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错类型19 物质的制备与性质探究(6大易错点)-备战2025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新高考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易错类型19 物质的制备与性质探究(6大易错点)-备战2025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易错类型19物质的制备与性质探究6大易错点-备战2025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易错类型19物质的制备与性质探究6大易错点-备战2025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易错点1】 物质制备实验的思维流程
【易错点2】 有气体参与的制备实验的注意事项
【易错点3】 有机制备实验中的常考问题
【易错点4】 实验条件的控制
【易错点5】 定量实验数据的测定方法
【易错点6】 定量测定中的相关计算
02 易错题通关
【易错点1】 物质制备实验的思维流程
【分析】
【例1】(2024·山东卷)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其中红色钩瓷的发色剂为Cu2O。为探究Cu2O的性质,取等量少许Cu2O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甲中新生成的沉淀为金属
B.试管甲中沉淀的变化均体现了的氧化性
C.试管乙实验可证明与形成无色配合物
D.上述两个实验表明为两性氧化物
【变式1-1】(2024·湖北卷)碱金属的液氨溶液含有的蓝色溶剂化电子是强还原剂。锂与液氨反应的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碱石灰有利于逸出
B.锂片必须打磨出新鲜表面
C.干燥管中均可选用
D.双口烧瓶中发生的变化是
【变式1-2】(2024·湖南卷)某学生按图示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
①铜丝表面缓慢放出气泡,锥形瓶内气体呈红棕色;
②铜丝表面气泡释放速度逐渐加快,气体颜色逐渐变深;
③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至几乎无色;
④锥形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最终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始阶段铜丝表面气泡释放速度缓慢,原因是铜丝在稀HNO3中表面钝化
B.锥形瓶内出现了红棕色气体,表明铜和稀HNO3反应生成了NO2
C.红棕色逐渐变浅的主要原因是
D.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原因是硝酸消耗完全
【易错点2】 有气体参与的制备实验的注意事项
【分析】
(1)操作顺序问题
与气体有关的实验操作顺序: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查→装入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按程序进行实验→拆卸仪器。
(2)加热操作的要求
①使用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等),先用原料气排尽系统内的空气,再点燃酒精灯加热,以防止爆炸。
②制备一些易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的物质(如H2还原CuO的实验),反应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原料气至试管冷却。
(3)尾气处理的方法
有毒气体常采用溶液(或固体)吸收或点燃的方法,不能直接排放。
(4)特殊实验装置
①制备在空气中易吸水、潮解以及水解的物质(如Al2S3、AlCl3、FeCl3等),往往在装置的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②用液体吸收气体,若气体溶解度较大,要加防倒吸装置。
③若制备物质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应加排空气装置。
【例2】(2022·广东卷)实验室用和浓盐酸反应生成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下列装置(“→”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变式2-1】(2023·天津卷)实验室制备和收集相应气体可使用下图装置的是
A.Fe与稀硝酸反应制NO
B.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备Cl2
C.NaOH与浓氨水制备NH3
D.Na2SO3与浓硫酸制备SO2
【变式2-2】(2024·山东聊城一模)可用于自来水消毒,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与碱反应会生成与;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备的实验原理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获取B.用装置乙制备
C.用装置丙吸收D.用装置丁处理尾气
【易错点3】 有机制备实验中的常考问题
【分析】
(1)有机物易挥发,因此在反应中通常采用冷凝回流装置,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产物的产率。
(2)有机反应通常都是可逆反应,且易发生副反应,因此常使某种价格较低的反应物过量,以提高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和产物的产率,同时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3)根据产品与杂质的性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分离提纯方法,如蒸馏、分液等。
