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2013)第二十九课 做善择信息的人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2013)第二十九课 做善择信息的人教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10-11岁,正处于从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呈现出独特的发展特点,这些特点对于理解和学习“做善择信息的人”这一主题具有重要影响。
(一)认知发展特点
1.思维能力: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他们能够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但在面对抽象概念时,可能还需要借助实例来理解。例如,在数学学习中,对于方程的理解,需要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逐步掌握。在学习“做善择信息的人”这一主题时,对于信息的筛选、判断等抽象概念,需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信息案例进行讲解,帮助他们理解。
2.注意力:相较于低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所延长,一般能保持30-40分钟左右,但在面对枯燥或不感兴趣的内容时,仍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情感发展特点
1.自我意识增强:五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一定的认知和评价。他们渴望在学习和生活中展现自己的能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在面对信息时,可能会受到个人喜好和自我认知的影响,从而影响对信息的选择和判断。例如,有些学生可能更倾向于接受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而忽视其他不同的观点。
2.情绪波动较大: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和学习压力的增大,五年级学生的情绪体验更加丰富,情绪波动也相对较大。在面对大量复杂的信息时,可能会因为信息的影响而产生焦虑、困惑等情绪。比如,在面对网络上关于学习的各种信息,可能会因为觉得自己无法达到某些标准而感到焦虑。
(三)社会交往特点
1.同伴关系重要性增加:五年级学生对同伴关系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他们渴望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融入集体。在信息获取和交流方面,同伴之间的影响也逐渐增大。例如,他们可能会因为同伴的推荐而关注某些信息,或者在同伴的影响下对某些信息产生兴趣。同时,他们也开始学会在同伴交往中分享和讨论信息,这为培养他们善择信息的能力提供了实践场景。
2.网络社交参与增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五年级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越来越多,部分学生开始参与网络社交活动。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信息选择,但同时也增加了他们接触不良信息的风险。他们需要学会在网络环境中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好坏,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信息。
综合来看,五年级学生在信息时代面临着诸多信息选择的挑战,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他们认识到善择信息的重要性,掌握善择信息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清晰理解信息的概念,认识到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了解不同类型信息的特点。
2. 学会识别信息的真伪、优劣,掌握判断信息价值的基本方法,如查看信息来源、分析信息逻辑、验证信息准确性等。
3. 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和判断,选择对自己学习、生活和成长有益的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和判断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信息。
2. 在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迅速准确地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批判性思维和理性态度,使学生认识到善择信息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学生主动筛选信息的意识。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价值观,让学生明白在信息时代,不仅要获取信息,更要对信息负责,传播积极、健康、有益的信息。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以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信息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善择信息的重要性,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信息选择对个人的影响。
2. 传授实用的信息判断和筛选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查看信息来源、分析信息逻辑、验证信息准确性等关键技巧。
(二)教学难点
1. 鉴于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的真伪、优劣判断标准,并在实际情境中准确运用这些标准进行信息筛选,是教学面临的重要挑战。
2. 帮助学生克服在信息选择过程中的主观偏见和盲目跟从心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持续引导和强化。
四、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信息案例,包括真实可靠的信息、虚假信息、误导性信息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信息的特点、影响以及判断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学习如何善择信息。
2.小组讨论法:围绕信息选择相关话题,如“如何辨别网络谣言”“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信息”等,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拓宽学生对信息选择的思路。
3.角色扮演法:创设与信息获取和选择相关的情境,如网络购物、社交媒体交流、学习资料查找等,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信息选择的过程,提高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方法的能力。
4.实践操作法:安排学生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实践活动,如让学生收集关于某一主题的信息,并运用所学方法进行筛选和判断,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5.讲授法:对信息的基本概念、善择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关键的信息判断方法进行系统讲解,确保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清晰的理论认识。
五、教学准备
