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你将姓名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温馨提示:
1.本套试卷共六个大题,满分为100分。
2.请你将姓名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好。
3.请在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4.请勿在卷面上使用涂改液、改正纸等。
5.请仔细审题,用黑色水笔或钢笔认真作答,保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如果要反映“新冠肺炎”全球确诊人数的变化情况,选用( )。
A. 统计表B. 条形统计图C. 折线统计图D. 扇形统计图
2. 据统计,“五一”假期到湿地公园旅游的人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2万人,实际的人数可能是( )。
A 29911B. 14999C. 19578
3. 一瓶牛奶大约250( )。
A. 升B. 毫升C. 立方米D. 立方分米
4. 下面( )组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A. 3cm、4cm、6cmB. 2cm、2cm、5cmC. 3cm、5cm、2cm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B. 2022年2月有29天C. 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1
6. 经检验一种零件的合格率是96%,那么250个这样的零件中,有( )个不合格。
A. 240B. 236C. 10D. 40
7. 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
A. B. C.
8. 下面( )组中的两个比不可以组成比例。
A. 3∶9和5∶7B. 5∶8和C. 和12∶3
9. 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部都相等,这个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高的比是( )。
A. 2∶1B. 1∶2C. 1∶1D. 3∶1
10. 用一些同样大的正方形铺满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不覆盖),至少需要( )张这样的正方形纸。
A. 4B. 6C. 8D. 24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 一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
12. 某天的气温是﹣3℃到5℃,这天的最低温度是3℃。( )
13. 在1千克水中加入20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 )
14.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比是6∶3∶1,这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
15. 购买商品的总价一定,商品的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
16. 五年级有学生m人,五年级比六年级少3人,两个年级共有学生2m-3人。( )
17. 在比例尺是1∶2000000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6千米。( )
18. 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相等,则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 )
19. 一架朝北偏东30°方向飞行的飞机,接到立即返航的指令,返航时飞机应朝南偏西30°方向飞行。( )
20. 把4个红球、3个黄球放入到一个袋子里,摸到红球和黄球可能性相等。(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21. 一个数由2个亿,6个千万,5个十万,8个百组成,这个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22. 把一根6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7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这根钢管的( )。
23. =21÷()==()%。
24. 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25. 人民路小学举行足球赛,有4支球队参加。如果每两支球队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 )场。
26. 学校舞蹈队举行队列表演,排成一个方阵。小刚站在最中间一列,最中间一行,他的位置是(4,4)。这个方阵一共有( )人,最外圈有( )人。
四、计算题。(共30分)
27. 直接写出得数。
1+40%=
0.62= 0.8×0.25= 10-0.01=
28. 解方程或比例。
13∶7=6.5∶x
29. 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7.28-3.14+1.72-2.86
25×(22+576÷32) ÷[×(-)]
30. 求阴影部分面积。
五、操作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1. 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1)画出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点C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2)画出图中的三角形绕点C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
(3)把原三角形按1∶2缩小,画出缩小后的图形。缩小后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六、解决问题(第5、6小题各6分,其余每小题各4分,共28分)
32. 一件衣服原价150元,现价120元,这件衣服是打几折销售的?
33. 一袋大米、先用去,又用去,两次一共用去6千克。这袋大米原来有多少千克?
34. 甲、乙两车同时从A城去B城,甲车的速度是11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100千米/时,行驶3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35. 两箱桃子共重50千克。从第一箱取出放入第二箱,两箱桃子就同样重了。原来两箱桃子各重多少千克? (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
36. 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6分米,高5分米,制这个水桶需多少平方分米铁皮?它的容积最大多少升?(铁皮厚度不计)
37. 六年级师生204人准备去红色展览馆参观,年级组长刘老师去租车,车辆的出租价格如下表:
(1)哪种车平均每人的租车费用便宜些?为什么?
(2)要使得租车费用最低,应如何设计租车方案?至少需要租车费多少元?
