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 (2019)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专题1 钠及钠的氧化物拓展》课件

    人教版 (2019)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专题1  钠及钠的氧化物拓展》课件第1页
    人教版 (2019)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专题1  钠及钠的氧化物拓展》课件第2页
    人教版 (2019)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专题1  钠及钠的氧化物拓展》课件第3页
    人教版 (2019)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专题1  钠及钠的氧化物拓展》课件第4页
    人教版 (2019)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专题1  钠及钠的氧化物拓展》课件第5页
    人教版 (2019)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专题1  钠及钠的氧化物拓展》课件第6页
    人教版 (2019)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专题1  钠及钠的氧化物拓展》课件第7页
    人教版 (2019)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专题1  钠及钠的氧化物拓展》课件第8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专题1 钠及钠的氧化物拓展》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高中化学 必修 第一册 第二章《专题1 钠及钠的氧化物拓展》课件,共33页。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专题:钠及钠的氧化物拓展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1.通过金属钠与酸及盐的反应深入探究,进一步理解活泼金属与水及酸、盐的水溶液反应实质,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核心素养。 2.通过Na2O、Na2O2与酸和CO2的反应的对比实验探究、原理分析,进一步掌握钠的两种氧化物重要性质,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能分析、判断相关物质的化学反应原理,掌握简单计算方法,拓宽知识视野,培养高阶思维能力。钠的其它重要化学性质活动一、探究钠与盐溶液的反应任务一、实验探究: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成绿豆大小,用镊子夹取放入盛有少量CuSO4溶液的烧杯中,待反应完全后再滴加几滴酚酞试剂,观察现象。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①钠浮于液面;②钠在液面上四处游动;③熔化成小球;④发出“嘶嘶”的响声;⑤有气体放出; ⑥产生蓝色絮状沉淀;⑦滴加酚酞溶液变红。?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总反应方程式:2Na+2H2O+CuSO4==Cu(OH)2↓+Na2SO4+ H2↑,离子方程式:2Na+2H2O+Cu2+==Cu(OH)2↓+2Na++ H2↑。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任务二、问题探究:若将CuSO4溶液换成NaCl溶液,现象会一样吗?由此说明金属钠(活泼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有何规律?①现象不一样。钠与NaCl(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现象与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完全相同。②活泼金属(K、Ca、Na)与盐溶液反应,本质上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强碱(如NaOH),而不是与盐先发生置换反应。然后强碱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若碱不与盐反应,则只有金属与水的反应;若为饱和盐溶液时,因水的消耗还会有固体盐析出)。③中等活泼金属(难或不与水反应)与盐溶液反应时,按照由强制弱的规律发生置换反应,如金属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Fe+CuSO4==Cu+FeSO4。④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较前的金属首先发生置换反应。⑤钠与熔融状态的盐反应,钠可以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如:Na+KCl K↑+NaCl(制取金属钾,因为钾的沸点比钠的沸点低,使钾成为蒸汽而逸出)、4Na+TiCl4(熔融)===4NaCl+Ti(制金属钛)等。【典例1】将适量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但无沉淀生成的是(  ) A.盐酸 B.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C.FeCl3溶液 D.CuSO4溶液 【解析】钠与水溶液反应均放出氢气。A项,发生反应为2Na+2HCl===2NaCl+H2↑,有气体放出,但无沉淀生成;B项,NaOH溶液是饱和溶液,投入钠后,消耗水,析出氢氧化钠晶体;C项,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还能进一步与FeCl3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D项,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还能进一步与CuSO4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A2.如图所示,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粉末与熔化的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是置换反应 B.上述反应放出热量 C.上述反应中CuSO4表现了还原性 D.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并生成Cu 【解析】 由题干条件知,钠与无水CuSO4接触产生火花说明反应放热;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有铜产生,由此可分析知熔融的钠与无水CuSO4发生了置换反应,钠表现了还原性。C活动二、探究钠与酸反应的本质任务一、结合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金属钠与水和酸反应的本质有何异同?钠①金属钠只能失电子具有还原性,H2O中的氢元素或电离出的H+均为+1价,为氢元素的最高价态,H2O或H+均具有氧化性。 ②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金属钠失电子,水电离出的H+得到电子,生成H2。 ①水是极弱电解质,弱酸是弱电解质,强酸是强电解质,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远远大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 ②钠与酸反应时一定是先与酸电离出的H+即酸反应,钠过量时,才与水反应。