(4)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若要控制反应温度,则应插入反应液中;若要收集某温度下的馏分,则应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5)冷凝管的选择:球形冷凝管只能用于冷凝回流,直形冷凝管既能用于冷凝回流,又能用于冷凝收集馏分。
(6)冷凝管的进出水方向:下进上出。
(7)加热方法的选择
①酒精灯加热。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
②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
(8)防暴沸:加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溶液暴沸,若开始忘加,需冷却后补加。
(9)产率计算公式
产率=eq \f(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例3】(2023·湖北卷)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夹持和水浴加热装置略)制备乙酸异戊酯(沸点142℃),实验中利用环己烷-水的共沸体系(沸点69℃)带出水分。已知体系中沸点最低的有机物是环己烷(沸点81℃),其反应原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以共沸体系带水促使反应正向进行B.反应时水浴温度需严格控制在69℃
C.接收瓶中会出现分层现象D.根据带出水的体积可估算反应进度
【变式3-1】(2024·新课标卷)吡咯类化合物在导电聚合物、化学传感器及药物制剂上有着广泛应用。一种合成1-(4-甲氧基苯基)-2,5-二甲基吡咯(用吡咯X表示)的反应和方法如下: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100 mml己-2,5-二酮(熔点:-5.5℃,密度:)与100 mml 4-甲氧基苯胺(熔点:57℃)放入①中,搅拌。
待反应完成后,加入50%的乙醇溶液,析出浅棕色固体。加热至65℃,至固体溶解,加入脱色剂,回流20 min,趁热过滤。滤液静置至室温,冰水浴冷却,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己-2,5-二酮应使用的仪器为 (填名称)。
(2)仪器①用铁夹固定在③上,③的名称是 ;仪器②的名称是 。
(3)“搅拌”的作用是 。
(4)“加热”方式为 。
(5)使用的“脱色剂”是 。
(6)“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用 洗涤白色固体。
(7)若需进一步提纯产品,可采用的方法是 。
【易错点4】 实验条件的控制
【例4】(2023·湖北卷)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及加热装置略)制备高纯白磷的流程如下: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红磷使用前洗涤以除去表面杂质
B.将红磷转入装置,抽真空后加热外管以去除水和氧气
C.从a口通入冷凝水,升温使红磷转化
D.冷凝管外壁出现白磷,冷却后在氮气氛围下收集
【变式4-1】(2024·甘肃卷)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利用和生成,再与反应制备的方案:
(1)采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仪器a的名称为 ;步骤I中采用冰水浴是为了 ;
(2)步骤Ⅱ应分数次加入,原因是 ;
(3)步骤Ⅲ滴加饱和溶液的目的是 ;
(4)步骤Ⅳ生成沉淀,判断已沉淀完全的操作是 ;
(5)将步骤Ⅴ中正确操作或现象的标号填入相应括号中 。
A.蒸发皿中出现少量晶体
B.使用漏斗趁热过滤
C.利用蒸发皿余热使溶液蒸干
D.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E.等待蒸发皿冷却
【易错点5】 定量实验数据的测定方法
【分析】
(1)测沉淀质量法:先将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然后称量纯净、干燥的沉淀质量,再进行计算。
(2)测气体体积法:对于产生气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测定样品纯度。
①常见测量气体体积的实验装置
②量气时应注意的问题
a.读数前应保持装置处于室温状态;
b.读数时要特别注意消除压强差,保持液面相平,如图(Ⅰ)(Ⅳ)应使量气管左侧和右侧的液面高度保持相平,还要注意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3)测气体质量法: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吸收剂中,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吸收剂的质量,求得所吸收气体的质量,然后进行相关计算。
(4)滴定法: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等获得相应数据后再进行相关计算。
(5)热重法:只要物质受热时发生质量变化,都可以用热重法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热重法是在控制温度的条件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方法。通过分析热重曲线,可以知道样品及其可能产生的中间产物的组成、热稳定性、热分解情况及生成产物等与质量相联系的信息。
【例5】(2023·山东卷)一定条件下,乙酸酐醇解反应可进行完全,利用此反应定量测定有机醇中的羟基含量,实验过程中酯的水解可忽略。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制一定浓度的乙酸酐-苯溶液。
②量取一定体积乙酸酐-苯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样品,充分反应后,加适量水使剩余乙酸酐完全水解:。
