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授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思考·讨论,新课讲解,思维启迪,KBr溶液+氯水,KI溶液+氯水,KI溶液+溴水,课堂达标,课堂小结,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区别?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具有金属性;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具有非金属性。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同族元素总是放在一起研究,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例如: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
(1)在周期表中,从上到下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半径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从上到下,核电荷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观察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特点?
它们的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
实验步骤: (1)将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切取一块绿豆大的钾,用镊子夹取并迅速投到热坩埚中。继续加热片刻,待钾熔化后立即撤掉酒精灯,观察现象。
剧烈反应,得到白色固体,火焰呈淡紫色
实验步骤: (2)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切取一块绿豆大的钾,用镊子夹取并投入水中,观察现象。
漂浮在水边,四处游动,融成小球,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其起火燃烧,燃烧时呈紫色焰,并且有大量的水汽冒出,如果过于剧烈还会爆炸 2K + 2H2O —— 2KOH + H2↑
(1)锂、钠和氧气反应的反应式为?
4Li + O2 —— 2Li2O 2Na + O2 —— Na2O2
(2)钠和水反应的反应式?
2Na + 2H2O —— 2NaOH + H2↑
(1)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 ① 相同点: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 ② 不同点: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数各不相同(2)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① 相似性: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表现出很强的金属性,化合价都是+1; ② 递变性:随核电荷数递增,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故从锂到铯,金属性逐渐增强。
碱金属在物理性质上表现出相似性与规律性。它们都比较柔软,有延展性;密度较小,熔点较低,导热性和导电性也都很好,如液态钠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
(1)在周期表中,从上到下卤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半径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2)观察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特点?
它们的最外层都只有7个电子。
(1)分别向盛有4mLKBr溶液和4mLKI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加入1mL氯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并与氯水的颜色比较。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呈无色,下层呈橙色。 2KBr + Cl2 —— 2KCl + Br2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呈无色,下层呈紫色。 2KI + Cl2 —— 2KCl + I2
(2)向盛有4mL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mL溴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并与溴水的颜色比较。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静置后,液体分为两层,上层液体呈无色,下层液体呈紫色。 2KI + Br2 —— 2KBr + I2
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根据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事实,讨论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的规律性变化
F2 Cl2 Br2 I2
① 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F2 > Cl2 > Br2 > I2 。 ② 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HF > HCl > HBr > HI 。 ③ 卤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F > Cl > Br > I 。
(1)卤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 ① 相同点:卤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 ② 不同点:卤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数各不相同(2)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① 相似性: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表现出很强的非金属性,化合价都是-1; ② 递变性:随核电荷数递增,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故从氟到碘,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卤素在物理性质上表现出相似性与规律性。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卤素分子间的色散力逐渐增强,颜色变深,它们的熔点、沸点、密度、原子体积也依次递增。
1.在CuSO4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K ②Na ③Fe ④Ag,能置换出铜单质的是( )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③
解析 ①K、②Na都是活泼的金属单质,加入到CuSO4溶液中,会先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的碱再和CuSO4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不能置换出单质铜,故选项A、B错误;④Ag的活泼性没有铜强,Ag和CuSO4溶液不反应,故选项C错误。因此选D。
2.下列关于F、Cl、Br、I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单质的氧化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C.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强 D.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
解析 选项A中, F、Cl、Br、I的核外电子层数依次为2、3、4、5,因此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故A正确;选项B中,随核电荷数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Cl2>F2>I2,故B正确;选项C中,卤素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排序为:HF>HCl>HBr>HI,故C错误;选项D中,单质的颜色依次为淡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和紫黑色,因此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颜色加深,故D正确。因此选C。
3.下列关于Li、Na、K、Rb、Cs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金属性最强的是铯 B.密度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 C.单质的熔、沸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降低 D.原子的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
解析 选项A中, Li、Na、K、Rb、Cs属于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故A正确;选项B中,根据碱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他们的密度大小排序为LiCs ,故C正确;选项D中,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故D错误。因此选D。
4.将氟气通入氯化钾溶液中可以得到( ) A.氟化钾和氯气 B.氯化氢和氟化钾 C.氢氟酸和氧气 D.氟化氢和金属钾
解析 将F2通入KCl溶液,很容易会想到氟比氯活泼,能置换出氯气并产生氟化钾,而忽视F2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氟酸并放出氧气。F2很活泼,通入KCl溶液中,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氟酸和氧气,而不置换出氯气。因此选C
化学性质: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数各不相同。相似性: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表现出很强的金属性,化合价都是+1;递变性:随核电荷数递增,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故从锂到铯,金属性逐渐增强。物理性质:表现出相似性与规律性。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卤素分子间的色散力逐渐增强,颜色变深,它们的熔点、沸点、密度、原子体积也依次递增。
化学性质:原子结构的特点:卤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卤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数各不相同相似性: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表现出很强的非金属性,化合价都是-1;递变性:随核电荷数递增,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故从氟到碘,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物理性质:表现出相似性与规律性。它们都比较柔软,有延展性;密度较小,熔点较低,导热性和导电性也都很好,如液态钠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优质课件ppt,共18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试讲课课件ppt,共17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公开课ppt课件,共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