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考点篇 工业革命练习(Word版附解析)

    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考点篇 工业革命练习(Word版附解析)第1页
    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考点篇 工业革命练习(Word版附解析)第2页
    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考点篇 工业革命练习(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考点篇 工业革命练习(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考点篇 工业革命练习(Word版附解析),共26页。
    A.政府在现代化道路中作用突出
    B.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C.资本集中严重制约着利润增值
    D.自由主义具有深远的影响
    2.(2024•龙文区模拟)如表是1910﹣1937年英、美、俄(苏联)德等国家的经济数据表(单位:百万吨)。据此推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国家是( )
    A.俄、德、美、英B.英、俄、美、德
    C.德、俄、英、美D.英、德、美、俄
    3.(2024•湖北三模)在维多利亚中期,成千上万的女性开始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人们提出了“知识的自由贸易”,要求对女性智力进行充分培养,以达到“理性人的尊严”,以及女性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等等。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
    A.大学的兴起成功普及教育
    B.启蒙运动追求教育理性
    C.工业革命改善了女性权利
    D.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4.(2024春•沧州期末)弗兰兹•卡夫卡是欧洲历史上很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不过,他却对一种新鲜物件颇为恐惧。他认为这种新发明能让原本够不着的一个人在一个迷惑的瞬间闪现在你的耳边,这意味着伪造的接近:一种通过技术手段被诱发出来的声音在传递。据此可知,该作家可能生活于( )
    A.17世纪八九十年代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三四十年代D.19世纪末20世纪初
    5.(2024秋•沈阳月考)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垄断殖民地贸易本来是为了本国产业的利益,可实际上不但没有发展哪怕是一点点本国产业……垄断确实提高了商业的利润率……但却是为了促进一个国家一个小阶层的小利益,伤害了这个国家所有其他阶层和所有其他国家所有阶层的利益。”这一观点( )
    A.抨击垄断资本主义的罪恶
    B.提倡自由主义的经济原则
    C.主张英国放弃殖民地利益
    D.加速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6.(2024秋•连城县校级月考)宗教节庆和体育休闲曾是英国人休闲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18世纪中叶以来,英国开始实行法定周末假日,英国人逐渐适应了新的作息时间,上班时间认真工作,休班时间才到酒馆、咖啡馆或者工人俱乐部娱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影响B.殖民扩张的推动
    C.启蒙运动的深入D.光荣革命的完成
    7.(2024•广东开学)19世纪晚期,英国社会中上层的改革家开始采取措施,促进女工休闲生活的发展。一种主要是由女性慈善家在社区中进行,另一种则是由具有改革意识的企业家在工作场所中进行。这些举措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文明的发展B.人文主义的兴起
    C.巴黎公社的影响D.女性普选权实现
    8.(2024•湖北一模)2002年以后,工业发展较迅速。这表明( )
    A.“中国制造”与世界经济融合加快
    B.高新科技产业得到发展
    C.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效果较显著
    D.工业占据经济主导地位
    9.(2024•潍坊三模)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1904年提出“罗斯福推论”,表示面对西半球国家的“妄为”“无能”,美国要行使“国际警察”的权力;1950年提出“凯南推论”,认为拉美国家容易受到“共产主义渗透”,美国要用一切手段应对威胁。影响门罗主义演变的主要因素是( )
    A.国际格局演变B.国家实力变化
    C.霸权主义加强D.外交政策调整
    10.(2024•锦州模拟)当今,实现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自主学习和逻辑推理能力,需要极高的资本和技术投入。而且人工智能并不能解决落后地区需要解决的工业化和就业问题,因为它对高重复、低创造的劳动密集型工作岗位有很强的替代作用。由此可推知,人工智能的发展( )
    A.加剧了社会治理的复杂化
    B.易拉大南北国家间发展的差距
    C.削减了各国整体就业机会
    D.违背了世界工业化发展的潮流
    11.(2024•天津二模)福特在自传中提到:生产T型车需要7882个独立工序,其中只要949个需要“强壮而训练有素的体格健全的人”;其余工序,“670个可由失去双腿的人来做,2637个可由一条腿的人来做,715个可由独手的人来做,10个可由盲人来做”。这反映了( )
    A.工业革命大大减轻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B.生产流水线显著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
    C.技术创新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相关要求
    D.福特工厂为残疾人士提供了就业机会
    12.(2024春•南岗区校级期中)历史上先后被开发利用的能源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由蒸汽动力转化为机械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 )
    A.核能B.电能C.石油D.风能
    13.(2024春•东西湖区校级期末)20世纪初,英、德、美、俄等国建立各类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威斯康星大学某教授在1931年说:“很少有人意识到……在一百年的时间里,生铁、铜、矿物燃料的产量增加了一百倍;自20世纪初以来,开采和消耗的矿产资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据此可以推断( )
    A.欧美工业化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
    B.自然资源对战争的战略价值提升
    C.科技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D.国家干预在环保中发挥重要作用
    14.(2024•汉中开学)如表呈现的是1801﹣1901年英国就业人数占比情况。综合表中信息可知( )
    A.城市化导致农业人口迅速萎缩
    B.工业革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C.工厂制度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
    D.商贸活动促进人口流动增强
    15.(2024•湖南二模)1977年与1946年相比,美国对欧洲的投资增长了 60.6倍,而同一时期对亚非拉的投资只增长了35倍。在1980年的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中,3/4以上是在发达国家间进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占据主导
    B.科技革命改变了世界经济的结构
    C.冷战格局影响了国际资本的流向
    D.新兴民族国家抵制经济殖民主义
    16.(2024春•福清市期末)1841年,狄更斯在《老古玩店》中记录了小内尔和祖父走过英格兰中部,看到“高耸的烟囱吐出黑色的雾气,在屋顶上方聚起浓密难闻的乌云,周遭都是灰蒙蒙的”。由此可见,当时英国( )
    A.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
    B.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C.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工人居住条件异常恶劣
    17.(2024春•朝阳区校级期末)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亚当•斯密说:“分工一经完全确立,一个人自己劳动的生产物,便只能满足自己欲望的极小部分。他的大部分欲望,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来满足。于是,一切人要依赖交换而生活,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一切人都成为商人,而社会本身,严格地说,也成了商业社会。”在这里,他意在强调( )