车型
容纳人数/人
每辆车租金/元
面包车
10
250
大客车
45
990
2022年上期六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数学
温馨提示:
1.本套试卷共六个大题,满分为100分。
2.请你将姓名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好。
3.请在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4.请勿在卷面上使用涂改液、改正纸等。
5.请仔细审题,用黑色水笔或钢笔认真作答,保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如果要反映“新冠肺炎”全球确诊人数的变化情况,选用( )。
A. 统计表B. 条形统计图C. 折线统计图D. 扇形统计图
【答案】C
【解析】
【分析】把统计数据填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叫做统计表;条形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数据多少,也能反映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如果要反映“新冠肺炎”全球确诊人数的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统计图的特征,根据统计图的特征进行解答。
2. 据统计,“五一”假期到湿地公园旅游的人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2万人,实际的人数可能是( )。
A. 29911B. 14999C. 19578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就是看千位上的数可否满5,满5向万位进一、不满5则万位后的数字舍去;据此解答。
【详解】A.29911≈3万;不符合题意;
B.14999≈1万;不符合题意;
C.19578≈2万,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判断一个准确数的约数,要看清精确到哪一位,再根据“四舍五入”的方法进行取舍。
3. 一瓶牛奶大约250( )。
A. 升B. 毫升C. 立方米D. 立方分米
【答案】B
【解析】
【分析】结合生活经验,根据所给的数据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即可。
【详解】一瓶牛奶大约250毫升。
故答案为:B
【点睛】考查了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学生应掌握。
4. 下面( )组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A. 3cm、4cm、6cmB. 2cm、2cm、5cmC. 3cm、5cm、2cm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逐项分析解答。
【详解】A.3+4=7(cm);4-3=1(cm)
7>6>1,3cm、4cm、6cm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符合题意;
B.2+2=4(cm);2-2=0(cm)
5>4>0,
2cm、2cm、5cm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C.3+5=8(cm);5-3=2(cm)
8>2=2,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B. 2022年2月有29天C. 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1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四边形内角和,闰年的判断;真分数的意义和倒数的意义进行解答。
【详解】A.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原题干说法正确;
B.2022÷4=505……2;2022年不是闰年,2月份是28天,不是29天,原题干说法错误;
C.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真分数小于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真分数的倒数一定大于1。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B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逐项分析,进行解答。
6. 经检验一种零件的合格率是96%,那么250个这样的零件中,有( )个不合格。
A. 240B. 236C. 10D. 40
【答案】C
【解析】
【分析】合格率是96%,是指合格产品数量是产品总数量的96%,把产品的总数量看成单位“1”,则不合格就占总数量的(1﹣96%),用总数量乘这个百分数即可求出不合格的数量。
【详解】250×(1-96%)
=250×4%
=10(个)
故答案为:C
【点睛】解决本题先理解合格率,找出单位“1”,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解。
7. 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
A. B. C.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由此数出对称轴即可。
【详解】A.,有1条对称轴;
B.,有2条对称轴;
C.,有无数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确定轴对称轴条数及位置,需要结合每个图形的特点来画对称轴,注意不要有遗漏。
8. 下面( )组中的两个比不可以组成比例。
A. 3∶9和5∶7B. 5∶8和C. 和12∶3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积=外项积,符合公式的则成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详解】A.6∶8和12∶16;6×16=8×12;可以组成比例;
B.3∶9和5∶7,3×7≠9×5;不可以组成比例;
C.5∶8和∶,5×=8×,可以组成比例;
D.∶和12∶3,×12=×3;可以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灵活运用。
9. 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部都相等,这个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高的比是( )。
A. 2∶1B. 1∶2C. 1∶1D. 3∶1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得: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由此即可进行比较,解答问题。
【详解】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当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分别相等时,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的2倍。所以这个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高的比是2∶1。
故答案为:A
10. 用一些同样大的正方形铺满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不覆盖),至少需要( )张这样的正方形纸。
A. 4B. 6C. 8D. 24
【答案】B
【解析】
【分析】用一些同样大的正方形铺满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纸(不覆盖),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6、4的最大公因数,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求出至少需要正方形纸的数量。
【详解】6、4的最大公因数是2,即正方形的边长是2分米,
6×4÷(2×2)
=24÷4
=6(张)