1. 制作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包含生动的图片、有趣的动画、典型的案例视频以及相关的知识讲解内容,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2. 收集各类信息案例,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涵盖新闻报道、网络文章、社交媒体信息、广告宣传等不同类型,用于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
3. 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学习资料,包括信息判断练习册、信息收集记录表、善择信息小贴士手册等,帮助学生记录和学习信息选择的知识和方法。
4. 准备一些小奖品,如精美笔记本、书签、文具等,用于奖励在课堂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信息猜猜猜
教师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下“一则信息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然后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神秘的故事。有一个人,他一直梦想着创业,但苦于没有好的机会。突然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则特殊的信息,看完之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走向了成功。大家猜猜看,这可能是一则什么样的信息呢?”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猜测。学生可能会说“可能是发现了一个新的市场需求的信息”“也许是某个投资机会的信息”等等。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回应,如“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确实有可能是关于市场需求的信息,让他找到了创业的方向。”
2.引出主题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有些信息能帮助我们,有些可能会误导我们。所以,我们要学会做善择信息的人,选择对我们有用的信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有趣的话题。”(板书课题:做善择信息的人)
(二)认识信息
1.信息的多样性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不同类型的信息,如新闻报道、科学知识、广告、社交媒体动态、学习资料等。同时,向学生讲解:“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大家看,这些信息有的是让我们了解世界大事的新闻,有的是能增长我们知识的科学内容,还有吸引我们购买产品的广告等等。信息的类型多种多样,无处不在。”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这些信息中,你们平时最关注哪一类信息呢?为什么?”邀请几位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信息关注倾向。例如,有的学生可能说喜欢看科学知识类信息,因为能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有的学生可能说关注社交媒体动态,因为可以了解朋友的生活。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回应,如“你对科学知识的热爱非常棒,通过科学信息,我们能探索很多未知的领域。”
2.信息的复杂性
教师展示一些具有误导性或虚假的信息案例,如夸张的减肥广告、未经证实的网络谣言等,并讲解:“同学们,信息不仅多样,还很复杂。有些信息并不是真实可靠的,就像这些减肥广告,宣传几天就能瘦几十斤,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属于夸大其词的虚假信息。还有一些网络谣言,会误导大家,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好坏。”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们还遇到过哪些让你觉得可疑或者不太真实的信息呢?”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各小组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信息复杂性的认识。
(三)善择信息的重要性
1.正面案例分析
教师讲述一个正面案例:“有一位同学叫小明,他一直对编程很感兴趣。有一次,他在网上看到了一个知名编程专家的讲座信息,还有相关的学习课程推荐。小明经过了解,发现这个讲座和课程非常专业,于是他报名参加了。通过学习,他的编程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还在学校的编程比赛中获得了奖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同学们,从这个案例中,大家能看出小明选择了正确的信息后,对他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呢?”鼓励学生思考并回答,如“提高了编程水平”“获得了奖项,增强了自信心”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肯定,强调正确选择信息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2.负面案例分析
教师接着讲述一个负面案例:“有个同学叫小红,她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某种减肥方法非常有效,不用运动和节食就能瘦下来。小红没有仔细思考,就按照文章里说的方法去做。结果不仅没有瘦下来,还因为不正确的饮食方法,导致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同学们,小红的经历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教训呢?在面对这类信息时,我们应该怎么做?”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小红因为没有正确选择信息,盲目相信,结果给自己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这告诉我们,在面对各种信息时,一定要谨慎选择,不能轻易相信。”
3.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同学们,结合这两个案例,大家讨论一下善择信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呢?”每个小组讨论后,推选一名代表发言。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善择信息能帮助我们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实现目标。比如小明,通过选择优质的学习信息,提升了自己的编程能力。而如果不善择信息,就可能像小红一样,给自己带来损失或伤害。所以,学会善择信息对我们非常重要。”
(四)善择信息的方法
1.查看信息来源
教师讲解:“同学们,要判断信息是否可靠,首先要看信息的来源。一般来说,权威机构、专业人士发布的信息相对更可靠。比如,新闻我们要选择正规媒体发布的,学习资料要选择权威出版社或者知名教育机构提供的。”
教师展示一些不同来源的信息案例,如正规新闻网站的报道、个人博客上的文章、知名科学家发表的学术研究报告、不知名网站上的小道消息等,让学生判断哪些来源的信息更可靠,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判断和理由进行点评和指导,强化学生对查看信息来源重要性的认识。
2.分析信息逻辑
教师说:“除了查看信息来源,我们还要学会分析信息的逻辑。如果一条信息前后矛盾,或者推理不合理,那这条信息很可能有问题。”
