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单元分层作业 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
第6章练习卷(基础作业)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6章练习卷(基础作业)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共22页。
(基础作业)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新版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第6章练习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4春•杞县期末)a+12=b+13,则a与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2.(2024春•柘城县期末)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后,每段长是18米,这根绳子原长是( )米。A.13 B.14 C.1 D.383.(2024春•沙河市期末)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 )A.16 B.16米 C.56 D.56米4.(2024春•雷州市期末)图中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A.12 B.14 C.17 D.185.(2024春•深圳期末)如图,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了对14的理解。图中的涂色部分能用14表示的是(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甲、乙、丙二.填空题(共5小题)6.(2024春•宿城区期中)把一根钢管锯成一样长的小段,锯了5次,每段占全长的 .7.(2024•榕城区校级模拟)一根10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8.(2024春•齐河县期中)式子12<()5<910中,括号内满足条件的自然数一共有 个。9.(2024春•道外区期中)“一箱桔子吃去了34.”这是把 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了 份,吃去的桔子有这样的 份,由此可以推出剩下这箱桔子的()().10.(2024春•海城市期中)一箱牛奶24盒,把这箱牛奶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这箱牛奶的 ,34箱是 盒。三.判断题(共7小题)11.(2023秋•黄梅县期末)如果甲比乙多15,则乙比甲一定少15 (判断对错)12.(2023秋•汉中期末)把一张纸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张纸的14. (判断对错)13.(2023秋•长乐区期末)分数在我国很早就有了。后来,印度出现了和我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 (判断对错)14.(2023秋•确山县期末)甲数的12与乙数的50%一定相等. .(判断对错)15.(2023秋•郸城县期末)两捆铁丝,第一捆比第二捆长310米,第二捆比第一捆短310米. .16.(2023秋•郸城县期末)比14大又比34小的分数只有24 .(判断对错)17.(2023秋•淅川县期末)分数都比1小. .(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18.(2023秋•济南期末)直接写出得数。五.操作题(共2小题)19.(2023秋•邻水县期末)在每个图里选适当部分涂上颜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20.(2024春•无棣县期末)根据分数,在图中圈一圈。六.应用题(共5小题)21.(2020秋•新河县期中)在学校举行田径运动会上,六年级运动员人数占全校人数的21%,五年级运动员人数占全校人数的15,哪个年级的运动员多?22.(2020春•长白县期末)有两瓶质量相同的饮料,小红喝了其中一瓶的0.35千克,小琪喝了其中的五分之二千克,谁剩下的饮料多一些?23.(2020春•新沂市期末)兔妈妈共采了20个蘑菇,她把这些蘑菇的25分给了小白兔,问小白兔共分得多少个?24.(2019•山西模拟)小明把一块蛋糕平均切成3块,吃去其中一块;小华把一块同样大的蛋糕平均切成12块,吃去其中3块.他们俩谁吃得多?25.(2019春•鼓楼区期末)某超市有三种相同的冷饮,周末的销售情况如下:如果该超市要进货,那么应该多进哪种冷饮?为什么,请说明理由?(基础作业)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新版三年级同步个性化分层作业第6章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4春•杞县期末)a+12=b+13,则a与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专题】分数和百分数.【答案】B【分析】和一定时,一个加数越大,则另一个加数越小,据此比较出12、13的大小关系,即可判断出a、b的大小关系.【解答】解:因为a+12=b+13,12>13,所以a<b.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大小的比较,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和一定时,一个加数越大,则另一个加数越小.2.(2024春•柘城县期末)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后,每段长是18米,这根绳子原长是( )米。A.13 B.14 C.1 D.38【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专题】应用意识.【答案】C【分析】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后,每段长是原来长度的18,用每段的长度乘8,求原来长度即可。【解答】解:18×8=1(米)答:这根绳子原来有1米。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对折问题,关键是知道一根绳子对折3次后,平均分成8段。3.(2024春•沙河市期末)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 )A.16 B.16米 C.56 D.56米【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专题】应用意识.【答案】D【分析】用总长度除以平均分的份数就是每段的长度。【解答】解:5÷6=56(米)答:每段长56米。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除法的意义,要将平均分之后每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和每一份数量是多少区分开。4.(2024春•雷州市期末)图中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A.12 B.14 C.17 D.18【考点】几分之一.【专题】几何直观.【答案】B【分析】分数的意义为: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由此对图形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此正方形被当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其中阴影部分为2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阴影部分是这个正方形的28=14.所以图中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14.即 14故选:B。【点评】本题通过图形考查了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5.(2024春•深圳期末)如图,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了对14的理解。图中的涂色部分能用14表示的是(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甲、乙、丙【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答案】A【分析】甲:把这些圆的个数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其中1份涂色,表示14。乙:把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涂色长方形的面积相当于1份,是空白长方形面积的14。丙:把3米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11份,每份是它的111,其中1份涂色,涂色部分占3米的111。