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级阶梯分界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读我国沿32°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
A.B.
C.D.
2.关于图中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主要地形是高原B.乙区域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
C.丙区域东临大西洋D.乙区域处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答案】1.D 2.A
【解析】
【1题详解】
从我国沿32°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西部是海拔较高的高原、山脉等地形,东部是海拔较低的平原等地形;整体地势呈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并且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和地形类型,可以划分出三级阶梯,所以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是青藏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A正确;乙地是四川盆地,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B错误;丙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太平洋,C错误;乙是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D错误。故选A。
福州某企业通过铁路运输将某大宗货物运往阿拉山口,然后转运往欧洲国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从福州到阿拉山口,火车司机发现沿途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 )
A.越来越大B.先变大再变小
C.越来越小D.先变小再变大
4.列车线路经过黑河—腾冲一线,该线是我国(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B.人口地理分界线
C.温带季风气候与高原山地气候分界线D.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答案】3.C 4.B
【解析】
【3题详解】
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从福州到阿拉山口,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传统民居屋顶坡度也越来越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A错误;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以东人口密集,以西人口稀疏,B正确;温带季风气候与高原山地气候分界线不是黑河—腾冲一线,C错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D错误。故选B。
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航空母舰。2024年5月8日,福建舰海试成功,顺利返回上海江南造船厂,表明我国造船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江南造船厂所处的工业基地是( )
A.①B.②C.③D.④
6.连接②③工业基地的铁路线是( )
A.京九线B.京沪线C.陇海线D.沪昆线
【答案】5.C 6.B
【解析】
【5题详解】
由材料中“顺利返回上海江南造船厂”,可得知江南造船厂位于上海,江南造船厂所处的工业基地是③沪宁杭工业基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②是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③是沪宁杭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连接②③工业基地的铁路线是京沪线,B正确;京九线是从北京到香港九龙,A错误;陇海线是从连云港到兰州,C错误;沪昆线是从上海到昆明,D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故选B。
某旅行团沿世界高海拔公路新藏线219国道旅行。读219国道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219国道在麻扎穿越的山脉是( )
A.昆仑山脉B.冈底斯山脉
C.祁连山脉D.喜马拉雅山脉
8.沿途可以观赏到的自然景观是( )
A.黑土广布B.沟壑纵横C.水田连片D.雪峰高耸
【答案】7.A 8.D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图示及经纬网可知219公路在麻扎穿越的山脉是昆仑山脉,该山脉是我国东西走向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分界线,A正确;拉孜以北、噶尔以东的山脉为冈底斯山脉,拉孜以南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在图形的东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看图可知,219没的穿过此些山脉,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黑土广布是东北地区的自然景观,A错误;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B错误;水田连片是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C错误;雪峰高耸是青藏地区的自然景观,D正确。故选D。
我国的传统民居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是各地劳动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杰作。读我国南方某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建筑上半部分用青砖,下半部分用采自附近山地的黄石,以砖石结构造就。这种民居建筑特色的形成体现出当地( )
①盛产黄石,就地取材 ②冰雪融水丰富,为河流主要水源
③地势低洼,河流众多 ④气候寒冷,建筑用厚重的砖石利于防寒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0.根据图文中透露的信息可推测,当地( )
A.地形崎岖,土层深厚B.年降水量丰沛,水网密布
C.水源充足,灌溉农业发达D.河流经过,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9.C 10.B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图中建筑上半部分用青砖,下半部分用采自附近山地的黄石,以砖石结构造就,因此当地盛产黄石,就地取材,①正确;根据图中建筑特点判断,该地位于南方地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河流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处民居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民居,南方地区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丰沛,水网密布,水源充足,种植业发达,该地地形平坦,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不严重,B正确,ACD错误。故选B。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样,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读黄土高原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风成说”观点认为黄土是风吹来的。下列不能证明“风成说”的是( )
A.黄土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各种地形上B.自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
C.黄土的矿物成分和下面的基岩成分不同D.黄土高原地表形成不同地貌景观
12.黄土高原充分利用其优势资源,发展成了国家重要的( )
A.商品粮食基地B.钢铁工业基地
C.能源基地D.新兴工业基地
13.我们漫步在黄土高原上,可以感受到的黄土风情有( )
①陕北腰鼓 ②信天游 ③京剧 ④窑洞层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11.D 12.C 13.B
【解析】
【11题详解】
“风成说”观点认为黄土是风吹来的。黄土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各种地形上,自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黄土的矿物成分和下面的基岩成分不同等都可以证明风成说的观点。黄土高原地表形成不同地貌景观主要是流水侵蚀和搬运形成,故ABC错误,答案选D。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区域煤炭资源丰富,黄土高原充分利用其优势资源,发展成了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故ABD错误,答案C正确。
