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精讲专题课件(全国通用)
九下11《送东阳马生序》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九下11《送东阳马生序》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练文学文化常识,“开国文臣之首”,练文言字词积累,一练课下注释,二练一词多义,三练词类活用,四练古今异义,练重点句子翻译,练课文内容要点,练中招考试真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标题“送东阳马生序”是什么意思? 作者写给同乡后学---青年太学生马君则的一篇赠别之序。生,长辈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
宋濂(1310-1381),( )散文家。字( ),号潜溪。明初朱元璋重用他,命为文学顾问、江南儒学提举,并替太子讲经。他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被称为( )。
本文选自《朱濂全集》,写作这篇序文时作者69岁。洪武十一年,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他去京都朝见明太祖。正在太学学习的东阳马生前来拜访他,并说自己将回乡探亲。宋濂了解他是个“善学"的人,便写了这篇序勉励他。本文是一篇赠序,等同于临别赠言。这类赠序体散文,在古代一直与诗书的序跋体合为一类。宋以后,赠序才逐渐成为单独的赠别文体。赠序在惜别伤离、劝勉激励的同时,常表达作者的一些感慨或见解。在行文风格上,往往集叙事、说理、抒情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1.致: 。2.假借: 。3.弗之怠: 。 4.走: 。5.逾约: 。6.以是: 。7.既加冠: 。8.硕师: 。
9.趋: 。10.叩问: 。 11.德隆望尊: 。12.填: 。13.稍降辞色: 。14.援疑质理: 。15.俯身倾耳以请: 。16.叱咄: 。17.至: 。
18.复: 。19.俟: 。 20.负箧曳屣: 。21.穷冬: 。22.皲裂: 。23.四支僵劲: 。24.持汤沃灌: 。25.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 26.被绮绣: 。
27.腰白玉之环:28.容臭: 。 29.烨然: 。30.缊袍敝衣: 。31.慕艳: 。32.口体之奉: 。33.髦老: 。 34.预君子之列: 。35.宠光: 。
36.缀: 。37.日侍坐备顾问: 。 38.廪稍: 。39.遗: 。40.馁: 。41.谒: 。42.撰长书以为贽: 。 43.言和而色夷: 。44.诋:
无从致书以观俯身倾耳以请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衾拥覆以我酌油知之策之不以其道
腰白玉之环:形容词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媵人持汤沃灌:汤,古义是热水,今义是食物煮热后所得的汁水。右备容臭:臭,古义是气味;今义是难间的气味。
1.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3.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4.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5.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6.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7.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1.作者写这篇文章,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赠送同乡后学,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这是一篇劝学之作。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勉乡人以学”。意在强调:要想学业有成,必须克服种种困难,抵制各种享乐和物质诱惑,勤勤恳恳,专心致志。
2.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找出其中的细节,说说 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多。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写严冬时节抄书的 艰苦,简洁生动,如在目前。又如“俯身倾耳”,仅用四个字,就写出了作者虚心求教的 情态。再如,对“同舍生”穿着佩戴的描写,用了一连串的动词,颇为传神。
3.课文中多出运用对比,找出来,填写表格,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宋濂当年学习条件恶劣,太学生们求学条件优越。
文中还有其他对比吗? 明确:“乡之先达”的倨傲粗暴,与作者的谦卑恭敬形成对比。这些对比在文章的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文多用对比手法突出事物的不同方面,或彰显矛盾,或揭示道理,鲜明而有说服力。如“同舍生”的豪华装束,与作者的“蕴袍敝衣”形成对比,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和作者求学的种种艰辛形成对比,这些“反比”可以突出作者内心的强大和专心学习的重要性;同时 作者的“嗜学”与马生的“用心于学”的对比,抄书时“手指不可屈伸”与访学归来“足肤皲裂”的对比,这样相同或相关的“正比”,可以造成一种同类叠加的效果,使文意前呼后应,相得益彰。