【解答】解:如图:图中的涂色部分能用14表示的是甲、乙。故选:A。【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二.填空题(共5小题)6.(2024春•宿城区期中)把一根钢管锯成一样长的小段,锯了5次,每段占全长的 16 .【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专题】分数和百分数.【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锯了5次,实际上是锯成了6段,求每段长占全长的几分之几,表示把这根钢管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6份,求的是每一份占的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用除法计算得解.【解答】解:1÷(5+1),=1÷6,=16;答:每段占全长的16.故答案为:16.【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明确:锯的段数比次数多一;进而根据分数的意义得解.7.(2024•榕城区校级模拟)一根10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占全长的 16 ,每段长 53 米。【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专题】运算能力.【答案】16;53。【分析】求每段长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求每段长的米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10米,求的是具体的数量;都用除法计算。【解答】解:1÷6=1610÷6=53(米)答:一根10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占全长的16,每段长53米。故答案为:16;53。【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8.(2024春•齐河县期中)式子12<()5<910中,括号内满足条件的自然数一共有 2 个。【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专题】数感;运算能力.【答案】2。【分析】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就大;题目中分母不同的先通分再比较,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2=510510<610<710<810,所以12<35<45<910;括号里满足条件的自然数一共有3和4这2个数。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分母不同要先通分,再比较。9.(2024春•道外区期中)“一箱桔子吃去了34.”这是把 这箱桔子 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了 4 份,吃去的桔子有这样的 3 份,由此可以推出剩下这箱桔子的()().【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数的数为分数单位.由此可知,“一箱桔子吃去了34.”这是把“这箱桔子”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了4份,吃去的桔子有这样的3份,则还剩下1份,即剩下这箱桔子的14.【解答】解:“一箱桔子吃去了34.”这是把“这箱桔子”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了4份,吃去的桔子有这样的3份,则还剩下1份,即剩下这箱桔子的14.故答案为:这箱桔子,4,3,14.【点评】本题通过具体分数考查了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10.(2024春•海城市期中)一箱牛奶24盒,把这箱牛奶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这箱牛奶的 14 ,34箱是 18 盒。【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专题】常规题型;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能力层次.【答案】14,18。【分析】把这箱牛奶的总数看成单位“1”,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就是这箱牛奶的14;求34箱是多少盒,就是先24盒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6盒,再取其中的3份是就是6乘3是多少,即可求解。【解答】解:1÷4=1424÷4=6(盒)6×3=18(盒)答:每人分得这箱牛奶的 14,34箱是 18盒。故答案为:14,18。【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首先找清单位“1”,进一步理清解答思路,列式的顺序,从而较好地解答问题。三.判断题(共7小题)11.(2023秋•黄梅县期末)如果甲比乙多15,则乙比甲一定少15 × (判断对错)【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专题】分数和百分数.【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甲比乙多15,把乙看作单位“1”,那么甲就是乙的1+15=115;求乙比甲少几分之几,即以甲为单位“1”,甲是115,乙是1,则乙比甲就少(115-1)÷115,计算即可.【解答】解:(1+15-1)÷(1+15)=15÷65 =16 答:甲比乙多15,则乙比甲一定少16.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量率与单位“1”的理解与掌握.12.(2023秋•汉中期末)把一张纸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张纸的14. × (判断对错)【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专题】分数和百分数;数感.【答案】×【分析】把一张纸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14.这里没说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不能表示这张纸的14.【解答】解:把一张纸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14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13.(2023秋•长乐区期末)分数在我国很早就有了。后来,印度出现了和我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 √ (判断对错)【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专题】数感.【答案】√【分析】根据资料中分数的起源直接判断。【解答】解:2000多年前,我国出现了分数,后来,印度出现了和我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需熟悉分数的起源。14.(2023秋•确山县期末)甲数的12与乙数的50%一定相等. × .(判断对错)【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专题】分数和百分数.【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题干,设甲数是8,乙数是12,据此分别求出它们的50%和12是多少,再比较即可判断.【解答】解:设甲数是8,乙数是12,则甲数的50%是:8×50%=4;乙数的12是:12×12=6,4≠6,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中两分率对应的单位“1”不一定相同,单位“1”的大小不确定,它们分率所对应的大小就不能确定.15.(2023秋•郸城县期末)两捆铁丝,第一捆比第二捆长310米,第二捆比第一捆短310米. √ .【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专题】分数和百分数.【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这里的两个310都是具体的数量,是相等的,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两个310后面都有单位名称,都是具体的数量,是相等的,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两个310都是具体的数量,是相等的.16.(2023秋•郸城县期末)比14大又比34小的分数只有24 × .(判断对错)【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专题】分数和百分数.