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课件(43份)
专题九 北京中轴线(特别专题)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九 北京中轴线(特别专题)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 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以中为尊,以中为尊左右均衡,秩序之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
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热点一 “北京中轴线”综述
热点二 《周礼·考工记》的理想都城范式
热点三 北京城的营建
热点四 建筑见证历史
1. 中国古代的建筑理念。(1)体现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阴阳、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在建筑设
计中被用来平衡和调和宇宙的力量,创造和谐的居住环境。例如,建筑
物的朝向、门窗的开设位置等都会考虑阴阳平衡;木材、石材等自然材
料的使用则与五行元素相呼应。(2)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中国古代建筑常常选择在山水之间建造,注
重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这种选址原则既能提供良好的风水环境,也
能增加建筑的美感和景观价值。
(3)讲究对称与平衡的布局: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往
往具有明显的中轴线平面布局。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平衡和和谐的追求。
中轴线布局体现了“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4)木结构的应用:中国古代建筑大量使用木结构作为承重体系。木
结构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抵御地震和其他自然灾
害。同时,木材还具有一定的保温和隔热效果,使建筑物更加适应中国
的气候条件。木材雕刻成各种精美的图案和纹样,为建筑增添了浓厚的
艺术气息和文化内涵。
2. 如何理解和认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1)理解:碑文中“三年以来”是指自1946年开始至1949年间的人民
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是指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的新民
主主义革命时期;“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
开端的中国近代史。三个不同历史时段彼此呼应、层层递进,真实展示
出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2)认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是纪念碑的核心和灵魂,是一部中国
近现代历史的浓缩,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幸福的历史,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真实记录。碑文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与
精神价值。
3.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对待世界文化遗产?(1)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承载着丰富的
历史信息、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这些遗产
不仅是我们了解历史、认识文化的重要窗口,更是我们传承和弘扬民族
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2)我们应该积极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包括加强法律法
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文化遗产的监测和
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文化遗产的修缮和维护,确保
其得到妥善保护。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专题四 近代化探索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 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冲击反应”模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三 侵略与抗争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 课件,共20页。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九古今中外交流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整合,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国近代屈辱外交,中国现代对外交往,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交流互鉴,材料一,誓死力争,冲破困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