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探界者”钟扬》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探界者”钟扬》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页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探界者”钟扬》同步练习(含答案)第2页
    部编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探界者”钟扬》同步练习(含答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三“探界者”钟扬优秀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三“探界者”钟扬优秀精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调侃(kǎn) 奇葩(bā) 原核(hé) 拟南芥(jiè)
    B.收敛(liǎn) 撰写(zhuàn) 奠定(jiàn) 脑溢血(yì)
    C.悲怆(càng) 戛然(jiá) 担当(dāng) 毛坯房(pēi)
    D.跌宕(dàng) 婉拒(wǎn) 屋脊(jǐ) 超负荷(hè)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是钟扬为2016年刚刚峻工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以下简称“自博馆”)参与写作的500多块图文展板之一。
    B.换言之,先锋者为成功者垫定了基础,它们在生命的高度上应该是一致的。
    C.钟扬曾经这样回忆自己高考的经历,他就读的是如今鼎鼎大名的黄冈中学。
    D.因为学科跨度大、文字要求高,她先后联系的几家高校都因这个项目难度太大而惋拒。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我们的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______的。
    (2)和读经典、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存、_____和弘扬传统文化。
    (3)老师和同学的误解让班长感到十分_____,他把头扭向一边,不愿同学们看见自己的泪水。
    A.诞生 延续 委屈B.诞生 延伸 委曲
    C.诞辰 延续 委屈D.诞辰 延伸 委曲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扬用身体力行的引领、春风化雨的关爱、心系祖国的情怀,殚精竭虑地履行着为师之责。
    B.从“两弹元勋”,到以黄大年、钟扬为代表的当代科研工作者,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各自领域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拼搏奉献,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C.只有与国家和人民休戚相关,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D.植物学家钟扬的一生,光风霁月,树起了知识分子的精神标杆。“打破专业壁垒,胸怀家国,浩然正气”,这个评价无疑最为中肯和恰如其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钟扬的母亲回忆,钟扬在考上少年班以后就开始补习数学、物理,因为老师说他这两门考得不好。
    B.作为一个植物学家,我最喜欢的植物是蒲公英,尽管发现它开花并且结了种子,我会用手抓一把,一摊开里面一般有200颗。
    C.因为学科跨度大、文字要求高,她先后联系的几家高校都因这个项目难度太大而婉拒。
    D.他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更会以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一套个性化的发展规划,不让一个人掉队。
    6.下面是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钟扬的颁奖词,横线上应填句子的顺序是( )
    超越海拔六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
    ②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
    ③你热爱的藏波罗花
    ④倒下的时候
    ⑤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
    ⑥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⑤③⑥
    C.②①③④⑥⑤D.②①③⑥④⑤
    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雾霾天数屈指可数,人们垂爱的碧水蓝天终于回到了日常生活中。
    B.借重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本市将推进生猪、奶牛、肉羊等主导畜种的三地联合育种,提高良种繁殖和供种能力。
    C.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希望在大企业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甚至宁愿失业也不愿到小企业屈就。
    D.网店老板奉告我,这款上衣款式新颖,性价比高,销售火爆,如果错过时机,可能要后悔。
    8.哪一个领域不是“探界者”钟杨所研究的领域?( )
    A.植物学领域B.科普领域C.教育领域D.医疗领域
    9.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扬之所以要深扎西藏,收集种子,是想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拯救国家,造福万千苍生。
    B.作者为突出钟扬的形象,选择了很多他的典型言论,比如他在谈到生命的意义时说,“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表达了他对生命边界、生命价值的探寻与追求。
    C.文中引用了很多钟扬学生和同事的话,是为了表现钟扬可贵的精神品质,同时也是为了揭示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艰辛付出才会有所成就的道理。
    D.钟扬热爱工作,拼命工作,即便是脑溢血之后,也不顾医生、亲友、同事的劝说,第三次向组织递交了继续担任援藏干部的申请书, 成为第八批援藏干部。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一)
    2000年,钟扬辞去武汉植物研究所的工作来到复旦大学。
    那年5月钟扬报到时,学校还没有过渡房,临时给他找了一套系里别的老师提供的毛坯房,他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这个连煤气、热水器都没有的房子,洗着冷水澡住了半年。
    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为了自己的“种子事业”,他的足迹延伸到了气候恶劣、人烟稀少的青藏高原。
    从他到复旦大学的第二年起,钟扬就开始主动到西藏采集种子。2009年,钟扬正式成为中组部援藏干部。据统计,在这十几年间,他和同伴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占到西藏高等植物的1/5。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钟扬为什么要收集种子?
