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24)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多份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通过操作与交流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
师:图中的同学在做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二、探究新知
1.在分物的过程中认识平均分。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1。
师:把6块糖果分成3份,都可以怎样分?请你试着画一画、或者在心里摆一摆、说一说。
预设1:可以分成1、1、4。
预设2:可以分成1、2、3。
预设3:可以分成2、2、2。
师:如果想把这6块糖分给3个小朋友,哪种分法更公平呢?为什么?
预设:每人分2块,同样多。这样分比较公平。
小结:我们在分物品的时候,可以每份分得不同样多,也可以每份分得同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作平均分。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师:刚才我们把6块糖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2块。请同学们再把这6块糖进行平均分,还有不同的平均分的方法吗?请你试一试,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平均分的?
预设1:把6块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3块。
预设2:把6块糖平均分成6份,每份1块。
师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1题。
(1)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汇报时说清楚是或不是平均分的原因。
2.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2题。
(1)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汇报时把平均分的过程完整地说一说。
3.完成教材第11页第1题。
(1)独立完成。
(2)指名汇报。
汇报时说清楚判断的依据。
4.下面哪些是平均分?在□里画“√”。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新领程》或《学练优》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平均分(1)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教学反思】
平均分是认识除法含义的基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只有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才能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自己画、摆、说,通过实践来理解掌握什么是平均分。这样做也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二年级下册2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尝试平均分物品,练习,课堂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