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北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天津市河北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6分。)
1.我国拥有漫长的大陆国界线和海岸线。和许多国家陆地接壤或隔海相望。有关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太平洋的东岸
B.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和寒带
C.我国最南端在海南岛上
D.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答案】D
【解析】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故A错误;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故B错误;我国最南端在海南省的曾母暗沙,故C错误;我国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故D正确。故选D。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在农作物种子生产布局上建设了三个国家级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差异显著,农作物种类多样。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
A.630万平方千米B.740万平方千米
C.960万平方千米D.1700万平方千米
3.影响海南和甘肃两地气温差异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土壤肥力D.植被种类
4.四川省的简称是( )
A.琼B.川C.吉D.苏
5.培育优良品种使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体现了农业发展越来越依靠( )
A.自然条件B.农民经验C.科学技术D.种植面积
【答案】2.C 3.A 4.B 5.C
【解析】
【2题详解】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领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三,A、B、D三项说法错误,与事实不符,C项说法正确,选C。
【3题详解】
海南完全处于热带地区,纬度低,气温高;甘肃位于北温带,纬度较高,所以气温较低,影响海南和甘肃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排除BCD,选A。
【4题详解】
四川省的简称是川或蜀;琼是海南省的简称;吉是吉林省的简称;苏是江苏省的简称,排除ACD,选B。
【5题详解】
培育优良品种使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体现了农业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趋势,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经验、自然条件、种植面积与粮食逐年增产关系较小。选C。
下图示意2010年和2020年我国两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据图得出,15~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的变化分别是( )
A.下降下降B.上升上升C.下降上升D.上升下降
7.为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我国再次调整生育政策( )
A.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B.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子女
C.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答案】6.C 7.C
【解析】
【6题详解】
由图可知,从2010年到2020年期间,15~59岁人口所占比例下降,从70.14%降低到了63.35%;而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上升,从13.26%上升到了18.70%。故选C。
【7题详解】
为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我国再次调整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我国计划生育初期是独生子女政策,2016年到2020年是二孩政策,现阶段的生育政策仍属于计划生育范畴,排除ABD,选C。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大美中国”,展示了中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航拍中国》拍摄到的民族风情与所属民族相符的是( )
A.那达慕节——蒙古族B.泼水节——满族
C.赛龙舟——傣族D.长鼓舞——土家族
9.节目中有很多涉及地理知识的诗词,如: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天门关。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上述①②③描述的内容分别对应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是( )
A.山西省、新彊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B.四川省、广东省、贵州省
C.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D.甘肃省、河南省、江苏省
【答案】8.A 9.C
【解析】
【8题详解】
那达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是云南傣族的传统节日,赛龙舟是汉族的传统节日,长鼓舞是朝鲜族的传统舞蹈,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是甘肃玉门关;②天苍苍,野花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内蒙古的草原景观;③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描述的是浙江杭州西湖的景观。故选C。
读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分布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长江、黄河共同发源于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地形区中的哪一个( )
A.甲B.乙C.丙D.丁
11.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地形区中农业类型以种植业为主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10.C 11.D
【解析】
【10题详解】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甲为准噶尔盆地、乙为塔里木盆地、丙为青藏高原、丁为东北平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根据图示,丁为东北平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该地区属于比较平坦的平原,适合农业开发,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农业类型以种植业为主,D正确;甲为准噶尔盆地、乙为塔里木盆地、丙为青藏高原,属于西部地区,多以畜牧业为主,ABC错误。故选D。
12.图为我国四城市1月、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哈尔滨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B.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哈尔滨
C.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重最大的是武汉
D.广州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北京、哈尔滨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A错误;哈尔滨1月气温大约是-20℃,7月气温大约是20℃,气温年较差40℃左右,气温年较差最大,B正确;四城市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重最大的是北京,C错误;广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D错误。故选B。
滔滔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黄河流域文化灿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黄河ab段和cd段均建有多座水电站,建设水电站开发水能主要集中于这两段的自然原因是( )
A.多峡谷,落差大B.年降水量丰富
C.人口密集,需电量大D.其他能源贫乏
14.近年来,黄河含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①修渠灌溉②植树种草③加固堤坝④小浪底等水利工程的调控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13.A 14.D
【解析】
【13题详解】
黄河ab段位于地势第一、二阶梯交界处,黄河cd段位于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两段多峡谷,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均建有多座水电站,A正确;ab段年降水量较少,人口分布稀疏,BC错误;与其他能源分布无关,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植树种草可保护土壤不被雨水冲刷,减少水土流失,从而减少进入黄河的泥沙;小浪底等水利工程的修建可在河道中拦蓄泥沙,同样也可减少黄河水流中携带的泥沙量。而修渠灌溉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农田的水源,加固堤坝则主要是为了提高防洪能力,均不是黄河泥沙含量减少的主要原因。②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图中行为正确的是( )
A.地震来临,快从楼上跳下去!