    “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钟扬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这样介绍。他扎根西藏,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
    对钟扬来说,采种子是一件乐事。“作为一个植物学家,我最喜欢的植物是蒲公英,如果发现它开花并且结了种子,我会用手抓一把,一摊开里面一般有200颗。我最讨厌的植物是什么呢?椰子。那么大一颗,8000颗的样本,我们需要两台卡车把它们拉回来。”钟扬调侃道。
    然而,在西藏采集种子更多的是随时出现的高原反应和长时间的体力透支。而钟扬却背着他经典的双肩包,穿着磨白了的牛仔裤,戴着一顶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连藏族同事都称他为“钟大胆”。
    (二)
    如果说,采种子是钟扬的“主业”,那么科普则是他最爱的“副业”。
    在自博馆建设期间,设计院展览设计部主任为寻找图文写作顾问操碎了心。因为学科跨度大、文字要求高,她先后联系的几家高校都因这个项目难度太大而婉拒。
    设计部主任知道钟扬太忙了,想拜托他帮忙牵线或引荐一些专家。令她没想到的是,钟扬二话不说就接下了这个没什么回报,时间紧的烫手山芋。
    “我们会毫不客气地把最难的部分留给他。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每次听说钟老师从西藏回上海了,我们都会立刻和他预约时间,他总是爽快地答应。”设计部主任告诉记者,从2001年起,钟扬开始和上海科技馆合作。他有过很多身份,有时是评审专家,有时是科学顾问,有时是科普活动主讲人,有时是标本捐赠者,他时不时会出现在科技馆或者博物馆的各个角落,每一次,都带着特定的任务过来。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赵老师是钟扬的学生,她见证了导师这些年在科普这条路上的持续前行。
    10.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 ,体裁是 ,节选的两部分小标题分别是 和 。
    11.给加点字注音
    恶劣 调侃
    12.“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加点词语“不讲究”“不将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3.选文(一)文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4.分析选文(二)画线部分的作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种子达人
    2000年,钟扬辞去武汉植物所的工作来到复旦大学。
    那年5月钟扬报到时,学校还没有过渡房。临时给他找了一套系里别的老师提供的毛坯房。他毫无怨言接受了这个连煤气、热水器都没有的房子,洗着冷水澡住了半年。十几年过去了,钟扬和家人的住房仍没有太大改善,只是从毛坯房搬进了一套仅有几十平方米的小屋。这和光鲜亮丽的上海形成了强烈对比,和他后来担任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的职位也产生了巨大反差。为了供孩子上学,钟扬夫妻把唯一的房产卖了,如今的住所是岳父岳母的房子。这个小屋紧挨着一片工地,却住着钟扬一家四口和他的岳父岳母。
    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为了自己的“种子事业”,他的足迹延伸到了植物学家的“无人区”——西藏。
    从他到复旦大学的第二年,钟扬就开始主动到西藏采集种子。2009年,钟扬正式成为中组部援藏干部。据统计,在这十几年间,他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占到了西藏特有植物的1/5。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钟扬要收集种子?