如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2SO4==Na2SO4+H2↑。任务二、问题探究:比较金属Ca和Fe分别与盐酸反应是,有何不同?由此说明金属与酸溶液反应有何规律?①金属Ca直接与盐酸反应,Ca+2HCl=CaCl2+H2↑,若Ca过量,盐酸反应完后Ca还与水反应:Ca+2H2O=Ca(OH)2+H2↑。金属Fe只与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不与水反应。②金属与酸反应时,既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关,也与量有关,活泼金属(K、Ca、Na)先与酸反应,若金属过量,再与水反应,中等活泼金属(氢以前)只与酸反应,不与水反应。【典例2】按如图所示进行相应实验,下列有关它们反应现象的分析 错误的是( ) A.均有可燃性气体生成 B.反应剧烈程度:乙>甲 C.丙中钠能置换出单质铜 D.乙、丙中钠在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C【解析】由分析可知,甲乙丙中均有可燃性气体氢气生成,A正确;钠与水或与酸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快慢取决于氢离子浓度大小,乙中的酸的浓度最大,故反应剧烈程度:乙>甲,B正确;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2Na+2H2O+CuSO4=Cu(OH)2↓+Na2SO4 +H2↑,并不会置换出铜单质,C错误;钠的密度小于水,所以浮在液面上,反应产生氢气,故四处游动,D正确。【典例1】金属钠分别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  ) A.BaCl2溶液   B.K2SO4溶液 C.FeCl3溶液 D.稀盐酸 【解析】钠与盐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故每种溶液中均有气体产生。A、B、D中均无沉淀生成,C中FeCl3与Na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C过氧化钠的重要性质及应用活动一、探究过氧化钠的氧化性任务一、讨论交流:如何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Na2O2具有强氧化性?列举你所知道的能被Na2O2氧化的微粒及氧化产物。①因Na2O2中的氧元素为-1价,是氧元素的较低价态,故Na2O2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一些常见的还原剂。如SO2(氧化产物SO42-),下同。方程式:Na2O2+SO2==Na2SO4,与CO2不同。)、Fe2+(Fe3+)、SO32-(SO42-))、HSO3-(SO42-)、H2S(S)、S2-(S)、I-(I2)等。②利用Na2O2的强氧化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也可使酚酞溶液先变红(生成NaOH),后褪色(强氧化性漂白)。③同时-1价的O也有还原性,如遇到强氧化剂KMnO4也可以被氧化成O2。任务二、观看视频,结合Na2O2的强氧化性,分析H2O2为何具有漂白性?思考在教材P37页【实验2-3】中,能否将“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改用“滴加2滴酚酞试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①Na2O2和H2O2中的氧元素均为-1价,因此H2O2也具有强氧化性,由于自身无色,所以可以氧化某些有色物质而起到漂白作用,从而具有漂白性。②若改用“滴加2滴酚酞溶液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褪色。③反应后溶液中已无固体物质存在,所以,不可能是因Na2O2强氧化性漂白,使溶液的红色褪去。④根据Na2O2与水反应方程式推知,反应可能分两步进行: Na2O2+2H2O==2NaOH+H2O2、2H2O2==H2O+O2↑。 ⑤H2O2在MnO2等催化剂作用下才更容易分解,所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除有 NaOH外,还有具有漂白作用的H2O2,因此,溶液的红色褪去。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催化剂MnO2,若产生大量气泡,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Na2O2与水反应的产物中有H2O2生成,因而溶液还具有漂白性【典例1】有关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1个过氧化钠完全参加反应,将转移2个电子 C.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将变红,振荡后红色消失 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解析】1个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0.5 个氧气分子,转移了1 个电子,故B错误。B 【典例2】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中的大量气泡的主要成分是氢气 B.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C.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漂白性物质造成的 D.⑤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作催化剂 A 【解析】②中离子方程式:2Na2O2+2H2O=4Na++4OH-+O2↑,生成的是O2,A错误;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O2,NaOH是碱,遇酚酞变红,B正确;④中红色褪去,可能原因是Na2O2与H2O反应生成的H2O2具有氧化性,能氧化有色物质漂白褪色,C正确;H2O2在MnO2催化下分解生成H2O和O2,即验证Na2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O2,D正确。活动二、探究Na2O2与CO2、H2O反应的量的关系任务一、结合Na2O2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思考化学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体积、转移电子数、固体质量有何关系?①分子数关系:无论是CO2或H2O的单一物质还是两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2O2时,放出O2的分子数与CO2或H2O的分子数之比均为1∶2。②气体体积差量关系:2Na2O2+2CO2===2Na2CO3+O2   气体体积差ΔV    2         1    2-1=1体积 2Na2O2+2H2O(g)===4NaOH+O2  气体体积差ΔV   2         1    2-1=1体积 【结论】CO2、H2O(g)分别与足量Na2O2反应,体积变为原来的1/2,即: ΔV=1/2V(CO2)=V(O2)生成,ΔV=1/2V[H2O(g)]=V(O2)生成。 【温馨提示】当CO2、H2O混合物与Na2O2发生反应时,可认为CO2先与 Na2O2 反应,反应结束后H2O再与Na2O2反应。③电子转移关系:当Na2O2与CO2、H2O反应时,每生成1个O2分子转移2个电子,且在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结论】与CO2反应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CO2等分子数的CO的质量;与H2O反应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H2O等分子数的H2的质量。