教师展示一些信息片段,如“这款减肥产品,无需任何运动和饮食控制,一个月能瘦50斤,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已经有无数人成功减肥。但是,我们不提供具体的用户案例和科学依据。”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逻辑问题,如“没有科学依据和具体案例,却声称无数人成功减肥,这种说法不合理”。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总结和补充,帮助学生掌握分析信息逻辑的方法。
3.验证信息准确性
教师讲解:“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我们还需要验证它的准确性。可以通过查阅其他资料、咨询专业人士等方式来验证。比如,如果你看到一条关于某种疾病治疗方法的信息,不确定真假,就可以去医院咨询医生,或者查阅医学书籍和专业网站。”
教师给出一个信息场景:“假设你在网上看到一种说法,说吃绿豆能包治百病。你会怎么验证这条信息的准确性呢?”邀请学生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引导,如“你说的去查阅医学书籍是个很好的方法,还可以咨询医生,看看专业人士是怎么说的。”
(五)实践与演练
1.信息判断练习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份信息判断练习册,上面包含各种类型的信息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判断这些信息的真伪、优劣,并写出判断理由。例如,案例可能包括“某不知名网站宣称某种草药能根治癌症,但没有任何科学研究支持”“知名科普网站发布的关于太阳系行星的最新研究成果”等。
学生进行练习时,教师巡视教室,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提示:“看看信息来源是否可靠?信息内容的逻辑合理吗?”
2.小组交流与分享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判断结果和理由,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疑问和不同意见,共同讨论。
每个小组推选一个最具争议性的案例,在全班进行分享和讨论。教师引导全班学生一起分析这个案例,总结判断信息的要点和方法。
3.角色扮演
教师设置角色扮演情境:“假设你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科技节做准备,需要在网上查找相关的科技资料。现在,你们在网上看到了各种关于科技发明的信息,有的信息说某种新发明能让汽车飞起来,有的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小发明制作方法。你们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信息筛选员、资料收集员、审核员等,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和判断。”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表现,适时给予引导和点评。例如,教师可以说:“信息筛选员要仔细查看信息来源哦,看看这个说汽车能飞起来的信息靠不靠谱。”
角色扮演结束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善择信息方法的重要性。
(六)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
1.知识回顾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做善择信息的人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信息有哪些特点呢?”邀请学生回答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教师接着问:“善择信息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引导学生回忆善择信息能促进个人成长,不善择信息可能带来危害。
教师再问:“我们都学了哪些善择信息的方法呢?”让学生说出查看信息来源、分析信息逻辑、验证信息准确性等方法。
2.总结与鼓励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信息的世界丰富多彩但也充满挑战。学会做善择信息的人,能让我们在这个信息时代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方法,去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信息。老师相信,大家都能成为善于辨别信息的小能手。”
3.课后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收集五条不同类型的信息,包括新闻、学习资料、广告等。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判断其是否可靠,并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这样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更好地筛选信息。”
(七)教学延伸
1.信息分享角:在教室设置一个“信息分享角”,鼓励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如有趣的科学知识、励志的故事等,张贴在分享角,并附上自己对这条信息的简单分析和推荐理由。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分享中进一步巩固善择信息的能力,还能促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
2.信息辨别竞赛:组织一次信息辨别竞赛,提前准备大量不同类型、真伪混杂的信息资料。竞赛可以分为小组赛和个人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对给定的信息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善择信息的能力。
3.家长沟通与合作:向家长发放关于善择信息的宣传资料,让家长了解这一主题教学的重要性,并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信息,如一起讨论新闻事件、分析广告的真实性等。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一些信息收集和筛选的小任务,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强化学生善择信息的能力。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信息概念、善择信息重要性以及判断方法的掌握程度。对于学生理解困难的部分,如信息逻辑的分析,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增加更多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课后作业和教学延伸活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善择信息的方法,逐渐养成理性看待信息的习惯。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入更多实时的信息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应对复杂信息环境的能力。
此外,学生在信息选择过程中的价值观引导也不容忽视。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明白不仅要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信息,还要传播积极、健康的信息,共同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3)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九课 多彩的世界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2013)五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做乐观开朗的人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 (2013)六年级上册第五课 做新时代的“小雷锋”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