【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此题可从两个方面考虑:①小于34而大于14的同分母分数的个数;②不同分母的分数的个数,找法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2倍、3倍、4倍…,即可找出中间数的各数,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①小于34而大于14的同分母分数的只有24一个分数;②不同分母的分数的个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2倍、3倍、4倍…,如: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2倍,符合条件的分数有38、48、58;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3倍,符合条件的分数有412、512、612、712、812;因为4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不同分母的分数的个数有无限个.故答案为:×.【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走出:小于34而大于14的同分母的分数,只有一个24的误区,还有很多异分母的分数.17.(2023秋•淅川县期末)分数都比1小. × .(判断对错)【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分数大小的比较.【专题】分数和百分数.【答案】×【分析】在分数中,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为真分数,真分数<1;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为假分数,假分数≥1.所以分数都比1小是错误的.【解答】解:分数分为假分数与真分数.根据假分数的意义可知,假分数≥1.所以,分数都比1小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所有真分数小于1是正确的.四.计算题(共1小题)18.(2023秋•济南期末)直接写出得数。【考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千以内加减法;一位数乘两位数.【专题】计算题;分数和百分数;运算能力.【答案】48;90;52;90;59;16;700;30;240;560;260;320;57;35;89;710。【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法和分数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加减乘法和分数加减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五.操作题(共2小题)19.(2023秋•邻水县期末)在每个图里选适当部分涂上颜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专题】分数和百分数;应用意识.【答案】【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分的份数作分母,涂色其中的几份,涂色的份数作分子,据此解答。【解答】解:涂色如下:【点评】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0.(2024春•无棣县期末)根据分数,在图中圈一圈。【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涂色部分表示分数.【专题】分数和百分数;应用意识.【答案】【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512表示把这些小正方体平均分成12份,圈出其中的5份;56表示把这些小正方体平均分成6份,圈出其中的5份;23表示把这些小正方体平均分成3份,圈出其中的2份;据此解答。【解答】解:由分析可得:【点评】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六.应用题(共5小题)21.(2020秋•新河县期中)在学校举行田径运动会上,六年级运动员人数占全校人数的21%,五年级运动员人数占全校人数的15,哪个年级的运动员多?【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专题】综合判断题;数据分析观念.【答案】六年级。【分析】分别把百分数和分数化成小数,再按照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21%=0.2115=0.20.21>0.2所以21%>15答:六年级的运动员多。【点评】熟练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2.(2020春•长白县期末)有两瓶质量相同的饮料,小红喝了其中一瓶的0.35千克,小琪喝了其中的五分之二千克,谁剩下的饮料多一些?【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专题】应用题;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答案】小红。【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两瓶饮料的质量相同,喝的多剩下的就少,所以把两人喝的饮料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25千克=0.4千克0.35<0.4因为小红喝的少,所以小红剩下的饮料多一些。【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及应用。23.(2020春•新沂市期末)兔妈妈共采了20个蘑菇,她把这些蘑菇的25分给了小白兔,问小白兔共分得多少个?【考点】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8个。【分析】把20个蘑菇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0÷5=4个,其中的2份共4×2=8个,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20÷5×2=4×2=8(个)答:小白兔共分得8个。【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应用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明确分数的意义。24.(2019•山西模拟)小明把一块蛋糕平均切成3块,吃去其中一块;小华把一块同样大的蛋糕平均切成12块,吃去其中3块.他们俩谁吃得多?【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把这块蛋糕的总量看作单位“1”,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13,小华吃了这块蛋糕的312=14,从而依据分子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即可得解.【解答】解: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13,小华吃了这块蛋糕的312=14,又因13>14所以小明吃得多;答:小明吃得多.【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人吃的蛋糕占总数的几分之几,问题即可得解.25.(2019春•鼓楼区期末)某超市有三种相同的冷饮,周末的销售情况如下:如果该超市要进货,那么应该多进哪种冷饮?为什么,请说明理由?【考点】分数大小的比较.【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运算能力.【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三种相同的冷饮,销售量最大的应该多进一些,通过比较三种冷饮销售量所占的分率,即可得知哪种冷饮销售量所占的分率大;这三个分数分母不同,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解答.【解答】解:23=2×63×6=121845=4×35×3=1215 67=6×27×2=1214 14<15<18所以,1214>1215>1218;即:67>45>23.答:如果该超市要进货,那么应该多进第三种冷饮,因为第三种冷饮销售量最大.【点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是:同分母的比分子,分子大的就大;同分子的比分母,分母大的反而小;分子、分母都不同的,首先通分化成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考点卡片1.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知识点归纳】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用分数表示.