B.台风来了,广告牌下避风观景,一举两得!
C.海啸来了,快去看呀,太壮观了!
D.泥石流来了,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向的山坡跑!
【答案】D
【解析】当地震来临时,必要惊慌,不能从楼上跳下去,应躲在桌子底下或卫生间这样狭小的空间里,A错误。台风来了,不要在广告牌下避风观景,刮倒了会有砸伤的危险,B错误。海啸来了,马上跑到海拔较高的远方去,不能去近前看看去,会被潮水淹没,C错误。泥石流来了,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向的山坡上跑,这样可以躲避被泥石流掩埋的危险,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由甲到丙反映的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
A.城镇建设挤占B.水土流失严重
C.风沙危害加剧D.污染严重
17.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
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D.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
【答案】16.A 17.B
【解析】
【1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甲到丙,该地区新建了很多城镇,使得耕地逐渐减少,所以A正确。
【17题详解】
该地耕地逐渐减少,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城镇建设过度,为此需要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保护耕地;故选:B。
2023年12月20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9周年。左图为我国河流流量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南水北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根据上左图,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
①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②水资源分布南丰北缺③长江水量最大
④河流分布东多西少⑤塔里木河是外流河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9.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水资源( )
A.年际差异大B.季节分布不均
C.空间分布不均D.城乡分布不均
【答案】18.A 19.C
【解析】
【18题详解】
由题可知,左图为我国河流流量分布示意图,根据该图可以获取的信息主要有: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水资源分布南丰北缺;长江水量最大;河流分布东多西少等,①②③④ 正确。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⑤错误。故选A。
【19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之一,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主要是为了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022年5月20日8时36分,四川省雅安市发生4.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我国立刻派出救援队奔赴灾区。为尽快到达灾区,救援队应选择( )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水路运输
【答案】C
【解析】一般来说,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或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地震发生后,我国立刻派出救援队奔赴灾区。为尽快到达灾区,救援队应选择航空运输,C正确,故选C。
下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和部分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属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特点的是( )
A.靠近侨乡,利于引进外资B.海陆交通便利
C.工业基础雄厚D.矿产资源丰富
22.连接图中②③工业基地的铁路干线是( )
A.京广线B.京九线C.京沪线D.沪昆线
【答案】21.B 22.C
【解析】
【21题详解】
①工业基地为辽中南工业基地,②工业基地为京津唐工业基地,③工业基地为沪宁杭工业基地,④工业基地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靠近侨乡,利于引进外资,辽中南和京津唐工业基地矿产资源丰富,京津唐和沪宁杭工业基地发展基础雄厚。四个工业基地都沿海分布,海陆交通便利,故B正确,ACD 错误,答案是B。
【22题详解】
②工业基地为京津唐工业基地,中心城市是北京,③工业基地为沪宁杭工业基地,中心城市是上海,铁路线联通北京和上海,即京沪线,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选C。
23.“淘宝”,“美团”等手机软件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这主要得益于我国
①现代交通快速发展②人口增长速度快③民族众多
④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⑤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
【答案】B
【解析】“淘宝”、“美团”等手机软件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这主要得益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现代交通快速发展的结果,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因素有科技水平、环境因素、政策因素等,其中科技因素是主导因素。故选B。
二、综合题(共4道题,共计54分)
2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顺时针勾绘出一幅从广西则辽宁的美丽画卷,反映我国边疆的风土人情。专题片《沿海行》从辽宁丹东出发,沿中国海岸线行进到广西防城港,完成沿中国大陆版图完整行走一圈的任务。下图为拍摄路线示意图。
(1)《边疆行》和《沿海行》的起点分别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填简称)。
(2)《边疆行》路线经过的省区中属于我国最晚迎来日出的是____________(填全称)。
(3)《沿海行》摄制组途经的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区是辽宁省和A________省(填全称)。
(4)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____________。
(5)图中与我国相邻的甲国是____________。
(6)《边疆行》路线途经的9个省区中,纬度最高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
【答案】(1)①.桂 ②.辽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山东
(4)琼州海峡
(5)蒙古
(6)哈尔滨
【解析】
【小问1详解】
据材料可知,《边疆行》沿顺时针方向从广西到辽宁,所以《边疆行》起点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沿海行》从辽宁丹东出发”、所以《沿海行》起点是辽宁省,辽宁省简称辽。
【小问2详解】
受地球自转影响,位置偏东的省级行政区较早迎来日出,位置偏西的省级行政区较晚迎来日出,《边疆行》路线经过的省区中位置最西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以《边疆行》路线经过的省区中属于我国最晚迎来日出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小问3详解】
我国所有省级行政区中,只有辽宁省和山东省(位于图中的A处)既临渤海又临黄海,《沿海行》行进路线正好经过这两个省,所以《沿海行》摄制组途经的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省区是辽宁省和山东省。
【小问4详解】
被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所环抱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小问5详解】
