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24)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多份
小学数学笔算乘法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笔算乘法教案,共3页。
课题
笔算乘法(进位)——例2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例2,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先根据问题情境列出乘法算式37×48,然后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在给出第一步计算结果后,让学生通过类推来补充后面的计算结果,并呈现了两名同学通过估算讨论出乘积的大概范围的场景,体现估算的作用和价值。在例2教学后,教材提出小组讨论的要求,让学生在互相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步骤,总结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
2.学习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多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的经验,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难。因此,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用类推的方法完成竖式计算过程,发展运算能力。
3.核心素养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独立思考、辨析对比等学习活动,逐步抽象概括出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培养初步的归纳总结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态度。
4.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理。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复习旧知。
教师活动1
课件出示:
师:先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活动1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计算过程。
活动意图说明:复习旧知,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探究作好铺垫。
环节二:探究新知。
教师活动2
1.课件出示教材P43例2。
2.组织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3.提出自主学习任务:
(1)试着估一估。
(2)列竖式算一算。
(3)小组内交流算法。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1)谁来说一说你估算的结果是多少?
(2)那实际上需要多少盒呢?谁愿意上来讲解一下你的竖式计算过程?
5.小组讨论: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
学生活动2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37×48。
2.学生按照要求开展自主探究。
3.学生汇报估算思路:37≈40,48≈50,50×40=2000,大约2000盒。
4.学生举手上台板演竖式计算过程并进行讲解。
5.学生分组讨论,并归纳出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活动意图说明:在学生列出算式37×48后,鼓励学生先估一估,再实际算一算,一方面让学生体会估算的价值和作用,另一方面发展学生迁移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出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环节三:巩固运用。
1.基础性作业。
(1)完成教材P43“做一做”。
(2)完成教材P45练习九第7题。
2.发展性作业。
完成教材P45练习九第8、9题。
3.拓展性作业。
巧解竖式谜。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运算能力。
环节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环节五:课后作业。
完成《新领程》或《学练优》本课时的习题。
6.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进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下册4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件出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