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精讲专题课件(全国通用)
八上11《记承天寺夜游》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八上11《记承天寺夜游》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文学知识,一练课下注释,二练古今异义,三练一词多义,连词和跟,动词寻找,副词随即不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练文学文化常识
苏轼(1037-1101) ,字( ),号( ),眉州人(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知制诰、礼部尚书。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 ( )派词人代表。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
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苏洵 苏轼 苏辙
二练文言字词积累
1.念: 。2.相与: 。3.中庭: 。 4.空明: 。5.盖: 。6.但: 。7.耳: 。
(1)月色入户(2)念无与为乐者(3)盖竹柏影也。(4)但少闲人
古义:门 今义:住户、人家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纪念,思念 古义:大概是 今义:有遮盖作用的东西古义:只是 今义:但是
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相与步于中庭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
(动词参与,这里是欣赏、领悟)
(与“相”连用,共同,一起)
三练重点句子翻译
1.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2.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
3.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四练课文内容要点
1.分析本文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特点,说说他们给你带来怎样的美感?
作品自然成文,涉笔成趣,不事雕琢,天然中见真章。文章所用散句,四言至十言均有,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不求统一,有一种恬淡自然之感。
2.赏析语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交横,盖竹柏影也。” 作者用“积水空明”比喻月光,写出了庭院中月光的空灵清澈,用“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写出了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3.细读文章,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作者生平及背景,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又颇有自许的意味。
4.《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在感情基调上有何不同? 《答谢中书书》中的山川景色明丽清新,作者的情感是赞叹与自豪;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月下景色幽静朦胧,作者的情感比较复杂。
五练中招考试真题
(2021·河南·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解衣欲睡 随心所欲 欲擒故纵
B.月色入户 家喻户晓 夜不闭户C.念无与为乐者 念念不忘 一念之差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异乎寻常 寻根究底
A.欲:想要/想要/想要; B.户:门/人家,住户/门;C.念:考虑/想念/念头; D.寻:寻找/古代长度单位/寻求;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甲选文中“怀民亦未寝”中“亦”字暗含着作者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欣喜。找怀民赏月,怀民果然也没有睡。似乎正在等着作者,确实有知音相见之欣喜。
4.选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各是怎样从侧面表现月光皎洁的?请简要分析。【链接材料】 曾与印持①诸兄弟,醉后泛小艇,从西泠②而归。时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荡③,如镜中复如画中。(李流芳《题孤山夜月图》)【注释】①印持:僧人名。②西泠:西湖的一座小桥。 ③摩荡:荡漾。
选文用竹柏影子给人造成的错觉,侧面表现月色的澄澈空明。 链接材料通过月光下湖面的明亮澄澈、湖堤柳枝倒映湖面的清晰可见,侧面表现月色的清朗。
【译文】链接材料 曾经和印持等诸位兄弟朋友,在喝酒后乘小船游览,从西泠桥回来。当时初月刚刚升起,新修的大堤和柳树枝都倒影在湖面上,很是空旷,波光荡漾,好像镜子一般,又像是在画中一般。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乙】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橡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①,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变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②之计。 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③酒,瀹④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苏轼《超然台记》有删改)【注】①比:连续,连。登:庄稼成熟。 ②苟完:大致完备。 ③秫(shú):黏黄米,可酿酒。泛指有黏性的谷物。 ④瀹(yuè):煮。
5.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停顿。(标注两处) 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
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1)念无与为乐者 念:(2)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3)狱讼充斥 狱:(4)撷园蔬 撷:
(1)考虑,想到;(2)共同,一起;(3)诉讼事件(案件);(4)采摘(摘取)。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2)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 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
8.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甲】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印证【乙】文中“乐哉!游乎!”这句话? (1)苏轼受到贬谪,在承天寺与友人一起漫步闲庭,愁绪得到排遣,感受到快乐。 (2)在苏轼的眼中,欣赏月色(竹柏影)的美好,是快乐的。
9.请谈谈对【甲】文中“闲人”和【乙】文中“超然”的理解。 (1)闲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夜游赏月,悠游自如,富有闲情雅趣;含有自嘲自慰之意。 (2)超然:一方面指弟弟为他游玩之地取名为“超然台”;另一方面指苏轼被调任之后,还能修整花园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八上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共39页。
这是一份八上2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亚圣”,作品简介,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一练课下注释,二练古今异义,有利条件,三练一词多义,四练词类活用,本文的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上11《答谢中书书》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全国通用),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医学家,“山中宰相”,文体知识,一练课下注释,二练古今异义,古今异义,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时间,晓雾将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