甲国是位于我国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的内陆国蒙古。
【小问6详解】
据图可知,《边疆行》沿顺时针方向从广西到辽宁,途经的9个省区中,黑龙江省的纬度最高,其行政中心是哈尔滨。
25.为培养地理实践力,某研学小组以“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为研究课题进行沿长江研学旅行。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及“长江流域不同年代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________________山脉,向东注入________,属于_________(选填内流河或外流河)。
(2)研学小组比较甲乙两河段发现,甲河段流速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研学小组通过分析长江流域不同年代统计图表发现,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和森林覆盖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河段历史上多发洪涝灾害,请帮研学小组填空完成知识结构图。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唐古拉 ②.东海 ③.外流河
(2)慢
(3)森林覆盖面积越小,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越大
(4)①.流速缓慢 ②.降水丰富且集中夏季
【解析】
【小问1详解】
外流河指的是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注入东海,属于外流河。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甲河段位于源头附近,水量小,地势落差大,因此河流流速快;乙河段位于下游,水量大,主要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落差小,河流流速慢。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50年代森林覆盖率高,水土流失相对较少,而90年代后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小问4详解】
丙河段地形平坦,流速缓慢,加之河段弯曲,泥沙沉积严重,故河床抬升,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故多洪涝灾害。
26.某中学开展体验“美丽中国”地理研学活动,请根据各研学小组分享的照片,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组】内蒙古的碳未来
(1)为实现我国的“双碳”目标,内蒙古大力建设新型能源系统(如图B),前景广阔。该能源属于__________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
【第二组】现代农业的先锋
(2)图E照片中的农民正在插秧,这反映出该地区的耕地类型多为____________,粮食作物主要以____________为主。下面两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与该地区气温和降水特征相符的是____________。
【第三组】独特的民族风情
(3)图D是____________族的传统服饰,这种独特的民族风情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
【第四组】舌尖上的四川
(4)同学们在四川爱上了川菜麻辣香锅(如图F),这里地处_____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气候湿热,麻辣香锅正好帮助同学们排汗除湿。
(5)舌尖上的四川除了麻辣还有酸甜。柑橘占据四川水果年产量的40%,它在四川分布的北界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M—____________(填山脉名称)。
【答案】(1)可再生
(2)①.水田 ②.水稻 ③.乙
(3)藏
(4)四川盆地
(5)秦岭
【解析】
【小问1详解】
结合图B的风力发电设备可知,内蒙古地区风力强劲,主要的清洁能源是风能,风能属于可再生资源。
【小问2详解】
图E照片中的农民正在插秧,这反映出该地区的耕地类型多为水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为主。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和乙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相符;甲图冬季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小问3详解】
图D为藏袍,为藏族的传统服饰;该地区位于我国的青藏地区,海拔高,典型气候特征是高寒。
【小问4详解】
四川东部地区地处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每当夏季,源源不断的夏季风携带水汽进入四川盆地,形成丰富的降水,故气候湿热,麻辣香锅正好帮助同学们排汗除湿。
【小问5详解】
图中M为秦岭,是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之一,柑橘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
27.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部沿海地区,④是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即____________工业基地。
(2)①是辽中南工业基地,对照图右,可以看出,该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是环渤海工业基地,对照中间图,可以看出该地区集中了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最为聚集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主要的优势是( )
A.矿产资源丰富B.地势平坦开阔
C.科技力量雄厚D.气候温暖湿润
(4)连接②和③两个工业基地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_____线。
【答案】(1)①.东 ②.珠江三角洲
(2)①.附近煤炭、铁、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 ②.陆上铁路网密集,临海港口城市众多,交通便利
(3)C
(4)京沪
【解析】
【小问1详解】
我国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自北向南依次为①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通过图中辽宁省轮廓判断),②环渤海工业基地(可通过北京市位置、渤海位置判断),③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有的材料也写沪宁杭工业基地,依托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可通过上海位置判断),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依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可通过广东省轮廓判断)。
【小问2详解】
右图图例有明显的铁路线和矿产资源,据此判断有利条件为资源丰富和交通便利。
【小问3详解】
高新技术产业有利的区位优势主要有:优越的环境、发达的技术、高校科研机构人才支持、便利的交通。环渤海工业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主要优势是科技含量高、力量雄厚。故选C,排除A、B、D。
【小问4详解】
②环渤海工业基地,③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主要工业中心分别是北京和上海,简称京、沪。故判断铁路线为京沪线。我国铁路干线的命名与城市和省区相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河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天津市河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天津市河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pdf、天津市河北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河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