面上滚动时间分别是5 s和10 s,则钢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4__m/s,在水平地面上的平均速度是__2.5__m/s,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3__m/s。
时间t/s
1
2
3
4
路程s/m
1
2
3
4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10.4 浩瀚的宇宙导学案,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10.1 探索微观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物质的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2024)9.1 浮力学案及答案,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