    “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青藏高原这个占我国领土面积1/7的地区,植物种类占到了1/3。有些地方甚至100年来无人涉足,植物资源被严重低估。”钟扬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这样介绍。
    他深扎在此,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方舟”。
    对钟扬来说,采种子是一件乐事。“作为一个植物学家,我最喜欢的植物是蒲公英,如果发现它开花并且结了种子,我会用手抓一把,一摊开里面一般有200颗。我最讨厌的植物是什么呢?椰子。那么大一颗,8000颗的样本数量,我们需要两卡车把它们拉回来。”钟扬调侃道。
    然而,在西藏采集种子更多的是随时出现的高原反应和长时间的体力透支。而钟扬却背着他经典的黑色双肩包,穿着磨白了的“29块钱的牛仔裤”,戴着一顶晒变色的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连藏族同事都称他为“钟大胆”。
    对于钟扬的博士生、西藏大学理学院教授拉琼来说:“每次和钟老师采种子都是惊险和惊喜并存。”
    “那次,我和扎西次仁(钟扬在西藏的首位植物学博士——记者注)跟着钟老师去采集高山雪莲。我们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出发向更高的山地挺进时,钟老师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痛欲裂、呼吸急促、全身无力,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拉琼回忆。
    大家都建议钟扬待在帐篷里,而他却说:“我最清楚植物的情况,我不去的话,你们更难找。你们能爬,我也能爬。”最终,钟扬带着学生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采集到了,被认为是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鼠麹雪兔子,也攀登到了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
    如今,这些种子静静地沉睡在一个又一个玻璃罐头里,等待着有一天,改变人类的命运。按钟扬的话说,也许那个时候,胖胖的钟教授已经不在了,但是他期待着它们可以派上用场。
    15.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扬辞去武汉植物所的工作来到复旦大学过了十几年,住房条件都没有太大改善,这和光鲜亮丽的上海形成了强烈对比,也和他后来担任的复旦大学的职位产生了巨大反差。
    B.经过数年的寻找,钟扬自己在“无人区”——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最终寻获“植物界小白鼠”——鼠麹雪兔子,也攀登到了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
    C.探寻生命的边界时,钟扬甘愿成为一个先锋者,——一个牺牲个体的优势,以换取整个群体乃至物种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的先锋者。
    D.钟扬无论在上海还是西藏,都为国家的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种子达人”这一部分中的“种子”一语双关,既是指他收集的种子和培养的学生,又是指钟扬自己。
    B.文章运用生动形象的外貌描写刻画了钟扬穿着朴素、吃苦耐劳的形象,体现了人物通讯描写的形象性的特点。
    C.文中多次引用了钟扬说过的话,直接表现了钟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塑造了钟扬的形象,使文章更加真实、准确、可信。
    D.钟扬曾说:“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正是这种胸怀天下的使命感,让他在科研的道路上奔跑前行,直至生命尽头。
    17.下列对选段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对于“种子”却一点也不将就,是因为他把自己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心爱的“种子事业”上。
    B.钟扬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为中国植物种子库丰富了种质资源。
    C.钟扬走进西藏,最初是出于生物学家的使命感: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为人类建设种子的“宝库”。
    D.钟扬不顾随时出现的高原反应和长时间的体力透支,迈着长期痛风的腿在青藏高原上采集种子,连藏族同事都称他为“钟大胆”,其原因是他天生胆大。
    18.课文是一篇人物通讯,下列关于人物通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
    B.人物通讯既有系统报道某个人物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也有表现人物的片段事迹的人物素描、人物特写、通讯小故事。
    C.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
    D.人物通讯作为一种新闻体裁,比消息更具有时效性。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奇葩”的“葩”应读作pā。
    B.“奠定”的“奠”应读作diàn。
    C.“悲怆”的“怆”应读作chuàng,“毛坯房”的“坯”应读作pī。
    故选D。
    2.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峻工”的“峻”应写作“竣”。
    B.“垫定”的“垫”应写作“奠”。
    D.“惋拒”的“惋”应写作“婉”。
    故选C。
    3.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①“诞生”,动词,出生。/“诞辰”,名词,生日。句中是说在这个大海里出生的,应填“诞生”。
    ②“延续”,依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延伸”,延长、伸展。句中是说传统文化,应填“延续”。
    ③“委屈”,指受到不该有的指责,心里难过。/“委曲”,事情的原委。句中是说误解让班长感到难过,应填“委屈”。
