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最新数学北师大版(2024)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全套教案
数学北师大版(2024)3 乘法公式第4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北师大版(2024)3 乘法公式第4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 乘法公式
第4课时 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a±b)2=a2±2ab+b2,能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一些有关数的简便运算.
2.能综合运用完全平方式与平方差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进一步熟练乘法公式,提高最基本的运算技能,并且明白每一步的算理.
4.提高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一些有关数的简便运算.
难点:能综合运用完全平方式与平方差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复习回顾】
问题1:平方差公式是怎样的呢?
预设:(a+b)(ab)=a2b2
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
问题2:完全平方公式又是怎样的呢?
预设:
(a+b)2=a2+2ab+b2
(a−b)2= a2−2ab+b2
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熟悉已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准备.
环节二 探究新知
【思考】怎样计算1022和1972更简便呢?
分析:102=100+2可以改写成(100+2)2,197=200-3可以改写成(200-3)2,再利用完全平方式进行求解.
预设:
(1) 1022=(100+2)2=10000+400+4=10404.
(2) 1972= (200–3)2=40000–1200+9=38809.
归纳:完全平方公式用于简便运算时,关键是找到与原数接近的类似整十、整百的数,再将原数变形成(a+b)2 或者(a-b)2的形式,使之符合公式的特点,再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求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数的平方简便运算,并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计算的基本思路.
【想一想】下列式子你是怎样计算的呢?
(1) (m+n+1)(m+n-1)
(2) (-m+n-1)(m+n-1)
教师引导学生将m+n和n-1看作是一个整体即看作是一项,然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预设:
(1) (m+n+1)(m+n-1)
=[(m+n)+1][ (m+n)-1]
=(m+n)2-12
=m2+2mn+n2-1
(2) (-m+n-1)(m+n-1)
=[(n-1)+m][(n-1)+m]
=(n-1)2-m2
=n2-2n-m2+1
归纳:可通过添括号变形成平方差公式的形式,将其中某一部分看作一项,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求解.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公式的运用,初步体会完全平方公式中字母a,b的含义是很广泛的,它可以是数,也可以是整式,并归纳总结计算的基本思路.
环节三 应用新知
【典型例题】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再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如遇到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最终教师展示答题过程.
【例1】计算:
(1) (x+3)2-x2;
(2) (a+b+3)(a+b-3);
(3) (x+5)2-(x-2) (x-3);
(4) [(a+b)(a-b)]²
分析:(1)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求解即可.
(2)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多项式乘法展开,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可.
(3)把a+b看作整体(一项),再利用平方差公式求解即可.
(4)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求解即可
解:(1)原式= (x+3)2-x2
= x2+6x+9-x2
=6x+9
(2)原式= x2+10x+25-(x2-5x+6)
=x2+10x+25-x2+5x-6
= 15x+19
(3)原式= [(a+b)+3][(a+b)-3]
= (a+b)2-32
=a2+2ab+b2-9.
(4)原式=(a2-b2)2= a4-2a2b2+b4
【例2】已知a2+b2=13,ab=6,求(a+b)2,(a-b)2的值.
分析:将两数的和(差)的平方式展开,产生两数的平方和与这两数积的两倍,再将条件代入求解.
解:因为a2+b2=13,ab=6,
所以(a+b)2=a2+b2+2ab=13+2×6=25;
(a-b)2=a2+b2-2ab=13-2×6=1.
【归纳】常见的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公式的运用,同时进一步体会完全平方公式中字母a,b的含义是很广泛的,它可以是数,也可以是整式.
【观察思考】
观察下图,你认为(m+n)×(m+n)点阵中的点数与m×m点阵n×n点阵中的点数之和一样多吗?请用所学的公式解释自己的结论.
预设答案:观察图形知,(m+n)×(m+n)点阵中的点数有(m+n)(m+n)=m²+2mn+n²,
m×m点阵中的点数有m·m=m²,n×n点阵中的点数有n·n=n²,m²+2mn+n²≠m²+n²
不一样多.
环节四 课堂练习
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相应指导,最后给出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
1.将9.52变形正确的是( )
+0.52
(10+0.5)(10-0.5)
×10×0.5+0.52
+9×0.5+0.52
答案:C.
2.利用整式乘法公式计算:
(1) 96²; (2) (a-b-3)(a-b+3)
解:(1)原式= (100-4)2=1002-2×100×4+42
=10000-800+16=9216.
(2)原式= [(a-b)-3][(a-b)+3]
= (a-b)2-32
=a2-2ab+b2-9.
3.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高为6cm,底面正方形边长为5cm,如果它的高不变,底面正方形边长增加了a cm,那么它的体积增加了多少?
解:依题意得:(a+5)2×6 - 52×6
=(a2+10a+25)×6 -25×6
=6a2+60a+25×6-25×6
=6a2+60a (cm3)
答:长方体的体积增加了6a2+60a cm3 .
4.若a+b=5,ab=-6,求a2+b2,a2-ab+b2.
解:因为a+b=5,ab=-6,
所以a2+b2= (a+b)2 -2ab
=52-2×(-6) =25+12 =37.
a2-ab+b2=(a2+b2)-ab=37-(-6)=43.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独立完成练习的习惯.
环节五 总结归纳
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归纳、巩固所学知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3 乘法公式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3 乘法公式第2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3 乘法公式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