故答案为: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出正方形的边长是6、4的最大公因数。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 一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
【答案】×
【解析】
【分析】可通过举例法计算出三位数与一位数的积(三位数末尾有0),例如可计算出160×3、150×8、250×4的积,然后再判断。
【详解】160×3=480,此时乘数末尾有1个0,积的末尾有1个0;
150×8=1200,此时乘数末尾有1个0,积的末尾有2个0;
250×4 = 1000,此时乘数末尾有1个0,积的末尾有3个0;
因此乘数的末尾有0时,积末尾的0的个数是不确定的。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可以运用举例法进行解答。
12. 某天的气温是﹣3℃到5℃,这天的最低温度是3℃。(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某天的气温是﹣3℃到5℃,这天的最低温度就是较小的数,据此解答。
【详解】某天的气温是﹣3℃到5℃,这天的最低温度是﹣3℃。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负数的意义以及应用进行解答,注意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
13. 在1千克水中加入20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 )
【答案】×
【解析】
【分析】用盐的质量除以盐与水的质量和,即可解答。
【详解】1千克=1000克
20÷(1000+20)
=
=
在1千克水中加入20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知识进行解答,注意单位名数的统一。
14.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比是6∶3∶1,这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
【答案】√
【解析】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利用按比例分配求得份数最大的角,进而根据三角形的分类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180°×=108°
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是108°,是钝角,即这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
【点睛】该题主要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与按比例分配以及三角形的分类方法进行解答。
15. 购买商品的总价一定,商品的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
【答案】√
【解析】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若它们的比值一定,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若它们的乘积一定,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详解】因为总价=单价×数量,总价一定,即乘积一定,商品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利用正比例意义和辨识,反比例意义和辨识进行解答。
16. 五年级有学生m人,五年级比六年级少3人,两个年级共有学生2m-3人。(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五年级有学生m人,五年级比六年级少3人,六年级人数=五年级人数+3;即(m+3)人。再用五年级人数和六年级人数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m+3+m
=(2m+3)人
五年级有学生m人,五年级比六年级少3人,两个年级共有学生(2m+3)人。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字母表示数以及含有字母的式子化简与求值的知识进行解答。
17. 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6千米。(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38÷
=38×2000000
=76000000(厘米)
76000000厘米=760千米
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60千米。
故答案为:×
【点睛】利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换算进行解答。
18. 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则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 )
【答案】×
【解析】
【分析】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2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8×2=16平方厘米,周长是(2+8)×2=20厘米,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4×4=16平方厘米,周长是4×4=16厘米,所以即使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相等,但它们的周也长不一定相等。
【详解】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相等,但它们的周长不一定相等。
故答案为:×
19. 一架朝北偏东30°方向飞行飞机,接到立即返航的指令,返航时飞机应朝南偏西30°方向飞行。(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方向的相对性:方向相反,角度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架朝北偏东30°方向飞行的飞机,接到立即返航的指令,返航时飞机应朝南偏西30°方向飞行。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方向的相对性进行解答。
20. 把4个红球、3个黄球放入到一个袋子里,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相等。( )
【答案】×
【解析】
【分析】袋子里一共有2种颜色的球,所以可能出现2种结果,哪种颜色的球越多,摸到的可能性最大,据此解答。
【详解】4>3,把4个红球、3个黄球放入到一个袋子里,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可能性大小,在大小形状相同的情况下,哪种球的数量最少,摸到的可能性越小。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21. 一个数由2个亿,6个千万,5个十万,8个百组成,这个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答案】 ①. 260500800 ②. 3亿 ③. 26050.08万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个单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据此解答。
【详解】一个数由2个亿,6个千万,5个十万,8个百组成,这个数是:260500800;
260500800≈3亿
260500800=26050.08万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22. 把一根6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7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这根钢管的( )。
【答案】 ①. ②.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把一个6米长的钢管平均分成7段,求每段长,用钢管的总长÷平均分的段数,即6÷7;求每段占这根钢管的几分之几,把钢管的总长看作单位“1”,用1除以平均分的段数,即1÷7,即可解答。