【13题详解】
我们漫步在黄土高原上,可以感受到的黄土风情有陕北腰鼓、信天游、窑洞层叠等,京剧属于北京特色。故①②④正确,答案选B。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为消除岷江水患而修建的,至今仍滋润着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是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地区的典型土壤是( )
A.黄土B.紫色土C.红壤D.黑钙土
15.该地形区因都江堰水利工程水“利”,素有的美誉是( )
A.鱼米之乡B.茶乡C.天府之国D.江南水乡
【答案】14.B 15.C
【解析】
【14题详解】
都江堰位于四川盆地,四川盆地的典型土壤是紫色土,这种土壤富含钙、磷、钾等营养元素,肥力较高,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B正确;黄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地,A错误;红壤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C错误;黑钙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等地,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鱼米之乡”一般指长江中下游平原,那里河网密布,是重要的水稻产区和淡水渔业产区,A错误;“茶乡”不是成都平原特有的称呼,B错误;成都平原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下,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C正确;“江南水乡”也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乡风貌地区,D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个小题,共35分)
16.【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研究
课题资料:
资料一 黄河上游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曾经草原沙化严重、湖泊湿地水量减少。近年来,玛曲县采取的生态修复工程取得了显著效果。河套平原位于黄河“几”字形河道的最北端,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为内蒙古主要农业区。
资料二 黄河“病在中游、根在泥沙”。陕北黄土高原某地在水土流失治理中,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资料三 黄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在山东省入海,形成了世界上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据调查,黄河三角洲每年以3千米的速度向海湾推进。但近年来,这片土地推进的速度明显放缓。
资料四 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课题思考:
(1)若玛曲县出现严重的草原沙化、湖泊湿地水量减少的问题,会对河套平原产生哪些影响?
(2)试分析河套平原成为“塞上米粮川”的有利条件。
(3)请分别说出黄土高原采取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4)分析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推进速度放缓的原因。
【答案】(1)玛曲县草原沙化、湖泊湿地水量减少,导致黄河上游水量减少,河套平原水源减少;草原沙化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含量增加,使河套平原的河道、灌溉设施等淤积加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2)地形平坦,便于大规模的农业耕种和机械化作业;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有黄河水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保障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积累。
(3)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种草。工程措施:修建梯田、打坝淤地等。
(4)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水土流失减少,黄河携带的泥沙量减少;水利工程(如水库等)的建设,拦截了部分泥沙,使得流入黄河三角洲的泥沙量减少。
【解析】
【小问1详解】
玛曲县处于黄河上游,其生态环境变化会影响到黄河的水量和泥沙含量。当玛曲县草原沙化、湖泊湿地水量减少时,黄河上游的水源补给减少,而河套平原依赖黄河水灌溉,所以其水源会减少。同时,草原沙化可能引发水土流失,更多泥沙进入黄河,随着黄河水流到河套平原,泥沙会淤积在河道、灌溉设施中,像渠道、水闸等水利工程设施可能会被泥沙堵塞或者损坏,影响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小问2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河套平原成为“塞上米粮川”的有利条件:地形方面,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活动,无论是耕种、播种还是收割等操作,使用大型农业机械都更加方便高效;土壤肥沃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农作物能从土壤中获取充足的养分;黄河水是河套平原重要的灌溉水源,充足的水分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温带大陆性气候下,光照充足使得农作物能够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昼夜温差大,夜晚温度低,农作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积累,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中,植树造林和种草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树木和草类的根系能够固着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工程措施方面,修建梯田可以减缓坡面水流速度,使坡面水流的冲刷力减小,从而减少土壤流失;打坝淤地则是在沟谷中修筑土坝,拦截泥沙,既可以减少泥沙流入黄河,又能使坝内淤出的土地成为可耕种的土地。
【小问4详解】
在黄河中上游,随着生态治理工作的开展,例如植树造林、种草等措施,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改善,进入黄河的泥沙量减少。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像水库可以拦截泥沙,使原本会随着黄河水流到入海口的泥沙被拦截在水库中,导致流入黄河三角洲的泥沙量减少,进而使得黄河三角洲推进的速度放缓。
17.【地理研学】
研学主题:地理环境与工农业生产
研学背景: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某校同学对家乡农业、工业生产开展了调查活动。
研学资料:
资料一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类型多样。平原地区夏季温暖多雨,沃野千里,采用机械化耕作,粮食产量高,大量粮食外运,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开展了林下种植、养殖等农业经营活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三江平原新建了许多国有农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资料二 东北重工业基地是国家首批开发建成的工业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位置优势。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面临巨大的困难,国家精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
资料三 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
研学思考:
(1)判断甲、乙两地中,适宜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的地区。
(2)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3)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4)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你有哪些建议?