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分数的分类:(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的分数值小于1.(2)假分数:和真分数相对,分子大于或者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带分数: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关系.形式为:整数+真分数.【命题方向】两根3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34米,第二根用34,两根绳子剩余的部分相比(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两根同样长分析:分别求得两根绳子剩余的长度,即可作出判断.解:第一根剪去34米,剩下的长度是:3-34=214(米);第二根剪去34,剩下的长度是3×(1-34)=34(米).所以第一根剩下的部分长.故选:A.点评: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有些表示是某些量的几分之几,有些表示具体的数,做到正确区分,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在具体的题目中,带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数,不带单位是把某一个数量看单位“1”,是它的几分之几.2.涂色部分表示分数【知识点归纳】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作分数。2.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在分数中,分数中间的横线叫作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字叫作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字叫作分母。3.分数的写法:写分数时,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4.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时,把总体平均分成的份数作分数的分母,涂色部分所占的份数作分数的分子。表示同一个分数,平均分的方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常考题型】在一个正方形中,画出一部分(如图,用阴影部分展示),使它的面积是原来正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画出四张不同的图)答案:3.几分之一【知识点归纳】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分母表示:平均分成几份2、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3、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方法总结】1、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2、分数是由分子,分数线和分母组成。【常考题型】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答案:三分之一;五分之一;六分之一;四分之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怎么找到四分之一的?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4.分数大小的比较【知识点归纳】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1)真、假分数或整数部分相同的带分数;分母相同,分子大则分数大;分子相同,则分母小的分数大;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通分后化成同分母或者同分子的分数再进行比较大小.(2)整数部分不同的带分数,整数部分大的带分数就比较大.【命题方向】常考题型:例1:小于34而大于14的分数只有24一个分数. × (判断对错)分析: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若干倍,介于它们中间的真分数就会有无数个,据此即可进行判断.解:分别将34和14的分子和分母扩大若干个相同的倍数,在14和34间会出现无数个真分数,所以,大于14而小于34的真分数只有一个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两个的分子和分母扩大若干倍,即可找到无数个介于它们中间的真分数,从而能推翻题干的说法.5.千以内加减法【知识点归纳】1、(1)计算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2)加法验算方法:把两个加数的位置调换后再加一遍,两次得到的结果相等就说明计算结果正确,不相等,则说明计算结果不正确,需要重新计算。2、千以内减法笔算方法:(1)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2)当个位不够减需要退位时,如果十位上是0,无1可退,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成10个十先传递到十位,再从十位退1到个位,当成10个一再计算。【方法总结】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进位数。2、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遇到能简便计算的,可以简便计算。【常考题型】口算题。 答案:437;202;6502、书城进货了928本图书,第一周卖出去了123本,第二周进货了181本,现在书城有多少本图书?答案:928﹣123+181=986(本)6.一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归纳】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一位):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用一位数乘被乘数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就向百位进几。②注意: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3、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③不要漏加进位数字。【方法总结】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3、一个数与10相乘的口算方法:一位数与10相乘,就是把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小技巧: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常考题型】计算38×4时,用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3乘第二个因数4,得( )。答案:120口算题。26×6=19×7=53×2=答案:156;133;1067.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知识点归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方法总结】怎么计算18+38?方法一:利用画图计算。在此之前学习简单的分数加法时,我们都是用画图的形式来推导计算结果的。因此,可以用画图的形式表示。方法二:根据分数意义计算。根据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可知,18的分数单位是18,它表示1个18。38的分数单位也是18,它表示3个18。18+38,就是把1个18和3个18合起来,就是4个18,约分后是12。因此,18+38=48。与前面画图和化成小数计算结果一致。【常考题型】比58多28的数是( )。答案:78一根绳子长910米,用去310米,还剩( )米。答案:610 12×4=6×15=13×4=5×18=24+35=56﹣40=430+270=930﹣900=4×60=70×8=330﹣70=760﹣440=37+27= 45-15= 49+49= 910-210= 题号12345答案BCDBA12×4=6×15=13×4=5×18=24+35=56﹣40=430+270=930﹣900=4×60=70×8=330﹣70=760﹣440=37+27= 45-15= 49+49= 910-210= 12×4=486×15=9013×4=525×18=9024+35=5956﹣40=16430+270=700930﹣900=304×60=24070×8=560330﹣70=260760﹣440=32037+27=57 45-15=35 49+49=89 910-210=710 192+245=321﹣119=294+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