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课件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5课 明朝的统治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5课 明朝的统治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明史》书影,学习目标,知识讲解,明朝建立的背景,③多地爆发农民起义,明朝的建立,应天府南京,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汉高祖刘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元朝末年,淮河流域大旱,蝗灾肆虐,瘟疫流行。安徽凤阳一户朱姓人家,贫病交加,半个月内数人去世。家中的幼子难忍饥饿,出家为僧。他就是后来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的朱元璋。《明史》对他的评价是:“武定祸乱,文致太平”,肯定了朱元璋的文治武功。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采取了哪些强化皇权的措施?
1.了解明朝的建立和加强皇权的措施,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弊端。2.知道明朝八股取士的内容和影响。3.了解明朝与女真族和蒙古族之间的交往,认识民族关系对明朝发展的影响。
知识点一 明朝的建立
①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搜刮民财。
②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
材料反映出元朝末年怎样的社会状况?
元朝末年,贪污腐化、买官卖官等问题都暴露出来了。被统治的汉人生活困苦,再加上民族矛盾,终于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攻占元大都,推翻元朝
知识点一 明朝的建立
中国自三代(夏商周)以后,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 ——孟森《明清史讲义》
想一想: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尽入版图。 ——《明史·地理志》
明太祖去世后,建文帝继位,采取“削藩”政策。明太祖之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他就是明成祖。1421年,明成祖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迁都北京。
知识点二 强化皇权
材料一:(地方)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材料二:明初存丞相12年,胡惟庸任相期间,“生杀黜陟(chù zhì官员的升降),或不奏径行(直接行动)。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藏不以闻。”
(1)地方分(中央)权
这样,朱元璋通过锦衣卫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皇权进一步加强。
锦衣卫组成锦衣卫职能锦衣卫特点
——掌管侍卫、侦察、缉捕、刑狱诸事
——皇帝直接指挥 ,不受法律的约束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认为秦朝很快灭亡是因为设置了丞相,导致专权乱政;
防止朝臣专权,以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每天要处理很多公务,即使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建立新的中央辅政体制势在必行。明成祖任命翰林院官员到宫城内的文渊阁供职,协助皇帝批阅文件,提供咨询,故称内阁。明中期以后,皇帝多怠于朝政,内阁权力日益加重,尤其是权势居首的大学士被称为首辅,虽无丞相之名,却行丞相之权。
知识点三 科举考试的变化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等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
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
知识点三 科举考试的变化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明末学者)顾炎武
扼杀了读书人的聪明才智,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 ——(清)徐大椿
对我国的思想文化、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知识点三 科举考试的变化
材料一: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明)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二:故吾以为明太祖以制义取士,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八股文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流弊日益严重,阻碍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强化皇权,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知识点四 民族关系
为加强对东北女真等部的直接管理,明成祖在黑龙江下游设奴儿干都司。朝廷多次派人前去巡视。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等地和库页岛,在明朝前期就已纳入有效管理。
明初,退居北方的蒙古各部与明朝时有战争。1571年,明朝封蒙古俺答汗为王,并达成通贡和互市的协议。因这年是隆庆五年,史称“隆庆和议”。它结束了明朝与蒙古约200年的敌对状态,此后明朝与蒙古之间很少爆发大规模战争。
①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搜刮民财
建立者:朱元璋 (明太祖)
灭元:攻占元大都,推翻元朝
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尽入版图
1.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司
2.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
1.废除丞相,提升六部的职责,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将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明成祖成立东厂,明宪宗成立西厂
八股文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流弊日益严重,阻碍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1571年,明朝封蒙古俺答汗为王,并达成通贡和互市的协议。因这年是隆庆五年,史称“隆庆和议”
结束了明朝与蒙古约200年的敌对状态,此后明朝与蒙古之间很少爆发大规模战争
1.经典古籍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三字经》中有“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的记载,材料描述的史实是( )A.蒙古灭金,赵匡胤建立宋朝 B.元朝灭南宋,朱元璋建立明朝C.朱元璋灭金和宋,建立了明朝D.元朝灭金政权,并建都于金陵
【解析】“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反映的是元朝灭南宋,朱元璋建立明朝。故选B。
2.《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精减官僚机构B.加强君主专制C.加强思想控制D.增加地方权力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提升六部职权,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加强君主专制,强化皇权。故选B。
3.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A.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B.不利于强化专制皇权C.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 可知,明朝科举制只强调儒家价值观,忽视科技和工商业,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故A项正确。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15课 明朝的统治课堂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5课_明朝的统治pptx、东厂和锦衣卫mp4、朱元璋mp4、朱元璋废除丞相制mp4、靖难之役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15课 明朝的统治课文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朝的建立,强化皇权,一家独大,一分为三权力分散,锦衣卫,目的监视官民,科举考试的变化,民族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评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霸业建立,明朝的疆域,薪资待遇,工资随便开,五军都督府,丞相制,中央机构,地方机构,按察使司,大都督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