任务二、问题探究:室内装修材料中的甲醛(HCHO)会对我们的神经产生刺激,对人的记忆、敏感性、身体协调功能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在房屋的装修过程中,尽可能的选择一些环保材料以减少室内污染。将a g甲醛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请分析固体质量的变化有何特点?①固体增加的质量与甲醛的质量相等,即固体的质量增加a 克。②HCHO可以改写为CO·H2,故甲醛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通过足量Na2O2完全反应,HCHO的质量等于固体增加的质量。③甲醛(HCHO)在O2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2、H2O,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发 生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2H2O+2Na2O2===4NaOH+O2↑,对生成物变式:Na2CO3~Na2O2·CO,2NaOH~Na2O2·H2,可知过氧化钠增加的质量=与CO2同个数的CO质量+与H2O同个数的H2质量,质量增加部分物质的组成可以表示为nCO·mH2。【结论】化学式可表示为nCO·mH2的物质完全燃烧后能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因此,该物质完全燃烧后,其产物(CO2和H2O)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固体后,固体质量的增量与该物质的质量相等。如甲醛(CH2O)、甲醇(CH4O)、乙酸(C2H4O2)、葡萄糖(C6H12O6)等。【典例1】CO和H2的混合气体21.2 g,与足量O2反应后,通过足量 Na2O2,固体质量增加(  ) A.21.2 g         B.14 g C.6.78 g D.不能确定 A 【典例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CO、H2、O2共16.5 g和足量的Na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应,Na2O2增重7.5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  ) A.54.5% B.40% C.36% D.33.3% 【解析】CO、H2、O2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所以过氧化钠固体增重的质量等于CO、H2的质量,所以原混合气体中CO、H2的质量一共是7.5 g,则O2的质量是16.5 g-7.5 g=9.0 g,所以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16.5 g(9.0 g)×100%≈54.5%。A 1.将一小块钠放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A.硝酸铜溶液   B.稀硫酸 C.氯化钠溶液 D.氯化镁溶液 【解析】遇到钠与碱溶液、盐溶液反应的问题时,在注意钠与水反应的同时,还要考虑生成的NaOH是否与溶液中原有的溶质反应。钠与(1)中四种溶液反应都生成氢气,在硫酸铜溶液中会有蓝色沉淀生成,只有在氯化镁溶液中可生成白色沉淀。D 2.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Na久置于空气中,最终得到的产物为NaOH B.将Na2O投入适量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褪色 C.Na2O和Na2O2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D.Na2O和Na2O2阴阳离子的个数比相同 【解析】A项,将Na久置于空气中,最终得到的产物为Na2CO3,错误;B项,将Na2O投入适量紫色石蕊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变蓝,错误;C项,Na2O2具有氧化性,Na2O和Na2O2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不同,错误;D项,Na2O中O2-与Na+个数比为1∶2,Na2O2中O22-与Na+个数比为1∶2,正确。D 3.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下列溶液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恢复至原温度后溶液的 pH 增大 B.放入稀CuSO4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紫红色铜析出 C.放入MgCl2溶液中:有氢气放出,有白色沉淀生成 D.放入NH4NO3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解析】A项,饱和NaOH溶液中放入钠,钠与水反应消耗水且生成NaOH,会有NaOH晶体析出,同时生成氢气,恢复至室温后溶液仍是饱和NaOH溶液,故溶液的pH不变;B项,会生成H2和Cu(OH)2蓝色沉淀;C项,会生成H2和Mg(OH)2白色沉淀;D项,钠与水反应放热,生成的NaOH与NH4+反应生成NH3·H2O,NH3·H2O受热部分分解产生的少量氨气会与氢气同时放出,故放出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C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酚酞先变红后褪色。某小组欲探究 其原因,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实验①取反应后溶液加入二氧化锰,立即产生大量气体;实验②③中红色均不褪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O2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需要MnO2作催化剂C.实验②③可证明使酚酞褪色的不是氢氧化钠和氧气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2O2B 【解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不需要催化剂,B错误;实验②③作为对照实验,可证明氢氧化钠和氧气不能使酚酞溶液褪色,C正确;根据实验①的现象可判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H2O2,H2O2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产生O2,D正确。NaNa2O2本质:先与水反应,再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条件)。规律:活泼金属先与水反应,中等活泼金属与盐置换反应。本质:与H+发生置换反应。规律:直接与酸反应。本质:Na2O2+H2O=4NaOH+H2O2。特点: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①与滴有酚酞的水,先变红后褪色(漂白性);②与SO2:Na2O2+SO2=Na2SO4;③与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漂白性);④FeCl2溶液:生成Fe(OH)3沉淀;⑤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⑥与CO2、H2O反应,存在定量关系。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