    故选A。
    4.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句中是说用尽精力履行着为师之责,成语符合语境。
    B.“彪炳史册”,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句中是说建立了很大的功勋,成语符合语境。
    C.“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侧重客观存在的关系。句中是说要与国家和人民利害相同,侧重主观上的认识和态度,成语不符合语境。
    D.“光风霁月”,指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句中是说钟扬一生胸怀坦白开朗,成语符合语境。
    故选C。
    5.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成分残缺。“钟扬在考上少年班以后就开始补习数学、物理,因为老师说他这两门考得不好”是回忆的内容,作宾语,前半句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应将“通过”去掉。
    B.不合逻辑。句中是说假设开花结种子我会用手抓一把,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把“尽管”改为“如果”。
    D.搭配不当。“以”和“特点”不能搭配,应把“以”改为“根据”。
    故选C。
    6.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超越海拔六千米的结果应该是“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故第一句选②,“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与“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相对应,故接下来选①,紧接着写倒下的时候怎么样,故接着选④⑤,“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的是“藏波罗花”,③⑥相连。
    正确的排序为:②①④⑤③⑥。
    故选B。
    7.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得体的判断理解能力。
    语言得体主要指根据身份、地位、场合、对象、目的等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使用语言。要注意谦敬辞和语体色彩。
    A.错误。“垂爱”,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句中形容“碧水蓝天”,使用对象不对。
    B.正确。“借重”,指借用其他的(力量),多用作敬辞。语境是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语言表达得体。
    C.错误。“屈就”,用于请某人担任职务。语境是大学毕业生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去小企业上班,语言表达不得体。
    D.错误。“奉告”,敬辞,告诉。他人对我不能用敬辞,语言表达不得体。
    故选B。
    8.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钟杨教授是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学领域,同时他也积极进行科普和教育工作,以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认识。因此,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植物学、科普和教育,医疗领域并不是他的研究方向。
    故选D。
    9.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同时也是为了揭示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艰辛付出才会有所成就的道理”错误。也是为了寄托对钟扬的崇敬与追思。
    故选C。
    10. 叶雨婷 人物通讯 “种子达人” “科学队长” 11.liè,kǎn 12.“不讲究”写出钟扬对生活条件要求极低,不计较生活品质的艰苦,体现出他质朴、能吃苦、专注于科研事业而忽视物质享受的特点;“不将就”则突出他在种子采集工作上的高标准、严要求,对种子品质、种类、数量等方面有着执着的追求,不肯随意降低标准,两者对比鲜明,更深刻地展现出钟扬在生活与工作上截然不同的态度,凸显他为了“种子事业”全身心投入、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13.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通过“背着他经典的双肩包,穿着磨白了的牛仔裤,戴着一顶宽檐帽,迈着长期痛风的腿”这样细致的外貌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钟扬在青藏高原上艰苦环境中依然执着于种子采集工作的形象,“迈着长期痛风的腿”等细节展现出他不顾身体病痛、不惧恶劣环境的坚毅,表现出他对种子事业的热爱和为科学研究甘愿奉献一切的精神,让读者如见其人,增强了人物形象的感染力。 14.这部分内容属于侧面描写。通过设计部主任的讲述,从侧面突出钟扬在科普工作中不计回报、热心助人、勇于担当的品质。“毫不客气地把最难的部分留给他”以及他总是爽快答应等细节,体现出钟扬在面对困难任务时的积极态度和他在科普领域的重要性与影响力,丰富了钟扬的人物形象,使读者能从多方面了解他在科普工作中的贡献和高尚品德,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导语】这篇文章生动描绘了钟扬教授的科研奉献精神和科普热情。通过两个片段,展现他的个人牺牲和专业坚持:在青藏高原的种子采集体现了他的科研坚定和不畏艰难;在科普教育方面,他毫不犹豫地承担重任,展现了无偿奉献的精神。文章通过细腻描写和生动事例,塑造了一个热爱科学、执着于事业的高尚人物形象,呼吁公众对科普和科研事业的重视。
    10.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本文选自《“探界者”钟扬》,是叶雨婷写的一篇人物通讯,讲述了钟扬献身于种子事业、普及科学知识、悉心培养学生的事迹,体现了他对“生命的高度和广度”的不断探索。其中包括:“英雄”少年、种子达人、科学队长、“接盘”导师、生命延续五个部分,本文选自“种子达人”和“科学队长”这两部分。