③加指示剂并用甲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
④在相同条件下,量取相同体积的乙酸酐-苯溶液,只加适量水使乙酸酐完全水解;加指示剂并用甲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对于上述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进行容量瓶检漏时,倒置一次即可
B.滴入半滴标准溶液,锥形瓶中溶液变色,即可判定达滴定终点
C.滴定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上端并保持其自然垂直
D.滴定读数时,应双手一上一下持滴定管
【变式5-1】(2024·全国甲卷)(俗称过氧化脲)是一种消毒剂,实验室中可用尿素与过氧化氢制取,反应方程式如下:
(一)过氧化脲的合成
烧杯中分别加入、蒸馏水和尿素,搅拌溶解。下反应,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白色针状晶体。
(二)过氧化脲性质检测
I.过氧化脲溶液用稀酸化后,滴加溶液,紫红色消失。
Ⅱ.过氧化脲溶液用稀酸化后,加入溶液和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三)产品纯度测定
溶液配制:称取一定量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后配制成溶液。
滴定分析:量取过氧化脲溶液至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稀,用准确浓度的溶液滴定至微红色,记录滴定体积,计算纯度。
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写出两种即可)。
(2)过氧化脲的产率为 。
(3)性质检测Ⅱ中的现象为 。性质检则I和Ⅱ分别说明过氧化脲具有的性质是 。
(4)下图为“溶液配制”的部分过程,操作a应重复3次,目的是 ,定容后还需要的操作为 。
(5)“滴定分析”步骤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_____(填标号)。
A.溶液置于酸式滴定管中
B.用量筒量取过氧化脲溶液
C.滴定近终点时,用洗瓶冲洗锥形瓶内壁
D.锥形瓶内溶液变色后,立即记录滴定管液面刻度
(6)以下操作导致氧化脲纯度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填标号)。
A.容量瓶中液面超过刻度线
B.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溶液润洗
C.摇动锥形瓶时溶液滴到锥形瓶外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易错点6】 定量测定中的相关计算
【分析】
【例6】(2024·湖南卷)亚铜配合物广泛用作催化剂。实验室制备的反应原理如下:
实验步骤如下:
分别称取和粉置于乙腈()中应,回流装置图和蒸馏装置图(加热、夹持等装置略)如下:
已知:①乙腈是一种易挥发的强极性配位溶剂;
②相关物质的信息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表示排风的是 (填标号);
A. B. C. D. E.
(2)装置Ⅰ中仪器M的名称为 ;
(3)装置Ⅰ中反应完全的现象是 ;
(4)装置Ⅰ和Ⅱ中气球的作用是 ;
(5)不能由步骤c直接获得,而是先蒸馏至接近饱和,再经步骤d冷却结晶获得。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6)为了使母液中的结晶,步骤e中向母液中加入的最佳溶剂是 (填标号);
A.水 B.乙醇 C.乙醚
(7)合并步骤d和e所得的产物,总质量为,则总收率为 (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1.(2024·新课标卷)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验证铁与水蒸气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为
B.酒精灯移至湿棉花下方实验效果更好
C.用木柴点燃肥皂泡检验生成的氢气
D.使用硬质玻璃试管盛装还原铁粉
2.(2024·山东德州一中、二中联考一模)结合如下装置(可以重复使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可选用装置制备并收集纯净的
B.制备并收集干燥的的接口顺序为bcdghj
C.可选用制备并验证其漂白性
D.G中的倒置漏斗可以用球形干燥管代替
3.(2024届广东省湛江一模)制备并检验性质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的强氧化性
C.用98%浓硫酸代替70%浓硫酸能加快反应速率
D.棉花可用饱和溶液浸泡,用于尾气处理
4.(2024届广东省梅州一模)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采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用作供氧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A中所装药品为碳酸钙和稀硫酸
B.装置B盛饱和溶液除去中的HCl
C.装置C中发生反应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装置D中的试剂是浓硫酸
5.(2024·山东聊城一模)的实验室制备过程为:
①在强酸性介质中用还原制备;
②在碱性介质中与反应,得到亚氯酸钠溶液;
③再经一系列操作可得晶体。
根据上述实验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可用硫酸作强酸性介质,②中可用NaOH作碱性介质
B.反应②中的可用代替
C.过程③一系列操作含冷却结晶,温度控制在38℃以下
D.若通过原电池反应来实现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6.(2024届广东省深圳一模)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先向W形管中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用注射器向其中加入浓盐酸,当充满整个W形管后点燃酒精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固体为