    A.社会契约理论的合理性
    B.商业社会排斥政府和家庭
    C.市场交换行为的重要性
    D.个体力量远大于社会力量
    18.(2024春•河南期末)下表是不同时期世界主要国家的GDP年均增长率(%)。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
    A.美国、苏联(俄国)、英国、日本
    B.苏联(俄国)、英国、日本、美国
    C.日本、英国、美国、苏联(俄国)
    D.英国、美国、苏联(俄国)、日本
    19.(2024秋•青岛月考)如表是英国和美国在1850年和1870年每项专利申请平均成本(英镑)的比较。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
    A.英国更注重保证科技发明数量
    B.美国更注重激发科技发明动力
    C.英国工业发展已远远落后于美国
    D.专利成本与两国的创造力呈正比
    20.(2024•合肥模拟)1889年,巴黎国际工人大会通过决议:在工人享有选举权的国家,工人都应利用选举权去夺取国家政权;在工人未有选举权的国家要利用一切手段争取选举权。这反映出当时( )
    A.资本主义国家政策调整
    B.国际工人运动走向高涨
    C.暴力革命主张已被抛弃
    D.社会民主主义颇为流行
    21.(2024春•兴国县校级期末)“这个时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科研与试验来追寻自己的技术创新。”这个时期指的是( )
    A.手工工场时期B.蒸汽机时代
    C.电气时代D.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22.(2024春•邯郸期末)1874——1894年英国进出口分类统计表(单位:100万英镑)。下表反映出,英国( )
    A.工业实力相对衰落
    B.殖民霸主地位走向终结
    C.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D.垄断组织阻碍自由竞争
    23.(2024•江西三模)18世纪,有经济学家认为,“自私”“贪欲”是人的本性,追求私利只要不威胁“公益”就不必加以限制。只是为了不使“自私”“贪欲”同“公益”发生冲突,才有必要把私人利益的追求限制在对私人占有不构成威胁的范围之内。这一观点( )
    A.反映了自由主义的经济主张
    B.体现了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
    C.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依据
    D.源自于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24.(2024春•遵义期末)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济贫法,规定如果要获得救济,就必须进入济贫院。但在济贫院,人们必须遵守严酷的纪律,从事繁重的劳动,家庭也要被拆散。这( )
    A.表明英国法治建设逐步完善
    B.更有助于缓和社会阶级矛盾
    C.实质上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D.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
    25.(2024•大通县校级开学)据统计,以煤、生铁和钢三项主要产品为例,1910~1913年,德国年平均产量分别为2.515亿公吨、1482.9公吨和1534万公吨,而英国则为2.92亿公吨、979.2公吨和694万公吨。在制造品和所有出口产品价值方面,英国和美国之比为5.35亿美元和18.5亿美元对6.24亿美元和9.69亿美元。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 )
    A.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世界的潮流
    B.工业化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平衡性
    C.共和政体确立促进德国工业发展
    D.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合理化
    二.材料题(共2小题)
    26.(2024春•南阳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733—1817年恢复经济扩张的过程中,欧洲世界经济将巨大的新地带并入它所包含的有效带动分工中。它开始于合并从16世纪以来已是它的外部竞争场的地带——印度次大陆、奥斯曼(Ottman)帝国、俄罗斯(Russian)帝国和西部非洲。这些合并发生在18世纪下半期和19世纪上半期。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终包括全球,甚至那些从来连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外部竞争场都不是的地区也被拉了进来。
    ——摘编自[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以来,欧洲“贵族地主利益集团”的政治权力不断被削弱。迫于社会变革,贵族不得不投身议会政治。在19世纪的进程中,国家废止贵族在封建领地的自治权,用人身自由、继承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取代了限制农奴人身自由的封建纽带。中央政府机构加税及增加其他负担进一步冲击了贵族庄园主,专业化的地方政府取代了采邑管家和法庭,贵族集团被选举产生的议会取代。很多国家扩大了选民范围,加强了议会的合法性。经过数十年的演变,国家接管了领主的主要职能。从法律意义上讲,贵族与庶民已没有多少区别。
    ——摘编自[英]西蒙•普莱斯等《企鹅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33—1817年欧洲经济扩张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30年代以来欧洲的变化。
    27.(2024春•十堰期末)[资本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材料一: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摘编自《权利法案》
    材料二: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学者认为,从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来看,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发展相互作用,世界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扩张反过来又促进世界市场范围不断扩大;从世界市场的本质属性来说,世界市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资产阶级通过世界市场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迫使其他民族、地区采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服从于资本生产和发展的需要,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摘编自杨淑贤《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研究述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权利法案》的主要历史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方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简析资本主义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工业革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2024•江西模拟)卡特尔和辛迪加等组织极力削减一切竞争者及站在联合组织之外的一切企业、“自由市场日益成为过去的事情”,而残酷的竞争却广泛化且激烈化,如煤炭大王和石油大王为保证最大限度利润,力图使政府通过能保证其各自垄断地位的法案。这可用于印证( )
    A.政府在现代化道路中作用突出
    B.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C.资本集中严重制约着利润增值
    D.自由主义具有深远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垄断组织的形成,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垄断组织的形成。
    【解答】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垄断资产阶级为保证利润和自身的垄断地位,往往采取垄断企业间联合等措施削减竞争,结束了早期工业化时代下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但同时这些垄断组织又在很多方面保留竞争,从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并未消灭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垄断资本主义的竞争更加激烈,是更高阶段的竞争,B项正确;
    材料论述的主体是垄断组织,而非政府,排除A项;
    材料反映出垄断与竞争并存,而非资本集中的负面影响,排除C项;
