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七下《爱莲说》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

    七下《爱莲说》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第1页
    七下《爱莲说》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第2页
    七下《爱莲说》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第3页
    七下《爱莲说》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第4页
    七下《爱莲说》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第5页
    七下《爱莲说》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第6页
    七下《爱莲说》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第7页
    七下《爱莲说》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第8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七下《爱莲说》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七下《爱莲说》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练文学文化常识,宋代理学,“漉溪先生”,了解作者,了解文体,练文言字词积累,一练课下注释,二练一词多义,水陆草木之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宋道州营道人,( ) (填写朝代)哲学家,( )的创始人。 他不慕钱财,淡泊名利, 胸怀坦荡,人品高洁。晚年隐居在庐山莲花山下,他将门前的小溪命名为家乡的濂溪,还在那里建了濂溪书堂。世称( )
    "说"是古代( ) 的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杂文。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爱莲说》的意思就是( )
    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
    说说喜爱莲的原因,说说喜爱莲的道理。
    1.蕃:2.独:3.染:4.濯清涟而不妖:濯:涟:妖:5.中通外直,
    6.不蔓不枝:蔓:枝:7.香远益清:8.亭亭净植:亭亭:植:9.亵玩:亵。10.噫:11.鲜: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8.至于斟酌损益 有所广益
    名词作动词,长枝蔓,长枝杈。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喜爱莲花,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播更加清芬;笔直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
    1.说说《爱莲说》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骈散结合。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2.《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以“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入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 “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不苟和豁达;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
    3.课文除了写莲,还写了菊和牡丹,作者这么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以莲为中心,用菊、牡丹来衬托莲花,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君子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4.请比较本文与《陋室铭》在思想内容 、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上的异同。 思想内容上:两文都借具体的“物”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志趣。《陋室铭》借“陋室”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而《爱莲说》借“莲”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艺术手法上: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陋室铭》还使用了类比的手法和比喻、引用反问等修辞手法,而《爱莲说》着重运用衬托和象征的手法来表现主题。 语言风格上:两文的语言都骈散结合,《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2022·重庆·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全文(周敦颐)
    6.下列各项对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蕃”,《说文解字》解释为:从帅番声,草茂也,引申为 “众多”。由此可知,“可爱者甚蕃”中“蕃”的意思为“多”。B.“蔓”在“青树翠蔓”中是“藤蔓”的意思,互文印证,可知 “不蔓不枝”中的“蔓”也是“藤蔓”的意思。C.“精益求精”中的“益”是“更加”的意思,据此推断,“香 远益清”中的“益”也是“更加”的意思。D.查阅词典,“植”有以下义项:①栽种;②竖立;③生长。结 合语境,可知“亭亭净植”中的“植”是“竖立”的意思。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出自淤泥却不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娇艳。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8.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主要描写莲花,第二段对莲、菊和牡丹的不同品 性进行比较和评论。B.作者赋予了莲花丰富的象征意味,“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象征君子孤傲独立的品质。C.“予独爱莲”一句,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要像莲花一样 洁身自好、坚强不屈。D.作者以“牡丹之爱”反衬“莲之爱”,意在讽刺官场污浊、 世人逃避现实的社会现象。
    9.选文与下列链接材料对莲的描写和表达的情思有何不同?请 比较分析。【链接材料】 曲池荷(卢照邻①)浮香②绕曲岸③,圆影④覆华池⑤。常恐秋风早,飘零⑥君不知。【注】①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才华出众,但命运多舛, 长期饱受病痛折磨,英年早逝。②浮香:荷花的香气。 ③曲岸:曲折的堤岸。④圆影:圆圆的荷叶。 ⑤华池:美丽的池子。⑥飘零:坠落,飘落。
    周敦颐笔下的莲是“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洁的贤能之士。借对莲花的赞美,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的情感。 卢照邻的诗,先写荷花溢香、荷叶田田的景象,暗喻自己才华卓著;又写荷花对秋风零落的恐惧,暗写自己怀才不遇的忧虑。
    【解析】卢照邻的《曲池荷》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浮香绕曲岸”写荷之香气,比喻诗人的高贵品格。第二层“圆影覆华池”意思是:美丽的荷花却被阴影覆盖,其妙质丽容得不到彰显,难为世人所知。比喻诗人的才华得不到施展。第三层,“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最令人害怕的还不是这些美丽的事物被遮盖,而是担心无情的秋风提前到来。根据注释,可知卢照邻由于身体状况极差,长期仕途失意,面对人生,常常自悲。就像一朵亭亭玉立,艳压群芳,十分圣洁的荷花,其艳质丽容一直为阴影所覆盖,得不到世人的赏识。本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并且所受到的压抑,以及诗人欲向社会展露才华的忧伤。
    (2022·四川·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①水陆草木之花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材料二: ①群葩①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②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
    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②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予夏季倚此为命者,其可人也。(选自李渔《闲情偶寄·芙蕖》,有删改)【注释】①葩:花。②芙蕖(qú):即荷花,又称菡萏(hànDàn)、芙蓉、莲花等。③迨(dài):及,等到。
    10.古代汉字意蕴丰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说文解字注》“盖大叶骇人,故谓之荷”与“自荷钱出水 之日”中“荷”的意思相同。B. 《说文解字》“莲,芙蕖之实也”与“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 中“莲”的所指相同。C. 《说文解字》“菡也,实为菡萏,未发为菡萏”与“迨至菡 萏成花”中的“菡萏”意思相同。D. 《尔雅》:“芙蓉之含敷蒲也。”李时珍也说芙蓉是“敷布 容艳之意”,所以常用“出水芙蓉”来形容天然艳丽的年轻 女子。
    1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水陆草木之花                       避暑而暑为之退B.出淤泥而不染                       乃摘而藏之C.长跪而谢之                           及花之既谢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12.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B.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C.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D.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笔直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只可远远地观看却不能靠近赏玩。 (2)予夏季倚此为命者,其可人也。 我夏天倚靠它维持生命(或我夏天视它为生命),是(因为)它适合人的心意。
    14.两则材料都写了“莲”,但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 简要分析。 ①甲文称“莲”为“花中君子”,写“莲”的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外形(中通,外直)、气质仪态(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味道(香远益清)等,侧重赞美的是“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傲岸的内在品格; ②乙文则紧扣芙蕖“可人”的特点,侧重从“可目、可鼻、可口、可用”来写其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关课件

    七下《陋室铭》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七下《陋室铭》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练文学文化常识,了解作者,了解文体,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练文言字词积累,一练课下注释,二练一词多义,名词颜色,名词脸色表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6讲+七下课标文言文复习(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16讲+七下课标文言文复习(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全国通用),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阅读,考情分析,考点精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6讲+七下课标文言文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16讲+七下课标文言文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讲义+练习(全国通用),文件包含第16讲七下课标文言文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第16讲七下课标文言文复习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