B.②处试纸变蓝,说明具有氧化性
C.③处可观察到钠块剧烈燃烧,且产生大量白雾
D.④处碱石灰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与钠反应
7.(2024·广东卷)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搅拌一段时间后,滴加浓盐酸。不同反应阶段的预期现象及其相应推理均合理的是
A.烧瓶壁会变冷,说明存在的反应
B.试纸会变蓝,说明有生成,产氨过程熵增
C.滴加浓盐酸后,有白烟产生,说明有升华
D.实验过程中,气球会一直变大,说明体系压强增大
8.(2024·江西萍乡·二模)实验室可以通过以下反应和操作制取肉桂酸:
已知:苯甲醛、肉桂酸均难溶于水,苯甲醛的熔点-26℃,肉桂酸的熔点133℃,乙酸酐(CH3CO)2O易水解。
操作:
①将5.3g苯甲醛(M=106g/ml)、6.12g乙酸酐(M=102g/ml)、K2CO3混合加热回流0.5h
②向回流后的混合液中加入K2CO3溶液调节溶液至碱性
③将“②”中溶液装入下图的Ⅱ装置中,并通入水蒸气,Ⅲ中收集到苯甲醛和水
④……,得到纯净的肉桂酸(M=148g/ml)6.2g。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当馏出液无油珠时,即可停止通入水蒸气
B.操作③结束时,应先打开弹簧夹再移去热源
C.向Ⅱ中残余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过滤、洗涤、干燥可以获得肉桂酸粗品
D.肉桂酸的产率为69.8%
9.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省略)制备苯乙酸(,熔点,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其反应原理:(aq)+2H2O(l)(aq)+NH3(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仪器c的作用是冷凝回流
B.可将三颈烧瓶置于热水浴中加热
C.分离苯乙酸粗品时先加入冷水再分液
D.提纯粗苯乙酸的方法是重结晶
10.(2024·黑龙江·模拟预测)为检测某品牌银耳中添加剂亚硫酸盐的含量,取银耳样品和蒸馏水放入三颈瓶中;取碘标准溶液和淀粉溶液加入锥形瓶中,并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部分装置如图。向三颈瓶中通氮气,再加入过量磷酸,加热并保持微沸,同时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滴定消耗了碘标准液。另做空白实验,消耗碘标准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选择的三颈瓶规格为1000mL
B.滴定终点溶液变为蓝色,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
C.“不通氮气”或者“先加磷酸再通氮气”,这两种做法都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D.银耳样品中亚硫酸盐的百分含量(以质量计)为
11.(2024·甘肃兰州·一模)某小组同学探究SO2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70%硫酸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B.装置B的作用是监控SO2流速,其中试剂可以用饱和NaHSO4溶液
C.反应开始时C中出现砖红色沉淀,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反应后向C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反应中SO2作还原剂
12.(2024·河北卷)市售的溴(纯度)中含有少量的和,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制备高纯度的溴。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等略),将市售的溴滴入盛有浓溶液的B中,水浴加热至不再有红棕色液体馏出。仪器C的名称为 ;溶液的作用为 ;D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D中溶液转移至 (填仪器名称)中,边加热边向其中滴加酸化的溶液至出现红棕色气体,继续加热将溶液蒸干得固体R。该过程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利用图示相同装置,将R和固体混合均匀放入B中,D中加入冷的蒸馏水。由A向B中滴加适量浓,水浴加热蒸馏。然后将D中的液体分液、干燥、蒸馏,得到高纯度的溴。D中蒸馏水的作用为 和 。
(4)为保证溴的纯度,步骤(3)中固体的用量按理论所需量的计算,若固体R质量为m克(以计),则需称取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5)本实验所用钾盐试剂均经重结晶的方法纯化。其中趁热过滤的具体操作为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转移溶液时用 ,滤液沿烧杯壁流下。
13.(2024·黑吉辽卷)某实验小组为实现乙酸乙酯的绿色制备及反应过程可视化,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I.向烧瓶中分别加入乙酸()、乙醇()、固体及4~6滴甲基紫的乙醇溶液。向小孔冷凝柱中装入变色硅胶。
II.加热回流后,反应液由蓝色变为紫色,变色硅胶由蓝色变为粉红色,停止加热。
III.冷却后,向烧瓶中缓慢加入饱和溶液至无逸出,分离出有机相。
IV.洗涤有机相后,加入无水,过滤。
V.蒸馏滤液,收集馏分,得无色液体,色谱检测纯度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中起 作用,用其代替浓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