    材料反映了垄断组织的发展,削弱了自由主义的影响,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垄断组织的形成,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024•龙文区模拟)如表是1910﹣1937年英、美、俄(苏联)德等国家的经济数据表(单位:百万吨)。据此推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国家是( )
    A.俄、德、美、英B.英、俄、美、德
    C.德、俄、英、美D.英、德、美、俄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解答】根据题干表格数据可知,1910—1937年,甲国原油产量和钢产量都在增长,且1937年时产量相对较高,结合所学可知,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当时甲国低于丙国,甲国是苏联,德国的工业实力经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有所增长,在1937年稍微强于英国,乙国是德国,丁国是英国,美国当时通过罗斯福新政扭转了经济危机,工业实力全球第一,丙国是美国,因此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是俄、德、美、英,A项正确;
    其他选项均不符合,排除BC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学生需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时间、条件、主要发明成就及影响。
    3.(2024•湖北三模)在维多利亚中期,成千上万的女性开始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人们提出了“知识的自由贸易”,要求对女性智力进行充分培养,以达到“理性人的尊严”,以及女性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等等。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
    A.大学的兴起成功普及教育
    B.启蒙运动追求教育理性
    C.工业革命改善了女性权利
    D.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答】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维多利亚时期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期由于生产的社会化,社会对于女性智力、能力的需求上升,带动了女性权利的提升,C项正确;
    大学在中世纪时期已经兴起,排除A项;
    启蒙运动发生在维多利亚时代之前,排除B项;
    材料的主旨是工业革命时期女性的权利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2024春•沧州期末)弗兰兹•卡夫卡是欧洲历史上很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不过,他却对一种新鲜物件颇为恐惧。他认为这种新发明能让原本够不着的一个人在一个迷惑的瞬间闪现在你的耳边,这意味着伪造的接近:一种通过技术手段被诱发出来的声音在传递。据此可知,该作家可能生活于( )
    A.17世纪八九十年代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三四十年代D.19世纪末20世纪初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解答】据材料的信息可知,材料说的是电话,据所学知识,电话机是美国人贝尔于1876年发明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项正确;
    A项时间还没有开始工业革命,电话没有发明,排除A项;
    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类开始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也没有发明电话,排除B项;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但也没有发明电话,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学生需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时间、条件、主要发明成就及影响。
    5.(2024秋•沈阳月考)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垄断殖民地贸易本来是为了本国产业的利益,可实际上不但没有发展哪怕是一点点本国产业……垄断确实提高了商业的利润率……但却是为了促进一个国家一个小阶层的小利益,伤害了这个国家所有其他阶层和所有其他国家所有阶层的利益。”这一观点( )
    A.抨击垄断资本主义的罪恶
    B.提倡自由主义的经济原则
    C.主张英国放弃殖民地利益
    D.加速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解答】根据材料“垄断殖民地贸易 ……没有发展哪怕是一点点本国产业……伤害了这个国家所有其他阶层和所有其他国家所有阶层的利益。”可知,亚当•斯密提倡自由主义的经济原则,反对垄断殖民地贸易,B项正确;
    垄断资本主义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A项排除;
    材料主要体现亚当•斯密反对垄断殖民地贸易,不能看出其主张英国放弃殖民地利益,C项排除;
    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D项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学生需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
    6.(2024秋•连城县校级月考)宗教节庆和体育休闲曾是英国人休闲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18世纪中叶以来,英国开始实行法定周末假日,英国人逐渐适应了新的作息时间,上班时间认真工作,休班时间才到酒馆、咖啡馆或者工人俱乐部娱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影响B.殖民扩张的推动
    C.启蒙运动的深入D.光荣革命的完成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解题关键信息是“英国开始实行法定周末假日,英国人逐渐适应了新的作息时间,上班时间认真工作,休班时间才到酒馆、咖啡馆或者工人俱乐部娱乐”。
    【解答】A.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企业的规模和复杂度增加,对管理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劳动力,实行了新的假日时间规定,工人娱乐时间业发生调整,正确;
    B.工人娱乐时间调整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
    C.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D.1688年光荣革命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7.(2024•广东开学)19世纪晚期,英国社会中上层的改革家开始采取措施,促进女工休闲生活的发展。一种主要是由女性慈善家在社区中进行,另一种则是由具有改革意识的企业家在工作场所中进行。这些举措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文明的发展B.人文主义的兴起
    C.巴黎公社的影响D.女性普选权实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世纪晚期,英国已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因此当时女性待遇的提升主要是由于工业文明的发展,A项正确;
    人文主义的兴起的时间是14﹣17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
    巴黎公社发生在1871年的法国,材料的国家说的是19世纪晚期的英国,排除C项;
    女性普选权实现在19世纪晚期没有实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2024•湖北一模)2002年以后,工业发展较迅速。这表明( )
    A.“中国制造”与世界经济融合加快
    B.高新科技产业得到发展
    C.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效果较显著
    D.工业占据经济主导地位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解题关键信息是材料图表。
    【解答】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02年以后,工业发展较迅速,许多工业商品的数量得到提高,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产品走向世界,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融合不仅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影响力,也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正确;
    B.“家用电冰箱”与“彩色电视机”不属于高新科技产业,排除;
    C.关贸总协定结束于1995年,排除;
