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课件(43份)
中国古代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国古代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 课件,共60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商鞅铜方量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
现与推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西周时期的奴隶制度逐渐
瓦解。王室衰微,诸侯国之间争霸兼并战争不断。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
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
大。各国变法推动封建政治经济秩序在中国逐渐确立,推动了中国社会
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考点一 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分封制
2022年版新课标: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
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2025年是牧野之战、西周建立3070周年】
天子、诸侯、
●史料实证——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1)二里头遗址的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2)遗址中的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与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出夏
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3)遗址出土的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
绿松石的精美铜牌等反映了夏朝注重祭祀,制作青铜的手艺高超。
●家国情怀——夏商周三代王朝兴盛和灭亡的启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为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惜民力,爱护百姓,
任用贤才,广纳谏言。
1.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标志着原始社会
被奴隶社会替代。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
的进步。2. 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只是对贵族的划
分,不包括平民和奴隶。
考点二 青铜器、甲骨文2022年版新课标: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文字;通过了解甲骨文、青
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
最重的青铜器
●家国情怀——青铜器和甲骨文是我国奴隶制文明高度繁荣的象征。(1)金属工具的出现和文字的发明是古代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2)商朝以后,我国出现了数量巨大、种类丰富、造型精美的青铜
器,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明。(3)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是世界上
最古老的三大文字,而流传下来并一直使用的只有甲骨文。甲骨文体现
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1. 中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掌握了青铜铸造技术,商朝以后中国青铜
器的数量、质量都有了大发展。2. 青铜器铸刻的文字称为金文,又称钟鼎文、铭文,这些也是研究商
周历史的重要史料。
考点三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2022年版新课标:通过了解春秋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
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历史解释——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1)经济上: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工具、牛耕的使用)使各
地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2)政治上:①王室衰微,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周
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 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②分封制瓦解,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
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3)直接原因: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
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春秋时期分封制的瓦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正式废除分封制是在秦朝建
立以后。
考点四 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2022年版新课标: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通过都江堰工
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齐、楚、秦、燕、赵、魏、韩
●唯物史观——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性质的变化。 春秋时期的社会性质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性质
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和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历史解释——评价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因为变法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商鞅死后,各
项措施得以继续,秦国因此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最终统一六
国。因此,商鞅变法是成功的。
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奴隶主贵族之间为争夺霸主地位而进行的争霸战
争,战国时期的战争是以吞并他国土地和人口而进行的兼并战争,后期
则是为统一全国而进行的统一战争,其战争规模和激烈程度要远甚于春
秋时期。
考点五 老子、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2022年版新课标: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初步理解“百家争
鸣”局面的产生。
●家国情怀——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1)儒家思想:①孔子的“仁”的思想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和稳定社
会秩序,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②孔子的教育思想为推行全民教育、素
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2)道家思想:①道家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有利于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
困难。②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法家思想:法家的法治和变革思想对建设法治社会有借鉴作用,
也是推动社会改革的理论武器。(4)墨家思想:“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平等、博
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思想来源。
●唯物史观——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1)生产力水平:铁制工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
平的提高,进而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活动的发展;都江堰发挥出防洪、
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进步。(2)社会关系:分封制、井田制逐渐瓦解,县制开始确立;新兴地
主阶级势力增强,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
济秩序。
1. 老子生活在春秋后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
人,道教兴起于东汉。2. 孟子是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墨子是反对一切战争。
1. 公元纪年法及其计算方法。
2.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剧变。
材料二:命蜀守李冰壅(注:堵塞)江水作坝,穿二江以通船,灌三郡
之田亩,使四川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材料三:“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注
释:“公作”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
下的家庭式劳作)
(1)生产力就是人类创造生产成果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
一反映了从史前到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1)从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到奴隶制时期的青铜时代,再到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时代。
(2)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影响生产力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2)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工程的修建;耕作方式的改进;
生产关系的调整;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等。
1. (2024·河南)《史记》记载商纣王封姬昌(周文王)为西伯时,赐
他“弓矢斧钺,使得征伐”;在描绘周武王指挥牧野之战时,“左杖黄
钺,右秉白旄(má),以麾”。据此推测,下图玉钺在当时可能是
( C )
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玉钺
【解析】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该题要求通过《史
记》中的文字记载推测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实物玉钺的功能,即考查学生
实物与文献互证的历史素养。此题涉及的时空为夏商周时期的河南偃
师,体现了中考对河南乡土历史的考查。由材料中的“征伐”“牧野之
战”可得出答案。
2. (2024·河南)战国时期的这些农具(如下图)虽貌不惊人,但其锋
利已经悄无声息地划开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里的“锋利”可以理解为
( A )
【解析】文字材料叙述了战国时期的“锋利”农具开创了崭新时代,图
片文物为出土的铁农具(其中两个为河南出土)且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材
料理解“锋利”的含义。答案“较高生产力水平”,指向唯物史观的基
本观点——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体现了“崭新的时代”。
3. (2023·河南)殷墟出土了大量的贝,商朝时期的一些文字都含
“贝”字(如下表)。据此判断,贝在商朝应该是( A )
4. (2023·河南)考古发现的战国中后期的铁器,出土范围遍及秦、
齐、燕、楚等七国境内,器类包括农具、手工业工具、兵器和杂器。这
表明当时铁器( D )
5. (2022·河南)古书中常有夏代人造酒的说法,如大禹的臣子仪狄
“始作酒醪(醪lá:浊酒),变五味”“杜康造酒”“少康作秫(秫
shú:高粱)酒”。下列可能佐证这些说法的器物是( B )
A. 河姆渡出土的陶钵B. 二里头出土的铜爵
C. 司母戊鼎D. 商鞅铜方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作业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术图二,指南针罗盘图三,体操名称五禽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教学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世袭制,司母戊鼎,铁制农具,齐桓公,富国强兵,井田制,度量衡,天府之国,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作业课件,共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