【答案】(1)甲;甲位于大兴安岭,属于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条件。
(2)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量小,有大量余粮可供外运;机械化耕作水平高,生产效率高,粮食产量大;交通便利,便于粮食外运;国家政策支持等。
(3)自然资源丰富,如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交通便利,便于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工业基础雄厚,是国家首批开发建成的工业基地;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与国内外其他地区进行经济联系。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等,减少对传统重工业的依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工业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工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进一步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的发展活力。
【解析】
【小问1详解】
从资料可知,甲位于大兴安岭,属于山区,山区森林资源丰富,这为林下种植、养殖提供了必要的自然条件。而乙地区位于东北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地广人稀使得当地对粮食的自身消费量相对较少,从而有更多的粮食可以作为商品粮运往外地;机械化耕作水平高是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一大特点,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粮食产量能够满足大量外运的需求;东北地区交通网络较为发达,铁路、公路等交通线路便于将粮食运输到其他地区;此外,国家在三江平原新建许多国有农场等政策支持也对东北地区成为重要商品粮基地起到了推动作用。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例如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坚实的原料基础;东北地区铁路、公路等交通线路密集,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能够保证原料和产品的运输;作为国家首批开发建成的工业基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雄厚的工业基础,工业设施、技术工人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其地理位置靠近俄罗斯等国家,在国内也处于东北亚地区的重要位置,有利于开展对外贸易和国内区域间的经济联系。
【小问4详解】
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以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键,发展新兴产业可以使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减少对传统重工业的过度依赖,降低传统重工业面临的市场风险等问题;加大科技投入可以使传统工业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等方面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加强环境保护可以改善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有助于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因环境问题制约工业发展;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能够为工业发展提供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东北地区的区位优势,促进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发展。
18.【探究性发现】
探究名称: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影响
探究资料:
资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旅游资源丰富。
资料二 长江三角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以仅占全国3.7%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资料三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市、交通示意图。
探究思考:
(1)位置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分析长江三角洲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
(2)农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
(3)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请写出本区域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4)经济龙头对周边区域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请简述长江三角洲辐射带动作用的具体表现。
【答案】(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江海交汇之地。
(2)长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有利于耕种;河湖众多,水域面积广阔,为渔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域资源。
(3)旅游资源丰富,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游客到达;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能够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区域知名度高,对游客吸引力大。
(4)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周边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向周边地区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庞大,为周边地区的产品提供广阔的销售市场;构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网络,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带动周边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解析】
【小问1详解】
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濒临东海和黄海。江海交汇的位置使得这里既可以通过长江联系内陆广大地区,又可以通过海洋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等,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和贸易基础。
【小问2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气候方面,长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地势低平、平原为主的地形,有利于大规模的农业耕种和机械化作业;肥沃的土壤富含养分,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众多的河湖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既可以用于灌溉,又为渔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水域空间,使得渔业资源丰富,所以被称为“鱼米之乡”。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江南水乡的水乡风光等)和历史文化遗迹(如苏州园林等)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方便游客进出该地区,提高了旅游的可达性;发达的经济使得该地区有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如酒店、餐饮、娱乐等设施,能够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区域的高知名度(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等区域之一),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小问4详解】
长江三角洲辐射带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产业转移方面,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周边转移,周边地区可以承接这些产业,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发展工业,从而推动工业化进程;②技术和经验传播上,长三角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提高周边地区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③庞大的消费市场为周边地区产品提供销路,促进周边地区的生产发展;④构建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有利于周边地区的资源开发、人员流动和经济发展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卷,文件包含地理试卷pdf、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运城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地理试卷pdf、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