    D.材料没有表现工业经济,与其他产业的比重,无法得出“工业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的结论,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
    9.(2024•潍坊三模)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1904年提出“罗斯福推论”,表示面对西半球国家的“妄为”“无能”,美国要行使“国际警察”的权力;1950年提出“凯南推论”,认为拉美国家容易受到“共产主义渗透”,美国要用一切手段应对威胁。影响门罗主义演变的主要因素是( )
    A.国际格局演变B.国家实力变化
    C.霸权主义加强D.外交政策调整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题干“1904年提出‘罗斯福推论’,表示面对西半球国家的‘妄为’‘无能’,美国要行使‘国际警察’的权力;1950年提出‘凯南推论’,认为拉美国家容易受到‘共产主义渗透’,美国要用一切手段应对威胁”及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拉美国家的影响进行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1904年提出‘罗斯福推论’,表示面对西半球国家的‘妄为’‘无能’,美国要行使‘国际警察’的权力;1950年提出‘凯南推论’,认为拉美国家容易受到‘共产主义渗透’,美国要用一切手段应对威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当时美国刚刚独立,国家实力较弱,1904年提出“罗斯福推论”,当时美国已经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国家实力强大,1950年提出“凯南推论”,当时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因此国家实力变化是影响门罗主义演变的主要因素,B项正确;
    当时国际格局是两极格局,并不是影响门罗主义演变的主要因素,排除A项;
    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当时美国刚刚独立,国家实力较弱,没有体现霸权主义加强,排除C项;
    外交政策调整是影响美国政策演变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
    10.(2024•锦州模拟)当今,实现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自主学习和逻辑推理能力,需要极高的资本和技术投入。而且人工智能并不能解决落后地区需要解决的工业化和就业问题,因为它对高重复、低创造的劳动密集型工作岗位有很强的替代作用。由此可推知,人工智能的发展( )
    A.加剧了社会治理的复杂化
    B.易拉大南北国家间发展的差距
    C.削减了各国整体就业机会
    D.违背了世界工业化发展的潮流
    【分析】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极高的资本和技术投入,且不能解决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就业问题,这就导致发达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优势,并进一步拉开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B项正确;
    材料只是强调发展人工智能需要极高的资本和技术,并未涉及社会治理,排除A项;
    材料认为人工智能无法代替劳动密集型工作岗位,排除C项;
    人工智能虽然无法解决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就业问题,但是顺应世界工业化发展潮流的,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11.(2024•天津二模)福特在自传中提到:生产T型车需要7882个独立工序,其中只要949个需要“强壮而训练有素的体格健全的人”;其余工序,“670个可由失去双腿的人来做,2637个可由一条腿的人来做,715个可由独手的人来做,10个可由盲人来做”。这反映了( )
    A.工业革命大大减轻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B.生产流水线显著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
    C.技术创新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相关要求
    D.福特工厂为残疾人士提供了就业机会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关键信息“生产T型车需要7882个独立工序,其中只要949个需要“强壮而训练有素的体格健全的人”;其余工序…715个可由独手的人来做,10个可由盲人来做”
    【解答】根据题干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效率提高,对工人的能力要求降低,故C项符合题意。
    A项,汽车生产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排除。
    B项,未全面概括材料思想,排除。
    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本题结合所学从材料提取信息进行分析即可。
    12.(2024春•南岗区校级期中)历史上先后被开发利用的能源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由蒸汽动力转化为机械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 )
    A.核能B.电能C.石油D.风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来分析。
    【解答】A.核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能源。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大量的能源是作为发电机的能源来使用。
    C.石油主要是来驱动内燃机做功。仍然是机械能。
    D.风能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的能源。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发展的特点,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3.(2024春•东西湖区校级期末)20世纪初,英、德、美、俄等国建立各类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威斯康星大学某教授在1931年说:“很少有人意识到……在一百年的时间里,生铁、铜、矿物燃料的产量增加了一百倍;自20世纪初以来,开采和消耗的矿产资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据此可以推断( )
    A.欧美工业化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
    B.自然资源对战争的战略价值提升
    C.科技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D.国家干预在环保中发挥重要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答】根据材料“很少有人意识到……在一百年的时间里,生铁、铜、矿物燃料的产量增加了一百倍;自20世纪初以来,开采和消耗的矿产资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发展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更大规模开发,从而导致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和消耗,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C项正确;
    题目中并没有提到资源短缺,而是强调了产量的增加,排除A项;
    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和消耗可能与战争时期对资源的高需求有关,但题目中并没有明确提到战争,无法得出这一结论,排除B项;
    国家干预在环保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发生在二战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2024•汉中开学)如表呈现的是1801﹣1901年英国就业人数占比情况。综合表中信息可知( )
    A.城市化导致农业人口迅速萎缩
    B.工业革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C.工厂制度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
    D.商贸活动促进人口流动增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工业革命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作答。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801﹣1901年英国农业领域的就业人口比重迅速下降,制造业、矿业和建筑业的就业人口占比显著增加,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也有所增加,结合所学知识,这是因为工业革命期间,机器的引入和生产方式的革新极大地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商业和交通运输业进一步发展,即工业革命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B项正确;