4.品读细节,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1)作者是如何描写求学过程之难的?说说你感触最深的细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写抄书之苦;“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写谦恭请教老师之态;“四支僵劲不能动”,写受冻之状。用“被”“藏”“腰”“佩”“备”等一系列动词描写“同舍生”的穿着佩戴,反衬出作者的苦寒之状。
(2)除记叙、描写外,本文还运用了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请在文章中找到议论抒情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本文中的议论集中在第3段,都是在叙事基础上自然生发出来的,辞意不迫,却颇能引人深思。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道出学习中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本文的抒情语句虽然不多,但很有特点。一是蕴含在叙述之中,如第2段开头“当余之从师也……”,结尾“况才之过于余者乎”,在叙述中表露出浓厚的感慨,叹息意味;二是潜藏在议论中,如文章结尾的“余之志也…知了者哉….在议论中表明自己。
体会本文集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赠序特点。
5.文章为什么最后才点出赠别的主旨? 首先,这是文章立意决定的。作者现身说法,用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讲述要想学业有成就要吃苦耐劳、专心致志。作者没有板着面孔讲道理,而是情意恳切,语重心长,使人备感亲切。其次,这也是赠序类文章的一个特点。赠序毕竟不是写给对方的书信,不是对一个人说的话。作者多借题发挥,阐发某些观点。再次,这样写可以不受“临别赠言”的具体情境的束缚,因而能放开笔墨,尽情抒写自己的所思所想。这种写法也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期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022·浙江舟山·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甲】 与人书(六)① 顾炎武 生平所见之友,以穷以老而遂于衰颓者,十居七八。赤豹②,君子也,久居江东,得无有陨获③之叹乎?昔在泽州,得拙诗,深有所感,复书曰:“老则息矣,能无倦哉?”此言非也。夫子“归与归与”④,未尝一日忘天下也。故君子之学,死而后已。【注释】①选自《亭林文集》。《与人书》是一组顾炎武与友人讨论治学方法、文学、历史等的学术短札。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②赤豹:顾炎武的朋友史可程,字赤豹。③陨获:文中指丧失志气。④归与归与:回去吧回去吧。这是孔子周游列国,晚年时想回去讲学的感叹。【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当余之从师也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标红词的意思。①复书曰________②未尝一日忘天下也________③媵人持汤沃灌________①句意:给我回信说。书:书信。②句意:没有一天忘记关心天下大事。未尝:没有,不曾。③句意:仆人拿来热水给我浇洗。汤:热水。
2.小嘉与小舟在理解《与人书》中“拙诗”一词时有了困惑,请你参与讨论。小嘉:“得拙诗”的意思是“赤豹读了一首拙劣的诗”。小舟,我感觉不对,“拙诗”在这里不应该这样理解。你:是的,“拙诗”不是指“拙劣的诗”,理由是_______。 史可程读的是顾炎武的诗。是顾炎武自谦的说法,就是让大家看自己的诗的时候,说自己的诗不太好。
3.【甲】【乙】两文主旨都是劝学,两文劝说方式各有特点,请简要分析。 【甲】顾炎武用孔子晚年不忘学习的例子,来劝说人们年龄大了也需要不断地学习。 【乙】宋濂则直接从自身学习经历说起,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4.文化需要传承,读了【甲】【乙】两文,你汲取了那些关于学习的有益启示?请结合文本内容和自身体验,谈谈你的阅读感悟。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要勤奋、刻苦、专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八下21《北冥有鱼》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练文学文化常识,练文言字词积累,一练课下注释,二练古今异义,三练一词多义,四练词类活用,《齐谐》者志怪者也,练重点句子翻译,练课文内容要点,练中招考试真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上11《记承天寺夜游》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文学知识,一练课下注释,二练古今异义,三练一词多义,连词和跟,动词寻找,副词随即不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上11《答谢中书书》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医学家,“山中宰相”,文体知识,一练课下注释,二练古今异义,古今异义,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时间,晓雾将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