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教案)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教案)第1页
    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3课 开元盛世获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3课 开元盛世获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目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3课 开元盛世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3课。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特征,唐朝历史最典型的特征也是繁荣与开放。本课《开元盛世》依旧通过“盛世局面的出现”、“经济的繁荣”、“国际大都市长安”三个子目展开叙述,突出唐朝经济繁荣、国力鼎盛、积极开放的盛世景象。不过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由盛转衰,政治腐败、战争频仍、赋役严重、矛盾激化,加速农民起义的爆发和唐朝的灭亡。因此在课本位置方面,本课不仅承接第2课《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也为第4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通过先前两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隋唐的朝代更迭,初步认识了唐朝的繁荣与开放特征,但不甚了解唐玄宗在位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理政措施与开元盛世,也较为缺乏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维度考虑经济繁荣表现的思维,需要教师通过出示史料、图片、地图等各种材料,引导学生梳理史实,更好认识开元盛世与长安城的重要地位,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 “开元盛世”,知道唐朝兴盛的原因;从制度、经济、文学艺术、民族交往、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认识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基于2022年新课标设置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道唐玄宗的治国措施,归纳唐朝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表现,并分析出现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通过长安城东西两市的布局与分工,分析唐朝时期商业的发达及中外交往与交流的频繁。(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唐朝时期的商业及长安的地位,认识唐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增加民族自豪感。(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
    唐玄宗的治国措施与开元盛世、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中外交往交流等史实。
    五、教学难点
    通过梳理唐朝经济繁荣、国力鼎盛、中外交往频繁等史实认识唐王朝的地位。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任务驱动法、情境创设法、多媒体教学法。
    七、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史料研读、材料分析、小组交流。
    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复备
    (一)
    新课导入
    (出示动画——《长安三万里》高燃剪辑)同学们,你们都看过《长安三万里》吗?这部影片讲述了什么故事呢?
    大家说得真好!其实啊,《长安三万里》不仅是一部讲述故事的影片,更是一次对盛唐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精彩呈现。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学习第3课《开唐盛世》,走进盛唐时期的长安城。
    观看视频,讨论并回答老师问题。
    初步感知盛唐长安景象,准备步入本课学习。
    以《长安三万里》高燃剪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新课讲授
    壹·开元盛世
    1.唐玄宗其人
    【提问】出示唐玄宗图片和人物简介。请同学阅读材料,尝试介绍唐玄宗。
    【回答】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在位前期勤于政事,很有作为。但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了解唐玄宗其人,特别是在统治方面的变化,为后来了解唐朝中衰作铺垫。
    2.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引导】出示表格,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阅读教材,找出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
    【引导】出示史料和历史图片,请学生研读史料,能发现哪些历史信息?
    【回答】政治上抑制权贵,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注重兴修水利,整顿漕运,改革税制;文化上注重文教,编修图籍。
    【回答】唐玄宗时有两位非常贤明的宰相:姚崇、宋璟。
    明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归纳概括的能力。用史料说话,知道两位贤明宰相。
    3.唐玄宗的治国效果
    【引导】出示视频和杜甫《忆昔》,请学生观看视频,赏析诗句,尝试归纳总结唐玄宗的治国效果。
    【回答】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利用视频、诗词等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唐玄宗前期治国有为
    史称“开元盛世”。
    贰·经济的繁荣
    【过渡】通常谈到经济发展,我们都会从哪几个主要行业来思考这个问题呢?
    【引导】依次出示材料,布置学习任务,小组交流,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分别归纳唐朝农业、手工业
    【回答】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回答】①唐朝前期,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和问题意识。
    和商业发展的表现。
    1.农业的发展
    材料1:两则文字材料、两张历史图片
    材料2:牛耕画像石(东汉)、曲辕犁结构示意图
    【提问】想一想,曲辕犁的产生有什么意义?
    【提问】出示两张灌溉工具图片、文字材料、史料,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
    材料3:阎立本《斗茶图》、陆羽《茶经》和文字材料
    【回答】②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曲辕犁、筒车等重要的生产工具,有效提高粮食亩产量。
    【回答】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回答】节省人力,提高效率,解决了高处地区的灌溉问题。
    【回答】③唐朝经济作物尤其是茶叶种植有长足的发展。唐朝茶叶的产量、品种都远超前朝,饮茶之风盛行。茶叶在唐朝已成为生活必需品。
    有助于培养学生材料分析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学生回答,教师进而启发,培养学生的历史逻辑。
    2.手工业的发展
    材料1:文字材料、织锦图片
    【拓展】成都蜀锦,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
    材料2: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旗驼乐舞俑、唐三彩女乐俑图
    【讲授】南青北白: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邢窑白瓷类雪似银。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釉彩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故称“唐三彩”,多见用于陪葬品。唐三彩兴于初唐,盛唐时达到极盛。
    材料3:“唐代竞渡船”和宣纸图、史料、文字材料
    【回答】①纺织业:品种类繁多,丝织工艺水平最为突出,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妙冠绝全国。
    【回答】②制瓷业:陶瓷器生产水平高,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回答】③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颇具规模。
    有助于提升学生材料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讲授法,帮助学生迅速了解“南青北白”和唐三彩。
    3.商业的发展
    材料1:三则史料、唐前期经济分布图
    【讲授】草市最初是指乡村定期集市,大多位于水陆交通要道或邻近城郭的地方。
    材料2:唐朝中外交往地图、文字材料
    【回答】①唐朝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国内贸易兴盛,出现了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益州等大都市。
    【回答】②草市逐渐兴起,商品种类日益丰富。
    【回答】③丝绸之路畅通,东南沿海的海上丝绸之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唐朝与周边各族及国外的贸易往来都非常频繁。
    有助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
    观察地图,分析唐朝中外交往情况
    叁·国际大都市长安
    1.构成、特点
    出示唐长安布局图,引导学生观察
    【回答】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构成。规模宏
    地图,思考长安城的构成和特点。
    【讲授】大家回答得很好!唐长安城的构成特点正如白居易所说“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
    引用诗词,生动理解长安城的构成特点。
    2.坊市制度
    【提问】出示坊、市区分明显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何为坊、何为市。它们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吗?它们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开放吗?
    【讲授】出示两则文字材料,简介东西两市的布局与分工。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制度逐渐松弛,商业活动和居民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都逐渐突破坊市制度的严格规定。
    【回答】市是商业区,封闭市场,分九区,四面各开两门。坊是居民区,每日按时关闭、开启坊门。
    知道随着经济发展,坊市制度发生了松动。
    提示法,帮助学生思考坊、市区别。
    以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坊市制度的变化,培养唯物史观。
    3.地位
    【提问】公元800年世界主要城市人口统计表、唐玄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统治措施。提问学生结合材料,思考回答长安的地位。
    知识拓展:唐朝的社会风气
    【提问】出示彩绘骑马击球女俑、弈棋仕女图、莫高窟反弹琵琶图等。你能结合材料说一说唐朝社会风气是什么样的吗?请学生合作探究这一社会风气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回答】长安城既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闻名中外的国际大都市。
    【回答】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合作探究分析成因、特征。
    出示多种材料,提示学生得出长安城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大都。
    (三)
    课堂小结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有为的理政措施,开辟“开元盛世”。这一时期经济繁荣,国力鼎盛,远近闻名。
    认真记录并做好笔记。
    课堂小结,突出盛唐气象。
    九、
    随堂练习
    4道单项选择(详见配套课件)
    十、
    板书设计
    十一、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