    城市化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这是农业人口占比下降的原因之一,但农业人口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劳动力的过剩和转移,并且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农业人口迅速萎缩,排除A项;
    材料主要反映工业革命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没有体现社会阶级结构变化,排除C项;
    商贸活动只是促进人口流动增强的原因之一,只能体现部分材料信息,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阅读史料、历史解释能力。
    15.(2024•湖南二模)1977年与1946年相比,美国对欧洲的投资增长了 60.6倍,而同一时期对亚非拉的投资只增长了35倍。在1980年的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中,3/4以上是在发达国家间进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占据主导
    B.科技革命改变了世界经济的结构
    C.冷战格局影响了国际资本的流向
    D.新兴民族国家抵制经济殖民主义
    【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解答本题关键是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材料所述国际投资的流动主要是受世界经济格局和投资回报率等的影响,有其客观原因,并非完全由发达国家蓄意操纵,且“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占据主导”说法宽泛,不能说明影响国际资金流动的具体原因,排除A项;
    二战后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世界经济的结构,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发达国家在这些领域有成熟的设备、劳动力、市场,相比于发展中国家更能吸引国际投资,影响了国际投资的方向与国际资金的流动,B项正确;
    美国对亚非拉的投资也在增长,欧洲也并非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因此从材料不能看出国际资本流动受冷战影响和主要在两大阵营内部,排除C项;
    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并非都是经济殖民主义,新兴民族国家在一定范围内也需要发达国家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考查了考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16.(2024春•福清市期末)1841年,狄更斯在《老古玩店》中记录了小内尔和祖父走过英格兰中部,看到“高耸的烟囱吐出黑色的雾气,在屋顶上方聚起浓密难闻的乌云,周遭都是灰蒙蒙的”。由此可见,当时英国( )
    A.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
    B.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C.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工人居住条件异常恶劣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答】据题干“高耸的烟囱吐出黑色的雾气,在屋顶上方聚起浓密难闻的乌云,周遭都是灰蒙蒙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时期,工厂大量使用煤炭等燃料,烟囱排放出大量废气,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A项正确;
    题干主要强调的是环境污染问题,而非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排除B项;
    题干未体现社会贫富分化的内容,排除C项;
    题干没有涉及工人居住条件,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7.(2024春•朝阳区校级期末)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亚当•斯密说:“分工一经完全确立,一个人自己劳动的生产物,便只能满足自己欲望的极小部分。他的大部分欲望,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来满足。于是,一切人要依赖交换而生活,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一切人都成为商人,而社会本身,严格地说,也成了商业社会。”在这里,他意在强调( )
    A.社会契约理论的合理性
    B.商业社会排斥政府和家庭
    C.市场交换行为的重要性
    D.个体力量远大于社会力量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答】材料中亚当•斯密提到的商业社会的基础不是通过政治性的契约来形成,而是通过一个更密切、更频繁、更自发的市场交换过程而形成,C项正确;
    社会契约理论通常关注的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础,即人民通过共同意志建立政府,但这段描述主要聚焦于交换行为,而不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础,排除A项;
    亚当•斯密提到的商业“社会”不是指政治组织,也不是氏族,但他并不否认这个社会包括政府和家庭,排除B项;
    “个体力量远大于社会力量”并不是材料表达的主旨,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8.(2024春•河南期末)下表是不同时期世界主要国家的GDP年均增长率(%)。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
    A.美国、苏联(俄国)、英国、日本
    B.苏联(俄国)、英国、日本、美国
    C.日本、英国、美国、苏联(俄国)
    D.英国、美国、苏联(俄国)、日本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答】根据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0﹣1913年,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和德国经济增长迅速,英国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国增长放缓,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开始现代化进程。1913﹣1950年,涵盖了两次世界大战及大萧条时期,各国经济普遍受到冲击,但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实施工业化,经济增长显著。1950﹣1973年,西方国家经历战后重建和经济快速增长的黄金时代,而苏联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保持了较高增长率。1973﹣1998年,西方国家遭遇石油危机,经济增长放缓,而日本在这一时期经历了经济奇迹后的稳定增长,苏联经济则在80年代末开始衰退。结合上述分析:甲国符合英国的特点;乙国与美国发展相匹配;丙国与苏联(俄国)经济发展相符;丁国符合日本发展情况,故四国分别为:英国、美国、苏联(俄国)、日本,D项正确,排除A、B、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2024秋•青岛月考)如表是英国和美国在1850年和1870年每项专利申请平均成本(英镑)的比较。对此理解合理的是( )
    A.英国更注重保证科技发明数量
    B.美国更注重激发科技发明动力
    C.英国工业发展已远远落后于美国
    D.专利成本与两国的创造力呈正比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解答】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美国每项专利申请平均成本远远低于英国,说明美国更加注重激发科技发明动力,B项正确;
    材料只提到专利申请平均成本,并未涉及数量,排除A项;
    1850—1870年英国工业发展领先于美国,排除C项;
    材料只提到专利成本,并未涉及创造力相关内容,无法得知专利成本与两国的创造力呈正比,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学生需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主要发明成就和影响。
    20.(2024•合肥模拟)1889年,巴黎国际工人大会通过决议:在工人享有选举权的国家,工人都应利用选举权去夺取国家政权;在工人未有选举权的国家要利用一切手段争取选举权。这反映出当时( )
    A.资本主义国家政策调整
    B.国际工人运动走向高涨
    C.暴力革命主张已被抛弃
    D.社会民主主义颇为流行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答】根据材料,国际工人大会通过决议,工人要利用选举权夺取国家政权,没选举权的国家要利用一切手段争取选举权,是因为资本主义策略调整,给工人阶级一定的权利,A项正确;