【详解】6÷7=(米)
1÷7=
【点睛】利用分数的意义解答本,关键弄清楚的是求“分率”还是“具体的数”,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
23. =21÷()==()%。
【答案】28;12;75
【解析】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子做被除数,分母做除数,=21÷28;再根据分数化小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到的商就是小数,再根据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百分号即可。
【详解】=21÷28==75%。
【点睛】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小数和百分数之间的互化,进行解答。
24. 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答案】 ①. ②. 9
【解析】
【分析】判定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看分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最小的质数是2,把2化成假分数,再用假分数的分子减去的分子,就是再加上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质数。
【详解】的分数单位是;
最小的质数是2,2=
14-5=9
所以的分数单位是,再加上9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单位和质数,分子表示分数单位的个数,最小的质数是2。
25. 人民路小学举行足球赛,有4支球队参加如果每两支球队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 )场。
【答案】6
【解析】
【分析】每支球队都要与其它三支球队进行一场比赛,所以一共要进行:4×3=12(场),由于比赛是在两队之间进行的,所以只需要进行12÷2=6(场)
【详解】3×4÷2
=12÷2
=6(场)
【点睛】在循环赛制中,参赛人数和比赛场数的关系为:比赛场数=参赛人数×(参赛人数-1)÷2。
26. 学校舞蹈队举行队列表演,排成一个方阵。小刚站在最中间一列,最中间一行,他的位置是(4,4)。这个方阵一共有( )人,最外圈有( )人。
【答案】 ①. 49 ②. 24
【解析】
【分析】根据题目可知,小刚站在最中间一列,最中间一行,由此即可知道,小刚的前后、左右的人数相等,由于他从前往后数和从后往前数都是第4名,从左往右数和从右往左数都是第4名,则一列有:4+4-1=7人,一行:4+4-1=7人,由此即可求出总人数有多少人。由于最外层是由7个人构成的,则第一行和最后一行是7人,第一列和最后一列则是:7-2=5(人),把四周人数相加即可。
【详解】(3+3+1)×(3+3+1)
=7×7
=49(人)
7×2+(7-2)×2
=14+5×2
=14+10
=24(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用数对表示位置,同时要注意最外层的人数情况。
四、计算题。(共30分)
27. 直接写出得数。
1+40%=
0.62= 0.8×0.25= 10-0.01=
【答案】;;;1.4;
;0.36;0.2;9.99
【解析】
【详解】略
28. 解方程或比例。
13∶7=6.5∶x
【答案】;
【解析】
【分析】x-x=,先化简方程左边含有x的算式,即求出1-的差,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的差即可;
13∶7=6.5∶x,解比例,原式化为:13x=7×6.5,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3即可。
【详解】x-x=
解:x=
x÷=÷
x=×
x=
13∶7=6.5∶x
解:13x=7×6.5
13x=45.5
13x÷13=45.5÷13
x=3.5
29. 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7.28-3.14+1.72-2.86
25×(22+576÷32) ÷[×(-)]
【答案】3;;
1000;
【解析】
【分析】7.28-3.14+1.72-2.86,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原式化为:(7.28+1.72)-(3.14+2.86),即可解答。
÷7+×,把除法化成乘法,原式化为:×+×,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
25×(22+576÷32),先计算括号里的除法,再计算括号里的加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乘法;
÷[×(-)],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计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除法。
【详解】
=×+×
=25×40
=÷[×(-)]
=÷
=×
30.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34.83cm2
【解析】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阴影部分面积=长是9×2cm,宽是9cm的长方形面积-半径是9cm圆的面积的一半;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长×宽;圆的面积公式:面积=π×半径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9×2)×9-3.14×92÷2
=18×9-3.14×81÷2
=162-254.34÷2
=162-127.17
=34.83(cm2)
五、操作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1. 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1)画出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点C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2)画出图中的三角形绕点C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
(3)把原三角形按1∶2缩小,画出缩小后的图形。缩小后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答案】(1)图见详解;点C(9,5)
(2)见详解
(3)图见详解;3
【解析】
【分析】(1)过三角形与斜边相对的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三角形的高;再根据对数表示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带二个数字表示行,写出点C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2)根据旋转的特征:将三角形绕点C顺时针旋转90°,点C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的方向旋转相同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每个小格是1平方厘米,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面积=边长×边长,1=1×1,每个小格的边长是1厘米;
按1∶2缩小,即三角形的每条边都缩小到原来的,缩小后的三角形的底是6÷2=3厘米;高是4÷2=2厘米;画出缩小后的三角形,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1)三角形的高见下图;点C(9,5)。
(2)见下图;
(3)1×1=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
底:6÷2=3(厘米);高:4÷2=2(厘米)
三角形面积:3×2÷2
=6÷2
=3(平方厘米)
缩小图形见下图。
【点睛】本题考查画三角形的高,作旋转后的图形,做缩小后的图形,用数对表示位置,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六、解决问题(第5、6小题各6分,其余每小题各4分,共28分)
32. 一件衣服原价150元,现价120元,这件衣服是打几折销售的?