    1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恶劣”,非常坏,坏到接近于极点;常用做形容天气,环境,也广泛用于形容人的品行、作风等思想方面。
    “调侃”,言语戏弄,嘲弄;嘲笑。现多指开玩笑。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首先要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不讲究”体现钟扬对生活的态度,说明他不在意生活的物质条件。“不将就”则是对工作的态度,表明他在种子工作上的认真。从对比手法的角度看,这两个词形成鲜明对比,对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精神的作用,比如可以强调这种对比如何让读者更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奉献精神等。
    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首先要判断描写方法。句子中“背着……穿着……戴着……迈着……”是典型的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
    从作用上看,外貌描写能够生动地展现人物的外在形象,让读者对人物的穿着打扮有直观的认识;动作描写则体现人物的行为状态。在这里,这些描写共同刻画了钟扬在青藏高原艰苦环境下坚持工作的形象,展现他的坚毅和对种子事业的热爱。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
    这部分是通过设计部主任的话来描述钟扬,属于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作用是通过他人的视角和评价来丰富人物形象。从具体内容看,“毫不客气地把最难的部分留给他”和“总是爽快地答应”这些细节能够体现钟扬在科普工作中的担当精神和积极态度,增强了人物形象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15.B 16.A 17.D 18.D
    【导语】这篇文章是一篇人物通讯,以钟扬的事迹为中心,刻画了一位极具奉献精神和科学情怀的植物学家形象。文章通过对钟扬生活简朴、不计较物质条件的生活经历的描述,以及他在艰苦条件下努力在西藏收集种子的事迹,彰显了他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未来相结合的高尚情怀。钟扬的不畏艰险探索自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类未来的深远影响,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节展现出来,激励读者对科学事业和社会进步的热爱与追求。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植物界小白鼠”错误。由选文第十二段“钟扬带着学生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北坡采集到了,被认为是世界上生长在海拔最高处的种子植物——鼠麹雪兔子”可知,鼠麹雪兔子是生长在最高海拔地区的种子植物,并未被描述为“植物界小白鼠”。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一语双关,既是指他收集的种子和培养的学生,又是指钟扬自己”错误。“种子达人”部分的“种子”主要是指他收集的植物种子,没有双关指代他培养的学生和他自己。这部分内容重点强调的是他在植物种子收集方面的贡献,包括在西藏艰苦环境中收集种子的经历等。
    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其原因是他天生胆大”错误。由选文第九段“在西藏采集种子更多的是随时出现的高原反应和长时间的体力透支⋯⋯迈着长期痛风的腿在青藏高原上刷新一个植物学家的极限,连藏族同事都称他为钟大胆”可知,钟扬被称为“钟大胆”并不是因为他天生胆大,而是因为他在高原反应和体力透支的情况下仍坚持采集种子,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毅力。
    故选D。
    18.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比消息更具有时效性”错误。人物通讯强调详细、生动地描绘人物,但并不比消息具有更强的时效性。消息以迅速传递信息为主要特征,而人物通讯则侧重于通过详细的描写和刻画突出人物的风采和内心世界,其时效性通常不如消息。
    故选D。

    相关试卷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古诗词诵读精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古诗词诵读精品随堂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题解,创作背景,艺术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一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一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第三单元卷-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单元卷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原卷版docx、第三单元卷-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单元卷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一 求职和应聘精品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一 求职和应聘精品课时练习,文件包含第二单元测试A卷-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单元AB卷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解析版docx、第二单元测试A卷-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单元AB卷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