    材料中体现不出工人运动走向高涨,排除B项;
    C项“已抛弃”说法错误,排除C项;
    材料没体现社会民主主义,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024春•兴国县校级期末)“这个时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科研与试验来追寻自己的技术创新。”这个时期指的是( )
    A.手工工场时期B.蒸汽机时代
    C.电气时代D.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技术进行了紧密结合,这与题干中“(先进工业企业)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科研与试验来追寻自己的技术创新”相一致,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就是电气时代,C项正确;
    手工工场时期时期还没有技术的革新,排除A项;
    蒸汽机时代没有实现科学和技术进行了紧密结合,排除B项;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是后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实现了,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024春•邯郸期末)1874——1894年英国进出口分类统计表(单位:100万英镑)。下表反映出,英国( )
    A.工业实力相对衰落
    B.殖民霸主地位走向终结
    C.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D.垄断组织阻碍自由竞争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解答】根据材料数据可知,从1874年至1894年,英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下降,进口比重上升,这主要是因为美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英国并未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利时机,工业实力相对衰落,A项正确;
    此时的英国仍然是世界殖民霸主,排除B项;
    材料与海外市场不断扩大无关,排除C项;
    垄断组织也主张自由竞争,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学生需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时间、条件、主要发明成就及影响。
    23.(2024•江西三模)18世纪,有经济学家认为,“自私”“贪欲”是人的本性,追求私利只要不威胁“公益”就不必加以限制。只是为了不使“自私”“贪欲”同“公益”发生冲突,才有必要把私人利益的追求限制在对私人占有不构成威胁的范围之内。这一观点( )
    A.反映了自由主义的经济主张
    B.体现了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
    C.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依据
    D.源自于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业革命的影响。
    【解答】依据材料概况可知:18世纪中期,英、德等国学者开展了一场关于重商主义的论战。休谟等人反对重商主义,认为国际经济会自然而然地保持平衡,如果平衡被打乱,不需要政府广泛的或有步骤的干预即可自行恢复,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私人占有制度都归结为人类自然本性的结果。当时英国正处于工场手工业的鼎盛时期,产业革命即将发生,英国工业资本的发展已经超过了商业资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外扩张的需要,迫切要求克服重商主义体系的束缚,大力开展自由贸易。休谟等人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适应了这种需要,A项正确;
    材料涉及的休谟等人反对重商主义思想,排除B项;
    材料不涉及资产阶级革命的诉求,排除C项;
    18世纪,工业革命尚未完成,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4.(2024春•遵义期末)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济贫法,规定如果要获得救济,就必须进入济贫院。但在济贫院,人们必须遵守严酷的纪律,从事繁重的劳动,家庭也要被拆散。这( )
    A.表明英国法治建设逐步完善
    B.更有助于缓和社会阶级矛盾
    C.实质上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D.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
    【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
    【解答】英国的济贫法规定很苛刻,实际是对穷人的压榨,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将资产阶级利益最大化,C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不是法制建设,排除A项;
    新的济贫法会激化阶级矛盾,排除B项;
    新的济贫法体现的是资本积累的残酷,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学生需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
    25.(2024•大通县校级开学)据统计,以煤、生铁和钢三项主要产品为例,1910~1913年,德国年平均产量分别为2.515亿公吨、1482.9公吨和1534万公吨,而英国则为2.92亿公吨、979.2公吨和694万公吨。在制造品和所有出口产品价值方面,英国和美国之比为5.35亿美元和18.5亿美元对6.24亿美元和9.69亿美元。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 )
    A.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世界的潮流
    B.工业化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平衡性
    C.共和政体确立促进德国工业发展
    D.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合理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
    【解答】根据材料“1910~1913年,德国年平均产量分别为2.515亿公吨、1482.9公吨和1534万公吨,而英国则为2.92亿公吨、979.2公吨和694万公吨”“英国和美国之比为5.35亿美元和18.5亿美元对6.24亿美元和9.69亿美元”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德国和美国由于率先进行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B项正确;
    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世界的潮流在材料并未体现,排除A项;
    德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排除C项;
    “国际分工的合理化”材料并未反映,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二.材料题(共2小题)
    26.(2024春•南阳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733—1817年恢复经济扩张的过程中,欧洲世界经济将巨大的新地带并入它所包含的有效带动分工中。它开始于合并从16世纪以来已是它的外部竞争场的地带——印度次大陆、奥斯曼(Ottman)帝国、俄罗斯(Russian)帝国和西部非洲。这些合并发生在18世纪下半期和19世纪上半期。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终包括全球,甚至那些从来连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外部竞争场都不是的地区也被拉了进来。
    ——摘编自[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以来,欧洲“贵族地主利益集团”的政治权力不断被削弱。迫于社会变革,贵族不得不投身议会政治。在19世纪的进程中,国家废止贵族在封建领地的自治权,用人身自由、继承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取代了限制农奴人身自由的封建纽带。中央政府机构加税及增加其他负担进一步冲击了贵族庄园主,专业化的地方政府取代了采邑管家和法庭,贵族集团被选举产生的议会取代。很多国家扩大了选民范围,加强了议会的合法性。经过数十年的演变,国家接管了领主的主要职能。从法律意义上讲,贵族与庶民已没有多少区别。
    ——摘编自[英]西蒙•普莱斯等《企鹅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33—1817年欧洲经济扩张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30年代以来欧洲的变化。
