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24)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多份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下册24小时计时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下册24小时计时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课题
24时计时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学24时计时法。教材先用七幅图展示了一位小朋友在一天24小时中不同的时刻所做的事情的活动场景。目的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解读这些熟悉场景的过程中,体会引入24时计时法的必要性。接着安排了一个探究性的操作活动,通过组织学生拨钟,让学生观察钟面上时针的转动,发现在1日的时间里,可分为两个时间段(时针走两圈),每圈有12个小时,1日有24个小时。然后将钟面上时针一天走过的时间以直线的方式呈现,帮助学生理解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再以此为基础,教学12时计时法如何转化为24时计时法。
2.学习者分析
对于24时计时法,学生通过电视、电脑等途径,已经有过不少接触,只是没有系统地认识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应当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以便把握好教学的起点。
3.核心素养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2)利用“时间尺”,理解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地转换;
(3)培养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24时计时法;
(2)掌握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互换。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1
1.课件出示教材P75主题图,并提出:观察小丽周末的作息时间图,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2.为什么一天内出现了3个12时?
3.在学生交流完后,教师介绍:午夜12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新的一天开始了。
学生活动1
1.学生观察主题图,然后举手发言。
2.学生讨论交流,发现:第1个“12时”是午夜12时,第2个“12时”是正午12时,第3个“12时”也是午夜12时。
活动意图说明:结合具体的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体会引入24时计时法的必要性。
环节二:认识24时计时法。
教师活动2
1.提出动手操作活动:拿出钟表拨一拨,仔细观察,并回答下面问题。
(1)从0时到正午12时,经过了多少小时?
(2)从正午12时再到午夜12时(第二天
0时),又经过了多少小时?
(3)一天(日)是多少小时?经过一天,时针转了几圈?
2.引导学生认识24时计时法。
(1)如果把时针走过一天的时间展开,会是什么样子呢?
(2)教师利用课件介绍“时间尺”。
(3)仔细观察,说一说上下两行蓝色的数是什么关系。
(4)教师介绍:上面一行采用1到12各数加上时间限制词表示昨天午夜到今天午夜经过的时刻,这种计时法是12时计时法;下面一行采用的是0时到24时表示一天经过的时刻,这种计时法是24时计时法。为了简明且不易出错,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
学生活动2
1.学生分小组开展操作活动,然后举手汇报。
2.学生思考、讨论。
3.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都表示一天中同一时刻,下面的蓝色数比上面对应的蓝色数多12。
活动意图说明:借助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切实理解原理,把握关系。
环节三: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
教师活动3
1.提出问题:
(1)上午9时和晚上9时分别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呢?
(2)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几时?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点评,并提出:你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了吗?
3.通过刚才将12时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你能说一说12时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活动3
1.学生独立尝试,然后举手汇报思路:(1)上午9时,时针在第一圈,一天过去了9小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9时;晚上9时,时针在第二圈,一天过去了9+12小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1时。(2)下午5时,时针在第二圈,一天过去了5+12小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7时。
2.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针走第一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所指的数加上12就是24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
3.学生回顾前面的转换过程,发现:12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要加时间限制词。例如:上午9时,下午4时。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前面不用加时间限制词。例如:9时,16时。
活动意图说明:在学生理解了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联系后,让学生试着将12时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加深学生对这两种计时法的理解。
环节四: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P76“做一做”。
2.完成教材P78练习十六第1、2题。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24时计时法,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环节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环节六:课后作业。
完成《新领程》或《学练优》本课时的习题。
6.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作24时计时法。
12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上午9时 9时
晚上9时 21时
下午5时 17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下册24小时计时法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件出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冀教版(2024)一 年、月、日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