(2)甲基紫和变色硅胶的颜色变化均可指示反应进程。变色硅胶吸水,除指示反应进程外,还可 。
(3)使用小孔冷凝柱承载,而不向反应液中直接加入变色硅胶的优点是_______(填标号)。
A.无需分离B.增大该反应平衡常数
C.起到沸石作用,防止暴沸D.不影响甲基紫指示反应进程
(4)下列仪器中,分离有机相和洗涤有机相时均需使用的是 (填名称)。
(5)该实验乙酸乙酯的产率为 (精确至)。
(6)若改用作为反应物进行反应,质谱检测目标产物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数值应为 (精确至1)。
14.(2024·山东德州一模)是重要的硫-氮二元化合物室温下为橙黄色固体,178~187℃熔化并分解。实验室利用和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已知易水解,熔点为-78℃,沸点为60℃。
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备
(1)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
①组装仪器并检验装置气密性,加入药品
②加热装置C使其中的硫磺熔化
③通入,通冷凝水,一段时间后,关闭
④打开、,关闭
⑤充分反应后停止滴加浓盐酸
⑥向装置A中滴加浓盐酸,加热装置C至135℃左右
(2)仪器b的名称为 ,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 (填试剂名称)。
(3)为使装置C受热均匀,可采取的加热方式为 ,装置D的作用为 。
Ⅱ.制备
打开止水夹,向装置F中滴入浓氨水,待装置C中充分反应后停止滴加浓氨水,冷却后停止通冷凝水。
(4)生成的同时还生成一种常见固体单质和一种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Ⅲ.测定的纯度
称取5.00g 样品,加入NaOH溶液加热,使氮元素完全转化为,用足量硼酸溶液吸收。将吸收液配成100mL溶液,用移液管移取20.00mL,以甲基红-亚甲蓝为指示剂用1.00盐酸进行滴定,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20.00mL盐酸。已知滴定反应为。
(5)制得的纯度为 。下列实验操作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盛放待测液的锥形瓶洗涤后未干燥直接使用
B.移液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吸收液润洗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D.滴定前仰视滴定管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明确
目的原理
首先认真审题,明确制备的物质及要求,弄清题目有哪些有用信息,综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选择
仪器试剂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反应是否加热及温度是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等,从而选择化学仪器和试剂
连接装置
分步操作
把上一步骤中的仪器进行组装、连接,按照既定的实验加入反应物进行物质的制备,注意反应条件的控制,副反应的发生,反应产物的提取等
提纯物质
计算产率
把制得的物质进行收集,如有需要,则进一步分离、提纯、称重,并计算产率
实验操作及现象
试管甲
滴加过量溶液并充分振荡,砖红色沉淀转化为另一颜色沉淀,溶液显浅蓝色;倾掉溶液,滴加浓硝酸,沉淀逐渐消失
试管乙
滴加过量氨水并充分振荡,沉淀逐渐溶解,溶液颜色为无色;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深蓝色
类型
解题方法
物质含量
计算
根据关系式法、得失电子守恒法等,求出混合物中某一成分的量,再除以样品的总量,即可得出其含量
确定物质
化学式
的计算
①根据题给信息,计算出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②根据电荷守恒,确定出未知离子的物质的量。③根据质量守恒,确定出结晶水的物质的量。④各粒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即为物质化学式的下标比
热重曲线
计算
①设晶体为1 ml。
②失重一般是先失水、再失气态非金属氧化物。
③计算每步的m(余),eq \f(m(余),m(1 ml晶体质量))=固体残留率。
④晶体中金属质量不减少,仍在m(余)中。
⑤失重最后一般为金属氧化物,由质量守恒得m(O),由n(金属)∶n(O)即可求出失重后物质的化学式
多步滴定
计算
复杂的滴定可分为两类:
(1)连续滴定法:第一步滴定反应生成的产物,还可以继续参加第二步的滴定。根据第二步滴定的消耗量,可计算出第一步滴定的反应物的量
(2)返滴定法:第一步用的滴定剂是过量的,然后第二步再用另一物质返滴定过量的物质。根据第一步加入的量减去第二步中过量的量,即可得出第一步所求物质的物质的量
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
327.5
371
在乙腈中颜色
无色
蓝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易错类型17 物质的分离、提纯与鉴别(8大易错点)练习 备战2025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新全国通用)(含解析),共74页。
这是一份易错类型09 物质结构与性质(7大易错点)练习 备战2025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新全国通用)(含解析),共67页。
这是一份易错类型07 化工流程中的常考问题(7大易错点)练习 备战2025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新全国通用)(含解析),共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