    【分析】(1)本题考查1733—1817年欧洲经济扩张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它开始于合并从16世纪以来已是它的外部竞争场的地带”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19世纪30年代以来欧洲的变化,依据材料“19世纪30年代以来,欧洲贵族地主利益集团的政治权力不断被削弱”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1)根据材料“它开始于合并从16世纪以来已是它的外部竞争场的地带”可以得出,欧洲国家之间的殖民争夺;结合所学可知。16 到17世纪欧洲随着殖民扩张、圈地运动,资本原始积累、手工工场、技术革新速度不断加快,工业革命的条件逐渐成熟,1765 年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并再随后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可见欧洲国家之间的殖民争夺;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结合所学可知,17﹣18世纪启蒙运动推动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和随后的社会变革提供了思想基础。
    (2)根据材料“19世纪30年代以来,欧洲贵族地主利益集团的政治权力不断被削弱”可以得出,贵族政治走向瓦解;根据材料“很多国家扩大了选民范围,加强了议会的合法性”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扩展并走向完善;根据材料“经过数十年的演变,国家接管了领主的主要职能。从法律意义上讲,贵族与庶民已没有多少区别”可以得出,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根据材料“国家废止贵族在封建领地的自治权,用人身自由、继承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取代了限制农奴人身自由的封建纽带”可以得出,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的政治原则得到实践。
    故答案为:
    (1)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前后对资本原始积累和市场、原料的巨大需求;欧洲国家之间的殖民争夺;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思想。
    (2)欧洲变化:贵族政治走向瓦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扩展并走向完善;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的政治原则得到实践。
    【点评】本题考查19世纪30年代以来欧洲历史演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材料信息,难度适中。
    27.(2024春•十堰期末)[资本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材料一: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摘编自《权利法案》
    材料二: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学者认为,从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来看,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发展相互作用,世界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扩张反过来又促进世界市场范围不断扩大;从世界市场的本质属性来说,世界市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资产阶级通过世界市场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迫使其他民族、地区采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服从于资本生产和发展的需要,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摘编自杨淑贤《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研究述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权利法案》的主要历史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方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简析资本主义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分析】(1)本题考查英国《权利法案》,要结合英国《权利法案》的特征来解答。
    (2)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要结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的影响来解答。
    【解答】(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西方。影响:据材料“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并结合所学可知,《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过程:结合西方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可知,17、18世纪,英、美、法三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工业革命结束后,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德国、意大利通过统一战争和立宪活动,确立或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至此,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因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主要表现是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因此,能够增强世界各地联系的因素都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的发展;殖民扩张;国际贸易发展;国际金融体系建立等因素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关系:据材料“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扩张反过来又促进世界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可知,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据材料“世界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可知,世界市场也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据材料“资产阶级通过世界市场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迫使其他民族、地区采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服从于资本生产和发展的需要,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并结合所学可知,世界市场的发展带来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并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
    故答案为:
    (1)影响:英国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过程:17、18世纪,英、美、法三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工业革命结束后,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德国、意大利通过统一战争和立宪活动,确立或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至此,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2)因素:新航路的开辟;两次工业革命;交通与通讯的发展;殖民扩张;国际贸易发展;国际金融体系建立。(答出两点即可)
    关系: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世界市场也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世界市场的发展带来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并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
    【点评】本题考查英国《权利法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11/5 14:52:16;用户:组卷62;邮箱:zyb062@xyh.cm;学号:41419025