【答案】八折
【解析】
【分析】用现价÷原价,把结果化成折数即可。
【详解】120÷150=80%=八折
答:这件衣服是打八折销售的。
【点睛】此题考查折扣问题,打几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百分之几十。
33. 一袋大米、先用去,又用去,两次一共用去6千克。这袋大米原来有多少千克?
【答案】10千克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把大米的总数量看作单位“1”,第一次用去,又用去,求出两次用去的分率,即+,对应的是6千克,求单位“1”,根据公式: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用6÷(+),即可解答。
【详解】6÷(+)
=6÷
=6×
=10(千克)
答:这袋大米原来有10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利用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知识进行解答。
34. 甲、乙两车同时从A城去B城,甲车的速度是11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100千米/时,行驶3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30千米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甲车的速度是110千米/时,3小时行驶110×3千米;乙车的速度是100千米/时;乙车3小时行驶10×3千米;再用甲车行驶的距离减去乙车行驶的距离;即可解答。
【详解】110×3-100×3
=330-300
=30(千米)
答:两车相距3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利用速度、时间和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解答。
35. 两箱桃子共重50千克。从第一箱取出放入第二箱,两箱桃子就同样重了。原来两箱桃子各重多少千克? (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
【答案】线段图见详解;
第一箱35千克,第二箱15千克。
【解析】
【分析】把第一箱的桃子重量看作单位“1”,从第一箱取出放入第二箱,则第一箱还剩1-=,第二箱原来的桃子重量是第一箱的-=,据此画出线段图。
两箱桃子共50千克,是第一箱桃子重量的(1+),用50除以(1+)即可求出第一箱桃子的重量,用总重量减去第一箱的重量求出第二箱的重量。
【详解】
1-=
-=
第一箱:50÷(1+)
=50÷
=35(千克)
第二箱:50-35=15(千克)
答:原来第一箱桃子重35千克,第二箱重15千克。
【点睛】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求出原来第二箱占第一箱的几分之几,从而求出50千克占第一箱的几分之几是解题的关键。
36. 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6分米,高5分米,制这个水桶需多少平方分米铁皮?它的容积最大多少升?(铁皮厚度不计)
【答案】122.46平方分米;141.3升
【解析】
【分析】求制这个水桶需多少平方分米铁皮,就是求圆柱侧面积与1个底面积之和,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将数据代入圆柱的容积公式计算即可得出水桶的容积;据此解答。
【详解】3.14×6×5+3.14×(6÷2)2
=3.14×30+3.14×9
=3.14×39
=122.46(平方分米)
314×(6÷2)2×5
=3.14×9×5
=3.14×45
=141.3(立方分米)
141.3立方分米=141.3升
答:制这个水桶需122.46平方分米铁皮,它的容积最大141.3升。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柱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实际应用,牢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37. 六年级师生204人准备去红色展览馆参观,年级组长刘老师去租车,车辆的出租价格如下表:
(1)哪种车平均每人的租车费用便宜些?为什么?
(2)要使得租车费用最低,应如何设计租车方案?至少需要租车费多少元?
【答案】(1)因为22<25,所以大客车平均每人的租车费用便宜些;
(2)租4辆大客车和3辆面包车费用最低,至少需要4710元。
【解析】
【分析】(1)用每辆车租金除以容纳的人数,算出每人的租车费用,然后比较哪个便宜;
(2)大客车每人租金比较便宜,尽量租用大客车,并且尽量满座,204÷45=4(辆)……24(人),余下的24人再租用面包车,看需要几辆,据此计算租车费用。
【详解】(1)面包车:250÷10=25(元)
大客车:990÷45=22(元)
答:因为22<25,所以大客车平均每人的租车费用便宜些。
(2)大客车:204÷45=4(辆)……24(人)
面包车:24÷10=2(辆)……4(人)
2+1=3(辆)
990×4+250×3
=3960+750
=4710(元)
答:租4辆大客车和3辆面包车费用最低,至少需要4710元。
【点睛】租车优化问题首先要使便宜的车满座,如果剩余的人数比较多又接近满座,可以考虑剩下的人再租用同一种车,如果剩余的人数比较少可以通过调整租用其它载人少的车。
车型
容纳人数/人
每辆车租金/元
面包车
10
250
大客车
45
99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数学试卷(二)(原卷版+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判断正误,选择题,计算,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实验小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细心填空,准确判断,慎重选择,认真计算,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计算,图形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