    年份
    项目
    国家




    1910年
    原油产量
    11.3
    0.1
    27.9
    ______
    钢产量
    3.3
    13.1
    26.5
    6.5
    1937年
    原油产量
    28.5
    0.5
    172.9
    ______
    钢产量
    17.7
    19.8
    51.4
    13.2
    种类
    2012年产量
    相比2002年增长倍数……
    微型计算机设备
    3.5亿台
    21.9
    移动通信手持机
    11.8亿台
    8.7
    集成电路
    823.3亿块
    7.6
    家用电冰箱
    8427万台
    3.1
    彩色电视机
    1.3亿台
    1.5
    农、林、渔
    制造业、矿业和建筑业
    商业和交通
    家庭和个人服务
    公共事业专门职业和其他
    1801年
    35.9
    29.7
    11.2
    11.5
    11.8
    1851年
    21.7
    42.9
    15.8
    13.0
    6.7
    1901年
    8.7
    46.3
    21.4
    14.1
    9.6
    国家
    1870﹣1913年
    1913﹣1950年
    1950﹣1973年
    1973﹣1998年

    1.90
    1.19
    2.93
    2.00

    3.94
    2.84
    3.93
    2.99

    2.40
    2.15
    4.48
    ﹣1.15

    2.44
    2.21
    9.29
    2.79
    年份
    国家
    1850年
    1870年
    英国
    375
    175
    美国
    13
    6
    类别
    年份
    原材料和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1874
    173.4
    23.7
    47.1
    205.3
    1884
    169.0
    24.6
    59.6
    196.6
    1894
    156.4
    30.6
    75.3
    173.5
    年份
    项目
    国家




    1910年
    原油产量
    11.3
    0.1
    27.9
    ______
    钢产量
    3.3
    13.1
    26.5
    6.5
    1937年
    原油产量
    28.5
    0.5
    172.9
    ______
    钢产量
    17.7
    19.8
    51.4
    13.2
    种类
    2012年产量
    相比2002年增长倍数……
    微型计算机设备
    3.5亿台
    21.9
    移动通信手持机
    11.8亿台
    8.7
    集成电路
    823.3亿块
    7.6
    家用电冰箱
    8427万台
    3.1
    彩色电视机
    1.3亿台
    1.5
    农、林、渔
    制造业、矿业和建筑业
    商业和交通
    家庭和个人服务
    公共事业专门职业和其他
    1801年
    35.9
    29.7
    11.2
    11.5
    11.8
    1851年
    21.7
    42.9
    15.8
    13.0
    6.7
    1901年
    8.7
    46.3
    21.4
    14.1
    9.6
    国家
    1870﹣1913年
    1913﹣1950年
    1950﹣1973年
    1973﹣1998年

    1.90
    1.19
    2.93
    2.00

    3.94
    2.84
    3.93
    2.99

    2.40
    2.15
    4.48
    ﹣1.15

    2.44
    2.21
    9.29
    2.79
    年份
    国家
    1850年
    1870年
    英国
    375
    175
    美国
    13
    6
    类别
    年份
    原材料和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1874
    173.4
    23.7
    47.1
    205.3
    1884
    169.0
    24.6
    59.6
    196.6
    1894
    156.4
    30.6
    75.3
    173.5

    相关试卷

    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考点篇 抗日战争练习(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考点篇 抗日战争练习(Word版附解析),共22页。

    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考点篇 两汉时期练习(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考点篇 两汉时期练习(Word版附解析),共20页。

    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考点篇 两宋时期练习(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历史解密之考点篇 两宋时期练习(Word版附解析),共21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